總網頁瀏覽量

2023-12-30

《道之宗旨白話聖訓》題序

封面頁

萬物為什麼會生長?日月星辰為什麼會循環不已?
這就是有一個理路存在。
所以你們來學道,來探討人生真諦,來探討人生的究竟,
假如不藉形相文字來讓你們瞭解,不容易瞭解。
你們現在讀的書是古人創作的,古人所創造留下來的書,
就是告訴你們一種學習的路徑,凡事必有其道理,必有其經緯。

2023-12-29

【天恩師德】

聰明與愚癡有何分別?是對眾生有一份愛的執著?或對自己的愚癡執著?像你們老師就是對眾生有一份廣愛的執著,真正做到聞聲救苦,為道犧牲,救眾出苦。一分耕耘一分收,濟佛對徒兒的付出不一樣,所以你們師徒關係也就特別深厚。

【道場制度】

我們辦道要有制度,有制度才能有規矩,無了規矩,怎有前後?怎有理路?因此,修道莫言要輕鬆!你看過天上哪一尊佛是不行功不立德就輕輕鬆鬆成了佛?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今天要走的修道路,不是光明的大道,那麼為師濟公我就不會千里迢迢來到這佛地,與徒兒們講述。

【修行包容】

對於每一件事情的錯誤、失敗過程當中,找出癥結,探討改進,更要以莫大的包容心積極的往前走才重要,不要只有處於悲觀、極端的態度來面對,你終究不得其法。修行要樂觀進取,對症下藥,每一件事情的辦理、每一個環結、每一個修道辦道的腳步,都足以影響你修道的旅程道基。

【涵養培德】

修道基礎要扎穩,每一個階層都必須去學習,在學習當中必須謙恭和藹,進入佛堂人人都平等,所以要放下身段,好好自我來學習。一個肯低心學習的人,收一定很多;一個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反而會聰明反被聰明誤。要學習效法水,水都往下流,能隨方就圓,修道要能夠隨緣自在。

【濟世化人】

天下溺,援之以道,要讓每一個人找回天良來行事,那麼人難渡,還要渡,這就是菩薩心,人難化,還要用心去化。如果抱持著一種悲觀,那當然就沒希,如果抱持一種積極喜悅的心,那麼光明就在前方指引你。

【真修真行】

修道的過程當中,能接受千錘百,相信一定可以有所成就,如果受不了這千錘百,就容易半途而廢,所以修道要從心來下功夫。明白了真理,能夠洞徹世間一切都是虛幻,心安定了,面對世間的引誘,就不會動心了,所以要不斷參研真理,從心下功夫,來涵養火候、培德。

2023-12-27

【離苦得樂】

修道修心、辦道盡心,身上的東西最難捨的就是「執著」。每一個人,生活的環境都不相同,每資個人的想法也都不一樣,有的人心裡想:聽道理如沐春風,法喜充滿,如果上課的時間能夠晚一點該有多好?如果沒有這種法喜,一直想著幾點可以下課回家呢?如果心裡一直掛念這一件事,那麼分分秒秒就生活在痛苦當中,所有道理也就聽不進去了。

2023-12-26

《光明的智慧(九)》題序

封面頁:

徒兒們!今天既然要在道場修辦,
一個修道很成功的人,可以留下行誼;
一個講道很入性理的人,必然行道有所心得。
如果一個人只在於研經究典,至終而不深體會身邊周遭的大道理,
也沒有時時反省自己的言行,那麼講道理、研經究典,
終還是有一層障礙,這障礙就是自己的那顆心,懂嗎?

【養生養慧】

身體有疾病,你們都怎麼做?去求仙丹、去外面求神拜佛,是不是?身體的疾病是由心念累積造成,還有我們累劫累世所做的事情都有關係。如果身體有疾病的,自己好好地去想一想有沒有做錯事情?平常有沒有在做善事,知道嗎?

【惜福造福】

自求多福是什麼意思?自求,就是自己去求取多種的福氣,叫做自求多福。要有福氣就要多做善事、多積德行,有德自然福氣就會呈現。我們不做善事,每天跟上天禱告,拿香拜佛會有用嗎?行善積德,就是自求多福最好的方法。

【苦樂磨鍊】

如果你一直都很順利,從來都沒有嘗過失敗感覺,會有可能那麼順利得到成嗎?我們都是需要經過學習,有沒有聽過「失敗為成功之母」?凡事沒有不勞而獲,就算遇到挫折了也千萬不要灰心、埋天怨地,要相信一定有辦法度過難關。

【待人處事】

一個人修持得好,就像一罐酒,越來越芬芳,我們修養自己要讓自己越來越平心靜氣、越來越平和,不要毛毛躁躁,不要什麼事情都埋怨人家。我們的心很美,就是平心靜氣,就是感恩知足,就是好的德性。

2023-12-25

【恢復本容】

要常常把不好的情緒、不好的心都去掉、化解掉,不要讓一點點的壞情緒影響我們一整天生活。如果我們一直很快樂做事情,也就會一直很快樂;如果做事情一直抱怨,就不會快樂、就會不順利,也就不圓滿。

【恭行孝悌】

每天要出門的時候,是不是要把自己裝扮得很整?因為要去上班,會見到老闆、見到同事,會見到很多人,是不是?每天在家裡如果跟爸爸媽媽見面,有沒有把自己裝扮得很整齊?以前古代有一個孝子,他說見大官員我都要穿很整齊,父母比官員還要偉大,他每天就穿著禮服跟他父母問早,你們做得到嗎?

【慎心勉學】

人生是自己的,能夠掌握自己的心念,才能夠掌握自己的人生。每天都注意糟糕的事情,保證你人生一定很糟糕;專門看人家不好的,這一輩子就不好了。所以才說:「說好話有力量;找好處是天堂。」

2023-12-24

【隨緣放下】

珍惜你現在有就是惜福。不要老是看自己沒有的,從現在開始,要看自己擁有的,記住!不要去看自己沒有的,越看會越不開心。想著我有什麼,就很知足,能夠知足就能夠快樂。

《光明的智慧(八)》題序

封面頁:

上天賦予我們妙智慧,給我們這個肉體,
我們就要珍惜,好好善加利用才是對的。
不應該用我們的肉體去做不良的事情,
一個人如果不懂得修養自己,注意自己的行為,
那還是一直原地踏步、在六道輪迴之中。

【責任承擔】

在境當中不要埋怨,在順境當中更要惜緣,也希望你們家家戶戶把修道的喜悅與快樂,分享給你周遭的左鄰右舍。為師希望你回歸原有的地方,能夠去渡化人,去帶動左鄰右舍修行,每一個地方都有辦道的風氣,就有可能在那一郷、那一裡、那一村,孕育出很好的人才。每一個地方都有修行辦道的人,才有可能達到孔老夫子的理想大同世界。

【健康養生】

很多人晚上不睡覺,很晚睡,早上起不來,就睡到中午吃飯才起床,這樣生活的規律怎麼正常呢?而且你身體也會不好啊!你身體的五臟六腑也是循著規律在休息,你人不休息,你的五臟六腑跟著不休息,五臟六腑也會承受不了。生活若規律常,身體才會健康你想要長壽就要生活有規律。

【謙沖自牧】

修道到某一個階段越要謙恭,當稻子越成熟、越飽滿是越低頭,君子修道的德行就是要這樣!當修道越飽滿、越有道德、內涵、道味時,眾生就越喜歡接近你。

【團結合作】

你們要合作,無論是老、少,不論你來自哪一個佛堂,五湖四海一家親,要互相幫忙,要互相成全人,讓有緣的佛子都能進入這佛門修行,才能達到移風易俗,如果本地人都不用心,你看我,我看你,都等著點傳師來為我們籌備一切,你們才要來付出行動,你修道永遠都處於被動當中,你人生就沒有辦法積極。

【精進提升】

修道不斷的精進,不斷再進步自己的心性,所以自己無時無刻更要戰戰兢兢,修道不是功就是過,是功多還是過多呢?過多少!要更加油,再精進,要把脾氣化為和氣,要把賭氣換作志氣,要去除傲氣展現骨氣,更要掃除邪氣秉正氣,修道就這麼簡單。

【因緣果報】

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所求,聽了三世因果經,你要明白,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不修行、不辦道、不積善緣,我們是很難跳脫個人的因果循環。 

【心量涵養】

有大肚量才能處大事,如果心量不足,人家一句小小話,就讓你火冒三丈,這功夫不到家,心境還不圓滿。計較少,快樂也就多;擁有的少,負擔也就少。知足方能常樂,接納才能擁有,放下方能自在。

2023-12-23

【廣結善緣】

如果能夠體會修道價值與意義,就要熱心助人、服務眾生,對眾生不要有對待,學菩薩的心,不只為自己好而已,希望國家、社會、周遭的人也好,這樣才有意義;如果只要自己好,對別人都不好,那你修道也會很辛苦,在這天地當中,人跟人是互相的,彼此照顧彼此來往,你不能夠獨立一個人,所以要多廣結善緣。

【慈悲喜捨】

菩薩道者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是很高境界,不要用俗人的心來修行,只想渴望求得平安道、富貴道,真正修道意義是了罪了業,將來能夠離苦得樂,所以一理解開萬事萬因,你真修實善,明師一指可以讓你超氣入理,一指超生了死,佛不打誑語,尤其清口的人是宿世修來唷!有的人前輩子是員外、出家人、行善的人,你才會來到人間,被這一大事因緣給攝受在一起,所以要看重自己,要有信心、決心,要學習修道辦道,改變自己,好運就跟著來,真正菩薩修行是了罪了業,不要攀緣。

【知足感恩】

世界上最幸福、最有福氣的人,不是因為他有錢,也不是他有很多孩子或是很多事業,而是他的內心常常有一份安和的感覺,心中沒有煩惱,時時都有快樂的滋味,那種人是最幸福的。

2023-12-22

《大學白話聖訓》題序

封面頁:

既然你要修到,當一個真正的好人,
你就要很用心,信念要堅固,
要常聽到李,常聽有意義的話,
返璞歸真,恢復赤子之心,
沒有意義的話不要去聽!

2023-12-21

【願力使命】

承擔使命的人要常緬懷天恩,老天對我如此的眷顧,賦與我這麼神聖的使命,我是否盡心了愿啊?心常懷愧疚不足之心,就有進步的空間。如果辦道愈久愈覺得自滿,我犧牲奉都比別人多了,那是滿招損,所以修道要謙恭為懷,常懷一顆愧疚不足的心,無論是對老天、對道場、對國家、對同修、對父母、對眾生常懷未盡道義之心,才是修道人的慈悲愿。

【歷煉考驗】

老師發考試卷一考就知道你們考幾分了,修道是要時時戰戰兢兢,因為不知道何時會接到考試卷,就要小心才能把考試卷填好,如果不害怕、隨隨便便,那麼考試一定不及格!處處都有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踏進陷阱內,名利、貪心、計較、怨恨都是陷阱,要步步都很小心。

【修心煉性】

每個人都必須去煉就,火候涵養都要更加提升,才不枉費修道。修道改變自己,站在人前就是一個標竿模範,如果做得好,說的話人家自然就能夠聽,做得不好,你說的話人家就不會聽從,所以站在人前,自己言行舉止就是要能夠謹慎,隨處隨地都要警惕自己,不能讓自己的心懈怠了。

【情緒管理】

情緒有好情緒、有壞情緒,好的情緒就會遇到好的事情,壞的情緒是到不好的事情,情緒就像一顆磁鐵一樣會吸引,所以你要天的情緒是好的,雖然明明知道自己很,可是你要在苦念轉境就轉,不要常常自怨自艾。如果你每天都存著一顆好相信這天一定會過得很快,心情的好與壞掌握在你自己。

【隨緣自在】

人生啊!每個人都有苦,你的人生際遇就好像在摸彩券一樣,伸手出去抓時,你拿到什麼,就要接受什麼,所以你所面臨環境,是老天給你最棒、最好的禮物,不要去厭棄它、討厭它、逃避它,要接受它!修行人要常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謹言愼行】

一個人的一言一行在眾目睽睽之下看得很清楚,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而人見之,一個人為人處世要謹慎自己的行為,而且要慎用自己的心思。

【知行合一】

修道人講出來的話要知行合一,要時時講好話,要講有信用的話,不要常說這是善意的謊言,你騙仙佛哪是善意的謊言?你騙上天又騙自己,良心過得去嗎?既然良心過不去,就要有幾分的愧疚,一個人每做一件事要心毫無愧疚,那麼你就會感覺快樂、磊落。

【守禮盡份】

修行人要守五戒,殺、盜、淫、妄、酒。因為酒會亂性,酒一喝多了,自然話也多,修行人要滴酒不沾,那麼你會問葡萄酒可不可以喝?看自己的戒律。如果戒律的人是滴酒不沾,戒律不到家就說喝一點點,所以修行的功夫、個人體悟,守戒越嚴格,將來的成就就會更好。

《光明的智慧(六)》題序

封面頁:
四書五經是修道人要奠定的功夫,要熟讀,尤其是《大學》這部經,三綱領、八條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你們都要懂,哪怕有文字障礙也要突破。

2023-12-20

【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就像一面鏡子,先改變自己,對人謙卑、恭敬有禮,甚至關懷他、幫助他,自然對方會感受到我們的真心誠意,久而久之,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好。

【戒律禮節】

要修持,當然就是要有一些戒律。戒律不是束縛我們,是幫助我們、保護我們。我們能夠遵守佛規,自己也心安理得。佛規很多,讓你們覺得不自在嗎?如果還有不自在,那就是還不瞭解佛規的真正意義。其實這些約束就是為了要讓我們收束心性不外放。

【輪迴果報】

「欲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問來世因,今做者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在生命裡面留下軌跡,絕對不要隨隨便便,要嚴格要求自己,好的、善的才去做,不好的、惡的,絕對要即時剷除。

【莫生氣】

從天上看下來,發脾氣時候就是一團黑黑的煙,把我們的自性都遮住了,沒有光,都不會亮很可憐。如果有災劫的時候,那個黑黑的東西沒有撥掉,仙佛就看不到你,沒有辦法救你。

【謙卑德行】

謙卑才是真正高貴,驕傲人真是可憐,只知道自以為是。真正謙卑人有德性,因為他承受得起別人對他的無理。

【反省】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要好好想一想,有沒有虛度時光?我今天所做的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上天嗎?在道場上該我做的工作,做好了嗎?還是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天天如此反省,如此要求自我,相信要進步不是難事。

【修道】

修道修心,我們的心念最重要!心好不好看得到嗎?心看不到,但是表現出來、講出來話,人家聽得到,做出來的行為,人家看得到。所以我們的心好不好、觀念正不正確,就看這個人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

【布施】

布施不是只拿錢出來而已!給家人一個微笑,讓家庭的氣氛很好,是不是布施?人家跌倒了,你牽他起來,是不是一個温暖的布施?你的朋友在徬徨、在迷惑、想不開,我們給他善言善語來開導、引導他,是不是也是布施?

【改運】

修道講改變命運,並不是說去算命、卜卦、抽籤,而是從內心去改變。我們的心改變了,自然命運就能夠改變。命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有無盡寶藏在我們的心中。

【本心、良心、佛心】

所謂「天」,就是我們的自性,「人」就是我們的身體。「天人相會」就是依著我們的良心本性來做事,天人相會也叫做「天人合一」,時時刻刻良心作主,本心作主,就會覺得很安慰、很高興。

【一呼一吸之謂道】

呼吸有分「順呼吸法」跟「逆呼吸法」,順呼吸法就是吸氣的時候,讓小腹凸出來;逆呼吸法就是吸氣時縮小腹;量要把氣吸滿,吸到不能吸,然後最好憋個幾秒鐘,能憋多久就憋多久,這樣子我們吸進的氣在身體裡面運作,身體就會健康,性情上也會漸漸的穩定。

【談飲食】

如果都要吃大魚大肉,都喜吃油炸,或者是酸甜又太鹹,長期下來,身體一定會不好的,吃得清淡一點,對自己是有好處的,把飲食改變一下,自然整個人就會有所改變。 

【孝順】

孝道,是我們所有善行裡面最重要、最基本的。百善孝為先,我們做善事、修道,要以孝順父母為最基本、最先的考量,失去了孝道,那其他的都是空開花不會結果的。

【論中庸】

一個人如果有了中庸之道,去到哪裡人家都會歡迎我們、喜歡我們、尊敬我們。我們修道,學的就是「中庸之道」,沒有過之、沒有不及,沒有偏左、沒有偏右。

【中庸首章】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 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 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中庸白話聖訓》題序

封面頁:
一個人如果能行中庸之道,
去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喜歡、尊敬。
我們修道,學的就是「中庸之道」,
沒有過之、沒有不及;
沒有偏左邊、沒有偏右邊。

2023-12-19

【心為主宰 尋求自己】

心為主宰 尋求自己

批訓地點:鶯歌妙善宮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日
     民國八十五年歲次丙子三月初三日

濟公活佛慈訓
 疊疊萬重山 峰迴路又轉 人生無常幻
 世事又怎度揣 戲夢悲歡中 醒後當心還
 莫著生滅 空憂煩
 苦痛宜斬斷 放下得超凡 參研道一貫
 善哉金剛妙禪 洗我塵心亂 卸我千斤擔
 古聖容顏今仰瞻
 脫胎此身換 道貌現岸然 今非昔比
 凡夫俗漢頂天 立地好兒男
 立志聖賢攀 承繼絕學傳
 再現一個祥和世界現宇寰
      調寄:古月照今塵

【戒貪念復我本容】

戒貪念復我本容

批訓地點:嘉義慈善堂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日
     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甲成九月二十六日

南屏濟顛慈訓
 依舊是夜寒星依稀
 惆悵落寞紛起
 幾番期盼音訊寄
 故人仍迷醉塵裡
 縱然千言與萬語
 一付江東誰能體
 試問徒 否願意
 速明理 早修身心齊
調寄:明月千里寄相思

【念念清淨 原來無一物】

 念念清淨 原來無一物

批訓地點:嘉義慈善堂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
     民國八十三年歲次癸酉十一月二十日

「無壽者相」冠頂訓:
 澄心欲除 不隨物競逐 情識兩忘 原來無一物
 頓悟無生 真實性如如 但依方便 願力修行持

「無壽者相」訓中訓:
 一切眾生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 不能入覺域
 若復有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摩訶般若波羅密
 應如是住 如是降伏其心 對一切善惡禍福 苦樂憎愛
 得失人我 乃至生滅等 皆無憶毋著 不取不捨
 常生正知見 不遭邪惑 離諸垢染 念念清淨
 心遇諸境界 心無變異 渡生死海 到涅槃岸
 佛說 是人得清淨圓覺妙心


飲水思源報親恩
  什麼是孝?你們在家有沒有好好孝順父母啊!孝又分為什麽孝?(小孝、中孝、大孝、大大孝)何謂大大孝?(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中孝呢?(侍親之事)小孝呢?(口腹之養)
  順親心不只是光供養口腹,能口腹之養也要懂得順親心,順親心之外,更要立身行道,揚名父母,由小到中到大,逐階段去做、去成就。我們為人要知道根本,人如果失其根本,就會無所適從:如果我們能夠知本、不忘本,就好像我們知道父母的恩德,時時去感念父母:如果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如果沒有父母,我們如何長大成人,父母教育我們、培育我們,所以不要對父母有所不滿,不要有意見上的不合,我們應該量去圓融他們、包容他們,這樣才對。
  如果對待父母親不好,不懂得怎樣去應變,固執不通,家庭就不和了。這與做人處世有關係,懂得如何做人,就懂得如何生活、就懂得如何對待一切事情。

放下我執圓融處世
  生活是一種智慧,光靠聰明不夠、光靠義氣之爭不夠,這得要有智慧。智慧的運用,好好的計劃,這樣家庭一定和樂融融。家庭生活是需要建設的,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其思想,人是個「個體」,皆有我見、我執,在有我見我執的時候,你能夠放下我見我執,去圓融、去處世,這樣你的人生一定過得很快樂。如果一昧固執己見,不懂得虛心下氣,不懂得讓自己生活過得更圓滿,自己折磨自己、自己破壞自己,也破壞別人。因為破壞自己、不信任自己,進而影響到別人的情緒。人不只要認識自己,也要看周遭的朋友,如果自私自利,定生種種怨恨心,生種種怨恨心就不平衡,有怨恨心就有埋怨,埋怨了就衝突。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知善依循善道,如果能常抱此精進心而不間斷,一定會有成就。懂得心平氣和能夠平心靜氣,就是修行。
  世人看我總是顛,但我身顛、心不顛;如果我心顛,還能在這裡給你們講道理嗎?為師的「道」很簡單,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放得下、放得開,不用此心,如何放得下、放得開?但在我們境界還不夠的時候,還是需要用有為法進入無為,要由漸修進入頓悟,這個過程大家總是急不了的,也沒有一個仙佛免得了這個程的。沒有一個人能不從一就得到十的,一定要從做一,然後二、三做去,才能到十的。所以這個過程你們自己去走,自己去做主,自己去體驗、體驗來的,走得過去的,才是你們的福氣,是你們自我實踐,自己成就自己。走不過去的,心性障礙是你自己破己,自己毀滅了自己,不能怪仙佛。
  有人責備、訓誡我們的時候,我們還要感激他,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他不告訴你有哪些缺點,那你有沒有改過的機會?所以,子路他「聞過則喜」、禹「聞善則拜」呀!人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別人說兩句就沒有信心,自己要勇敢果決,不要隨波逐流:別人說的有理,我們要反省改過,別人說的沒道理,我們還是要擇善固執。
  心不誠、欲不止,人就不能安:人不能安就顛倒錯亂、煩惱妄想,所以人若能誠心、止欲,就不會隨外面環境的好壞而悲傷喜樂,也不會隨物質環境來改變自己。
  傻傻的人有福。傻傻的人,就能夠把工夫做得確確實實的;聰明的人,就不行了,因為想多了,障礙也多,就不能確確實實地下工夫。所以,為師傻傻的就得了一個活佛的果位,這不是為師自己的,而是天下的人這麼叫我。所以天上就有這個果位,因為「
天聽自我民聽」,所以如果大家都叫你活佛菩薩,以後你們就會成就活佛菩薩這個果位:但不是刻意去叫的,而是要實際去做到的,然後人家才去稱呼你,這樣才有用。

讀經明理轉化心念
  電,你們看得到嗎?電變成燈光,你們就看得到。同樣的道理,為師的佛身,你們看得到嗎?但是為師借竅來跟你們說話,你們就聽得到。所以你們不要想太多、要求太多:如果想太多、要求太多就會自障了。
  你們是要信真理,不是信我呀!不要看到濟公活佛就拜、就求呀!有病要去看醫生,看不好,就要誠心懺悔,真心懺悔感動了天地,活菩薩才暗中撥轉。
  修道的路,有時候會遇到橫逆不順,就算你不入道場一樣也會遇到不順利,不要說一進入道場,就是要來求這個「道」。事情不順利、身體不健康就來求,這有沒有道理?如果你沒有求道,事情也許會更糟糕。但是你有求了道,仙佛也許暗中撥轉,讓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修道就是要懂得心念轉化,把煩惱轉化成菩提,菩提轉為樂。煩惱即菩提,因為沒有煩惱、沒有掙扎,你如何成就你的菩提,有煩惱是因為你有佛性,有這個「性」,感悟而動、而生出來的,所以煩惱即菩提。要常常讀經典,經是「理」,是不變的路;你們常常奉持著經典,然後能夠去體會,依照經典裡面所講的去行、去做,你們一定會豁然開朗。不看經典,光修道、辦道,心性昏暗,講道理懵懵懂懂,誰信你,人家信的是真理。
  所以,要常常研究經典,就像吃飯穿衣一樣,天天要去做。經典是離不了身的:離開了身,定力就不夠,定力不夠就隨波逐流。你們餓了,需要食糧,你精神空虛、心靈空虛的時候,就是你的精神上有了缺陷,它們也餓了,它們需要食糧。你們精神空虛、有煩腦的時候,就是你精神不能集中、意念不能突破,要常常研讀以往聖賢仙佛所留下的經訓。問問看,哪一位仙佛離開了「經」?「經」就是「道」,不要執著我所講的字面之義。

公心就沒有痛苦
  這些水果都是眾生的錢買來供奉的,那麼我也把這些東西拿來供養你們這些未來佛,要感謝佈施的人:所以說你們佈施的功德,佛堂不會給你們埋沒掉。不要說、也不要心想:「我們錢拿出來,不曉得會不會拿去亂花?還是點傳師拿去用?」這樣子就心有邪念,不是真佈施。所以說拿出來佈施,得要做到真佈施。「佛家一文錢,大如須彌山」,有誰敢濫用?如果他濫用了,以後的罪過他自己擔:現在你們佈施一點,懷疑心就來了不信任人你的品格就有了缺陷。既然拿出來了,就要相信人。
  為師倒希望為師的「心」都讓你們偷去,為什麼?因為為師的心都是「公心」,如果你們偷走了我的「公心」,那你們也都「公心」了,那不是很好嗎?所以為師倒希望你們來偷,偷得走,為師還樂的喜不勝收,就怕你們偷不走。凡世的人為什麼會痛苦?因為有私心。有私心,沒有公心就痛苦了!如果說把這個私心拿掉,把它丟到旁邊去,換來一個公心,那麼痛苦就沒有了。
  看到什麼事都好,你對我好也好,你對我不好也沒關係,我也很好,我毫髮無損,這就是平常心、平等之心。你對我好,我就好,我們大家都好:你對我不好,沒關係,我還是對你好,希望你們有這種心:不要人家對你不好,你就想,你給我記住,君子報仇三年不晚,這樣不行的啦!這樣你光為了報冤,你要和他相見好幾十年,這樣是不是很痛苦?所以把心給平了、把心給凈了,看什麼都自在,看什麼都怡然自得,這就是修道:心不能平的時候,就學習平心,做人就是要簡單一點。

莫等白頭才修道
  哪一個人他準備成佛的全部條件都準備好了,他才成佛的?都是在慢慢地走、慢慢去做的時候,慢慢地遇到困難或是挫折,慢慢地去修,慢慢地去學,才能成佛的。哪有一個人說,我修得很好了、我什麼都準備好了,我才要走,開始修行。每個人都是這種心理,等我兒子、女兒都長大了,我才來修行、我才來佛堂拜拜、我才來跟你們走,有沒有?等我家裡面一切都安頓好了,我才來跟你去廟裡面拜拜修行,是不是很多人都有這種觀念?其實修道不是消極的觀念,信佛也不是消極的,能夠讓你更積極,因為這樣你會對你的人生更加的有意義,更加想要去追求人生圓滿的境界。所以無形中,你會逼自己做得更好,是不是就是積極的?
  有人說,修道信佛都是消極人在做的事,是不是這樣呢?其實他反而比凡俗人更加積極,因為看透一切,所以成就一切。大家以後感謝你、供奉你。如果你為私我,雖然你對家庭很盡責任,但是只有家庭裡面的人感謝你。這種愛哪一種來的大?人活著不要跟草木一樣同生朽,長出來了,就長出來了;死了就死了,沒有人會去在意它。如果說你們懂得付出你們一點的時間、一點的愛心,來關愛你旁邊的人,那大家都會注意到你,而那種愛心是一種真誠的關愛,這樣人家自然就感謝你:如果你是刻意有目的,久而久之,人家就見到你的心,人家會說:你對我好,那是有目的的、有利用價值的,人家就會疏遠你。所以,要無心有為的來做,無心就是不求回報、不求報恩:有為就是做,有為無為是連在一起的。
  你們平常吃糖果,在逼不得已、口饞的時候才吃,你好命啊!有糖吃。外國人受災受難的地方多的是,想吃一顆糖都想得要命、沒辦法。所以,你們要珍惜現在的福報,有福生來台灣寶島一切生活物質文明都很好、都愜意,你們要不要感謝國家社會?雖然社會現實,乃為人所造出。因人有私心就有現實,不能怪社會、應怪人。
  為師寵壞你們,要什麼有什麼,呼風得、喚雨得雨,應你們所求。每次所開法會,批訓均束諸高閣:應敬奉訓文,多多參悟,以免辜負了為師之心血。反覆叮嚀、勞累奔波,恨不得為師之智慧,全部給你們。班班法會、訓文不同,為師絞盡腦汁,為徒兒竭盡心力。你們得來容易,失之亦容易,不懂得珍惜:應如為人子女體諒父母賺錢之辛苦,珍惜它。為師批示之訓,你們篇篇無感受,太對不起了。要承擔的事情很多,人人應承擔起做佛事,為了大災大難的眾生,無論什麼苦也都要承擔。
  你們不自凈其本心、不淨念的話,人家講得再好、仙佛講得再多,聽得進去嗎?你們心都滿了,就聽不進去,就像茶杯一樣,茶杯都滿了,水還倒得進去嗎?你們不懂得低心下氣的來接受,一味的排除這個善法,不肯接受,你們就很難去了悟佛法心印,既然坐在這裡就誠心正意,把心掏空,容納更多的真理、容納更多的寶藏,好不好?訓文中所講的,聖賢仙佛皆由此成,你們做得到,自然你們就能成佛。

真善的菩提心
  你們知道來佛堂的好處嗎?佛堂兩邊有仙佛排班護法,你們都在裡面無形中接受了佛光普照、仙佛加被,所以你們坐在這裡會比較有智慧,但是出去了就不一定有智慧。所以,常常接近佛堂,常常接受佛光普照,無形中把你的汙穢都洗淨了。所以,喜不喜歡來佛堂啊?喜歡就要把這裡佛堂當是自己的家,常常回來看一看、走一走,好不好啊?你回你個人的家,那是一個小家庭,你回到佛堂來就是一個大家庭,由小家庭走入大家庭那不是很好嗎?
  眾生為什麼會當眾生,因為有迷、有執,你執於善惡,就生善惡心;執於人我,就生人我心;執於得失,就生得失心;執於生滅,就生「生減心」,所以對於一切都要不執著,好不好?因為生何種心,就會執著何種心,即使你生善心,也會執著於善心,刻意的為善就不是真善,是不是?你把這個「善」從日常生活裡面做出來,無執無著,那就是菩提心的顯現,那才是真善。如果你執著於功德、苦樂,這樣子那都是因為你的執著,而生出來種種心,是不是啊?這個叫做固執。人的苦跟樂,是不是由心去造成的?所以說,心能做天堂,也能造地獄,你的心念怎麼轉、怎麼變,就生何種境界出來了,是不是啊?你走到一個境界之後,你要突破這個境界。
  人生有失意的時候,就有得意的時候:有成功的時候,就有失敗的時候:有高興的時候,就有痛苦的時候:有歡聚的時候,就有離別的痛苦。為師今日來跟大家歡聚在一堂,大家很快樂,但是為師走了,縱然千言萬語,再怎麼捨不得,也是無奈,是不是?
  為師為了徒兒們常常流淚,而你們是為了世間的情愛來淚流,總都是一個「情」字所害。為師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修、好好體悟、好好的辦:不要光辦不修、不能夠圓滿。內外一體、內聖外王一齊做。為師祝福你們,各個愈來愈圓滿、各個愈來愈有智慧,人生的路途愈來愈順利。
  一步將走,反而更愁悵,雖然千言萬語、依依不捨,但是也無奈,只是盼望我徒兒,解師心、行師志:迷時師渡,悟了自渡,自己的成就自己做,希望以後有機會再兒面,不要忘了為師呀!為師不會忘了你們的,再見。

濟公活佛慈訓
 尋覓覓 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最難得息 聲聲嘆息 最怕那晚風來得急
 花落地 滿堆積 梧桐更兼細雨
 點點滴滴 往事回味 百般無奈內心交集
 人世間 物換星移 悲歡與合離 憑添了辛酸淚語
 多少的悲涼苦淒 只為一時情繋 頓感撲朔迷離
 曲終時 人散去 道盡悲歡歲月
 覺來無意 憶來無悔 但隨流水然逝去
 覺來無意 憶來無悔 但隨流水然逝去
      調寄:悲歡歲月

資料來源:《光明的智慧》第4冊,頁135-155


【萬物無常 認理實修】

 萬物無常 認理實修

「無眾生相」冠頂訓:
 心空一切 當下即了悟 覺明生滅 不步趨三途
 二六時處 正道常觀 復本面目 天君然舒

「無眾生相」訓中訓
 觀愚人矇矇不覺 饕餮五欲 貪著世樂
 纏綿塵網 不求出生死苦海
 殊不知自古迄今 生則老枯 病無光澤
 死則神去 親屬別離不與人期
 萬物無常 本難久居 如河駛流往不復返
 人命如是 逝者難還
 菩薩了知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生滅變異 苦惱無量
 常念知足 安貧守道於世間心 一了永了
 斷無明 不相續長 修圓通妙性光

【開啟心門悟真機】

開啟心門悟真機

批訓地點:花壇北玄宮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四日
     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六月初六日


 花開花落能幾時 歡樂歲月易失
 人間的多少起浮 埋沒無數佛子
 曾幾何時心暗思 怎堪一再再愚癡
 世事無常皆明識 追尋聖道來奔馳(其一)
 凝眸無語望星空 編織無數的夢
 望與徒形影相共 日月無分訴曲衷
 怎奈好夢成空洞 我徒愚時醉塵紅
 忘卻南屏傻濟公 癡心盼徒返天宮(其二)
調寄:明月千里寄相思

【看重修行路】

看重修行路

批訓地點:嘉義慈善堂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七日
     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西五月廿八日


濟公活佛慈訓
 浩浩的天恩遍大地 盡把紅塵洗滌
 巍巍的德性被群黎 呼喚迷失你我

 悠悠的大道與真理 啟迪迷昧靈犀
 深深的感動與期許 復我本來菩提
 數年的漂泊顛沛流離 今得其根柢
 回家的路途 雖然遙遠 不再是不可及
調寄:浪跡天涯

2023-12-18

【喜根】

喜根
批訓地點:樹林瑩德壇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
     民國八十二年歲次壬申十二月初九日 

「喜根」訓中訓:
 嘗其果 思其源 源兮若萬物之宗
 天長地久 綿綿若存
 事端唯克已禮 感恩仁心以待人
 挫其銳 解其紛 和光煥發其塵
 湛然若水常清淨
 聖賢斯德 去甚去奢 淡泊明志 致虛極 守中篤
 自古及今 其神不沒 綻彩虹於人心
 覺了義 知常容 是謂喜根 

【享受是苦】

享受是苦

批訓地點:基隆行德壇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二年十月十日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九月十五日 

「享受是苦」訓中訓:
 今生有福 前世所積 用知儉約 富而好禮
 尊賢容眾 親民愛物 財聚財散 廣施合宜
 濟急扶危 當仁不讓 風範留傳 萬代佳語
 若富且驕 争權霸勢 財物揮霍 不加珍惜
 久生惰志 不務正業 養成惡習 精神難提
 一時福盡 冤討受氣 苦不堪言 悔悟遲矣
 智者明此 功德培建 積善餘慶 古言不虛
 望諸徒契 遵規蹈矩 無為之為 方稱聖賢 

【勸學篇】

勸學篇

批訓地點:蘆洲林德壇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三年六月五日
     民國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四月十六日 

濟公活佛慈訓
 古原沐餘暉 暗紅銜翠 行復千里歌始歇 歷經殘夜夢當覺
 即寤寂滅 隨波金舟推 豈拒邀約 共遊天家無年歲
 四時不乏瓊漿水 何争賤貴

調寄:浪淘沙

【心泉】

心泉

批訓地點:鶯歌妙善宮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九日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八月二十三日 

「心泉」冠頂訓:
 身處桃源境 淨心禪趣體參 洞澈天妙景 俗情視等雲煙

「心泉」訓中訓:
 心者物之源 善惡端賴其分辨 古今聖賢 立不朽志業
 實乃克服私慾 敢於擔當良知良能之鞭策 安身立命於危亂
 突破桎梏 呈現萬千氣象 其智如泉 其神如電 導眾向前
 開發出片片瑰麗心田 

【但用此心】

但用此心

批訓地點:台北準德佛堂
批訓日期:西元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廿一日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十月二十七日

濟公活佛慈訓
 冷眼看世間 疑步步行險
 堪嘆世人 汲汲營營迷失赤子顏
 名利焉沉戀 生死幾改變 無常到來 恩恩怨怨化成風中煙
 真與假 時反覆 焉得正見 是與非 有誰能 判得明全
 看庭院深深 浮沉世多遷 問何時平靜能永遠
 經世事洗練 過程有經驗 得今日滄海轉桑田
 以智慧篩選 佈道學聖賢 知如何解脫成神仙
 敢叫良心現 無怨無愧天 如鷗鷺忘機悠閒
      調寄:浪淘沙 

《光明的智慧(四)》題序

封面頁:
徒兒有難,為師一定會幫助你們,但是為師感到無力,因為兒有難,為師感到難過,徒兒有難不前進,為師更難過,所以為師想要幫助們,也要徒兒們願意伸出你們的雙手,讓為師幫助你們。

2023-12-13

《光明的智慧》(三)編序

封面頁:

有條有理就是道。道就是理、就是路,你應該去做、去走的路。
道就是路,路就是讓我們走的回天之路。

【情緒管理】

笑口盈 不陌生無距離 法喜充滿
滋潤心靈裡 化開多少疑 在此際 聚佛地識真理 溫情充滿 聖理盪滌 這人間仙境裡 啊! 不是謎 是真是理可尋跡 一步一印光明超 同心步齊 創聖業更積極

調寄:甜蜜蜜

2023-12-12

【廣結善緣】

聖理滌盪在你我的心坎
迷霧漸漸褪去 陽光燦爛 苦樂一念轉 瀟灑自然寬 在蔚藍天空 留下希望溫暖  賢士皆從理天乘愿降凡
使命擔荷 不畏懼闖難關  遇逆境真心驗 齊力將真理傳
心誠合應感天地育贊參 深深期盼 願衆生共上慈船 沐浴天恩之浩瀚 重新拾起信念 相互勉旃 爲塵世注入一道曙光蓮綻

調寄:長空下的獨白

【知命立命】

一抹殘紅 夕照途中
離愁漸濃 寄語風送
以茶代酒相送 祝徒平安前衝
了悟人生胡同 破繭而出牢籠 
以期創建大同 漫漫塵世旅程
知惜造福衆生 盼徒珍重成功

調寄:在水一方

【歷練考驗】

突破蠶繭黑暗困受 蛹的蛻變脫 
回首前程 血汗斑駁 方有今日再生蛾 
人生之路 難免坎坷 風暴夜 
莫怨尤 嘗試摸索 
不斷奮鬥 展現自我錦標奪
譜一首生之歌 音符高低起落
惟求能夠真心付出過
不畏荊棘力開拓
盤點成果定豐收

調寄:東南苦行山

【學道辦道】

追逐夢 追逐理想 在人生的旅程上 
點燃希望的光 心的方向就在前方 
懷著一顆慈悲的心 那怕前路多阻擋 
熱誠的心世徜洋 志不斷地向前高亢 
再次開創不再迷惘 實現心的理想 
實現大同家邦 志在四方

調寄:心的方向

【修道四門課程】

殿宇宏偉氣昭 集英選粹品高 
允文尚武氣勢豪 肩挑傳燈德超
靜中本體觀照 善養恢弘面貌
入世弗被煙塵擾 累劫陰霾全抛
啊 問知交 啊 別可好
奔勞總難俗務了 意興物外盈虚 格局脱逃
啊 賦一曲歌調 啊 盡餘杯長嘯
身雖滄海一粟渺 心勝三千萬象包

調寄:楚留香新傳

【修道修心】

「修」心性口不誑 其容不改 二六出言有章
樂道日修行有涵養 談笑風生 淑氣縱橫四方 
離虛偽心明朗 無波無影 正氣充塞胸膛 
動靜如如德飄香 啊!卓然自立之道郎  (其一) 

「辦」道懷慈腸 真心為民為國更為家邦 
日日受幸苦勿頹喪 享受是苦 犧牲方有希望 
革障礙除譭謗 濟世救人恆心常駕法航 
爲了衆生志自强 啊!年年月月道開創  (其二) 

「人生」世多災殃 生離死別頻添吾心痛傷 
魂魄歸天地身已亡 一生來去呼出吸入所掌
莫再迷慎思量 解下俗心抛開紅塵情網
世景終歸空一場 啊!擦亮慧眼邁道場  (其三)

調寄:古國今昔

【論道】

賢士來自各方 共為參求真常
瞭解人生的真相 參體宇宙造化璇璣藏
今旣入了佛堂 首要誠心正意表上蒼

切莫多迷惘失卻主張 迷惑憂懼困塞蔽胸膛
且讓眞理流注入心房
洗滌垢穢不徬徨 頓時豁然開朗
坦坦又蕩蕩 看人間更寬廣
不再無知做夢多幻想 前程萬里速奔揚
刻劃生命無限璀璨的詩章
生活的更榮耀傳芬芳

調寄:天地一沙鷗

《光明的智慧》(二)修訂版編序

封面頁:

修道要自然,每個人生來都是自然的;
要依照自然去走,這樣才是自然之道。

【養生保健】

點三界明燈光 讓慈光普四方
上窮通至理天堂 下徹幽冥化淒涼
眞天命天恩長 關訣印啓原郎
得人身豈是尋常 暗思量 聚散有分張
旣幸遇普渡航 珍惜莫輕狂
培德養慧握佳光 立身行道法賢良
立身行道法賢良

調寄:月琴

【情緒管理】

調整生活的步調 莫教東西飄搖 
盲目奔波跑 日日汗水淋澆 
樹立自己的目標 迎向光明照耀 
那怕風和雨 就當是些慰勞
悲觀念頭來改掉 樂觀歡喜擁抱
無怨恨煩惱 落得舒暢逍遥
世事本難以預料 事來應去則消
怎留陰影繞 開懷吧笑一笑
堅信於我命數可以縱操 幾多跌倒不屑停下步脚
看浮雲天際盡掃浪濤嘯 我帶一身似狂傲
踏遍千山與萬水 不畏路途迢遥
仍含著堅忍 任世局磨考
本懷天地聖賢效 因而不屈不撓
至成敗如何 看有否心變了

調寄:怨蒼天變了心

2023-12-11

【廣結善緣】

甜蜜蜜 徒笑得甜蜜蜜
一片法喜 充滿在心裡 道情永不渝
在這裡 在佛堂是和氣
你我和氣圓滿心不欺 啊 快樂在這裡
啊 在這裡 從今從今立志永不移
發揮發揮團結好道氣
和我和你兄弟姐妹聯繫
好徒契 好徒契聽師語
咱們同創末會這一期 來建立好功績

調寄:甜蜜蜜

【知命立命】

擁抱每一個時段,編織每一個夢想
沉默人生忽煥然燦爛
靈空不再暗淡 未來不再迷漫
舉足方寸意不亂
縱使路途多艱難 成功背後含辛酸
歷經百回的試探 心坦然
更覺世事如幻 深信命運數可轉 腳步不再意蹣跚
沉睡心呼喚
意志更決然
 ́然 此時刻切要把身翻
祈望心不散 道途行不斷 換取無限欣喜容歡

調寄:掌聲響起

【歷練考驗】

有情無情誰能評 榮枯興敗幾人贏 
飛蛾撲火是非紛紛 誰做英雄獨清醒 
世道艱險路不平 徒莫遇阻生退心 
是順是逆必經過程 相信雨過有日晴 
古至今事難由心 徒何不放心從容 
用愛經營你生命 刹那化永恆
徒兒且記師叮嚀 莫當濟公是虛影
祈徒安平早返家門 願擔悲苦累一身

調寄:順流逆流

【學道辦道】

唱一曲和平真誠的聲音 為自己建立起信心
再一次和平真誠的聲音 把愛心散播世間的人群
眼前多少艱難漫漫長路 讓我們攜手並同行  承傳聖賢使命 薪火不斷延續 共把世界喚醒 
當我們真心付出道情深 珍惜相聚的每一分 
當我們分離時候別忘記 說一聲珍重我的同仁

調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修道四門課程】

人生短暫如幻海 曇花一現易殘敗
世間浮沉飄不定 徒感慨
多少成功失敗 多少人事已更改
今是昨非智慧開
站在人生的舞台 且把假相看明白
撣除一身的污垢塵埃 恢復容顔光彩 
尋找自性的所在 菩提種子勤培栽
蕭灑多開懷 突破諸障礙
將真理置心中不搖擺
目標莫徘徊 成就至德才
光明永遠與你同在

調寄:掌聲響起

【修道修心】

抉擇修辦的前程 踏上智慧的人生
心境的提昇培養傑出的才能
從平安走向標準又永恆
決定天責來擔承 堅持任務來完成
儘管路難行 步步為營永不停 就算失敗也要拼
至誠的心 赤真的情 交匯出力量
充滿信心 在洪流中佇立 需要彼此的牽引
有共識的心 才有美好的前景
扶持無助的心靈
造就無數的精英 無為的犧牲
換來千秋的光明 活出真正崇高的生命

調寄:抉擇

【論道】

一部白陽史 彌勒收圓濟公盤
月慧翁坤乾 成古仁義風
現代的情 古今多新鮮
天堂的快樂 散播在人間
萬教合一圓滿 物質污染啊
人心多變 良莠總是分班
臨危不亂啊 智慧放遠 堪稱活神仙
人有本啊 水有源 找到性根源
真正的快樂傳遞有緣
明德之初不變 盡心辦用心修 真假明心田
行功了愿辦恩 四海一家親
任風雨志猶在 爲白陽選奇賢

調寄:只記今朝笑

【情緒管理】

有一份盼 有一份望
更有一份守候
有一份真 有一份誠
像天使一樣護佑
輕輕的問 切切的話
記心中莫忘師說
臨別之際 頻頻回首
望賢徒將心修

調寄:秋經

【廣結善緣】

破盡無明 撥開雲翳顯歡愉 
瀟灑的你 且淡看己所欲
深情的你 追求那世真諦
擔當的你 燃燒自己 無愧天地
雖是艱辛 心無懼
真正的愛 無私慾
互提攜 一團和氣
無猜忌 同勉勵
斟酒相聚 願徒珍惜
天心相契 師徒連心永相依

調寄:西湖印象

【知命立命】

修道這條路爲師陪伴徒
縱然受委屈對師來傾訴
如果挫折苦 師會在一旁攙扶
心中要有主 不隨境轉起伏
為師永遠掛念徒 就算徒兒總疏忽
無怨無悔 師依然的付出
願徒成長有前途 自强力圖
困心衡慮阻 是成功的基礎
真理不含糊 智慧看清楚 
功夫要實篤 難關能破除 
冰心在玉壺 雖風霜仍不折服
作中流砥柱 師默默地祝福

語寄:爲師永遠掛念徒 
調寄:至少還有我在乎

2023-12-10

【歷練考驗】

生死流浪的那一種旅途
嚐盡萍轉蓬飄無根的酸楚 
歲月悠悠遞嬗春秋無數 
風塵瀰漫 遮斷來去之路
啊啊 日近遲暮 疲憊心湖 思緒飛舞 
啊啊 徬徨躊躇 故涇模糊 欲尋何處 
那雲和樹 陪我一起承受餐風露宿 
我雖沒有哭 只願歸期有數(其一)

歸期茫茫的那一種漂浮 
不由心灰意冷 萬念俱了枯 
時運替轉 六萬年一倏忽 
忽聞家鄉 母娘金線引渡
啊啊 一指了悟 欲歸何處 從此清楚
啊啊 天恩厚篤 心有所屬 法喜勝殊 
那雲和樹 陪我一起踏上回家的歸途 
路雖走的苦 只願能返故都(其二)

踏上歸途的那一種感觸 
那種澎湃狂喜 真情的流露 
那怕過程有所障礙擋阻 種種磨難我都含和忍辱 
啊啊 拭去淚珠 傾倒頭仆 我不屈服 
啊啊 卸下纏縛 心物革除 明我天賦 
那雲和樹 陪我一起邁出堅毅的脚步 
我絕不認輸 只願能復本初(其三)

調寄:另一種鄉愁

【學道辦道】

師的希望力量在徒身上
徒的煩憂悲苦
師願肩扛
願徒平安茁壯
信念堅强
立身作棟樑
不要猶豫和徬徨
點燃你的智慧光
洗盡鉛華重返故鄉
長伴娘身旁

調寄:珍重再見

【修道四門課程】

搜枯腸欲訴還休 怨時光不倒流 
如夢如幻如浮漚 悲切切 休難休 
怎堪這聲色洪流 淹沒多少賢傳儔 
任來任往隨因果 幾人縱身逃脱 
世逆旅 暫將身措 何湏要苦惱執囿 
肯定自我方寸堅守 立標的永不磨

調寄:月滿西樓

2023-12-09

【修道修心】

曇花它雅美謝瞬間 你在異鄉遊蕩多少年
水長天又遠 頻頻往事扣心結
潮起又潮落空流連 勸也勸不回的迷原
忽行忽輟何時達故園
前世雅相欠 今生莫再結怨
淡泊一切 勵志效聖賢
怕只怕你的心 己經執著在世間
在今生以後 也剪不斷牽連
盼只盼你的愿 始終如一永不變
突破艱險蔼本源 奉獻永遠 永遠奉
期望九六 攜手歸理天 奉獻永遠 永遠奉獻
期望九六 攜手歸理天

調寄:相思難免

【論道】

有聲書



但願衆生能回頭 得失付水流 

但願衆生真道修 得解萬種愁 

師願擔千憂 無怨無悔的守 

願徒誠依舊 歷淬煉後苦超脫 

但願徒兒掌穩舵 不再隨波流 

問徒否願師付託 人間中成就

調寄:假如我是真的

《光明的智慧(一)》增訂版編序

封面頁:

生活就是道。道就在隱微,細微之中。
要如何讓大家都能有平常心,
讓大家能有歡樂,喜悅之心,
沒有對待之心,道就在此,
當下就是道。

2023-12-04

【經書精神承】

 (一)本文:

為天之道日月合序 推成萬物 為地之道博厚無私 推恩廣佈

為君之道忠恕愛民 推及四海 為親之道躬行事親 推孝傳承

為師之道有教無類 推德天下

夫聖王之道蓋天下 行誼典範涵育廣

傳留古今書儒續 理明八德綱常振

而傳承儒家精髓 發揚孔孟精神 使一切體用明悟

能深行孔子德誼教化 深謀聖賢啟後之心

今推之聖典於內外 眾力行 可有規箴

所行者 仿孔之行 而其於啟後時

否真心真行一貫之要 而非行銷孔孟經典泛於平常

而當知聖帝堯舜 聖王明君 一脈相傳之德業

故明人人推行經典之真義 使人人敦品崇禮

教化四方 明讀經之真義 使人人提昇氣質家示道

而今眾白陽志士力仿聖賢扛使命

若是只言工作 只是上臺下臺的專業

若論使命 卻是萬人昇萬人降所擔負的責任

故白陽修士皆有責任 當承繼聖賢之精神 當擔起教化之責也

【道法自然】

 (一)本文:

夫天行健 自強不息 地博厚 載物不辭

其正氣沛乎塞蒼冥 天地無為默行之

得其宇寰化育 萬物生機 微妙玄通兮

人居中 得點知一 動靜契機 

睿智者 察察明悉 先機而作力 積極涵蘊方寸地

擬心境 若鳶飛戾天 魚躍于淵兮

法天尊貴剛正 誠恆不渝 地卑柔廣量 任重無怨語

故參妙諦 持以平常之心 篤踐平常之道 

不勉而自中 道法自然矣

【圓覺】

 (一)本文:

覺者悟也 佛性平等為前提 人人可成佛更確信

縱然人人命運之殊 種善因得善果之真理

故當下當廣結善緣 有了人緣才臻佛緣之善

所以 樂善培其寬大器量

  付出培其任勞肚量

  學習培其謙虛心量

一切從學習中 樂修自己的道

二六持天心 純善以應付人事之變

轉宿命為圓滿之命 識周遭之所遇皆大試鍊

只為圓覺合方圓 回歸自己

其餘無求中 得大自在也

眾修士人生只為圓覺

心若知足 奉諸善 行萬善 喜樂常相隨矣

【推愛】

 (一)本文:

修行恕道 當推己及人 存淨穢不二悲心

尊重天地生機 師法宇宙博愛

去圍城私利 推我心 愛他人

更以 包容代怨 諒解代替厭惡

鼓勵代替責備 慈愛代替呵罵

關懷代替放縱 同事代替隔閡

由近而遠 消弭乖戾 傳遞溫情 汲汲乎菩薩行

【調節】

 (一)本文:

修者時刻能識透自己 知自行之否急 否慢 否過 否及

如琴弦鬆緩急緊之道 如行事之舉 當懷思有其過與不及乎

而能從中明 遇事能以懷閱之心 遇事能以正念之道

遇事能將心比心 遇事能善解他意

遇事能由無為之心 無他思之心

必能以純正之心而透析 定可調節於修行之路上

人事物之一切 可以此心調節

如春風沐雨 如秋天爽人 如夏天徐風

如長瀉瀑布 如明月圓滿 可乘風而涼 可四季如春

百花綻放 清香撲鼻 蝶蜂舞來

如此怡人 可謂調節身心如意也

【恭】

 (一)本文:

恭已行止 則端莊大方 恭恪處事 則無偏無黨

恭敬言論 則順理成章 恭謹計劃 則縝密周詳

恭於命 修為則以中庸 恭於道 力行則以持恆

恭於人 立身則以寬容 恭於言 存心則以坦誠

【陽光常伴左右】

 (一)本文:

人生幾度春夏與秋冬 莫等待夕陽已紅

明月小樓人去一場空 繁華夢太匆匆

浪跡在風雨搖擺的港口 多少酸甜苦辣在心頭

何必在人事起伏中等候 大步走出時代的巨流

陽光常伴左右 覺悟後更灑脫

指引漂泊的過客 且化作橋樑付出所有

陽光常伴左右 覺悟後更自由

盛衰得失都接受 天地間何其廣大遼闊

【求進步】

 (一)本文:

鑑往知來 省己之非 滌其舊染濁

復始更上層 卓然超逸 立志超 行由卑登高

法效湯之盤銘日 茍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惕己神凝 取聖賢足跡

懿德玉潔冰清 信念深厚 篤行涵養心性韞

德澤芬芳名自期 勉勇發奮圖自立自強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心無旁鶩致專精

貫之以恆 臻於至善明

【居安思危】

 (一)本文:

真修之士 居安慮危 處亂思治

得意時 須早回首 推處莫使放手

常言道 行遠自通 登高自卑

當從戰兢惕勵中反觀 以正知見 啟發內在智慧

思則有備 眼界則寬 困頓逆境實為增益德業

真豪傑者 力踐聖人至道 化頹世 轉仁風

念茲在茲誠感天

【能孝就是好兒男】

 (一)本文:

孝是真情的流露 是自然的行為 是對父母慈愛的回報

無須學習 不必強制 天性中本來具足 雖然平凡卻無限可貴

為人子女 除了對父母生活用心照應 更要能體貼父母之心情

不悖教誨 循仁義 進而能夠渡眾闖道

使親安心 開心 放心 一生歡樂無憂

吾人能發揮大孝的精神 利益天下蒼生

不僅是個人生命價值之展現 也是報答親恩之妙法

善用今生 把握時機 讓父母及祖先都能以我為榮

才是真正行大大孝之好兒男

【荷塘月色】

 (一)本文:

給自己一段悠閒時光 懷想著過往的年少癡狂

這一路走來歡喜悲傷 化作一首歌就隨興輕輕唱

漫步在微微飄香荷塘 忘情在美麗的皎潔月光

心中有種超然多麼安詳 自然地融入在浩瀚的十方

*熱鬧的紅塵 心中有主張 好好保有赤子那慈悲善良

走過了歲月心靈更芬芳 心月輝映伴荷香*

不管任何時候 堅持天真的模樣

出泥不染的志向 撥開烏雲現光亮

讓道理深深烙印心房 沒有勉強

天地間的讃賞 無限悠悠綿長

月亮呀月亮 你至情至性發光

荷花呀荷花呀 你出塵脫俗清香

心兒呀心兒 你自由自在徜徉

慢慢地慢慢地 生命也成長

【修身篇】

 (一)本文:

修身之道 應動心忍性 砥礪切磋

如金之在冶 經烈焰受鉗錘而輝光益顯

其貴乎質地之精純 不在分量之萬鎰

然而功夫之深淺 猶陶瓷火候溫熱合宜 色澤方為均美

故人在世上練 刀在石上磨 先哲成大業皆自憂患始

修道之士 當培養瑰瑋之品性 陶融渾真之氣質

提昇修持之心境 增益宏博之器識

涵泳溫文之儀表 樹立崇高之德操

方有修道之實 堪為千秋萬世之典謨也

【大哉問!】

天然古佛(師尊)1998年提問「道統是甚麼?」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