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它雅美謝瞬間 你在異鄉遊蕩多少年
水長天又遠 頻頻往事扣心結
潮起又潮落空流連 勸也勸不回的迷原
忽行忽輟何時達故園
前世雅相欠 今生莫再結怨
淡泊一切 勵志效聖賢
怕只怕你的心 己經執著在世間
在今生以後 也剪不斷牽連
盼只盼你的愿 始終如一永不變
突破艱險蔼本源 奉獻永遠 永遠奉獻
期望九六 攜手歸理天 奉獻永遠 永遠奉獻
期望九六 攜手歸理天
調寄:相思難免
- 修道人就算辛苦一點也要認命,因為做的多,了愿的也多。所以修道、辦道的人都要無怨無悔。
- 修道要把握時機,現在不修,過了就沒了。該做的時候,要又快又準,這就是道。因為就在這個時候,你是心無旁鶩的。
- 自己的發心跟體悟,才是最重要的。想要有智慧就必須去經歷、去改善。好比一件事情來了,要怎樣去處理才會圓滿、順暢,這都是在運用智慧。學道也是一樣,學了道,就要知行合一,才會發揮最大的力量。
- 希望徒兒們都是見道成道。今天你覺得哪裡有不圓滿的地方,你就盡心去做,從小圓滿成就大圓滿,從小地方做起,從推功攬過中去圓滿,而不是只看到小地方就去批評毀謗,這只會把事情越弄越亂。
- 老天降道不是教你們畫符念咒,也不是教你們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而是直接了當的跟你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是佛祖。肉眼看不到自性,但是徒兒們不妨仔細考核歷代古聖先賢及五大教主,哪一個不是從日常生活當中修成的呢?
- 所以,不要架空自己,知道嗎?什麼叫做不要架空自己?就是要任勞任怨,不要跟別人比較,自己能做的就做,老天不會虧待你的;等到水到渠成了自然就會有人肯定你。要是你什麼都沒做,說了一大堆空話,那就是把自己架空了。沒有腳踏實地,沒有真實的付出,你就沒有辦法得到肯定。
- 人的情緒都是會變動的。如何讓初發心能夠常保不變呢?如果要使我們的信念常住,就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踐!在不斷的實踐中,你或許會遇到挫折與失敗,但或許也會得到成就感。如果你遇到失敗,跌倒了,但卻沒有一蹶不振的話,你的信念將會因此而更加堅定,這就是「常住無間」,知道嗎?
- 為什麼聖賢要説知行合一?光知道而不去做,終歸虛談;只會做而不去想,則太過魯莽。當你有一個信念、善念時,你要如何去達成呢?那不是三天兩頭的事,必須透過不斷的實行,終其一生直到蓋棺,方能夠論成就喔!
- 人間、地獄都不是你們的歸屬。我們都是有使命而來的,不要妄自菲薄。替老天擔當、代天宣化是我們的本份。為什麼?因為我們都是天生地養的嘛!要知道,天地恩和父母恩最大啊!
- 修道就是要改正不好的念頭,回復本來的良知良能和道德觀。每 個人本來就知道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本來就知道要報恩了愿。孝順父母要在平常無所求的時候去做,那才是真孝順。
- 人的本份就是要對自己負責。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攸關眾生、關自己以及周遭的人。今天你入了佛門,學習的是道,就該瞭解道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就要以身示道,自己去實行,那才有價值。
- 了解自己,就應該誠於中、行於外。別人看你是一尊佛,這個世界就是天堂了。也因為你的心境如此,環境才會營造出未來的天堂,不用去西方找佛陀,也不用去東方找琉璃光世界。既然是做人,就要好好的把本份做好,不要好高鶩遠去強求成佛,或是到處去跟人家學參禪、打坐、通靈,這些都是不需要的。在心裡用最合乎自然修行的方式就可以成佛了,因為那就是慈悲心的顯現。學佛要用最自然、最誠敬的心,用最簡單的方式辦最不平凡的事情,這就是白陽的殊勝。
- 修得好也要講得好,口、心、行要合一,這樣才像修道人。
- 每一個瓶頸,都是成長的機會。不要每天都只看到表面的自己,修道要深入,做人也要深入,不能只做表面,否則別人也會以表面來應對你們。
- 行道在於公心一片,在於安住自己的本份。行道要無怨無悔、無始無終,休息後再出發,要保證自己是真正的在下功夫,要讓世界多一份祥和。希望在這麼緊急動亂的時勢中,徒兒們能各個定下心來,真正的靜下來、沉下來,誠於自己、誠於人、誠於物、誠於自己的本份。面對自己的心,誠於中,然後行於外
- 做什麼事情都一樣,不要老是要等到明天,要把握今天、把握現在、把握當下,這才是真的才是永恆。
- 把它當作自己該做的,就不會做得心不甘情不願就像吃飯吃得那麼高興。把修道當吃飯,當作是在享受一頓美食,那你就會不得天天享受到。所以,一念之差,可就有天淵之別啊!
- 在最恰當的時候做最恰當的事,就是修道。因為我們不可能沒事找事做,總是遇事、見事、辦事。人間的事情辦好,就是把天上事情辦好。
- 修道是沒有止境的。休息是內心的休息,不是腳步的休息,不是腳步的淡然。腳步要積極,可是心境要淡泊。辦事需要眾志成城,可是,不要為自己來爭功奪名。辦事的時候要無為而為,上天自然給你力量無窮。有所為而為就總是力不從心。所以要傳燈,傳這個慧命指引著眾生一直走下去。
- 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不是在人前辦道,而是在你獨處的時候,在你面對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那才是真的修道。
- 每個人都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每個人皆有本身具足的能力,既是本身所有,就不用再去找,更不要掉進漩渦。既然本來就沒有漩 渦,又何須跳出呢?
- 「好道」的人就要「厚道」;厚道的人,就要常常去廚房學道,不要老是坐在裡面學舒服的道,要去做那些打雜的道。
- 道是時時刻刻的,是沒有中斷的。一旦休息了,就浪費了光陰。你們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把愛心拿出來。其實你們都是老師的化身,是小濟公,所以就不可以濟私,濟私就會多煩惱。
- 你們要注意留點口德,說好話、辦好事,當下就是天堂。
- 你們平常要以誰為師呢?平常的時候,你們看不到為師,也不知道為師在哪裡,這時候你要以誰為師?告訴你,要以天地良心為師!以你的良心來做事、講話,差錯就少。
- 修道是當下的事,當下即修行。
- 人往往在逆境中才能成長,在歷練中才能茁壯。你有幾分能力,老天就給你幾分去辦,所以不要輕視自己。
- 修道人不可有自私之心。放眼望去盡是寬廣,莫要讓狹隘障住自己。要多聽、多想、多做,不要太多話。
- 做事不要太盡,留一點後路;氣不要太強,留一點精力;才華不要太顯,留一點以後發揮。精益求精,剛柔並進,莫在強中強出頭。
- 以德報怨,莫枉費承受的恩德。既然承受的恩多,了愿的也就要多。不要去想任何麻煩的問題。心靜一切空,既然空了,又哪來的煩惱呢?
- 「功」要在暗處得,莫在表面圖虛名。你們得守住自己的愿,多做少說。注意自己的身體,莫要逞強,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 修煉的功夫是既麻煩又辛苦,但只要你有心,只要你有誠意,任何麻煩都可以突破的。一切都是事在人為。你跟上天要什麼,上天就給你什麼。所以,你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輕易改變。
- 你要常要求自己在最簡單的事情上,用最多的功夫,這樣你以後做大事就不難。
- 道很簡單,第一、將不好的習慣改掉;第二、捨己為人,不求回報;第三、雖遭受人情冷暖,仍然熱情澎湃,仍然濟世救人,如此方為聖賢仙佛的腳步。
- 你們辛苦是應該的,因為這是上天給你機會;你有機會,才有得辛苦,所以你要感謝。要記住,無所求之求是大求,無所為之為是大為。
- 修道就是要先改變自己,而且不要先入為主。要先觀察、先體悟,還要先參與,你才可以下定論。
- 你們每個人都是佛堂。把你的佛堂帶出去,讓每個人看到你都像看到佛堂一樣,那麼的優雅、那麼的寧靜。所以,你的心要當一個大佛堂,容納每個人,行到哪裡就開示到哪裡,那麼,你就是在世活佛。
- 修道需要誠心加菩薩心加耐心加喜捨心加無為心加天心加智慧心。
- 現在修道最大的障礙是只想問別人,不問自己。為什麼為師要你們更上一層樓?先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先問自己做了嗎?付出了嗎?再來問別人。凡事不能只往外看,而要往內迴光。自性佛一明,幻就能夠滅;自性佛不明,你就會被幻所迷。
- 從此刻起,每天早晨、睡覺前,念三遍「濟公、濟公、濟公」,為師希望你們都能夠持之以恆。但你們口中、心中所唸的「濟公」並非為師這一個濟公,並非只是這個形相而已,形相是會毀滅的。但是要以「道」來淨化「情」,就得靠這個形相來分辨理分辨情理,將我們心中的人情、心中的愛化為道情,化為大愛。
- 修道不要把它當作是一種壓力,要把它當作是一種本份。假如把修道當作是一種壓力,那會修得很痛苦。
- 希望你們都能秉持著無憾無悔的心,踏上這條返鄉歸路,讓你們的眼淚為眾生而流,把你們的歡笑奉獻給眾生,把擁有的一切通通回饋,這就是你們的本份、使命。
- 要當仙佛不難,只要現在行仙佛菩薩的道,只要把菩提心發出來,那麼佛堂裡的每個人都是仙佛,那就是仙佛。
- 修道之「六到」心到、手到、眼到到、耳到、腳到。
- 以慈悲喜捨之心化貪圖,以平常無為之心化起伏,以質樸簡單之心化虛浮,以踏實認真之心化疏忽。
- 現在修道、辦道不可以再盲從了,要守戒、持戒,把經典當作鞭策的力量,把同修同好當成是志同道合、相互提攜的道友。不要太重形象,在末後的時候,愈重形象,執著就會愈多。
- 只要每一個人把自己的本份做好,對自己負責,其實都是一個大作為。把自己做好,再推展到外面去,這就是大作為。大作為就是要突破自己,本來所不會做的,開始嘗試去做;本來所不能為的,嘗試去為。
- 修法要不被法所困,修心而不住心修法當下悟道而超越言語那就是法。
- 回家把家照顧好也是「重聖輕凡」。所謂的「凡」,其實指的是自己的私心慾望。「聖」是無所不在的,「凡」卻是只存在你的私心。所以說萬法由心生,而不簡單之處是在於兩者之間的輕重要如何拿捏。不要以為在道場才算是「聖」。所以,我們也可以說:「無處不聖,何處不凡。」
- 修辦道這條路是沒有終點的。了愿要再來,來了還要再來,一切不過吃苦了苦而已。因為人生不過是如此,唯有隨喜自在才是真的自在。
- 心美的人看什麼事物都美。凡事得從心境下手,因為心境美,物物皆美。
- 在日常生活當中,遇見任何事情,記住,要用一顆很感恩的心去面對。不管今天你的問題或困難在哪裡,不管這件事你討厭也好、褒獎也好,都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
- 做人修道不要求名、求利,這求名求利就會被困在當中。即使只求一毛錢,還是會被這一毛錢給困住。慾望越多、越求,越無止境;唯有放下,才能夠求得解脫。也唯有解脫,才懂得如何去修、如何去走。唯有解脫,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
- 人來到這世間會被什麼引誘?都是一些氣的流行。所以要小心每一個動念,每一個動念都會影響你們,有不好的動念就會產生不好的結果,所以更要小心。
- 當你很明確地決定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的目標時,應該要很莊嚴。為什麼要很莊嚴?因為那表示你對自己看重、對自己認可,而不是要別人來肯定你。
- 萬教究還是要回到原點。沒有零,怎會有一有二、有三呢?怎麼會有後面無限的延伸呢?所以説,當下決定的目標是正確的,就要「擇善」,不要只是「固執」。人就是容易執著可怕的就是既執著又固執;活潑、玲瓏、瀟灑一點不是很好嗎?活潑、玲瓏、瀟灑,就能使內在與外在合一。
- 不能靠「感覺」過一生,要「用心」過一生。因為靠感覺的話,很容易把這感覺套在別人身上,就很容易傷害到他人。多認識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可走。一切的外物只是助力。當有一天外物不能借助時,自己也要知道如何去做,就在你自己的智慧中。要是什麼事情都要靠外面的力量來幫助,那自己永遠都不會,始終都是被動的永遠都沒有辦法自覺。懂得自覺,才能懂得放下。
- 你們知道自己的自性在哪裡嗎?那是一顆不安份的心,還是一顆很沉靜的心?你們的真人在哪裡?真人就在明師一指的地方。當心很累的時候,把它靜下來,休息一下再出發。你們去學他心通,不如學自性通。我們如果能了解別人的苦難,就是樣樣通了。所以要直指來龍去脈。當你明白本來的時候,怪力亂神就只是一個末梢。你的念力、愿力主宰著你的未來;念力、愿力可化暗為明,化困境為樂境,可以撥得雲開見如來。
- 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屠刀」是指我們內心的那把刀,內心不好的慾望就是那把刀今天你能放下、抛下內心不好的慾望,那你的佛心佛性就顯現了,你就立地成佛了。
- 慎獨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明瞭,只要你們心念無貪、思維無虧、舉止無妄、言語無欺、行事無過。
- 心善一切善,心美一切美。
- 眾生皆有佛性,你們有沒有自信可以回歸?「仙佛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這句話你每天對自己唸三遍以上,自我勉勵,再互相鼓勵。每天對自己說,然後再對別人說:「你畢竟成佛!」等到人可以接受這句話的時候,行為也是往這方向走的時候,不管他走得快或慢,只要能不斷追求真理,奉守真理去做一心一意,畢竟可以成佛。
- 道生萬物,道是一切根本。要依道而行,才能夠長久;如果背道而行,就會自作自受。並不是上天和仙佛要懲罰不乖的人,而是因為天理昭彰啊!天理在哪裡?天理就是你自己的天地良心。上天仙佛都是慈悲的,縱使你有滔天大罪,仙佛也捨不得責難你的,可是你的良心會不會苛責自己?所以,做事要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啊!
- 生命除了要有深度、廣度,還要有「明度」。明白的明、光明的明。要明白自己,凡事要清清楚楚,掌握自己的每一個心念,清楚自己的一動一靜。讓自己有明度,漸漸地,你會變得越來越敏感。可是當你變得敏感的時候,反而會被情緒弄得團團轉。因為你沒有廣度,便沒有辦法包容。希望你們有明度,也要有深度,還要有廣度。不僅明白自己,還要包容自己;不僅明白別人,也要關懷別人、寬容自己。
- 感恩的心最美。要效法仙佛的精神。有一顆不忍人之心,就要好好去開展,讓天心流露出來。
- 對於社會上的不幸、世界上的災難,你們要發出心念去默禱,希望讓有緣的眾生也能夠歸入正道。你們的這一念很重要。今天你願意出來,上天自然就幫助你。如果你對自己沒有信心,對道不肯定,那自己就先被自己給淘汰掉。希望你們好好的一點一滴的去學習、去用心。人有病痛的時候,就有無奈的時候,這個時候要從你的心念來轉變起,自然會有貴人相助。
- 入了佛門,自己的心性要自己負責。凡間的形象雖有老老少少,但為師看這一切都是幼稚的。為什麼?因為人的見識有限,所知也有限,為師看著徒兒們常常侷限在一個漩渦當中,爭執不休。想想看,十年前你所執著的是什麼?今天你得到的又有什麼不一樣?哪樣東西沒得到?失去了又怎麼樣?十年前的你,跟十年後 的你有什麼變化?人總是要不斷的精進。
- 今天你修道、辦道,完全在於你的初衷、你的發心。人家說初發心容易,但是如何把它變成一種長久的信念,那就不簡單了。所以為師勸徒兒修道不要情緒化,心胸要放寬。一個人想要看得更寬,就必須要「無私」,你的容量才能夠容納得更多,才能夠看得更遠。
- 人的心沒有太多的罣礙、煩惱,當下就能和仙佛契合。有些人說這是心誠則靈。那種契合就像父母對小孩一樣,不求回報,疼在心裡,不忍小孩受苦。
-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心中若真便無虛,心中若假真何覓?」人一旦落入凡間就不是絕對,就會有對待。如果將心處在一個執著我相的絕對性心態之下,就無法辨出真假。如果你們把心放在絕對性的想像當中,當事情與你的想像有所出入時,你是會去取外在的客觀想法,還是執著於自我中心的想法?眾生心中的我執產生了這種絕對性的主觀,這是一種迷妄,是貪嗔的想法,不是正知正見。什麼是絕對?天地才是絕對。天不言、地不語,這才是絕對眾生再怎麼踐踏土地,再怎麼糟蹋這塊土地,土地還是默默的承受。太陽、月亮也是絕對;朝陽昇起之時,會不會給善人多一點陽光,給惡人少一點陽光?所以説,只有天地是絕對的。而世間是無常的、相對的。
- 「慾」乃萬惡之蒂有貪心就有妄想,所以要知足常樂、存養省察。身為一個修道人要隨時反觀自己、格物窮理,去除身物以及心物,摒除心中的雜念,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清靜。
- 其實你們擁有的只是你自己,所以要好好的善用身心,好好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去了自己該了的愿,盡自己該盡的責任,不必太在乎順與逆順逆只是一個過程,其實不管是順、是逆,你們都會有所得,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是什麼心呀?佛是慈悲心、無心。什麼是無心?就是不執著。祂不會覺得哪個眾生比較帥就特別疼他。在佛的眼中大家都是佛子大家都一樣,沒有所謂的美醜,憑的只是一顆心。
- 人的心容易受到別人的一句話而影響心情。人的心就是不夠堅定,容易受別人影響。心念一動,上天都知道,心念善就是天堂、心念惡就是地獄。所以要小心念頭,不要想不好的、壞的。人要有光明的思想,才能作出光明的事,舉止也才會合乎於禮,上天堂、下地獄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君子要慎獨,要時時留心自己的思想,因為思想會成為言語,言語會成為行動,行動會成為習慣,習慣會成為性格,性格會成為命運。所以思想很重要。
- 修道不可以存有猜疑的心,心真一切真。心一動念,撼動天地,要好好把持住自己的心念。一念善就是天堂,一念惡就是地獄。所以説人心善變。心美物物皆美,心善物物皆善。
- 學道修道是不是能看透,是不是能看清,是不是能灑脫,都是你目前所能做的。如果在每個當下都能做好,都能安份,都能盡心,都能守本份,並且無所求,那麼,不管你碰到任何事情,也都能臨危不懼。希望你的人生無怨無悔,好好盡你們的責任。
- 你們常說要讓世界更好,要讓環境更好,但是問一問自己,你做到多少?常說要做環保,你們的心環保了嗎?甚至在有垃圾的時候,竟然還有人向外面丟,向別人發洩!所以,要好好的掌握自己的心啊!這才是修行。
- 以自覺的心成長,以自信的心尊重,以自愛的心珍惜,以自省的心涵養。
- 修道就是要學習怎樣捨掉不好的行為,捨掉貪嗔痴三毒,捨掉名利、煩惱及不愉快的事,以平等心、知足心、感恩心來面對眾生、面對自己。
- 以歡喜心來接受人、事、物,以歡喜的心來完成它,才不會有不平。如果心不平,就會有忿怒,就會對人生氣。
- 要如何來完成事情呢?你的心不平人、事、物當然就不平,不平就不安。求道原本就是要求心安,心安理就得,就高興圓滿了。修道是修什麼道呢?其實道不用修,大家把規矩做到就好了。
- 為師到你們家,你們可要心中充滿法喜喔!不要愁眉苦臉,不要一到你們家,就被你們的臭氣薰出來,人的臭氣是很強的。家裡要感染一些好的氣氛、好的氣息。每個人都知道人間是苦海,那就不要一直吐苦水;你一直吐苦水,這苦海是不是會變得更苦 更壞?每個人都要有樂觀的心、進取的心,不要在佛堂裡製造另一個苦海出來,要將這人間變為淨土,要讓你們的家變成快樂天。
- 你們的葫蘆寶蓋要怎麼打開?當下佈施一個笑容,那是不是就打開了呀?當你笑著迎接所有的一切時,你會發覺世界實在妙呀!原來大家都是這麼的好呀!好與不好,只在於你的用心而已。
- 你們到底在執著什麼?是不是執著自己的得與失?執著得失,就永遠在煩惱之中。紅塵就好像苦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可是這一波又一波,需不需要在自己的內心去撫平?你們不是常講「無風不起浪」嗎?這個風又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內心裡面的風有是非之風、爭奪之風,有太多太多的風,這些都是人我之間的對待所造成的。
- 所謂的「思無邪」,就是至理至性、純然無染、反樸歸真、自然而然、一心不忮不求、沒有私心。正心就是無邪,如保赤子之心,沒有前後左右,卓然而立。
- 人生最悲哀的不是死亡,而是迷昧、執著。
- 要了生死,一定要斷煩惱。你們的煩惱由什麼而生?由貪、嗔 痴三毒而生。「貪」——你們常常貪心不足、忿忿不平,也常生愛慾之心,看到什麼愛什麼,一旦愛不得,就生痛苦,所以煩惱從這而來。「嗔」——你們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忿怒、不高興。要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能事事順心如意呢?如果事事順心 如意,那你就不必做人了,直接可以去作仙佛了。「痴」—你們很會痴心妄想,想了入迷就叫痴。會痴就是愚,所謂痴愚、痴愚,這兩個字常常是评在一起的。這些貪、嗔、痴,就是煩惱的根,就是痛苦的泉源。
- 眾生就是不能保持常覺的心,如果覺性常保持,就是仙佛菩薩與聖賢。覺就是不迷的心、常常清醒的心、常常快樂的心,那就是覺。如果修道能常保覺性,成道有餘。為什麼不能成道?因為眾生的覺性只能保持三分鐘熱度,一經人事的歷練,就變黑暗了。
- 人為什麼有苦惱?有了貪、嗔、痴三毒的心,就會迷失自己,就會很苦,就會受苦,苦無止境。「忘嗔常平」的意思:有了嗔心,就不能平,心就會忿怒,忿怒就會起波動,那就不能清靜,就會受三毒的心牽絆你、左右你、障礙你。所以説要把嗔心給去掉。「忘苦常樂」沒有貪慾的心,就會滿足,會知足常樂。「忘痴常適」:沒有痴心就能安適;沒有痴心執著就叫安適。
- 做人要有「善忘心」。如果很多事情能學著「忘」,你們就能夠得到清靜之心。因為你們都不能忘,常常記得前塵往事,所以就會受到貪嗔痴愛的苦。如果能夠修一「善忘心」的話,忘記苦 惱,忘記所有的不愉快,那麼就能夠達到快樂。所以要忘貪、嗔、痴,才能夠「忘迷常悟」,才能夠了苦解脫。
- 成功的人要存什麼心?慈悲心、愛心、耐心、信心、誠心、真心、感恩的心、報恩的心、知足的心、歡喜心。
- 當我們心存感恩的時候,要把這個恩德繼續傳下去,讓別人也能感受此等恩德。那該如何去做呢?就是要推恩。推恩就是效法天地,效法日月那種大公無私的心。把你們自己內心的恩表現出讓大家也一起來感恩,這個行動就叫推恩。
- 希望你們在遇到不如意的時候,不要心存怨言,你一有怨言,就會心不平、氣不和,思考也就沒那麼精通,沒那麼神通。心平氣和就會有神通,因為「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所以我們才說「心法」。外面講的神通是有法術的,和上面所講的神通不一樣。只要你靜下來、平下心,自然神通就會出現,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 當你心裡在意的事越多,你得到的便越少;執著越多,就越痛苦,煩惱也就越多。
- 要記住,你們是為師千百億化身的活佛,不要循私偏私,不要只為自己而箭頭老是指著別人,要多指指自己,指著自己的偏私,然後要去掉自己的偏私,循著正義。心無偏私,自然公心一片做出來的事情就不會有所倚偏,而是光明一片。
- 禪玄不玄?「禪」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單心」,也就是最簡單的心。
- 當你心真誠的時候,不用祈求上天,自然就會有感應,因為當下即是天心。有苦有難,肉體受折磨時,先問問自己,當下有無誠心?你們有時候會貪得無魘,會貪心不足,那可是會損壞自己的福氣啊!
- 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有一天的生命,就有一天的光明,你就得好好的去把握。即使現在你的生命只剩下十分鐘,但你還是成全了一個人,那就功德無量。一個轉念就是一個奇蹟。奇蹟不要外求,自己身上就有。自己就是老師。所謂「知迷即悟」,知道自己已經在迷失,你就有救了。
- 你們何必去找什麼人來幫你們「印心」呢?自己就可以印自己的心了,自己就可以看見自己了啊!咱們要看的是自己一顆善良的心、赤子之心,而不是向外求佛求玄,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 思想、慾念就跟白浪一樣,一波接一波,什麼時候能夠安放它呢?當你知道隨緣的時候,就懂得安放它了。
- 為什麼現在是「道降火宅」呢?因為上天不要你們獨善其身,而是要兼善天下,如此才能夠世界大同。自己的內心跟肉體有沒有小同?有時候可能沒有,這個叫做心行不合一,心為形役,那就不能做個自在快樂的修道人。
- 做什麼事情都要當下安心,放手、專心的去做,那就一定做得好。放下不必要的心,保持原有的一顆赤子心、好的心、善念的心,那就能夠自在、安心,就能無時無刻自在,就能與佛、與天合而為一。
- 佛不是偶像,佛也不是求不得,而是當下的發現,內心的自我期許。現在的佛心能維持數十年、百年,那就永遠是佛了。
- 如果你心中真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那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一秒也是永恆!你們的體會如果能夠保持初衷不變,那未來也就不一樣了。能夠把一秒化為永恆,把這個道生而行之,未來就可以成佛。
- 佛性的真正流露,就是處處圓融、處處圓滿、處處和諧,所謂的太平,不是世界都變成一樣,而是大家的心都有一個共同的希望,大家都有共同的努力。自己的心要先清、先平、先和,要不斷的進步提昇,還要有耐心,忍之、耐之,自然就風平浪靜。
- 知道什麼是天人合一嗎?只要你願意,上天就幫助你,這樣你的 真主人就是上天。
- 只要你移去了凡心,上天就取你那一點心。把握當下即是悟。做一切決定,只要利益眾生,都是最好的。只要保持一顆赤誠之心,相信自己,就是相信別人;相信老天,就是相信自己。
- 念念是佛,才能做個快樂的天使。
- 為什麼會有是非?都是由心而起。因為心存著過去的不好、現在的不好,未來也認為不好,這叫做「三心」。過去心不思、現在心不存,未來心不想,才能真正清靜,心無罣礙。
- 學道要先從心做起,所謂相由心生。佛性顯現時,不會有好壞善惡,更不會被外境所影響。
- 要把心門打開,不要把事情推給外在,凡是都得先要求自己。
- 提得起要放得下,遇到事情,解決之後,要化為精神,不要化為負擔。
- 只要把責任盡好,就什麼罣礙都沒有了。讓自己沒有牽絆,讓自己活得更自在。揮掉煩惱,本來就是要靠自己啊!
-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只要身體力行去修即可。如果你心裡一直想著要「明心見性」,反而會被這四個字給限制住,無法超脫此,明心見性要「行無所住而生其心」。
- 修道要合乎中道,中庸之道才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中正。你們的真心在哪裡呢?真心無所不在,但現在為了讓你們明白,所以指了一個「中正」的所在,那才是我們始終不移的原則。
- 事情其實都沒有什麼好壞,但看自己的心念。所以,心裡不要執著於什麼好、什麼不好。每個人都秉持孩子的無分別計較的心,這樣便容易和仙佛契合,因為小孩子的心是不會記恨的。
- 如果你想修道,就要拿出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是純善無惡的心、去偽存真之心。當你的心去偽存真時,就可以得到真性。何謂「真性」?就是沒有對待,人家對你好,你一樣好,人家對你不好,你也一樣好。
- 每個人多少都有想不開,以及怎麼想也想不通的時候。既然想不通,那就放下吧!多想也沒有用。修道就是保持初發心,保持天真的心、純真的心,對待每一個人都不要有分別心。
- 當一個人才剛起心動念,還沒有產生行為的時候,還可以制止、可以控制,還可以去改變,所以叫「不貳過」。
- 心是假的,看什麽都是假;心一真,一切即是真;心誠,一切就化為光明;心不靜,就會排出不好的氣。所以,你們要把這股正氣迸發出來,讓人家感受得到。
- 有一顆美的心,看萬物、萬人都是美、都是善。有純善的心,看任何人、事、物,都不會覺得有缺陷。不覺得有缺陷,心就更廣了。
- 當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世上唯一不會欺騙你的是自己。還有仙佛常幫著你,如果你心有領會的話,應該會感覺得到常常有一股力量在支持著你,那是你自性潛在能力的發揮,那是真正跟上天的靈犀相通。
- 你要將人心摒除而學習天心,當你需要什麼就能給你什麼,這就是天地之心。所謂悟才是真禪,真禪就是玄妙禪,妙禪也要發自自己的內心。
- 你擁有什麼樣的心?一個大愛的心?還是一個孤愛的心?這就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為師希望你們的發心都是出自內心,是沒有條件、沒有要求的,是自己自願的,是發自內心的甘願,那才有效。
- 只要至誠就能感天,就能靈驗。存有至誠之心,沒有分別,自然就是道,自然就能靈,就能產生一片公心、一片真、一片誠、一片恆。
- 修道人不要以形象來誤導正常的心。不要以人心來修道心,要以道心來修人心。不要心中有仙佛,卻目中無人。
- 大家常說人情債還不完,可是如果以道情相對,那就沒有侷限了,因為道本自然,道本在天地之間,擁有道心就如擁有天心一樣。天心是平等的,是沒有利益的對待。所以,只要秉持著天心、公心,就不怕有過錯。所謂「有過則改,君子不器」、「有過,無憚改,善莫大焉!」。
- 城樓一定要有基地,凡事也一定要有基礎。但是,有與無都不要執著,這樣才能和天地合而為一,才能公心一片,也才能達到濟公。有了執著、侷限、見地、限制,就不叫「公」;有範圍、侷限就叫做「私」。有心,但要無為;有為,但要無心,這才堪稱為「小濟公」。
- 以天心印人心,即是濟公。
- 自己能慎言自省,才是真正的無敵。真正的無敵,是內心沒有愧疚。心中磊落坦蕩無所憂慮,才是真正的無敵。
- 人的心很容易迷失,所以才要學著拴心。拴不住心,就會有貪慾;有貪慾就會有執著;有執著就會有怨恨。所以要拴心,不要被心所拴;要役物,不要被物所役;要轉境,不要被境所轉。如何才能灑脫?要放下、放心。要求得放心,能放心則安。如何能安?做一些心安理得的事情,給自己心靈最大的報酬,那就是得到安靜、安詳。所以心寬不在物寬。怎樣才能夠放心?要格物才能致知,所以「心虛明理義、心實即物慾」。那要格什麼物?格身物。何謂身物?身物就是酒色財氣,所以要格物。
- 心乃仁也、性也;性者,理之端也。心就是本性,也是自古聖賢求仁得仁,豪傑志士成仁取義的開端。
- 雖然受到一些不平等的待遇,但是你們可不能怨天尤人喔!要懂得去轉念、格心,要去「了」。「了」者,化也。心受到任何的折磨,要懂得去化掉,否則累積的結果,苦的還是自己。心很容易傷害自己,使自己不健康;心裡不健康,身體也就不健康。
- 格心就是所謂的「正心」,格者正也。
- 今天的垃圾今天清,今天不倒、不清,就容易發臭。內心的垃圾也是這樣。為什麼要今日事今日畢?這個「畢」,就是希望你在睡覺之前不要忘了反省自己,這才是真正的行道、真正的修道。
- 隨緣才能自在。希望你們保有的是那一份對自己的心。希望你們不要自我傷害,要把愛散播到每一個角落,給每一位需要的人,讓你們對眾生的愛永無止盡。
- 做任何事情都要以歡喜心去面對。人生的路途很難完美,所以要以歡喜心去接受這個缺陷,你才會成長。以歡喜心去觀看這個缺陷,然後去超越它。所以,看到不好的要包容,看到好的要歡喜的接受。
- 心中念念有仙佛,心中就有佛。念的很誠心,也會成道。
- 你能知道眾生的病痛,你就具有他心通。知道眾生的病苦,就是慈悲心,有慈悲心就很容易作仙佛了;西方雖遠,也是一下子就到了。
- 心能自在,就與天地同寬,與世界同廣,研究真理就會安然自在,所有的行為就能合乎道。「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希望你們好好的想想,使人生過得有意義。
- 為師給你們一條明路,老母恩典指點你這條路,就是最好的一條路,就怕你們不走。你們若要走,仙佛絕對會在暗中幫助你、提攜你,更不會把你忘記。最怕的是你心生好奇,跑去求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自己有的不珍惜,反而向外去求你自己先離開道,你就永遠找不到道,自然仙佛就遠離了;你若不離開道,時時心中有道,自然就接近道。你心裡每天有仙佛,效法仙佛的腳步走下去,你就是仙佛;要是你忘記了,你離佛就遠了
- 你們都想上天堂,是不是?要知道,天堂就在眼前,天堂就在你心中。你要打開心裡那個窗戶、那扇門,這樣天堂才會進入你的心中。
- 能在這酒色充斥的人間裡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不論你處在動或靜,只要內心與道相合,言行就不會背離。
- 其實在你淨化自己的時候,就是內斂的功夫。你要外王,你就要守住內聖,這兩者是合而為一的,你不可能把它分開。像「定」與「慧」,你想要有智慧,首先就要講求「定」,那就是「靜」的功夫。但這個「靜」不是叫你枯坐在那邊,而是要你動中取靜。
- 以心印心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的心和我的心是相通的,當我想著你的時候,你就能感應得到,有一種「心連心」的感覺。所以,你們要是能不分彼此,大家團結起來,做起事來力量就大了。
- 修道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只為使命。
- 當你們平心靜氣、觀照自心的時候,希望你們領悟到的能比為師講的更多。你們要好好保重,活出自己的一片光采。
- 你們的目標在哪裡?在前方。可是當你走錯路的時候,要不要回頭?還是要,對嗎?所以,前後沒有一定的道理,對的就向前,不對的就要退後。你的葫蘆蓋要常打開,要笑常開啊!
仔細想想……
一、仙佛慈悲說:「不要每天都只看到表面的自己,修道要深入,做人也要深入,不能只做表面,否則別人也會以表面來應對你們。」仔細想想,自己修道有沒有做哪些表面功夫呢?是否有深入去探索修道的眞義呢?
二、仙佛慈悲說:「每一件事情其實都沒有什麼好壞,但看自己的心念。」仔細想想,身爲修道人,自己心中是否老是有很多的是非、對錯、善惡觀念在主導著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呢?而有這些心念,到底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感受呢?
三、仙佛慈悲說:「不要心中有仙佛,卻目中無人。」仔細想想,仙佛慈意所指爲何?自身是否有如此的盲點而不自知?
四、仙佛慈悲說:「每個人多少都有想不開,以及怎麼想也想不通的時候,既然想不通,那就放下吧!多想也沒有用。」仔細想想,明知多想無用,爲何還是會放不下、想不開呢?要怎樣才能放得下呢?
五、仙佛慈悲說:「人在塵世中,往往認爲自己盡了心,就一定要得到想要的,這樣就會不快樂了。」仔細想想,自己在修辦中,是否也存著有所得、有所期望的心?是否總想要達到什麼目標或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