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誦經迴向經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誦經迴向經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12-20

《南無觀世音菩薩救苦經》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三遍)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百千萬億佛,恆河沙數佛,無量功德佛,十方三世佛,釋迦牟尼佛。佛告阿難言,此經大乘法,能救獄囚,能救重病,能救千災百難苦。若誦此經者,得離一切苦。若誦一千遍,一身離苦難。若誦一萬遍,合家離苦難。南無佛力威,南無佛力獲。使人無噁心,令人身得度。 迴光菩薩,迴善菩薩,阿育大天王。正殿菩薩,諸大菩薩,五百大阿羅漢,救護弟子身,得離諸苦難。 摩休摩休,清淨比丘,官事得散,私事得休。觀世音菩薩,瓔珞不須解,勤念此經者,自然得解脫。 南無救苦觀世音菩薩。歡喜信奉行。即說真言曰:「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羅帝。毗黎尼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娑婆訶。」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1刷)

小編注:
「三聖經」(三省經):文昌帝君騭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2024-12-17

《十報恩》

 《十報恩》每句一叩

 一、報無極生化恩  二、報天地蓋載恩

三、報日月照臨恩  四、報皇王水土恩

五、報父母養育恩  六、報師友引度恩

七、報仙佛流傳恩  八、報神祈擁護恩

九、報祖宗積累恩  十、報賢良贊成恩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1刷)

小編注:
「三聖經」(三省經):文昌帝君騭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十懺》

《十懺》 每句一叩

一、懺不敬天地罪消滅      二、懺不理神明罪消滅

三、懺不敦孝悌罪消滅      四、懺不敬師長罪消滅

五、懺不睦宗族罪消滅      六、懺不明禮讓罪消滅

七、懺不端心術罪消滅      八、懺不惜物命罪消滅

九、懺不禁非為罪消滅      十、懺離卻冤孽罪消滅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1刷)

小編注:
「三聖經」(三省經):文昌帝君騭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萬佛經》

《萬佛經》

佛說偈曰:萬佛經,諸魔劫,從天降,由人刧,誠心禮拜諸佛爺。八大金剛齊擁護,四值功曹奉爾德,洗心滌慮悔前愆,一切罪孽盡消滅,懺悔眾生行正道,超脫深淵苦海厄。娑婆世界化極樂,同歸瑤階朝金闕。南無回向經,南無回向心,南無回向眾生。弟子○○○哀快開恩討准,諸佛菩薩發宏願,普渡一切眾殘靈。眾生生逢末劫,身遭不幸,家家戶戶立香燈,朝朝暮暮跪誦諸佛救劫經,虔誠禮拜 諸佛天尊。正心誠意,報答四恩。一心不二,收回本來尋本根。持齋修身,戒殺放生,五戒精嚴,三皈清淨。臨難時,拜世尊,默念萬佛經,佛遣護法隨行,諸魔不敢來侵。眾生若二心,永墜地獄不超生。每日眾生立誓願,願離三途苦,願脫末劫運,願習蘊空妙法,超凡入聖,永不投東,再不下生,龍華會上,總報恩情十叩)   無極天尊賦之理,一成性,賦之氣,一成形。負陰抱陽,深蒙蓋載。倘生成自外,不悟本來,該遭   天譴雷誅,永墜地獄。求 祖師常垂金臂,格外提攜,被得替天引渡,大道同歸。五內心銘,千秋頂祝九叩○○○自靈山失散以來,塵海漂流,還家無路。今幸三期普渡,忝入佛門,理當感激天恩,回頭猛省,奈凡心未退,血心未了,不知敦倫以立本,不知積德以立功,不知以法行持,渡人渡己,為有牽纏與名利恩愛,汩沒天真。清夜自思,誠屬明知故犯,罪有難逃。欲願殘生,立圖挽蓋,總祈    千佛萬祖,看在住世天尊,無為金面,大開恩典,格外鑒原。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1刷)

小編注:
「三聖經」(三省經):文昌帝君騭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文昌帝君丹桂籍》(文昌帝君陰騭文)、成文考與故事動畫

《文昌帝君丹桂籍》文昌帝君陰騭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

於是訓於人曰: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

存平等心,擴寬大量。忠主孝親,敬兄信友。和睦夫婦,教訓子孫。毋慢師長,毋侮聖賢。

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

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舉善薦賢,饒人責己。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槨免屍骸之暴露。造漏澤之仁園,興啟蒙之義塾。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賬濟鄰朋。

斗秤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印造經文,創修寺院。捨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

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

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產,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節,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讎,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依本分而致謙恭,守規矩而遵法度。和諧宗族,解釋冤怨。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
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捷。
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
恒記有益之語,罔談非禮之言。
翦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

修數百年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垂訓以格人非,捐貲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衿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1刷)

小編注:
「三聖經」(三省經):《文昌帝君陰騭文》、《太上感應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2024-12-15

《桃園明聖經》



告文式及寶誥告文式
恭維
聖帝,浩氣凌霄,丹心貫日。扶正統以彰信義,威震九州。完大節而篤忠貞,靈昭千古。 伏魔蕩寇,屢代徵其奇勳。覺世牖民,寰宇被其明訓。運協皇圖,德覆黎庶。弟子(請各報自己姓名)某於某年月日,敬為某事,叩許明聖經寶訓。由誦而入,以熟為歸。由講而明,以知為要。踐履期於篤實,心地務求光明。伏冀鑒佑,無任沾恩之至。謹告。

《無生佛母真經》

無生老母大慈大悲放大光明普降丹書。召集群仙。天地三界。十方萬靈。諸佛諸祖。諸大菩薩。三山五岳大帝。七十二洞真人。萬天聖眾。文武護法。四大天王。十八羅漢。八大金剛。一切佛禽佛獸。振動聲音。同臨擁護。

老母敕命。四值功曹。八部雷神。四海龍王。三官大帝。五斗星君。九耀星官。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星君。七十二地煞星君。八大菩薩。八大天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十二大曜。十八伽藍。一切聖佛菩薩傾刻急臨。圍繞如城。保守救劫妙經。以救末劫。各歸方位。不敢越範。真是逍遙國土。極樂蓮城。八節奇花。四時佳果。翠柏蒼松。蟠桃紅杏。鶯誦真經。燕茹清素。日月照臨。普放光明。千佛萬祖。大發慈悲。救苦救難。玄猿自得。白鹿悠然。瑞靄繽紜。祥雲缭繞。於是諸佛大天尊。南海老母。四聖真君。普天星斗。三界諸真。大慈大悲。大聖大仁。諸佛菩薩。普照來臨。救難消災。共慶祥臨。

南無大慈大悲。救劫赦罪。諸尊菩薩摩訶薩。(十叩首)。

 

資料來源:《桃園明聖經·三聖經》(嘉義市:玉珍燒局出版社,民89年元月2版1刷)





 

2024-11-20

《混元布袋真經》


初混沌留傳下彌勒布袋
從無始到於今未曾解開

不解開這布袋天地不壞 解開了這布袋遍地遭災

天該老地該喪人民該敗 花世界戊己土大劫齊來

怕得是這世界不能久載 撤釋迦今世界另有安排

這天下一盤棋有勝有敗 卒和相見出馬老將復來

士和相看守車不離將帥 當頭炮響一聲烈馬車差

一盤棋三十二世人論猜 明明的論輸贏早有安排

紅陽輸白陽贏道興魔害 解布袋又倒出八難三災

遭荒旱生賊寇蝗蟲天蓋 絕五穀大地人難把頭抬

種青苗生草蟲糠多米賴 米糧價隨時貴有錢難買

餓的人難行走東倒西歪 一家人顧不住各自分開

十分中死七分三分受害 後還有水火風實是悲哀

眾男女不解意只圖爽快 到那時落後悔誰人救來

觀音母騎青獅噴水出現 渰乾坤滅世界都要遭災

文殊母乘梅鹿火燒山海 燒山川燒房屋一概燒來

普賢母騎白象大風扯起 把世界天合地吹倒塵埃

這三災掃過去世界康泰 三位母來助道奉天欽差

十二母下南閻普渡齊載 但等候三期至乾坤收來

地藏母撤地獄回天交代 發下了七二願豈能空來

彌勒佛四八願天宮領命 娑婆國改蓮花永不虛來

觀音母在南海等候多載 專等那善男女上舟躲災

彌勒佛又領下帚十把 一掃天二掃地三掃塵埃

頭一把金笤帚打掃天地 掃濁氣魔鬼妖不留形骸

第二把金笤帚賴人掃盡 丟一派忠孝人立世重栽

第三把金笤帚掃妖除怪 掃千門滅外教受人錢財

第四把金笤帚魔王掃敗 掃五毒不信神理所應該

第五把金笤帚惡獸掃壞 狼虎豹蟒蛇蟲火化灰篩

第六把金笤帚五六掃敗 掃南北合東西中央安排

第七把金笤帚掃城掃寨 掃廟寺掃庵觀聖像湮埋

第八把金笤帚一貫掃開 掃萬國並九州八卦安排

第九把金笤帚掃清魔害 重治世無地獄永不冤災

第十把金笤帚掃人爽快 明心性不執什盡是賢才

諸仙佛盡皈天世界重排 移星斗換天盤乾坤整來

赴龍華進雲城何等自在 無皇滿天願喜笑顏開

未來佛散理性騰空接彩 收千門並萬教雲城躲災

一掃清紅光顯新主重改 立一個成就世永遠不壞

人管人畜管畜兩不相礙 無強盜無惡徒不見凶災

遵信了布袋經心腸早改 持齋戒誦佛經得赴蓬萊

不遵信布袋經無根作怪 不能進雲城內可惜可哀

遵真傳真天命不偏不歪 經卷錯口訣差打下天台

真天命真口訣進去朝拜 依功果定品級永無受災

殘靈子也許你掛號去拜 新立世准許你去投人胎

老母會群真九祖同載 享清福享洪福任祖安排

功果大住天宮千百萬載 住瑤池何等樂永不再來

布袋經真實語不可疑猜 天機事未來話一一指開

能依此行功德全家自在 修下了清平世何等爽快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十叩首

2024-08-28

誦經功德《迴向文》範例

 弟子(信士)○○○,敬以恭誦「彌勒救苦真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太上清淨經、濟公活佛就是真經……」等之功德,奉請
濟公活佛慈悲做主,將此功德迴向給○○(稱謂)及其累劫冤親債主,願他們以此功德及佛力加被,得以離苦得樂,清淨解脫,終能往生淨土,安穩休息。聽經聞法,也請和我們共修佛道,發菩提心,永不退轉,皆得解脫,究竟成佛。

      叩謝
老母大慈大悲赦罪容寬 (五叩首或一千叩首)

      叩謝
 諸佛菩薩慈悲撥轉 (五叩首)

      叩謝
 濟公活佛慈悲撥轉 (五叩首)

      叩謝
 護法尊者 (三叩首)

誦經迴向功德:共生圓滿 離苦得樂

守佛法,誦經卷,經卷能解罪萬千。
勤誦經,莫貪閑,前世冤孽早消完。
前世罪,若消完,從此永遠無災患。

《靈妙仙丹》


靈妙天尊慈訓《靈妙仙丹》 民國102年 西元2013年 歲次癸己

   覺悟無常者方能真正樂道
   專心致志者方能真正樂道
   把握當下者方能真正樂道
   投入真理者方能真正樂道

《安土地神咒》

原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祈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回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備守壇庭。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安真。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天尊。 (三稱三叩)

《百孝經》


天地重孝孝當先 一個孝字全家安 ​
孝順能生孝順子 孝順子弟必明賢
孝是人道第一步 孝子謝世即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
盡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獨講吃穿 
孝道貴在心中孝 孝親親責莫回言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中庸》經文首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大學》經文首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元.趙孟頫 書《大學》

《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本經出自《大正新脩大藏經》第21冊,編號:1325 

此經是釋迦佛為眾比丘廣治諸病所說,「痣」泛指一切出生後所患疾病。凡虔誠念誦,深信不疑,堅持多誦必驗,多有絕症頑疾獲癒,實例感人。

  • 如癮病指心臟病;
  • 腹中痣含胃、腸、膀胱、肝、腎、子宮疾患;
  • 脊背痣含頸椎病、骨刺背痛、椎間盤脫出;
  • 血痣含動脈硬化、白血病、血小板等疾患;
  • 痣病含良性腫瘤、骨質增生、癌瘤。

《玉皇心印妙經》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無守有。頃刻而成。        回風混合。百日功靈。

默朝上帝。一紀飛昇。        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呼吸育青。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綿綿不絕。固蒂深根。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氣。氣合體真。        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神能入石。神能飛形。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氣盈。        不凋不殘。松柏常清。

三品一理。妙不可聽。        其聚則有。其散則零。

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聖日聖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輕。        太和充溢。骨散寒瓊。

得丹則靈。不得則傾。        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持誦萬遍。妙理自明。

《觀世音菩薩大悲咒》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

若諸眾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
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
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

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
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乃至說是語已於眾會前。
合掌正住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
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
神妙章句陀羅尼曰。

《白衣大士神咒》

  (依個人時間可誦三或九次)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