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語序】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六月十三日 埔里天元佛院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吾之一生以仁為中心思想 以淑世為懷
撥亂反正為責 更以大同世界為理
故而刪詩書 訂禮樂 作春秋
乃欲挽世之頹風 奈因生於春秋亂世
禮崩樂壞 人心不古 道德淪喪
以致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
人人失其道 忘其禮 淫其樂 貪其
早將固有之倫理道德 孝悌仁慈忠信仁義
舍本而逐末 實可嘆矣
吾之一生實為明傳詩書暗傳道
意欲化人心歸於良善
端正社會風俗而力挽狂瀾兮
雖受陳蔡絕糧之患 削跡伐檀之辱
亦不改吾之初衷矣 今逢白陽末期之
亦屬亂世之際 諸位賢士有幸躬逢盛會
得授性理真傳 是為賢士之大幸也
當能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
如顏淵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念及斯世 凡事講求效率 速食文化
蔚然成風 又多將古之詩書等書籍
視為八股落伍不合潮流之說
殊不知古典古籍蘊含之智慧哲理
歷千古而不敗 經百世而不衰
鞭辟入裡言簡意賅賅 皆為顛撲不破之真理也
非今世之白話文得以明矣
論語共二十篇 今因順應時勢所趨
僅擇摘學而篇中之精要為訓
以期眾能以其中之一句一言一字
作為立身處世或修行之要
漸而行之以達聖賢之境
倘若如此吾亦深感慰之矣
值此論語之訓完成之際 特為作序
願眾賢士能以仁為己任 忠恕抱之
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 常體濟佛之用心良苦
行道人間 濟世扶匡 重現堯舜大同世界
此為濟佛之所盼 亦為吾之厚望焉
時在庚寅季夏 孔丘於天元佛院
吾
至聖先師 文宣王 孔 今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