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2-01

〈白陽經訓印證道之尊貴研習〉:孔子論語序


【孔子論語序】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六月十三日 埔里天元佛院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吾之一生以仁為中心思想 以淑世為懷
撥亂反正為責 更以大同世界為理
故而刪詩書 訂禮樂 作春秋
乃欲挽世之頹風 奈因生於春秋亂世
禮崩樂壞 人心不古 道德淪喪
以致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
人人失其道 忘其禮 淫其樂 貪其
早將固有之倫理道德 孝悌仁慈忠信仁義
舍本而逐末 實可嘆矣
吾之一生實為明傳詩書暗傳道
意欲化人心歸於良善
端正社會風俗而力挽狂瀾兮
雖受陳蔡絕糧之患 削跡伐檀之辱
亦不改吾之初衷矣 今逢白陽末期之
亦屬亂世之際 諸位賢士有幸躬逢盛會
得授性理真傳 是為賢士之大幸也
當能存心養性 執中貫一
如顏淵得一善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念及斯世 凡事講求效率 速食文化
蔚然成風 又多將古之詩書等書籍
視為八股落伍不合潮流之說
殊不知古典古籍蘊含之智慧哲理
歷千古而不敗 經百世而不衰
鞭辟入裡言簡意賅賅 皆為顛撲不破之真理也
非今世之白話文得以明矣
論語共二十篇 今因順應時勢所趨
僅擇摘學而篇中之精要為訓
以期眾能以其中之一句一言一字
作為立身處世或修行之要
漸而行之以達聖賢之境
倘若如此吾亦深感慰之矣
值此論語之訓完成之際 特為作序
願眾賢士能以仁為己任 忠恕抱之
己立立人 己達達人 常體濟佛之用心良苦
行道人間 濟世扶匡 重現堯舜大同世界
此為濟佛之所盼 亦為吾之厚望焉
      時在庚寅季夏 孔丘於天元佛院

   吾
  至聖先師 文宣王 孔 今奉

母旨 來到東塵 進門躬叩
維皇老母 復問壇前諸位賢士大家好 哈哈

道降庶民白陽天 緣深之者天恩沾
欲求大道乃不易 眾等皆要惜此緣
朝聞道者夕可矣 論語早將妙道宣
誰能出不由斯戶 幾人此義來細參
吾之文章得而聞 性與天道來究研
天何言哉藏妙諦 忠恕抱之一貫傳
賢士皆為上等才 君子不器朝賢關
用行舍藏知退守 名正言順無有偏
生於斯世好修道 罕言名利將功添
文質並重君子做 不患人不知己賢
孝悌忠信人之本 尊而行之無差偏
君子造造志於事 合於中庸立兩端
凡事三思而前進 強而行之豈智賢
罟獲陷阱莫可入 怙惡不悛實堪怜
三省已身處事則 二六時中記完全
當仁不讓於師長 士志弘毅將任擔
虛懷若谷更學習 温故知新智慧添
常知己之不足處 戒慎恐懼戰兢全
看重自己不自棄友愛他人互勉前
敞開心懷萬事納 自然快樂隨身邊
賢士好好惜善緣 行功立德趁斯年
建德如偷無二念 奉道行之至永遠
白陽修士責任大 化眾九六盡歸天
素己本份而前進 宣揚正理濁世遷
好嗎

鎮壇之訓乃論語訓之序 望眾賢士善加整理
校正完整無誤 送交福山榮園 付梓成書
                知否
壇前賢士再次叮嚀 有緣有份力當修行
恢復古禮恪盡綱常 教導人心恢復善容
此等責任非為兒戲 自重而行自尊而行
                好嗎
因時有限吾言至此 不多下述止了玉衡
               哈哈止

【難字注解】
陳蔡絕糧、削跡伐擅:孔子受苦受難之事蹟。
鞭辟入裡:鞭辟鞭策,激勵;裡一最裡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顛撲不破: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言論、學說牢固可靠,不可
推翻、駁倒。
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局限於一種用途。語出《論語·為政二》。
用行舍藏: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這是早期士大夫的處世態度。
慥慥:篤實貌。
罟攫陷阱:設置陷阱。
怙惡不悛:怙ㄏㄨˋ—依靠,依仗;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悛音同「圈」quān ㄑㄩㄢ。
三省:曾夫子修身的功夫一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二六時中:時时刻刻的意思。
士志弘毅:仁人君子必須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當仁不讓於師長:鼓勵人行善立德,要積極不落人後。
建德如偷:建立德性或功業積極而不欲人知。
資料來源:〈「白陽經訓融通五教義理印證道之尊貴」研習〉(發一崇德臺北道場:104117日),頁51-54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