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因緣 不成一家人§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道」就在你身上,如果你瞭解你自己很重要,那你就會對你的家人更好一點。再聰明的人、再智慧的人,有時候也被命運、被時機捉弄,你沒有辦法跳脫、沒有辦法掌握的時候,你就被困在裡面了,所以,做事情穩紮穩打過日子,你會過得更好一點。
§沒有因緣 不成一家人§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道」就在你身上,如果你瞭解你自己很重要,那你就會對你的家人更好一點。再聰明的人、再智慧的人,有時候也被命運、被時機捉弄,你沒有辦法跳脫、沒有辦法掌握的時候,你就被困在裡面了,所以,做事情穩紮穩打過日子,你會過得更好一點。
§善盡本分利益眾生§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現在有空會看書的舉手,會提筆寫字的舉手,那也不錯,這個時下,就是需要這種內德的涵養來陶治心性。當你在書中,當你做事情有所感觸、有所收穫的時候,你會覺得很充實;否則你忙了一整天,都沒有任何收穫,你會覺得很空虛、很空洞,好像白忙一場。
§既已予人己愈多§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兩眼茫茫然望著為師我,好像熟悉,又好像很陌生,是不是?為師要你們看的,不是這個肉體,是跟老師的那種感覺,是不是有一點親切?你們從小到大,小的時候是不是很多人關心你?當你越來越大的時候,變成你關心別人,你關心晚輩,忽然,你會發現你會孤單寂寞,因為你會發現關心你的人越來越少,長輩有的都走了,是不是?那時候你就應該多付出你的愛、你的關懷,秉著一樣的心多去照顧別人,你的收穫會更多,瞭不瞭解?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斗六 濟化宮
§隨順因緣創不凡 人生值由己擇§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們每一個人都會覺得說,我一出生下來,上天給我這個環境,父母給我這個身體,我能夠做的就是這樣子,我所承受的也是這樣子。這個因緣命運下,你會在這個家庭出生,也是一個因緣的聚會,你會跟誰結識、跟誰成家,也是一個因緣;但是,這個因緣會了,這個因緣會結束,你們有沒有想過,除了這些因緣之外,由你這邊能夠創造更好、更廣大的未來?就像聖賢仙佛一樣,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拋下祂的榮華富貴,祂要去修行,不願當一世的公主?為什麼能夠成就萬世的菩薩?因為祂的心在眾生,因為秉著慈悲的心渡化良善,大家都認識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你們能認識?你們都沒有人看過祂的本容,但你們認識祂,是不是祂的德行流芳百世、千世、萬世?所以,人人紀念祂,人人都知道祂的慈悲胸懷。
※菩薩是由誰做的?由人做的,是不是?有沒有自己立個志願,好好地去做?你們多麼地幸運啊!大道普傳!當初的道,是一個人傳給一個人,而且甚至只有乾道得,坤道沒有機會,瞭不瞭解啊?所以說大開普渡的時候,坤道應運,沾了你們師母的光啊!坤道越來越多,反而乾道較少。
※大家汲汲營營,每天忙碌啊!忘了回來養自己的心性,忘了迴光返照,想想自己是不是能夠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服務眾生。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斗六 濟化宮
§珍惜佛緣與自身 修道入門自修起§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的心很重要,一動一靜,今天你們坐在那邊,為師這樣苦口婆心,一直跟你們不厭其煩的講,你們不動,為師也是沒有辦法。
※誰才是自己的主人?你們才是自己的主人,為師希望你們進入這個佛門,要有所得而回,不要再浪費你們的時間,好好的珍惜自己、珍惜現在,可以嗎?
※再來也很重要,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你自己的身體照顧好,你才能夠去照顧別人。那你如去保護自己的身體?當然壞習慣都要改,抽菸喝酒好不好?你從小到現在,雖然說不是很完全瞭解自己,但是一點點總有吧!知道自己的個性,知道自己的脾氣毛病,那今天修道的第一門功課就是往自己修,先去把自己平時就可感覺到不好的地方改掉,這是很重要,知道嗎?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斗六 濟化宮
§學寬增涵養 歡喜結善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寬心足以無憂」。今天跟你們談「寬」,什麼叫做「寬」?你們覺得呢?其實,煩惱太多就是心裡不夠寬。你們寬不寬心啊?怎麼樣才能夠寬心呀?就是要放下,是不是啊?「寬厚足以承載」。現在就以「寬厚」來問你們,地寬不寬厚?像地這麼寬厚,才能夠承載地球表面上這麼多的東西啊!是不是?「寬容足以化人」,你的心有沒有很寬容?可以容納人家犯一點小過錯,還是會廳斤計較啊?如果事事斤斤計較的話,別人犯錯,你沒辦法去寛容人家,那就沒有辦法去感化別人,更別談要去廣結善緣,要去普渡眾生啦!是不是?所以,這是修養的道理呀!瞭不瞭解?
※眾生快樂即是仙佛願望,仙佛總希望眾生能夠平安、快樂、安祥。
附註 錄自〈寬心〉2002.10.12臺北道場 三重區 林德壇
§歡喜同理心 關懷增人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每個人累世所帶來的因果、因緣都不一樣啊!每個人一生所帶來的一切,你的環境給你的成長、給你的教育,甚至於給你的觀念,一切因緣都是命註定,而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為師希望你們寬心,才能夠改你們的運。
※一個人如果什麼事情全往壞處想,喜神是不會接近他的,是不是?要有歡喜的心,所以說物以類聚,人要保持喜的心,繃個臉,別人也不敢接近你,好的事情想要跟你分享,看到你這個臉,人家也不敢,是不是?笑口常開去關心別人,能夠以同理心去關心別人,那你會是有人緣的人,則有緣的人會更多,緣分也會更廣,你的人生才會更精彩,是不是?所以,這是修道的道理,修道就是要改脾氣毛病,將不好的改到好。
附註 錄自〈寬心〉2002.10.12臺北道場 三重區 林德壇
§命運因緣生 有人緣就有佛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這個「運」,這個「命」,「命運」兩個字有沒有相連?為師問你們,命運是怎麼來?是由自已之心所造,但是你們自己的出生背景,這也是一個因緣哦!那是現在所造,還是過去所造?你們相信有來生?也有過去?不相信的人,你應該仔細地去參透這個人生;當你出世的時候,為什麽出生在這個家裡?你為什麼叫某某某?你為什麼不會出生在別的地方?你今天出生在臺灣,為什麼不出生在美國?或別的國家,印度或者非洲?為什麼?這是一種因緣,一種因緣的聚會。
※你看看你周遭認識的人,哪些人跟你有緣?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看芸芸眾生這麼多人,你認識的人就這麽一群,那你有沒有常常去跟人家結緣?結緣的意思非常大,你與這個人結緣,你就有人緣;你沒有結緣,就沒有人緣;你有人緣,就有佛緣。
※你們有沒有在做生意?生意也要有通路,要有人脈,人脈愈多愈廣,是不是生意愈好?你今天不去跟人家結緣,每天在家裡看電視,看電視俗不俗氣?每天看著電視,人家笑跟著人家笑,人家哭跟著人家哭,想想看,到最後有什麼結果?是不是變電視癡呆了?看到你的心跟著起起伏伏,並不是說看電視不好,但是該做的事情要去做。
附註 錄自〈心、信、日、月〉2002.11.09臺北道場 新莊區 自德壇
§感惜福惜緣善珍惜§
張果老大仙慈悲囑語
※人的一生一世都有相連,今天為什麼會坐在這裡?今天為什麼會出生在臺灣?為什麼不會出生在國外?這是我們的福氣,要生在臺灣不簡單,有的人連三餐都沒有得吃,沒有衣服可以穿,我們今天就要珍惜、惜福;惜福,福就會找到你,福就會來找你,你就不用去找福。
※若是你的,就會跑來;若不是你的,強求無益,也是無得,除了惜福,也要惜緣。我們今天這一班,能夠坐在這裡,不簡單!你認識你隔壁的那一位嗎?認識嗎?叫什麼名字?要認識一下,畢班以後,還可以常常相約來佛堂,來佛堂受到佛光普照,照照自性,越來越光。
※要珍惜這個緣分,緣若來,自然就認識,無緣對面不相逢;我們若無緣,走到你旁邊,也不認識;我們若有緣,坐在你旁邊,也認識。我們人,我和你之間的緣,有深有淺;不管深淺,自己都要把握。今天我們有緣,坐同艘船,來同一間佛堂拜拜,在同一間佛堂開法會,要好好珍惜這個緣。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六和區 濟化宮
§修道修心圓滿自性 受人歡迎§
張果老大仙慈悲囑語
※今天來這裡修,為什麼要修道?「道」是什麼?「道」在自己的身上,要知道「道」在哪裡。為什麼要修道?道是常理,我們人做事情,不能違背常理;自己的個性、脾氣、毛病是要改要修的,修自己,也修自性圓滿,就像一粒球,圓的跑比較遠,圓的跑到哪都跟人合得來,都不會跟人家碰角。
※人要圓,十方圓滿;大家希望成為受歡迎的對象,走到哪裡都要受歡迎的人?還是討厭的人?那個人來了,就趕快走,你要做那種人嗎?看到那個人來,就把門關起,是不是很失敗?我們去哪裡都希望是受歡迎的人,我們若歡迎人來,改天我們去人家家裡,也是以禮相待;一來一往,以禮相待,這樣也是道。
※既然修道,就要謹言慎行,要懷慈悲心,講話就要謹慎,講話有時候也是會傷到。一句話要怎樣講才能圓滿?這樣也是有得修。有的人正在失意的時候,你跟他講一句不好聽的話,他就去自殺了,這樣的罪,我們也是擔不起;人在失意,同樣一句話,我們給他鼓勵,他就振作起來,這樣也是救他一命。
※做事情要有頭有尾,也要做得圓滿,不要迷迷糊。修道要怎麼修?修自己的心啊!如何修得更滿?每一個人下的功夫不一樣,成果就不一樣,知不知道啊?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六和區 濟化宮
§珍惜因緣善把握 樂道而修每一天§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人生本是一場苦,生下來就要面對世上所有的人、事、物,面對老,面對病,更要面對死亡,這是一個過程;會因為你今天比較富有、地位比較高,就不會遇到這種事情?每一個人都會面臨的。所以,自己要給自己一個定向,做什麼事,想到就要去做,不要後悔莫及,因為棺材裡面躺著不完全都是老人。
※所以,徒兒們要砥礪自己,該去做就要去做,不要迷迷糊糊,日子一天一天過,渾渾噩噩,今天過完明天過,明天過完後天過,誰知道我們今天過完會不會有明天?今天我們走出家門,是不是能夠平平安安的回來?這也是一個問號,所以,人生就是「緣」,緣起緣滅,當緣來的時候,就要去珍惜、把握這個緣;當緣離你而去的時候,我們想追也追不到了。
※想想以前國小、國中同學,現在還有沒有聯絡了?很少,是不是?就像你們這一班一樣,今天大家能夠聚在一堂,不遠千里而來,一個人有了這一份殊勝的緣,然後坐在佛殿這邊,當明天畢班之後,各自又走各自的路,以後能不能聚在一堂,一樣是原班人馬,行不行?很難,就像坐在你左鄰右舍,你們有沒有好好去認識他們?做個朋友也好,彼此看看,握個手,這樣會心一笑,不是很開心嗎?修道也是一樣,要快快樂樂的修,不要愁眉苦臉的。
※人生要快樂的過每一天,因為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個人一樣,不分貧窮貴賤,但是這二十四小時,你要怎樣拿捏,然後怎麼去過這一天?有的人痛苦,每天唉聲嘆氣的過,有的人快快樂樂的過;一樣也是二十四小時,不會比別人多一小時或少一個小時。
※人生就是註定好的,當你來到這世界上,什麼時候要回去、要死掉,都是註定好,自己今生今世所受的果,就是前世種因,要相信因果,天理循環,疏而不漏啊!
附註 錄自〈Charity〉2002.11.16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宮
§形色人間修煉場 歡喜接受結善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心不要貪、不要癡、不要有妄想,不是你的不要,是你的就接受。現在的人覺得自己擁有的不多,所以心就愈來愈大,認為擁有多才快樂,看別人這麼多,自已這麼少,就不滿足,一直想辦法;任何的方法都可以,但是不要雞蛋碰石頭,所以,不要去比較,我家裡的孩子、先生長得不好看,小孩比別人笨,家裡的父母為什麼沒有出色的外表、沒有很好的工作?當你想這麼多的時候,會不會太苦啊?你會不會想,為什麼別人沒有白髮,我卻這麼多?身材這麼好,長得又漂亮又聰明?你的心太空了,想太多了。細想看看,如果你每天都把你的工作做好,把你要做的事很充實的做好,每一天都不會讓你心裡空虛,哪有什麼無聊的事可以想,對不對?套上你們現代人的話,是「無聊」。
※如果這個世界全部都很瘦,全部都這麼聰明,這叫做人間嗎?這叫人生嗎?所以,人生啊!一定是你周圍有聰明的人、有漂亮的人、有醜的人,什麽樣的人都在你的身邊,上天藉著這樣的因緣去磨煉你、去造就你,所以,你要接受這樣的因緣,要跟你周圍的人結善緣,這就是「道」。「道」不在哪裡,「道」就在你的心裡、你的家裡、你的身上。「道」既然是無所不在,那你感受到了沒?
附註 錄自〈至〉2002.10.05臺北道場 基隆區 行德壇
§明理方能知足 知福惜福結好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不論多還是少,只要你們能夠知足就好。別人多,我們少,我們能夠想得開、想得通,你去接受它,在你日常生活裡面,你也會很高興啊!不管你有多、還是少,其實你已經擁有很多了,你想看看,為什麼你那麼用力捉,就是捉不到?所以,這就是「道」。今天你享受得多,當然就要付出的多,所以,你們凡間有一句話:「鴨吃穀,牛吃草。」
※每個人的福氣不一樣,只要能知足,你一定會很快樂,「道」就是這樣。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很難轉,心要轉,道法自然,「道」就在你的手上,結人緣,結佛緣,佛緣萬萬年。
附註 錄自〈至〉2002.10.05臺北道場 基隆區 行德壇
§人生志高有意義 心安理得順因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剪不斷累贅牽纏,忘不了愛恨傷感;
放不下心煩意亂,看不透得失惱煩。
像過客數十邯鄲,如浮雲隨風飄散;
像紅花終究凋殘,似流水一去不還。
鴻雁展翅飛萬里千山,那氣魄視野更寬廣;
蛻變的彩蝶起舞翩翩,生命舞臺揮灑蔓延。
幽谷的花蕊綻放光鮮,不與百花爭奇鬥艷;
鯉魚龍門躍需要時間,因緣湊合順心如願。
讓歲月每個瞬間,平實穩健的呈現;
偉大與平凡,只求無尤無怨。
(小編利用Suno AI 譜曲上列慈訓:
https://app.suno.ai/song/0c9c642f-4009-4a3c-94d0-7f075b0bf7a3
https://app.suno.ai/song/4ba7525a-5959-4ae0-a1d1-f73d6a6c3207
)
※人哪!你不一定那小麻雀,我們的志向更遠、更高,一定要自己這輩子過得有意義,不要虛度此生。你想看看,最不起眼的毛毛蟲,他變了蝴蝶以後,雖然牠生命這麼短暫,但是牠怎麼樣?「生命舞臺揮灑蔓延」。
※或許你做的事情,別人都不懂;或許你的辛苦、你的委屈,別人都不懂,但是還是要像開花一樣,該開花的時候,我們要開花,我們要比別人開得更爭氣,就像天邊的星星,不會因為沒人看到它今天晚上就不亮;不會因為沒人注意到它,它就嘔氣,今天晚上我不亮哦記得你在做你自己、你人生要交代的事;最重要的是,不管人家注意到你了沒有,不管你的委屈別人懂不懂,你都要好好的過生活,好不好?
※你看,「鯉魚龍門躍,需要時間」,不是一下子就能鯉躍龍門哪!所以,「因緣湊合」,才能夠「順心如願」。「讓歲月每個瞬間,平實穩健的呈現」,你不一定轟轟烈烈,你不一定飛黃騰達,但是每一個過程,你都過得很心安、很理得,你就會愈來愈快樂
※不管你的人生、你的未來很偉大,還是你一生就平平凡凡,但是你要要求你的心裡面沒有埋怨、沒有計較、沒有分別,這樣就夠了,好不好?你想看看,我的徒兒這麼千千萬萬多,我會不會說:「唉呀!那個徒弟不好!」會不會?我只有在等待,等待有一天,我的徒弟從無知、從幼稚、從成熟到發心,我在等待呀!你們也是啊,對不對?等待你們周邊的人有改變,但是你們要先改變;你先改變自己,才能夠感動別人,好不好?
※你想看看,你們有肉體,有時候都會怕怕的,我的身體太累,要休息,要怎麼樣!但是,我跟你們不一樣哦!這個身體不是我的,我可以盡量喊,我可以盡量用,我可以用到極限,所以,你想看看,你的人生也是一樣哦!就像點一盞蠟燭,要點到怎麼樣?點到最後。
※有肉體的好處和沒肉體的好處,當然是我比你好囉!這個肉體借著你現在去用,一定要保護它,不要隨便的去毀損它,所以,兩天好好的把握,好好的讓你自己成長更多,回去好好看這裡面意思。人間的調子,我給你們的詞,所有的愛呀!所有的關心、祝福都在裡面,只希望你們過得更好,好不好?
附註 錄自〈至〉2002.10.05臺北道場 基隆區 行德壇
§隨緣消宿業 惜緣共提升§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一個家庭要如何圓滿?一個修道家庭,大家要互相體諒,互相照顧、包容,做公婆都要疼媳婦,做兒女都要孝順父母,大家都是一家人,兄弟姊妹都是一家人,不要分說她是嫁進來的,我們如果對人家好,人家也會對你好;在前世有做不好的緣,在今生就是惡緣,今世就要來消這個業。
※別人如果對我們不好,我們也不能夠對別人不好,因為你以前欠他的,現在要還給他;如果我們以前欠他的,現在又不還給他,這世又做對他不好的,這樣子欠來欠去欠不完,冤冤相報何時了?所以,在一個家裡,也是一種緣分,要互相疼愛,來走這條人生的路;家裡如果有人不明白道的好,不知道我們死後要去哪裡,我們就要幫助他、渡他,來走這條修道的路。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問心無愧誠修辦 無可奈何順因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人的因緣很奇妙、很特殊、也很無可奈何,有時候偏偏你想抓住,卻抓不住;你想舍掉,卻舍不了,人總是活在無可奈何當中。
※那你想不想改變?如何改變?學校有沒有教你怎麼去舍掉你不要的緣分,去求得你要的緣分?要懂得把握住當下,年輕的時候趕快賺錢,年老的時候就有錢花了;同樣的,如果你趁著年輕的時候趕快修道,就可以把往後很多的無可奈何變成問心無愧,因為你在修道,因為你有在改變自已,所以才能夠一個階段、一個階段都能夠做好它:並反省自己,讓自己做得更好、更突出、更問心無愧,就能夠把無可奈何去掉,甚至到年老時候,找不到無可奈何這四個字。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資料來源:《光明的智慧》第13冊,頁52-72。
§功德非口說求誇讃§
張果老大仙慈悲囑語
※今天來這裡,只有在聽,左邊聽右邊出去,不是這樣,聽過要記住。什麽是功德?是不是撿別人不做的,才是功德?做功德,不是說我今天來這裡蓋一間大廟,我的功德就有多少;我來講一堂課,功德就有多少,不是這樣算,你全部講出來,就沒有功德了,功德不是自己在講的,是做給別人看的,看在心裡面,來給你印證,哪有人自己講?我今天做多少,捐多少錢去孤兒院,捐多少錢去蓋廟,捐多少錢去鋪路,沒有人這樣講、自己講,都是要人家誇獎,人家若是給你誇獎,你就說「沒有」,要修。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六和區 濟化宮
§功德由自造 天取無為奉獻真誠心§
張果老大仙慈悲囑語
※有失敗才有成功,從失敗中學習,一次一次的成長,當我們累積到很多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都是由自己親身去經歷的,我們得到這些果實,會覺得特別的甜。所以,想要自己的功果,就要自己努力去造、去成就,不是等著人家修給你啊!每個人修,都是自己的,不會跑到別人那邊去。
※人家說修道要做功德,什麼是功德?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一定出錢的功德比較大,我今天只是來佛堂掃掃地、擦擦玻璃,功德就很小,不是這樣子的。上天看待的是我們這顆誠心,這一顆無為奉獻的心,這種功德才是最大的。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六和區 濟化宮
§學道先學愛自己 清心寡慾謹言慎行§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佛看到每個眾生都喜歡,沒有分別;不會因為有錢、沒錢,不會因為漂亮、不漂亮,所以,當你學道的時候,第一個要學怎麼樣愛自己,不要讓你自己困在一個地方。愛你自己,就要讓你自己常常快樂,不要因為別人,因為一些不高興的事情,讓你原本應該很亮麗、很光明的人生,變得暗淡。
※人生很快,以前很年輕,現在老了:人生不能重來,每一步都要很踏實,人生才不會白活,所以,來到這裡,把道理好好聽下去,你會發現未不一樣。所有的好,應該是你接收到,而你自己去改變自己,所以,佛跟人有時候要通,心通神亦通;你要心通嗎?你放下你的猶豫,放下一切自我的主觀意見。
※現在的人間,所能看到的形形色色,無奇不有,不是我要你們,不是我要騙你們,你們用心去看,這個時候,你是「人皆醉,我獨醒」?還是「人皆醉,我也跟著醉」?靠你們自己去選擇。
※當道德倫常大家都很不在意的時候,你想看看,以後會怎麼樣?以後的人,心靈空虛,綱常倫理、所有的道德慢慢都沒了,那人怎麼辦?人跟人之間還有什麼可尊敬的?人跟人之間還有什麼可尊貴的?時代變了,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因為你們有智慧,你就跟人家不一樣。
※這個時候,應該是你們要學涵養、要學道的時候,讓你們的心更沉靜,讓你的心不要更茫然,讓你的步調不要更迷茫,不要讓你自己迷失在人群裡面,好不好?所以,有八個字,你一定要記得哦!要讓你自己做得好,你一定要記得這八個字:「清心寡慾,謹言慎行。」要讓你自己的慾望,在各方面減到愈來愈低,讓你真的對你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更加小心。不要逞一時之快,不要因為一時你看不過去、忍不過去,這樣你會帶來很多很多的麻煩,好不好?
附註 錄自〈至〉2002.10.05臺北道場 基隆區 行德壇
§學道首先立志向 學習佛規步佛路§
南海古佛慈悲囑語
※古佛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從小有了學佛的心,立志才有今日。所謂聖賢仙佛皆是凡人做,就只怕凡人心不堅,今天賢士們有這個因緣,得到明師一指點,有沒有找到了自己?找到自己就要好好去發揮啊!首先要先來立一個志向,沒有志向的人,好像航海沒有羅盤,行車沒有軌道,危不危險?
※賢士們!立一個志向,不要一下子立太高:凡人總是好高騖遠,志向如果立得太高,達不到標準,日子會難過,對不對?難過的時候、突不過的時候,就會想退休,對不對?古佛希望大家有始有終,不要有所退縮,所以大家要立個志向,從自己身邊開始。
※現在慢慢言行舉止來改變,來學佛規禮節,佛規是成佛步道之一。賢士們!就這樣一步一步往上走,並不會有錯,今天大家所得「道」,跟古聖先賢所得「道」,沒有兩樣,所以,人家成仙佛、成菩薩,我們也可以。大家要努力,要學習,要有始有終,不要怕困難
附註 錄自〈至善〉2002.10.05臺中道場 大屯區 菩提禪院
§人生不白過 吃素修道做功德§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們人生走到這裡,還有什麼期望?你們抽香煙肺癌,喝酒得肝癌,吃這些東西對我們身體不好,就不要再吃了,要長壽就要吃素、修道、做功德。
※人生就是要修道,才不會白白來人間;今生若沒有修道,下輩子再去輪迴,輪做什麼,你們也不知道,不一定做狗、做豬、做羊;今世若沒有做功德,下輩子還要受苦。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感修道辦道本良心 真修真辦真正成§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人生的意義在哪裡?在賺錢?還是在救渡眾生?眾生如何普渡法?用心性來出發,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是不是人走到哪裡,影子就跟到哪裡?如果你沒有動的時候,影子就不會動;同樣的,如果你的心性沒有啟動,你的肉體就不會按照心性去做事情:良知良能本來就有,但是我們忘記了它的存在,就如同你的肉體在走,你會不會注意到你的影子有沒有被擋住?若有一個被擋住的影子,你會不會說:「嘿!影子,你趕快過來,你被擋住了!」
※不會嘛!就好比我們失去了良知良能的時候,往往很難再把良知良能找回來,而沉溺於慾望當中。
※當你找到你的影子的時候,就如同你知道了你的心性,你就會很特別的在意它;當你啟發了良知良能,你就會去想:做這件事情,合不合道理?做這一件事情,有沒有傷害到別人?你才懂得省自己:可是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就不懂得去反省自己,這是做人最起碼的道理,可是偏偏很多人做不到。
※種善因,就能夠得善果;你今生修道,有朝一日回返天堂,就能夠得到真正的果,得到上天真正給你的果位,要立志向,要有目標。今日有緣來到這裡,就要好好把握這普渡的時機,不要再失去了這個機會。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言行光明道示現 福慧雙修不迷昧§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做錯了事,讓別人認為你不好,那你對自己好意思嗎?不好意思,沒有臉見人;同樣的,你做錯了事,讓你的父母親難過,你對得起你的父母親嗎?對不起嘛!所以,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自己,讓你自己能夠問心無愧;問心無愧,你所言所行就要光明,這樣能談得上渡化別人。
※因為別人都在看你,你要把這個道傳揚出去,是不是你自己本身要做好這個道的樣子?什麼是道的樣子?就是做什麼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但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再踏出去,應該什麼樣子?你先顧自己的衣食,但是你有餘力的時候,是不是要去幫助別人?有了這顆慈悲心去幫助別人以後,就是種福田。
※你前輩子有佈施,你這輩子就可以穿得好、住得好,因為你肯施捨,你種了福田;你這輩子修你的智慧,這輩子你的智慧開,下輩子就不迷昧。每個人都不一樣,就像蘋果,外表都是蘋果,但是它裡面有好、有不好;你的本質好,但是如果你不能把本質維持住,反而迷昧了,那是不是越來越迷昧了?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善用本心恰好處 至真至善義至美§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杯子有裝水,和沒裝水的,重量就有差;有裝水的重,你所要拿的力量就越大,你水裝得多,裡面的內涵就多;裡面的內涵多,你讓人感受到的就是道德。
※杯子就要去用它,如果你放著不用,那等於是沒有發揮功用;以你的角度來觀自己,你把本慈悲心散發出來、做出來,我們該用的時候,就把它用出來,該說話的時候,就把話說出來,該做的時候,我們也把它做出來;該說話的時候,你偏偏不說話,這不合道理;該說話的時候,你就說話,你就要修到這種程度,修到很自然,能夠修到這樣子,那你為人處事一定很圓滿;所以,讓自已這顆本心做最有用處的發揮。
※我們要達到至真、至善、至美,那麼就有蓮花可以坐。臺北法會批訓「至真」,臺中法會批「至善」,我們的道場是非常美的,所以高雄道場就選「至美」。永遠保持這一顆純樸的心、寧靜的心,大家能夠好好在道場上學修講辦,好好的維持下去。仙佛的慈悲要體會得到,希望你們能夠修道辨道,修身養性,然後回理天。修道路有很多的阻礙,也有很多的考驗,但是只要能夠用你的智慧通過去,你自然跟別人不一樣,也自然會發現自己成長了。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理慾交戰善抉擇 認理實修超凡塵§
藍采和大仙慈悲囑語
※唯有修道辦道,行功立德,你才能夠超脫紅塵苦海;回到了理天以後,才叫作真正的天長地久。
※不一定凡事都要執著,一定要怎麼樣,有時候要通權達變;沒有椅子,坐在地板,又何妨?
※有沒有看過影子?什麼叫作如影隨形?很多時候就是你們的「理」跟「慾」在交戰,所以「慾」就好比是你的影子,明明在「理」上覺得,來聽法會有助心靈成長,找到人生目標,但是你的「慾」,這可得了,在那邊連坐二天,我還要去哪兒,去買什麼東西,去吃什麼好吃的;理慾交戰下,很多人就不來了,又有人半途溜走,那可見留下來的皆是菁英。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修出上等法 立志上等人§
藍采和大仙慈悲囑語
※點傳師是上等人,上等人就有上等法,因為他做出來的是上等法,所以他變成上等人;如果他做出來是下等法,那你還會稱他為上等人嗎?就不會了。因為你做出來是好,所以人家就會稱你是好人;總不能你做的都是壞事,人家還稱你是好人,那他就是不清楚你的為人,所以,我們修道就是要修出我們的上等法,應用自己的上等法,期許自己做個上等人。
※「立志向,要像那聖賢一樣;任千鈞,依然無悔局上扛。」修道第一階段:「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切看來似乎都很美好,但是到了一段時間,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因為你會遇到考驗;如果你能夠突破第二個階段的話,你的第三個階段,便是「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千鈞只是個譬喻而已,你要真正把這個白陽大事三曹普渡的責任給扛起來。
附註 錄自〈至美〉2002.10.05高雄道場 鳳屏區 慈德佛院
§抱持歡喜與誠心 有始有終方成功§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來到佛堂,有抱著歡喜的心嗎?快樂嗎?如果有,就是成功了,對不對?道理是這麼的深入淺出,如果說要一下子就全懂了,你們如果跟為師說「都懂了」,我也不信。不過呢,光是這一點的誠心坐在這裡,就夠了;這一點的誠心坐在這裡,就能感動仙佛了;這點誠心坐在這裡,你做事就能成功了,有始就有終,如果工作只做一半,會成功嗎?我們師徒在這裡聊天,你們有什麼話要跟為師講嗎?都沒有嗎?可見你們都沒有在想我。
※我知道你們什麼時候最想我啦!你們如果在求老師,老師慈悲,那個時候最想我,是不是?要我幫忙的時候最想我,那如果有好事的時候會想到我嗎?真的嗎?剛才仙佛還沒來借竅,你們一直想著仙佛來,現在大仙要作仙歌給你們唱,你們要認真唱喔!可是也得要會唱啊!不會唱歌的啊~也得學一學。
附註 錄自〈恭敏〉2002.10.12雲林道場 鬥六 濟化宮
封面頁:
濟公活佛慈訓
每個人機緣不一樣,體悟的都不一樣,
所以每一個人的發願、使命也不一樣,重要的是盡心就好
從本心、自己修心養性修身做起,再來是家和,家和才能夠萬事興;
一直求好心切、過而不及也不行,總是要取得中庸之道
做人處世的道理,聖賢都有告訴我們,細細體會,
但是必須自己親身地去做;
聖賢的一句話,給我們的改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