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7-07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舉頭三尺 神明鑑察)

 西元二〇一九年五月十八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四月十四日 雅加達 崇德佛院
              雅加達道場 學界青少年人才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貪嗔痴離,省察存養,畏天地鬼神,伸遠志展舒。
   天君泰和,眾念無偽,志未竟,心猶屈,致力道舒。
   濟人首當渡己,圖利自身不可也,豈重權沉浮?
   淑質英才,順天應人,竭己能,著祖鞭,負責誠孚。
   舉頭三尺,神明鑑察,意坦蕩,真實不虛澈心湖。
   內視反聽,防微杜漸,循規矩,視聽言動意如如。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愿行篇

 西元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三月十六日 古晉 晉德佛堂
            勞越道務中心 古晉區講師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愿行篇〉
   有言曰:凡為事者,必先有愿;
   愿力一發,諸天同鑑;
   行則根於愿,無愿不成之。
   修者愿力即如菩薩之愿,不可不慎!
   故,愿行行愿當無怨,
   愿行行愿當無悔,
   愿行行愿當無厭,
   愿行行愿當無為,
   愿行行愿當無倦,
   愿行行愿當無畏,
   愿行行愿當無限,
   愿行行愿當無退。
   以愿啟動修辦之能量,
   以愿觸動修辦之初衷,
   以愿轉動修辦之動力,
   以愿推動修辦之信念。
   行不達愿,終不移改;
   愿不能行,如何還鄉哉?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7-03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修者守忠盡義 守志奉道)

 西元二〇二〇年十月十一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廿五日 苗栗 崇德佛院
              苗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修者守忠盡義,守志奉道。
   於學道中,謙沖自牧,以展現道味;
   修道中,覺察觀照,以示現道風;
   講道中,契機入理,以實現道義;
   辦道中,用心若鏡,以表現道範;
   行道中,中規中矩,以呈現道氣。
   莫忘初衷,行道在心;時時皆然,勿要失真。
   清必靜,勿勞爾形;恭必敬,尊賢尚德。
   躬必親,全力以赴;誠必信,不失原則。
   剛必正,廉潔自持;仁必勇,慈悲喜捨。
   勤必儉,愛物惜福;修必成,誓定成佛。
   吾乃
  濟公活佛,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承擔天職者……)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廿七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十一日 斗六 濟化官
        雲林道場 六和區忠義字班曁德字人才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白陽修士,
   兼具承擔力與責任感,
   融合負責力與使命感。
   能承擔者,必有力量,定能堅強;
   能負責者,必有擔當,定能成長。
   以利益眾生為使命,以弘衍薪傳為責任;
   以選賢與能為根本,以忠義精神為傳承。
   承擔天職者,
   不問事之難易,不計成敗得失;
   不存功利主義,不求舒適安逸;
   勇敢承擔任務,勇敢負責付出;
   勇敢負重忍辱,勇敢承認錯誤。
   愈能勇於承擔者,使命必達;
   愈能勇於負責者,成就必大;
   愈能勇於真修者,才德必嘉;
   愈能勇於闡道者,智慧必加。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6-30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佛規禮節 規矩準繩)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六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七月十九日 和美 天佑佛院
       中興道場 培德班、行德班人才精進班合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佛規為戒律,禮節威儀尊。
   尊敬仙佛,信道真,明理真,天命真。
   自性仙佛,內定静,外潔淨,合天心。
   遵前提後,尊德性,道問學,誨諄諄。
   齋莊中正,戒五毒,正五常,思慮純。
   立身行道,慧性光,言顧行,行顧言。
   吾乃
  南屏濟公,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愿立之殊勝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六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七月十九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愿立之殊勝〉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1]
   地藏古佛立十二大願,[2]
   觀音菩薩有十二宏願,[3]
   孔聖願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今白陽修士欲挽天下蒼生出苦海,欲濟娑婆世界為
   發大宏愿,愿表上天,六度萬行,永不退轉。
   愿立時,諸佛禮讚,滿室心香,口吐金蓮,光攝大千世界;
   發後,無邊無際恆河沙數之眾生,得以解脫,永離
   無令墮入四生六道之輪迴,
   斷惡修善,改造命運,得證菩提也。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6-29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持齋之殊勝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五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七月十八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持齋之殊勝〉
   為修行人,首重於學持齋,清口清心清妄念;
   清者如水無染濁,清者上昇去污濁;
   清心寡慾三心掃,自然清透於行道。
   故,修道者進佛門,學天心,
   行菩薩道,挽救眾生,內外真行。
   出口善言,語勸歸善;出口無妄,三毒刪去。
   真知持齋之本義,粗茶淡飯,方知菜根香;
   口慾貪杯,珍饈之品,方失自然;
   五行生剋,養生之道方知悟;
   齋啟佛心,天心我心,亦可救濟天下也。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修辦人生

 西元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九月廿二日 高雄 崇德佛院
              高雄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性圓融達太清,洗心滌慮得靜寧。
   出一番新氣象,不同格局勵志行。
   盡其才識己能,發揮才華為賢能。
   命深度延伸展,文行忠信精神承。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6-22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人才了愿 愿力無限

 西元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九月廿二日 苗栗 崇德佛院
              苗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人才了愿 愿力無限
   擎天玉柱,志如鴻鵠,高瞻遠矚,破繭而出。
   架海金梁,[1]鯤鵬展翅,乘風破浪,圖南可逐。
   柱者,言主也,銘心鏤骨,正知建築,務本成中樞。
   柱礎,基石也,穩固紮實,經緯成構築。
   梁則橋也,講信修睦,大道傳輸。
   津梁渡口,行善神助,門徑捷足。
   今之修士,立身行道,
   以三達德、五達道為古今貫通之路,人人由之。
   故,以聖佛抱負,立修辦基礎,磨礪刻苦,得成就特殊。
   眾志成城,能修辦深入,立愿了愿,成流芳千古。
   吾乃
  濟公活佛,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明孝治國不以利;人知十恩入世行道訓中訓)

 西元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三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九月十五日 斗南 信義育幼院
               雲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默化如入室芝蘭,盡己推恩劬尊極。
   家庭樹蘭陔採,[1]心本悅應詠賢舉。
   天地之經古聖續,敬愛答和色容掬。
   潔身自好思賢毓,常安行孝及照迪。
   不義則諍無偏倚,嚮慕君子清風儀。
   明孝治國不以利,孝悌禮樂仁義齊。
   美德垂範感天地,有覺德行修身及。
   李密陳情終養乞,[2]飲水思源孝真知。
   吾乃
  濟公活佛,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修辦真義

 西元二〇一九年十月十三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九月十五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修辦真義〉
   夫修道者,以真深潛學,實踐為要;
   學道者,以真行聖理,修道為要;
   講道者,以真體聖心,行道為要;
   辦道者,以真知聖行,達本為要;
   行道者,以內外合一,精進為要。
   故,學修道當以實踐力行為本,
   當以明體,遵其綱目,體現其修道之本意;
   便可洞悉本來之意,知曉聖道非虛言;
   更當精進修德培,立此德性,方可辦道。
   循序聖人之軌道,行知有理,推其本末;
   善知於已,加層深入,接此道棒,方可薪傳永續。
   內修牢固,推德天下,
   辦道方可真誠,修道方可真行;
   德行天地,名留人間矣。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6-14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四平八穩

 西元二〇二〇年十月六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二十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非悲指示訓

  四平八穩
   以平實心穩住起心動念,
   以平常心穩住修行起伏,
   以平淡心穩住心性障和,
   以平凡心穩住榮辱得失。
   以此四平真行修辦,
   以此四平扎根行道之路程;
   穩住此程,修辦講行,學修精進;
   用以此心,必可真行大道也。
   吾乃
  南屏道濟,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徒眾皆是未來佛)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初四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桃園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信心是向上的配備,果斷是成功的條件。
   感恩是奮發的動力,知足是快樂的泉源。
   甘願是積極的要素,慚愧是進取的助緣。
   善良是為人的良方,寬恕是仁愛的根本。
   修行是安定的力量,正直是處世的方針。
   理性是決策的原則,認真是負責的態度。
   吾乃
  靈妙天尊,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人為萬靈之首)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初四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人居世間,秉陰陽而生;
   因緣聚集,流轉還滅,以成娑婆世界。
   人為萬靈之首,
   具良知良能,以明四端;
   知明德新民,以臻至善;
   學培德行德,以能崇德;
   存慈悲喜捨,以保赤子。
   發至誠之心,行中庸之道;
   盼能以有限生命,開創不朽聖業。
   惟願真心修辦者,當下契入,體解大道;
   但願感恩無私者,內心豐盛,畫夜吉祥。
   吾乃
  道濟天尊,奉

2025-06-06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人才之經訓涵養)

 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六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七月十九日 臺中 正和書院
             中興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人才之經訓涵養,定位核心。
   道學扎根,發愿誠心,經訓覺悟,齊修歸真。
   道之宗旨,闡揚真諦,承先啟後,立志行深。
   禮運大同,萬家生佛,道化育賢,肫肫其仁。
   精神指標,正知正見,行功立德,了愿報恩。
   棟樑天柱,進修教育,人才精煉,德配古今。
   真才實學,道學經訓,信知力行,皆達標準。
   吾乃
  南海古佛,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君子樂道)

 西元二〇一九年九月廿九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已亥九月初一日 伸港 普化佛院
              彰化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君子樂道不離道,樂觀進取座右銘。
   方圓自在真樂道,樂以忘憂福慧增。
   淡泊無欲真樂道,樂善好施寬仁生。
   相得益彰真樂道,樂見好事以促成。
   崇德辨惑真樂道,樂命知命修辦行。
   吾乃
  教化菩薩,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勤修德業

  西元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五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已亥八月十七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桃園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勤耕德業〉
   勤修德業成功本,耕深而行為重,
   德潤群黎為厚,業精戰兢為本。
   古人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勤耕一生而為本,必可證上無上門;
   業精於勤荒於嬉,以勤而為方有成。
   故,無德有勤者難服眾,有德無勤者難立典範。
   人生而當有大志向,立君子,行聖道;
   以法古德,尊道立德;
   必可勤於朝夕,並可令後人仰尊也。
   以此修行,當勤以做,修內德,行外功,
   必可證無上蓮品也。
   吾乃
  濟公活佛,奉

2025-06-03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一勤天下無難事

 西元二〇一九年九月十五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已亥八月十七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一勤天下無難事
   勤者,
   勤修於身,必使與聖賢齊;
   勤於學習,必使學富五車;
   勤於省察,必使正行正德;
   勤於培德,必使德性圓滿。
   故,修身之人,一生修持與之聖賢同在,
   必可與之眾生同在。
   勤於修辦之道程,必能開荒闡道,
   必能德潤天下,挽化群黎。
   勤則有功,功於天地,功於內外,可齊也。
   勤於渡世,必能警醒九六;
   勤於修身,勤於建業,
   勤於辦道,勤於渡眾,
   如此定能為天下之模範也。
  吾乃
   南屏道濟,奉

《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行德如此 不枉修持)

  西元二〇二年九月廿七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十一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桃園道場 行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行德,以真誠敬,深下功夫。
   行義,以真平等,圓融和氣。
   行事,以真智慧,承先啟後。
   行愿,以真慈悲,無為奉獻。
   行孝,以真仁愛,上報浩恩。
   行道,以真覺悟,達本還源。
   吾乃
  濟公活佛,奉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