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篇 【念得十遍千個孝】
1.
帶著笑容行孝,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微笑是哪麼的習慣,孝順是那麼地自然,
此二者結合,能讓心靈光明踏實;
讓家庭美滿又歡樂;
更能讓社會繁榮、安定祥和。
第八十一篇 【念得十遍千個孝】
1.
帶著笑容行孝,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
微笑是哪麼的習慣,孝順是那麼地自然,
此二者結合,能讓心靈光明踏實;
讓家庭美滿又歡樂;
更能讓社會繁榮、安定祥和。
第七十七篇 【大哉孝乎大哉孝】
1.
天下慈愛的父母,養兒育女真辛苦,
不計心酸奔塵苦,勞心勞力的付出,
無微不至心呵護,父母的心不覺苦。
常懷念幼身安舒,虛心問暖愛心付,
繫子情深要幸福,給予精神的支柱,
讓我安心常駐。
第六十五篇 【生前能孝方為孝】
1.
人生大本,孝當為先,欲報昊天恩。
今之孝著,謂之有養,不敬犬馬同。
親在一日,敬親時刻,文武孝德承。
親心弗得,不足為人,事親豈弗順?
行孝即時,無微弗至,風吹燭熄恨。
萬金空奠,椎牛而祭,何曾黃泉存?
生前盡孝,菽水敬養,亦能承歡心。
第六十一篇 【父母雙全正宜孝】
1.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若能生前誠敬養,且勝後墳諸供拜。
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論家常在。
人間百善孝為首,盡人合天身不殆。
子曰:「色難。」明其意,自問深省己心態。
今之孝者謂能養,不敬何以別乎待?
1.
天下無有不是之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情誼。
一木所生,勿離勿棄,
貧富窮通,福禍共棲。
兄弟既翕,和安且耽,
同生羽翼,不分此彼。
手足愛恭,長幼有序,
歡言一室,識諸大體。
弟傲如象,學舜之行,
推田相讓,怨尤平息。
第五十三篇【五榖豐登皆因孝】
1.
孝是一股強大光明的力量,
可以造就溫馨和諧,
又歡悅喜樂的磁場,
五榖在孝心感應下,
都能起良善的變化。
蔬果鮮美,健全有機,稻麥與芽菜含藏活力;
花朵盛開,光彩又美麗。
第四十九篇【孝在心孝不在貌】
1.
木鐸一聲徹九天,覺世牖民渡坤乾。
人爵未有天爵貴,普渡收圓綻白蓮。
學聖禮賢佛事辦,善養浩然儀翩翩。
溯德厚生道一貫,央央不絕玲瓏觀。
率性為道無名始,儒風是師百世傳。
第四十五篇【孝子面帶太和象】
1.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其更為百行之原。
精而極之,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教民親愛,莫大於孝。
第四十一篇 【為人能把父母孝】
1.
真正的孝子,絕不說錯話,
不做錯事,能自愛,
因為自身是父母生命的延續。
愛妻子,曉得妻子
是事親與祭祀的主理人。
也愛子女,明白子女
是為父母親傳宗接代的人。
並感化百姓,也能自愛。
愛妻又愛子
讓孝道落實在每個家庭。
第三十七篇 【孝經孝文把孝勸】
1.
妙哉百孝經,仙佛慈悲傳聖音。
有緣得之者,誠敬慎獨合天心。
勸化爲人子,聞經解經照經行。
爾若真誠孝,恆誠一貫保初心。
如是忤逆兒,懺悔前非速改進。
聖訓知遵兮,純然無爲多感應。
箕裘世代業,樹德仁風立門庭。
第三十三篇 【生前孝子聲價貴】
1.
孝治天下家安邦,至德要道天地藏。
為人之子孝根本,實踐綱常父母養。
天性發揚達至善,儒家思想修性德望。
生前事奉竭盡力,恭敬親心孝昭彰。
閔氏體寒御車轉,何曾埋怨後母娘?
車前跪父留母在,三子免受風雨霜。
第二十五篇 【公婆上邊能盡孝】
1.
夫妻緣分千年結,至愛情深甘苦隨,
貧富與共同進退,相互扶持育兒傑。
若無公婆君何來?敬愛雙老如親爹,
家欲和諧第一步,便是長幼禮有別,
經常隨便變放肆,該放鬆時則不威。
1.
天道必須由人道來修起,
孝乃道德根本,
行孝知恩報本,
人人敬親、愛親、順父母,
盡力做到孝親心。
骨肉至情深,
為人兒女報恩義,
善惟親心恭敬存,
孝親之道奉行導。
第十七篇
【孝道貴順無他妙】
1.
天取人以德,德首重於孝。
聖人之德由孝顯,其為本而教民之。
古聖相傳,堯舜一脈,皆行孝道也。
人受生於親,親恩以鞠,
故孝親者貴順,順其親有道:
舜之孝,以德順其親,
而常安樂;
閔損之孝,使人不間其父母之言。
1.
夫孝,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孝道乃為人之根本,
本立道生,家和萬事興。
惜乎世人不識真孝,
倫常顛倒,道理不明,
以致造下無邊罪過,
苦海沉淪,何日盡矣!
第九篇 【盡心竭力孝父母】
1.
天下溺,援之以道,闡道宏德,不遺餘力。
明體達用,本立道生,樹立典範。
禮之規循,義之濟貧,孝之竭力體行。
神色恭敬,誠懇態度,奉養雙親,慎行其身。
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