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8-12

《百孝經聖訓》第45-48篇

第四十五篇【孝子面帶太和象】

1.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其更為百行之原。
精而極之,亦可參贊化育;
而人間第一事,教民親愛,莫大於孝。

2.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故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

3.
事親之際,處必和氣,心現愉色,動婉容以得其歡。
為人之子,出于心之至誠,報親恩于萬一。
永言孝思,孝思維則,
人人皆親其親,長其長,則天下平。

 

第四十六篇 【入孝出悌自然安】

1.
夫孝,乃天地之經義,民當則之。
應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
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親;
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
處之以敬讓,而民不爭;
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示之以好惡,而民知禁。

2.
今倡提孝道,主在端其本,立其基。
本即心也。
先正其心,正其行。
心坦然,性安穩,則日常中以身示道,
承上啟下禮合宜,由己作起,端正風俗。

 

第四十七篇【親在應孝不知孝】

1.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 於孝。
夫孝,道之尊,德之本。
應曉父生我也,母鞠我也,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昊天罔極。

2.
盡孝無難,誠順其心意,有隱無犯。
事親,局致恭敬,養致歡悰,病致惙怛。
有一分,應盡一分,或富或貧者,皆是各量己力。

3.
乳狗搏人,伏雞搏狸,恩出心中,
然故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若過隙,
莫到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悔之晚矣。

 

第四十八篇【親死知孝後悔難】

1.
手抱嬰孩方知親勞,父母恩深可比山高。
誰無父母可以依靠?失親兒女如鳥失巢。
為人兒女當能盡孝,立身行道揚名德韜。
父母尚在奉養誠抱,渡其同求道同修靈苗。
莫等無常一朝來到,親人獄府受罪煎熬,
那時後悔再難行孝,靈前祭拜枉然哀嚎,
唯有真功真德迴向,超拔脫苦洗罪業滔。

2.
盡孝即使才對,晨昏承歡無違,
進而發揚道業,渡化有緣歸覺。
孝者才德尊貴,可享宗廟神威,
得名祿壽位備,宜民宜人毋虧,
孝感動天,困境迎刃解。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