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日 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八月初四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崇德班人才精進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人居世間,秉陰陽而生;
因緣聚集,流轉還滅,以成娑婆世界。
人為萬靈之首,
具良知良能,以明四端;
知明德新民,以臻至善;
學培德行德,以能崇德;
存慈悲喜捨,以保赤子。
發至誠之心,行中庸之道;
盼能以有限生命,開創不朽聖業。
惟願真心修辦者,當下契入,體解大道;
但願感恩無私者,內心豐盛,畫夜吉祥。
吾乃
道濟天尊,奉
皇母身,復問眾徒可怡心?且平心氣勿妄動,再待為師訓批云。哈哈!
人住紅塵因緣聚,因緣離散各東西。悲歡離合人間世,聚散匆匆無所依。
娑婆世間乃假象,成住壞空循環理。萬靈之首為人也,遵行五倫行孝悌。
依理而行無悖理,以禮應事有規矩。懷抱良知與良能,赤子之心當不離。
明德新民為根本,止於至善無偏倚。培德行德聖賢法,當仁不讓而思齊。
不落人後急追起,薰陶漸深改惡習。中庸之道能行矣,學天自然常守一。
多言數窮觀照己,見素抱樸少私慾。至誠心念二六裡,為己當為合道義。
文質彬彬君子志,擇善固執乃賢奇。眾善奉行道理曉,諸惡莫作無有欺。
相在爾心心坦蕩,悠然自得天地居。順乎自然盡當然,內心豐盛樂無比。
哈哈!
師徒相聚於佛軒,諸位徒兒各皆安。學修講辦層層進,勇於前行不畏難。
率性進修為開始,探索真理知根源。明德新民再進步,攀登聖域和賢關。
培德行德立志向,效法聖賢道心堅。佛前表愿責任荷,虛心學習態恭謙。
崇德之者加把勁,明道明理不倒颠。行深大道之宗旨,愿如菩薩愛心綿。
愿大廣大十方濟,善駕法船載有緣。修辦過程人皆有,勤心修之無敷衍。
師觀壇前好徒弟,皆有志向心誠虔。無有畏懼力前闖,超越自我為英賢。
真心奉獻不為已,但願助師濟坤乾。實心修辦火候煉,洗心革面為賢男。
長長久久修辦路,精進不已道學添。踏實之心學修進,是是非非勿言傳。
認理實修乃重要,遵道而行無差偏。道真理真天命真,不容懷疑當明詮。
愈是真心修辦者,更能感受天恩罩。愈是真心付出者,必有喜悦繞心田。
愈是無為布施者,愈能安樂二六間。三輪體空無所住,[1]隨順因緣無惱煩。
徒眾修道有數載,當有信心道念堅。始終如一不懈怠,傅道人間使命擔。
天道無親唯德輔,建德立功福慧添。有志有願速伸展,三心二意難達源。
但願徒兒目標定,一步一印完成全。有恆之者能成就,有志之者事圓滿。
自我期許無退轉,真心修辦每一天。好嗎?
壇前為師好徒童,靜聽吾來訓言評。徒兒有心修辦道,徒兒有志志飛騰。
學修講辦非口號,精進不二上高峰。修道之者須明曉,道程難免多雨風。
是非曲直當明辨,勿可一味而盲從。是道則准非道退,明哲保身之安寧。
人言詢詢心不亂,抱定大道真旨宗。不違本來初心志,不圖道利與道名。
不貪名聞與利養,不愧修者之名稱。凡事合道又合理,方能配稱修道童。
一心不二把道奉,心志專一挽原童。上天一切皆明記,不負徒兒之用功。
但顆陡兒能努力,自強不息莫放松。全力以上道程副,義無反唐駕总解。
不怕困難磨心志,不懼考驗困前程。昂首闊步向前走,撥雲見日見彩虹。
今生既欲修辦道,達至完善見效功。無有退轉不退道,慎終如始行有恆。
好嗎?
為師今言一段述,徒明師心道程鋪。修道為己非為人,當要清楚在心湖。
好好修辦不會錯,為師時刻加祝福。但能傾注已全力,實意而為功德築。
因時有限師言此,不多往下訓批囑。壇前徒眾自珍重,學道修道樂如如。
哈哈止。
資料來源:《德字班人才精進班聖訓彙編(二)》[2019、2020年],頁84-87。
[1] 「三輪體空」:行布施時,能體悟施、受、物三者皆因緣所生、皆悉本空,不著外相,則為「體空」。
[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資財珍寶等物,謂能體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聖嚴法師指出: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輪體空」,那就是:沒有布施的人、沒有受布施的人、也沒有布施的東西。「輪」指的是不斷地運作:有布施的行為、受布施的行為,以及布施的東西;這樣的運作一定要不停地進行,但是三輪雖然不停地運作,卻不要以為有一個真正、實在的我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