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8-01

《道脈傳承錄》竹圖訓一

正法眼藏天命在

三期普渡一脈開

西元二00二年五月廿五日歲次壬午四月十四日

臺南 濟德宮 達摩祖師 濟公活佛 慈訓

 

濟公活佛慈語之一

觀竹機

畫竹觀竹知竹義 一幅竹圖藏玄機
竹幹平直堅韌毅 君子操守浩然字
竹節實心上下繁 節節高昇一致力
竹枝與幹相交依 主副之理君臣義
竹葉劈之成介字 個字雁尾顯神氣
剖竹還見竹腹虛 可大須彌退於密
寒冬不見百花衣 蘭亭獨有翠竹立

 

   來者正是

  濟公活佛

母命 到佛地 隱身早將

皇母叩畢 再問我這一群可愛的徒兒們啊 好不好啊

隨順因緣 把握當下

  今天來做什麼啊?(開法會)。開法會最重要,有一個殊勝,就是與仙佛結緣。你心裡頭一定也會很奇怪,老你怎麼自己一位,怎麼沒有伙伴一起來啊?這個叫做「機緣、機緣」,隨順因緣,這就是「道」了。

  今朝也是一樣,如果有緣,你們――我這群徒兒啊!就可以與另外一位一代明師相逢。但是得要看你們真誠、真意,是否真實的可以感動;如果感動不了,你可别心裡頭一直往那兒想啊!記得一句話:「隨順因緣,把握當下,就是修道啦。」

  這麼管齊啊(指操持的頭髮)!道頭髮一根一根很仔細的梳好,整齊不整齊啊?修道一樣的道理,你外表整齊,你內心是否也一樣整齊啊?你沒有心猿意馬、你沒有念頭不好的時候嗎?所以囉就要靠著修道,才能夠持之以恆。修道貴於修心,如果你當下能夠真正的、好好的修行自己的話,那麼你〜就是位活菩薩在世了。

操持講述宋朝時濟公活佛濟化眾生,終年不洗澡,以皮膚角質代謝物製成「伸

腿蹬眼丸」為人醫病的事跡)。

  終年不洗澡,會怎樣啊?塵垢一大堆,是不是?記得啊〜你們的自心得要天天刷洗,天天洗滌,這樣才能夠煥然一新,天天「茍日新,日日新」,下一句怎麼講?(又日新)。你父母沒有白花錢教育你們喔!要記得感恩,你才有福報;人不懂得感恩,你就會處處沒路走了。(達摩祖師臨壇)果然心誠則靈。

 

達摩祖師慈語

達摩過江西來意 真經運轉法歸一
老水還潮續承繼 代代相傳惟一理

 

   吾乃

 達摩是也 奉了

母命 來至佛宮 隱身先將

母參叩了 問諸位安不安

 

萬法歸  一歸何處

缽拿來

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哪位賢士回答我的問題?(某班員:心)。

哪一顆心?(誠敬的心)。

萬法歸心,心歸萬法,那心就被萬法所迷、所執,是不是啊?一歸何處?一代表心,萬法歸一,一歸心,那心就被萬法所迷啦!妳說是否?是否?()。

如何說否?(心無懸掛,又何被萬法所

心無懸掛,就是空心哪〜,一個空心,又如何處萬法?無萬法又如何渡眾生哪?

法在心,自可渡眾生)。

法在心,心執法了。

還有沒有別的答案?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來〜班長請回答。

班長:「祖師好,各位前賢大家好。萬法歸一,一歸於道。」

道又在哪裡?(道存於天地之間)

那萬法就存於天地之間,是不是啊?()。

這個答案,滿不滿意?道存於天地之間,那就跟你無所關係啦;就等於說,你身中無萬法,是否?()。那你身中有萬法?

班長:「道存於天地之間,身存於天地之間,道可存於身,亦可存於心。」

濟佛:「那麼道是何物?心又何依?一又在哪裡啊?在哪〜呢?你拿出來給我們看看哪〜!說說看吧,道在哪?一在哪?心又在哪裡啊?」

班長:「心在玄關一竅,道可存於玄關一竅。」

  道要行出來,方謂之道。萬法歸一,一歸於道,一就是道,萬法就是要行出來。萬法行出來,是為了什麼?為了你自己〜成仙做佛,是否?()。為了眾生,是不是啊?就等於說,萬法歸一,一歸於眾生囉。一歸於道,道要行出,道之所以要行出,就是要普渡眾生。那麼〜,是不是萬法就要用在眾生身上,才不失於法;若法〜不用在眾生身上,那就不成法了。

  再問你,板上畫一蘋果。這叫什麼?(蘋果)。

  桌上拿粒蘋果,這是不是叫蘋果?()。

  同樣是蘋果,請問你要哪一種蘋果?(如果餓了,我是拿可以吃的蘋果)。

  同樣是蘋果,為何拿可以吃的蘋果?(因為畫在黑板上的蘋果,是拿不到的)。

  一擦就掉!一個真,一個假,假象去掉,就留下真;如果執著於假,就失去真。

  再說〜,在黑板上寫下「我可成佛」;不必謙虛,就寫「我是仙佛」。再請問你,寫了這四個字,你是仙佛嗎?(不是)。若不是,為何寫「我是仙佛」?(因為祖師指示)。執於法。所以,不執文字相,明心見性,直指人心,即可成佛。若是寫下這四個字,你就可成佛,那天底下眾生皆是佛了;天底下眾生皆是佛,那何用法來渡眾生成佛?

  所以,文字歸文字,修行〜歸修行,講道說法還是歸講道說法;若是不實行去做,那也無用啊!若在真經上下功夫,往往是白費功夫;去掉左旁,還是悟不到真功夫

 

如何找到你自己

  達摩西來一字,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拿本《心經》來。

祖師續批本訓。操持講述達摩祖師化現十殿閻君渡化神光的事蹟。)

  若是請十殿閻君來到你們面前,你們怕不怕啊?命將休矣否啊?那如何能夠逃離生死呢?你們逃離了嗎?(逃離)。前面有位說逃離了,試問賢士你逃離到哪裡啦?(有句話說:「打開玄關竅,閻羅王嚇一跳。读破《金剛經》,念徹《大悲咒》,不受明師指,永在輪迴受。」明師一指點的可貴,就是跳脫十殿閻君之掌管。

  今日賢士們,幸逢大道,沾了天恩師德,更應要好好學道、修道,若是得而不修,望費得。自古修道經千磨萬考,方得道;至今你們得道如此容易,更要歷經考,方能成仙做佛。明不明白〜?

 

  問前面的賢士,如果今日拿一葦竹來(),請你站上去,過江而去傳法,你願不願意?(操持甲:弟子功力不夠)。何以功力不夠?是身體太重,還是心太重?

:一葦,即一束;,用一隻手掌就可以握起,為一束。《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唐:孔穎達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非一根葦也。」

  所以賢士還未到境界嘛,是不是啊?(再問操持乙)那如果要你〜渡江,願不願

意否?(願意)。為何願意?(渡化眾生,不管是怎麼樣的危险、不管什麼樣境

遇,都應該要勇往直前。)

  這就為法忘軀,是真誠〜還是愚誠?方才祖師我說〜要你渡江,身重無法渡,那麼就用心〜來渡,把你心中〜變成一條慈航,也可渡過千江萬難(ㄋㄢˋ),是不是啊?你心可以與別人印心。如何與人印心?如果你跟別人之間,橫介著一條沙河,兩人如何能夠契合?如果〜身無法渡江,那麼就用「心」,來渡過這條沙河,這也可把這個佛法傳給別人。

  所以心法〜心法〜,用心在傳法;若不用心傳法,就不會知心法。用心傳法,方能渡盡天下眾生;法不用心,只是在說法,說這個方法〜,如何讓別人能夠體悟到?用這個心傳法,縱使你說的法不夠精彩,也可別人感受到你的法真、你的法誠。

  所以自古「真經不在紙上」,唯有你自己身上去討、去找,方能找到你自己的生死關門〜。文字看多了,說多了,它歸究還是文字;做不出,行不出來,就不是你自己從心性中去發掘。體悟到了,方是心之法;體悟不到,就無法成為心法。

  所以,《心經》經文——這本《心經》縱使你背爛了、背熟了,如果不從你心中那一部,不拿出你心中那一部經典,不行出你心中那一部經典,你終究還是無法找到你自己。

 

放下一切成大器

  再請問第二位賢士,如果要你「去掉左旁」,待我傳心法給你,你要否?()。是真要,還是說說罷了(ㄌㄧㄠˇ)?(是真要,但是怕弟子沒有那個能力去接受祖師的傳授,所以有點假要。

  世人說要〜還不要,到底心要〜是不要;

  說說了了〜要不到,唯有求師一指超〜

  明白否啊?

  所謂「去掉左旁」,就是去掉你的一切俗念,一切俗務,一切不必要的一切,找尋你的明珠所在。

  再請問賢士,那麼「左旁」需不需要去掉啊?(沒回答)。好〜,你請回坐。第三位,「左旁」需不需要去掉?(可能還沒有辦法,因為我是有家庭的,也沒有辦法去掉,這樣子怎麼辦呢?我也要為其他人想一想。

  所以在這個時代,不是我應運,我已經化古了。

  (班員續答:如果等我年紀大一點的話,就會想要,現在還沒有辦法,因為有兩個小孩要照顧。

  濟公活佛:「傻徒兒〜,那你告訴我,幾歲才算年紀大?幾歲才叫年紀小〜?一句偈送給你――越老越好,越小越好〜。聽得懂嗎?來,說明說明。」(操持乙:修道,越早修,越容易去掉我執;但老的也不為老,把握当下,就是永恒。如果能把握當下,當下開悟,這樣就好。

  如今已道降火宅,在家修、全家修;而不是⋯⋯這麥克風假使不好用,倒不如〜不用;這法如果不好用,那麼就不應該去用;「善用」法,而不是「亂用」法。

  放下一切成大器,提起心燈照明珠。如果放不下,那如何能夠提得起?心中那盞燈要如何點燃?又如何能夠找得到自己的自性珠?寄託〜倒不如解脫,心靈的寄託,倒不如訪求一種解脫來得快樂。

  入山修、在家修,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自己不修,不管是在家,或是入山;同樣沒辦法修好。最重要就是在修自己那一顆心,善用佛法,修好你自己,圓滿你自己,不管處於何境,修好以後做好。諸位賢士明白嗎?時間不早〜,我回去啦!(眾人恭請祖師多慈悲

 

缽作何用?

  賢士們!我手中這個缽是作何用?賢士說說。(請一坤道班員回答

  班員:「祖師好,我覺得缽是空的,是要裝人世間的疾苦、眾生的疾苦;還是說,裝是為眾生解惑的藥方。」

  那麼妳看到我的缽中有裝眾生的苦了嗎?(我看不到

  妳既然看不到,為何說是裝眾生的苦?(一種感受

  因為妳看到眾生的苦,是否?(

  那你們說,你們苦不苦?(

  那麼都裝到我的缽裡囉,難怪我的缽如此重!裝了你們這麼多苦,拿回去不就變成了我的苦;因為你們的苦〜我帶回去,就變成我的苦了。那你們舍得我帶了這麼多苦~回去吃苦啊

  (操持甲:我們懇求祖師教我們解苦之法。

  你有解苦之法嗎?(弟子沒有,懇請祖師賜教。

  你沒有解苦法,祖師我不信!那妳有解苦之法嗎?(我現在在找),那我就信了。因為程度不同,心境不同

  所以修道就在於提昇自己的心境,修越久就要有越久的功夫出;若十年卻只有一年的功夫,那其他九年就是白修。同樣的,這個缽要放的,是你們自己的脾氣毛病。自己手中,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缽,放的就是你們每天反省自己的病跟脾氣:放進缽裡,再把它倒掉。所以修,是每天修,無時無刻的修,而不是入了佛堂才修,而不是遇到問題了,才在修自己;若是遇到題才修自己,那就晚了!

  但是再講,如果遇到問題也知道要修自己,那也不簡單;最可惜的是,遇到問題還不知要修自己,那這個缽永遠是空的。所以缽裝得越多,您成就就越大;缽空空如也,那麼您的身體就會越重。

  既然妳看到眾生的苦,那麼是不是願意拔眾生的苦?(願意)。如何拔眾生的苦?是不是就是要你做出來?(要從本身做起)。如果你們每一個人都像她一樣,看到眾生的苦,而愿意拔眾生的苦,那麼眾生就沒有苦了,就不用我带回去啦!所以,隨時隨地也提起妳的缽,裝進眾生苦。好嗎?(

 

聽鳥語花香看山明水秀

  希望諸位賢士們,已得了法,就要善用法;明白了心法所在,就要行出心法的意義來。而不是知道了心法所在,不行它,卻不用它,那麼放了也會生鏽。

  人生的意義擺在哪裡?現今不比古代,若是拋下一切而入山修,那麼就會沒辦法盡到自己很多責任;那麼何不提起這些責任,把山,當做在自己的家中,也一樣可以聽到鳥語香,也一樣可以看到山明水秀,在於你自己那一顆心境罷了(ㄌㄧㄠˇ)。心往好處想,就呈現一片好心;心往壞處想,隨時隨地〜對人、對事、對物,就有抱怨。預祝諸位賢士。(祖師退竅

 

濟公活佛慈語之二

慎篤明辨

  開法會的意義是在哪裡啊?要做什麼啊?(學道)。學道,那你到底知不知「道」啊?(知道,但不太懂)。不知「道」,反將道來「倒」(ㄉㄠˋ)啊!寫上去,我看你知道不知道。倒,倒過來「倒」字,你剛才那個「道」是「說」的意思,動詞那個「道」字;這個「倒」字,是怎麼樣啊?(顛倒)。

註:倒,上下前後相反,或互相更換。《詩經・齊風・東方未明》:「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大海〉會不會唱?那麼快就拿麥克風,先看看會不會唱。(唱到「掌握人生目標」走音)不太一樣喔!所以人哪,不要覺得你處處都有把握,那麼會大意失荊州;還是要學會慎篤、明辨,懂得審思。

  山外斜陽映照 落花流水任飄
  澹月清風逍遙 感嘆多情歲少
  磨穿鐵硯書捎 踏遍天涯知音找 泣血成歌寒知曉

  世事如棋難料 滾滾長江終了
  山盟也會動搖 切莫失足東郊
  河山换替改朝 吞雲撼江冰雪傲 回首紅塵徒增煩惱

  掌握人生目標 從此展翅雲霄 立定方將凡夫超
  衝破海浪驚濤 律已寬人德高 修心養性放光毫
  看透榮華易消 山谷泉源之妙 探究根本之道
  搭起天人心橋 師徒共辦三曹 將真理人間改造

                    調寄:大海

修道你學到了什麼

  不要用那麼震驚的眼神看我,想崇拜,崇拜偶像,最後你會得到失落感,要「希望」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看看(竹圖)裡面是什麼禪機?百年難得一見的,就在今天讓徒兒們巧遇了,這是機緣的殊勝。所以,徒兒們!應該要珍惜,修道並不是讓你來看仙佛顯化是如何,而是你要契機,聽得懂道理進去,爾後回去實行——做出來,道理才是你的,實踐是功夫。

  把竹子裡面的禪機唸一次,(黃梅孝僧弘忍),什麼是孝?五祖弘忍,至孝感天,幼小得道,始一如終的苦修煉。

  竹子裡面藏著什麼玄機?〈觀竹機裡頭,已經給我們暗點了。來,唸一次,(竹葉劈之成介字,个字雁尾顯神氣),竹子,重要的就是有「介」字跟「个」字之別,這是竹葉的畫竹;当在畫竹葉時候,沒有人說「畫竹葉」,叫做「劈竹葉」,葉子的尾端就要像雁子的尾端一樣:(剖竹還見竹腹虛),竹子剖開,裡面見到什麼?(虛空、中空)。

  今天來修道,你學到什麼(請一班員回答)?講重點,君子,「話簡而實」嘛!為什麼口是心非的人很多?也有一種禍從口出的人很多;所以,修道要懂得「想清楚再說」,修道要懂得「緘默」。呱呱呱〜,好像什麼啊?所以不能夠學這樣子;而是講出來的每一句話,要得體、含道、禮儀都在裡面;講話有內容,修道要改變氣質啊。不然你修道幹嘛?修道要改變氣質,你來道場幾年了,修道多久了,有沒有改變氣質啊?「有!老師,我終於體悟啦!」當你體悟的時候,會不會時已晚矣啊?為師講的話針針見血,好好的悟一悟,想一想。

  還有一種人,只看不說。該講話時候才講,這才是一個君子嘛;不該你開口的時候,你講一大堆,又講得不是時候了!要記得,不要道人是非。你自己有沒有想過,你也會落入人家是非中啊。所以,行正做正,剛正不阿,才是君子。

  在道場,要真有所學。你學到什麼?三年五載下來,十年寒窗過去,你得到什麼?咦,兩袖清風!果真是兩袖清風啊!聽的道理攏袂記,經典嘛袂曉讀半字(閩南語),直的是兩袖清風啊。但是呢,好嗎?這個時候就不是兩袖清風來形容了,而是你真的有沒有用經典去悟出聖人的道理:有沒有用經典真的去明白明師一指點的殊勝在哪裡;有沒有真的去體悟,人生的價值終究是你要放在哪裡?

  每個人都喜歡被誇讚,但是你自己幾兩重,有沒有秤過啊?鮮少人為啊!一般都怎麼想?只想要好的、多的;沒有去想過——你終究有多少可以給人家?

  所以,真的修道,你們看了很多例子,也從書上得了不少的心得,但是真正你有沒有去體悟?有沒有真的體悟,那就差很多!有些人只是看看,咬書皮,讀過就算了,年初看封面,年底看封底,有這種人,大有人在啊!記得要好學。「老師,我已經這麼老了,我還好什麼學啊。」你們年少的人好學,就如同剛出的陽光一樣。老師!那我年老了怎麼辦呢?「炳燭而學」嘛,點蠟燭,就像蠟燭那樣微光,也是要努力的學。這聖人所講的話。(師曠晋平公之言,詳見附註1)。所以,記住一句話:「真的,你學了什?」

 

實踐才叫得道

  好,你今天學了很多,你回去有沒有真的把它做出來?「老師,真歹勢,阿就是會曉出喙袂曉做。」要記住:用心的學。不管你處在哪一個地方,甚至是天涯的哪一個角落,只要有你在,你就是要盡本分。你今天為人子女也好,要盡本分;你今天做個學生,你要真的盡本分。你學生的本分有沒有盡到啊?考試盡抄,小抄我最行(ㄏㄤˊ)、我最厲害啦;老師講課,打瞌睡我第一名,這個叫作「枉讀詩書」啊,枉費你父母親用心良苦、汗流浹背的栽培你。懺悔

  今天你做人,在家裡頭,你是一家之主,你尽到的任是什麼?你做個母親,你盡到的責任又是該在哪裡?有人教書的,做人家的師表,你真的有當好一個老師的責任嗎?應付,小朋友嘛!随便口袋裡拿出就可以教了。誤人子弟啊!誤人子弟啊〜!記得「道」,就在這裡講的,你要把最好的東西傳承下去。

  今天在道場一樣,你身為天職是什麼,你盡的責任又是在哪裡?如果你不瞭解你的貴仕,今天這篇訓文你回去不用看了,為什麼?你「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啊!為師為什麼鏗鏘有力的、斬釘截鐵的這麼說呢?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訴你們,縱

然是耳提面命,你們也是要一字一字的聽進去。

  你佛堂道務是如何?問自己最知道了。佛堂道務,一年迵(ㄉㄨㄥˋ)天渡無三个,閣會當出來共我講:「老師!您不要哭,您好辛苦喔!老師,我一定會跟隨您的腳步好好去修道、去辦道、去渡人。」曾經幾何你又記在心田?你問你自己啊!你眼睛只是看那些講師、那些壇主、那些道親有沒有在渡人,你自己呢?動了沒有?沒有動,一二三木頭人,不要動,那〜就糟糕啦〜。所以,真的,你要把「道」注入在你的心頭,實踐出來,那才叫「得道」啊。

  在家裡就是在行道!你對父母親的口氣,是不是應該一個學道人的口吻哪?你看到同儕之間,你成績比人家優秀,講話、走路都有風,有這種人,不要跟他在一起好了!自傲、自滿,終必敗嘛;所以,謙虛才是美德。今天看著徒兒們,希望都不是剛才打比方那樣的人;因為,為師對你們有信心,希望你們真的能夠也對自己有信心,能夠把你的人生真的好好的發揮。

  來開法會,不是要來尋求——財富榮華,學道理,不是來學這四個字;而是學什麼?低心下氣、圓融。這個才是真理,真理是永遠不會變的,真理用在任何的時候,它就是真理。

  想想看,你的責任是什麽?你的責任在哪裡?你知道你的責任,你才會去盡。你知道責任,要去盡你的責任,盡你的本分。今天身為白陽修士,你的責任在哪裡?「普渡三曹,救渡眾生」,希望不是字裡行的话,不是賣弄筆墨的那些话,而是真的、真的把它走出,做出來。告訴自己:「你真的下定決心,要好好的做,好好的認理去做。」

 

正法眼藏天命在
三期普渡一脈開


  這「竹葉」裡面藏了什麼玄機啊?竹葉,上頭一排四個字,横開叫做「正法眼藏」,再來「天命在」「三期普渡」,還有〜重要是這三個字——「一脈開」。圈起來,「正法眼藏天命在,三期普渡一脈開」、「壬午」、「濟佛」。

 

竹圖訓〉訓中訓

(即「一條金線圖 道脈傳承錄」 本訓之第四排到第十一排)

  西來達摩為初祖 踏葦渡江一字無
  單傳獨授心法付 點燈何須油來注
  神光斷臂左旁物 僧璨相承道信
  黃梅孝僧弘忍渡 惠能碓米見功夫
  明心見性本來路 不惹塵埃自如如
  迷時師渡當覺悟 悟了自渡出塵俗
  不立文字莫執书 只傳心法不傳物
  儒起釋終火宅入 日後三期開普渡

〈土壤〉訓中訓

  善惡不思無我你 本來面目波羅蜜

 

〈竹葉〉字形

  正法眼藏天命在 三期普渡一脈開

  :讀〈竹圖訓〉的順序:竹幹、竹枝、竹葉(詳見附註二)

  這一篇訓文由「初祖」到「六祖」,回去好好的,把這一訓文參悟參悟。這張竹圖,一筆一劃,都是道地的「道」喔!從幹、節、枝、葉,都是需要一個「理」下來的,就跟修道一樣,你的根基要把它打穩,把它做好。修道不求旁物,你明白這明師一指點,你有沒有真的去做?

  把那首歌唱唱,送送為師吧!

  山外斜陽映照 落花流水任飄
  澹月清風逍遙 感嘆多情歲少
  磨穿鐵硯書捎 踏遍天涯知音找 泣血成歌寒知曉

  世事如棋難料 滾滾長江終了
  山盟也會動搖 切莫失足東郊
  河山换替改朝 吞雲撼江冰雪傲 回首紅塵徒增煩惱

  掌握人生目標 從此展翅雲霄 立定方將凡夫超
  衝破海浪驚濤 律已寬人德高 修心養性放光毫
  看透榮華易消 山谷泉源之妙 探究根本之道
  搭起天人心橋 師徒共辦三曹 將真理人間改造

            調寄:大海 或 展翅高飛

  這首歌可以唱兩個版本,一首〈大海〉,一首〈展翅高飛〉。

 

渡盡眾生 才是咱們師徒相约的諾言

  徒兒們!好好的修道,好好的道,這條路有為師陪伴著徒兒們走,天涯海角再湖怎麼坎坷,都還有為師陪著你。兒!年紀不小,趕緊成長。別忘記,答應為師的話;更別忘記,為師交代的話。

  好好辦道,才是咱們師徒共守的承諾;

  渡盡眾生,才是咱們師相約的諾言。

  徒兒!好好的辦;徒兒!站起來,路才是你的。

  「落葉知深秋,寒風瑟心頭」(濟佛唱)。

  看過每一張徒兒的臉,可曾知道為師心裡頭的感受,每一張天真的臉,是那麼

的那麽的烙印在為師的心。徒兒啊!好好的修道,好好的走,參,再投入,要深

研究班读完,不是你畢了,而是正是、正開始你真的懂事,可以代

候。徒兒!別忘記。「落葉知深秋,寒風瑟心頭」(眾人隨濟佛齊唱

〈再牽徒的手〉
落葉知深秋 寒風瑟心頭 殘燈孤照離愁
幾許相思綿綿何時休 一絲一縷纏綿難收
放不下執著 滿身的塵垢 醉夢人红塵囚
幾度春秋迷迷不知我 一點一滴江水東流
落葉知深秋 寒風瑟心頭 殘燈孤照離愁

徒兒!好好的走,好好的辦,「念念徒師握」(濟佛唱此句揮手退竅)

牽著徒手 掙開塵世枷鎖 名利富貴如浮漚
牽著徒手 披星戴月千里走 師伴徒直到永久
師徒倆攜手 跋山涉水過 天為席地枕卧
手牽著手溫馨樂心窩 開創聖途未來掌握
同心協力攜手辦末後 行功了愿超越娑婆

 

注釋

※鎮壇訓注釋

1剖竹還見竹腹虛:剖開堅韌的竹幹,卻只見竹腹之內一片虛空。

2可大須彌退於密:須彌,山名,梵語Sumeru的音譯,意譯為妙高。《俱舍論》謂此山高闊皆三百三十六萬里。引喻非常的高大廣闊。退,縮。密,隱微、深邃。此句猶如朱子在〈中庸章句序〉所言: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承上句,竹子剖開只見一片虛空,這虛空猶如大道,人的自性,雖無形無象,但其作用之廣大,比须彌山還要大、還要廣,彌滿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若縮小,可以小到非常的隱微,而其本質不變。

3寒冬不見百花衣:百花衣,形容春夏時節,百花盛開,繁花似錦,大地猶如披著一件百花織就的彩衣。此句意即,寒冬時節,百花凋謝,繁華落盡,大地一片蕭索。

4蘭亭獨有翠竹立蘭亭,在浙江省紹興西南,蘭渚山麓。朝書聖王羲之曾於此作〈蘭亭集序〉,文中到:「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倚竹。」

承上句,寒冬时節,百皆已凋殘;而在蘭亭的茂林竹中,也只有竹子依然蒼翠挺立。此處引喻繁華終究一場空,唯有我們的自性永遠長青,生生不息。

5老水還潮:道自伏羲聖人一劃開天後,即傳於人間,歷經東方前十八代祖師傳承,道運轉至天竺,傳至西方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又將此正法傳回中國,成為後東方初祖。故稱達摩祖師東渡中國傳道為「老水還潮」。

 

※〈展翅高飛〉注釋

1磨穿鐵硯書捎晉桑維翰初考進士時,主司惡其姓,以為桑、喪同音有人勸他用別的方法求仕,維翰乃鑄鐵硯以示人:「硯弊,則改而他仕。」最後進士及第。後人乃以「磨穿鐵硯」來形容致力於學,矢志不移而终有所成者。此處則可見活佛恩師渡眾的慈心悲愿,堅定不移,念念不舍流落紅塵的原佛子;即使已磨穿了鐵硯,一篇又一篇嘔心瀝血的家書,依然縷縷不絕,只盼能喚醒迷途不知返的佛子。

2切莫失足東郊:東郊,指人間東土、紅塵俗世。意即不要在红塵俗世中迷失自已。

 

※竹圖本訓注釋

1三期:上天降道渡化眾生,共有三個時期,即青陽期、紅陽期、白陽期。

2黎庶:百姓、民眾。

3一理散萬殊:唯一不二的真理是萬事萬物的根源,此真理在萬物形成之後隨即存在萬物之中。此處「萬殊」指「萬教」。

4正法眼藏天命在:承上句,修行義理雖各教皆有,但唯有天命真傳方能直指本源,明心見性。

5驚三界:此指驚動三曹——天曹、地曹、人曹。

6黄梅師渡:禪宗五祖弘忍祖師,於湖北省黃梅縣東禪寺傳法予六祖惠能

7稔執傳衣缽:稔,音忍,稻麥等農作物成熟。《說文解字》:「稔,穀熟也。」此處引喻傳法的時機成熟。執,選取、決斷《禮記・樂記》:「請誦其所聞,而吾子自執焉。」此句意即:五祖選在機緣成熟時,將衣缽正法傳給六祖。

8萬殊歸一:此處意謂萬教歸一,「一」者真傳之道。

9同光和塵:語出《道德經・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此處指道降庶民時期,修行,乃是在世您的日常生活中,不露鋒芒,與人同善,時时心德光明;而不是在寺廟之內,或深山古洞之中。

10智慧當,黈覺立,莫識書:黈,音ㄊㄡˇ,增益也。以大智慧處世,以正覺行立足,不執於文字相。

11火宅:指俗家百姓。《皇母訓子十誡・第二誡》:「二九盤收束起弓長應運,在家中如出家火宅僧人,今時下真機展普遍大地。」

12僧璨:後東方第三代祖,生平未詳。

13惠能碓宅日日搗惠能,即後東方第六代祖師。碓,音對,舂米的器具。碓宅,即碓房,指舂米的作坊。搗,捶打、撞擊。此句意即:六祖天天在舂米的工作坊搗米。

14踏葦渡江一字無:踏葦渡江,即踏一葦竹渡江。依據本班法達摩祖師臨壇慈語:「如果今日拿一葦竹來,請你站上去,過江而去傳法,你願不願意?」此處「葦」字,應是「一葦竹」,不是指一根蘆葦。一葦,即一束;用一隻手掌就可以握起,為一束。《詩・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代經學家,孔穎達疏:「言一葦者,謂一束也。⋯⋯,非一根葦也。」

南北朝時,達摩祖師至中國傳法。梁武帝聞風,乃迎祖師入金陵;但不契機,祖師乃悄然北上。途經北江,沒有渡江的工具,遂踏一葦竹渡江而去,至北嵩山 少林寺面壁九年;後來渡神光,所傳乃教外別傳的心法,此真經不在紙上,所以說「一字無」。

15神光斷臂左旁物:神光,乃後東方第二代祖師,為求達摩祖師傳法,自斷其左臂,以示其求法之誠。

16克五蓋制心於密:克、制,皆約束之意。五蓋,指「貪欲、瞋恚、惛眠、掉悔、疑」五种能覆蓋人們本心的煩惱。制心於密,即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降伏妄心於起心動念之時。

17只法傳不見:見,音現,通「現」,顯現也。《六祖壇經・行由品》:「昔達摩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

18棋布星羅:即「星羅棋布」。比喻物類布列繁密錯雜,如星星、棋子般的羅列密布。亦棋羅星布。

19二六審:二六,即二乘以六為十二。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六審,謂時時刻刻謹慎省察自己的身心。

20心傳心無物信:心傳心,即祖師之間,即徒相契,以心即心傳正法。物信即信物,作為憑證的物品。此句意即只傳心法,直指自性所在的顿悟法門,沒有傳法的信物。《六祖壇經・行由品》:「衣為爭端,止汝勿傳。」

21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指祖祖相傳,不涉文字、不依經卷,唯師徒心心相印,授受正法,直接指點,證悟本心。

22普收有緣登理域:意上天慈憫大開普渡,使有缘善信皆能得道、修道、成道而返回理天也。理域,即理天也。

 

※竹圖訓中訓注釋

1自如如:指真如本性常住,達到圓融而不滯礙之境界也。

2迷時師渡:迷昧時須由明師引渡上岸。《六祖壇經.行由品》惠能曰:「迷時師渡,悟了自渡。渡名雖一,用處不同。惠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渡。」

3儒起釋終火宅入:道運轉至白陽期,道降庶民火宅,由儒家應運。

 

※土壤訓中訓注釋

1善惡不思:即不思善不思惡。語出《六祖壇經》:「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意思是沒有善和惡的分別心。

2本來面目:指人固有的心性、本分。

3波羅蜜:從生死輪的苦海至解脫的彼岸,為梵語的音譯,或譯作「波羅蜜多」。

 

附註一

1炳燭而學:喻年老仍好學不倦。典故出自《說苑》:

  晋平公問於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

  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焗燭之明地焗之明,熟與味行乎?」

  平公曰:「善哉!」

 

附註二

※讀竹圖訓的順序:

訓中訓文字,依主幹、竹枝、竹葉順序而畫出。

*110說明畫竹幹、竹枝所對應的訓中訓。

1右竹幹,由上至下,訓中訓:
西來達摩為初祖 踏葦渡江一字無

單傳獨授心法付

2左竹幹,由上至下,訓中訓:
點燈何須油來注 神光斷臂左旁物

3右幹的右上枝,訓中訓:
僧璨相承(「僧」書一長枝,「璨、相」畫一分枝,「承」畫「僧」的分枝)

4右幹的左上枝,訓中訓:
道信囑(「道」書一枝,本訓「性、阻」,畫一分枝,借音取字「信、囑」)

5右幹的右次枝,訓中訓:
黃梅(本訓「黈」取「黃」)

6右幹的左次枝,訓中訓:

孝僧(本訓「教」取「孝」;「真」取近音「僧」)

7左幹的右上枝,訓中訓:

弘忍渡(本訓「稔」,借音取字「忍」;「渡」取左邊的渡字,是「弘忍」的分枝)

8左幹的左上枝,訓中訓:
惠(本訓「慧」,借音取字「惠」)

9右幹的第三枝,訓中訓:
能碓(「能」畫出長枝,「碓」畫出長枝的分枝,較短)

10左幹的次枝,訓中訓:
米見(本訓「精」取「米」)

*11~22就明畫竹葉所對應的訓中訓,畫出的竹葉顯現十四個字:

正法眼藏天命在 三期普渡一脈開

11右幹右上枝尾端的竹葉,字形是「正」的異體字「

」,訓中訓:
功夫 明心

12右幹右上枝前端的竹葉,字形是「法」的異體字「法」,訓中訓:
見性 本

13右幹正上方的竹葉,字形是「眼」,訓中訓:
來路 不(本訓「怖」,借音取字「不」)

14右幹左上枝的竹葉,字形是「藏」的異體字「歳」,訓中訓:
惹塵埃 自

15右幹右次枝尾端的竹葉,字形是「天」,訓中訓:
如如 迷時師(「如」字重複一次,畫一葉)

16右幹右次枝前端的竹葉,字形是「命」的異體字「

」,訓中訓:
渡 當覺

17右幹左次枝的竹葉,字形是「在、三」,訓中訓:
悟 悟了自

18左幹右上枝尾端的竹葉,字形是「期」,訓中訓:
渡 出塵俗

19左幹右上枝前端的竹葉,字形是「普」,訓中訓:
不立文字莫執書

20左幹上枝的竹葉,字形是「渡」的異體字「渡」,訓中訓:
只傳心法不傳物

21右幹右第四枝的竹葉,字形「一、脈」,訓中訓:
儒起釋終火宅入(畫在「起」字的那片長葉,是代表「一」字)

22左幹次枝的竹葉,字形「開」的異體字「
」,訓中訓:
日後三期開普渡

資料來源:《道脈傳承錄—增訂版》(光慧文化,2017年12月1日),頁25-65。

【大哉問!】

天然古佛(師尊)1998年提問「道統是甚麼?」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