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二日 斗南 慈濟宮
                 雲林道場 祥和區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遵守佛規為戒律,自修自覺奠根基。
   誠心抱守養正氣,菩提般若渡愚癡。
   自修自悟,自覺自察。
   以戒為師,心行平直。
   以覺為師,君子慎獨。
   工夫戰兢,臨深履薄。
   吾乃
  活佛師尊,奉
戒律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二日 斗南 慈濟宮
                 雲林道場 祥和區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遵守佛規為戒律,自修自覺奠根基。
   誠心抱守養正氣,菩提般若渡愚癡。
   自修自悟,自覺自察。
   以戒為師,心行平直。
   以覺為師,君子慎獨。
   工夫戰兢,臨深履薄。
   吾乃
  活佛師尊,奉
心念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二日 大埤 濟善堂
                 雲林道場 嘉南區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心念無執故無失,盡心知性悟真機。
   大德敦化善信濟,正己成人歸無極。
   鑑明則塵垢不染,心美則物物皆美,
   心善則事事皆善。
   吾乃
  濟公活佛,奉
禮節
 西元二二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二日 光慧 崇德佛院
                      全省學界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這世間,多情多煩憂,
   愁絲纏綿六萬秋。
   溫柔鄉,迷自我,不堪回首,
   流浪異地任漂泊。
   世有千千劫,總叫人離別;
   黃泉與碧落,一指分界。
   這塵夢,難圓難長久,
   聰明爾,一點識透。
   登靈山,會佛陀,來去自由,
   揮別那顆生死豆。
   一條佛根接,神仙籍回歸,
   生生世世,不再輪迴。
   與母龍華會,慶功奏仙樂;
   從此朝朝暮暮,居天闕。
   世有千千劫,總叫人離別;
   黃泉與碧落,一指分界。
         調寄:胭脂淚
         語寄:神仙籍
   吾乃
  南屏山上爾師濟公,奉
火候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三日 彰化 普化佛院
                  彰化道場 鹿伸區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火候煉足性光現,三省四勿去嗔貪。
   三畏九思嗜欲淡,反求諸己行路寬。
   真金不怕火來煉,人心專則山石穿。
   定靜安慮得,如如不動,是乃真修賢。
   吾乃
  活佛師尊,奉
品格、功德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二日 烏日 正和書院
              臺中道場 大屯區、和美區法會 供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修道品格驗當先,入孝出悌親善賢。
   立身行道真誠願,戴仁抱義智通權。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再培功德立志前,上學下達意恭謙。
   博學不窮行不倦,莊敬日強果碩圓
   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
   三不朽立,立德功言。
   六度萬行,眾善奉行。
   吾乃
  南屏濟公,奉
 民國一一四年八月三日 歲次乙已年閏六月初十日 員林 玉皇宮
      雲林道場 彰興區新民、至善班合班 活佛恩師慈悲
送給大家三顆糖🍬
老師說今年只要大家願意開口渡人,送給大家:發發發發發發發發,八個發。
🟢這三顆「糖」,是活佛恩師慈悲用極溫暖、簡單又深刻的方式,來鼓勵新民與至善合班學員修辦精進,寓意深遠,值得細細體會:
🍬 一、開心糖 —— 修辦路途開開心心
修道、辦道不只是責任與使命,更是一條充滿法喜與喜悅的路。
這顆糖提醒我們:
「修道不是苦行,而是快樂的修行。」
當我們心中有道、有願、有眾生,內心自然充實,辦道也會樂在其中。即便遇到挑戰,也能轉念為進步的契機。
——開心辦道,道心常新。
🍬 二、渡人糖 —— 勇敢開口渡化眾生
這顆糖最實際,鼓勵我們:「勇敢開口,才能開啟別人的回天之門。」
現在的社會太多冷漠與沉默,善知識不再主動伸出援手,眾生就失去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只要我們願意說一句好話、開口介紹道義,就是一種慈悲的實踐。
——肯開口,才能救人出口。
🍬 三、順風糖 —— 讓徒餘生平安順風
這不只是保證一帆風順,而是說:「只要立願修辦,道氣護佑,自然風順人安。」
在道中行,有願靠山、有仙佛加持、有師恩慈憫,就能轉厄為順,行道如風。
——心順道順,風也為你改向。
🧧 發發發發發發發發 —— 八個「發」的寓意
老師幽默地以「八個發」作為祝福,也有極深的法喜意味,值得從幾個層面來看:
1. 象徵大吉大利、財法雙施、福慧增長
「發」不只是物質上的富有,更指的是法財、慧命、功德的發展與增長。
2. 八正道的對應提醒
八發亦可聯想到佛法中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代表我們渡人修辦,也要走在正法的道路上,才能真正發心、發願、發光、發揮。
3. 道場八方發展,萬人開渡
渡人的心打開了,道場就會「八方雲集、八面開出菩提花」,是白陽時期普渡的關鍵。
🍬總結:三糖八發,道心不雜
這三顆糖,其實是一種願力的傳遞,也是一種心法的祝福。
吃糖雖甜,行願更甜。只要我們願意——
願你也收下這三顆糖,從心開始,甜到願海。
 西元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十一月十九日 高雄 崇德佛院
                  高雄道場 忠義字班研習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提升人才職能〉
   所謂職能,即天職德能;
   具備才、德、智三者,方稱為「好人才」。
   斯時開拓百代薪傳之接替任務,
   人人著重十年傳承之計劃,奠定基礎,
   至講師授課人才之養成。
   十組建構中,培訓初階人才;
   初步易簡可上手之事項,
   由初學者來接手,有經驗者來輔助;
   精彫細琢,細部完善,齊心協力,呈現成果。
   成全初學之發心,進而學、修、講、辦、行;
   對道場之傳承有使命感,愛之、惜之;
   學者信心之建立,教者重發心愿,
   增進使命感,全力以赴。
   對傳承之精神,培之、續之;
   道場十組之精實,以忠義字班之手,
   攜手同心,將聖業推展至全世界。
   道場十組之精實,以忠義字班之手,
   攜手同心,將聖業推展至全世界。
   吾乃
  濟公活佛,奉
 西元二〇一九年八月十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七月初十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班務人才培長研習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學如逆水行舟,破萬浪;
   習以循序漸進,立自強。
   學聖法賢的方向,
   指引原郎逆流而上;
   依循著聖佛濟世救人的理想,
   勇往直前,莫懼困阻和抵擋。
   欲成棟樑,目標掌握,追求開創。
   以高度的眼光隨喜欣賞,
   以寬廣的角度包容德量。
   智慧寶囊解開迷惘,
   希望之門就在前方。
   吾乃
  南屏濟顛,奉
 西元二〇一九年七月廿七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六月廿五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學界負責講師傳題講師研習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新人才〉
   進修班程畢班,稱之「基礎人才」。
   考核班程進階,稱之「講師人才」。
   傳題身則提升,稱之「授課人才」。
   由畢班進階考核,升格授課,為之「新人才」。
   故一國重於賢才,國必富強民安;
   於道場重培育人才,必傳承永續。
   當知,成全眾生,必要有成全包;
   培育人才,必要有傳承理念、時間與方法,
   方可使人才於各界深入性培育,
   使人才由各班程進階提升。
   人才者,非是形式上之培訓;
   然當以深入性之栽培,以時間换取經驗,
   通過磨煉,而能夠提升品質。
   斯時各界當以此盡心,積極投入培訓,
   讓道場未來傳承永續也。
   吾乃
  濟公活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