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妙天尊慈悲囑語
※「三界十方道為統,復歸本位真輕鬆」:我們從哪裡來?(理天)那復歸本位就是要回到?(理天)一世修一世成。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君子乎》白話訓
靈妙天尊慈悲囑語
※「三界十方道為統,復歸本位真輕鬆」:我們從哪裡來?(理天)那復歸本位就是要回到?(理天)一世修一世成。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君子乎》白話訓
善才童子慈悲囑語
※成就要靠自己,如果你意氣用事,吃的都是自己:如果我行我素,不把別人看在眼裡,那麼吃的也是自己。因為辦天下事,一定要大家一起來,天若沒有助化,你靠你能力辦辦看,所以不要把自己給看得太高了。看重自己,更要謙虛,看重自己不是自高自傲,學道修道一定要有謙讓的心、包容的心,這樣修道才能夠長長久久。聽清楚、明白之後,日後要把它實現出來,才叫作學以致用。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其為人也孝弟》白話訓
南海古佛慈悲囑語
※教育為百年之大計,我們怎麼帶,他們就怎麼走。每一方的道務形成,它的好與不好,跟帶領的人都息息相關,所以有時候你後進的不足,這是上方沒有這一些;所以道務發展要調和、要檢討、要把關,才能進步。
※本地人不是沒有能力,能力是很強的,但是修德的功夫不足,一個修道的人不只能力要好,才德也要好,才德兼並,才能作為眾生的表率。所以人的溝通就好像音樂,聽得懂就會有感覺,聽不懂就不能感受到,所以不能深入,修道要用真心來覺悟真理。
南屏道濟慈悲囑語
※你們是不是人家的模範啊?我們每個人都是人家學習的對象,我們每一個人要求自己、反省自己,自然能和和氣氣。一個家庭能夠和樂,所謂家和萬事興,整個家道才會興盛,聽懂嗎?道場也是,我們和和氣氣,道就能夠開展,能夠宏展,聽懂嗎?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學而》白話訓
哪吒太子慈悲囑語
※我們的福報是累劫累世修來的。有的人,生在有錢的家庭,他的福報很好,生出來又五官端正,而且人際關係好,不只爸爸、媽媽、姑姑、阿姨,到了學校老師同學都愛他,這就是福報很好。有些人,生下來就四肢不全,命運悲慘,就是福報不好的,那都是我們自己修來的。好的也是自己修來的,不好的也是自己造來的。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人不知而不慍》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是否也想停止,就從此跳出輪迴生與死?看上天垂示,要懂得省思」:現在整個宇宙出現很多異象,這個地球也出現很多災劫,那就是上天在警告我們,警告我們什麼?災劫來是因為我們做得很好,災劫才來嗎?不是哦!我們要去想,上天這個景象是要給我什麼啟示?災劫那麼多,我要如何才能不要遭受災劫傷害?有沒有人說我很想遭到災劫?大家都不喜歡嘛!但是,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只害怕不好的果,可是自己都沒有想到,不好的果是來自我們種的不好的因。我們既然不想要遭逢任何的災劫,從現在開始,就好好的修正自己,從我們的心念、行為開始:在我們的行為上,嘴巴不說不好的話,身體不做見不得人的事,嘴巴也盡量不要吃有生命的東西,更不要去殺生,好不好?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樂乎》白話訓
大笑佛童 小笑佛童慈悲囑語
※「戒慎恐懼以自鑑,貪求嗔癡必刪減」:我們要很小心,把不好的戒掉,不要犯到錯誤:會害怕自己做錯事,時常自我反省,自我看看自己有沒有做錯。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樂乎》白話訓
善才童子慈悲囑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緣,在遇到的時候,你應該戰戰兢兢,好好修道、辦道,珍惜這平順的時光;當你因緣遇到了,逆境來了,你更應該感恩,這是讓你了罪、了業的。雖然在了罪、了愿當中是苦的,但是在這苦中你要去體悟人生,如果你能夠悟透了,心境才能夠超越提升;如果你不去悟,只有埋怨、抱怨,那麼你的苦、埋怨就會越多,關卡就會過不去了。所以要能過關,就要看你自己了,修道意志要堅定,才能夠過得了關。每一個階段都有每一階段的關卡,這是上天的造就,也讓你有機會了罪、了業,所以要心存感恩。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常會覺得自己很窮,其實為師的錢你們是用不完,就看你修行得怎樣;雖不能馬上給你,但你要修得正、行得真,當你需要時就會出現,為師的金山銀礦,你們是用不完。修道不要愁無錢,要憂愁沒德,一個行善修德的人,要越修越進步,修身養性培德。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犯上者鮮矣》白話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