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10-30

【常回佛堂好處多】

活佛師尊慈悲囑語

佛堂溫不溫暖啊?(溫暖)像不像個家?(像)那有空要回來家裡坐坐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啊!父母在身邊的人,能及早孝順,就要好好的孝順。父母若不在身邊,也不要難過啊!就好好的修道辦道,父母都會沾光的,家裡都會平安的,所以不要擔心。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賢賢賢「易色事」父母》白話訓

 

哪吒太子慈悲囑語

我們現在要讓自己的耳朵也有智慧慧,要聽好的話、聽道理、聽對自己有幫助的話,你的耳朵就變得有智慧了,懂嗎?而不要去聽是非,不要去聽罵人的話及沒有道理

就是眼睛的話,不要去聽八卦,所以別人的閒言閒語不要說,同樣的我們的耳朵也要聽好話聽真理的話,而佛堂的講師講的都是一貫真理,想要聽好話,聽真理的話,一定要

多回來佛堂好嗎?(好)

語出《論語聖訓・卷三・事父父母「能」竭其力》白話訓

 

韓湘子大仙慈悲囑語

來到佛堂的好處,即是可與善知識互相切磋交流;無論是道學上、生活上,都有你可效法的對象,知道嗎?

你們今天可說是登堂入室,不要再徘徊,也不要再猶豫;雖然,道理是要聽才會明理,但是冥冥之中,你們的佛緣可是深厚著,不要懷疑,要相信自己。

不是看到仙佛,才覺得有仙佛在,有時候,看看自己,自己是佛?還是人?甚至還是妖魔?自己就有千百種面孔,好幾種化身,所以,不是來佛堂才來看仙佛。

其實,有時候你們佛心流露,那個「佛心」就是最可貴的仙佛,只是你們還未發覺,不覺得有什麼。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二・使民以時》白話訓

 

哪吒太子慈悲囑語

來到佛堂都沒有煩惱,像天堂一樣,所以,常回來佛堂是不是比較有意義?但是,佛堂是避風港嗎?是你逃避的地方嗎?這邊不是避風港,自己的事情、麻煩,還是得自己去解決啊!

來這邊要讓自己站立,「己立」然後才能去「立人」,自己淨化了以後,才能去感染、影響別人啊,自己得要去找自己的出路。找自己的出路,那條路絕對是光明的道路,而不是走向更崎嶇更黑暗的道路。

你們很幸運,知道了這個方向,朝著這個方向慢慢的去索、去了解、去體悟,時間久了,你的自性就明了。大放光明了以後要做什麽(渡化眾生),然然後呢?(照亮他人)

※自己保持那顆清淨的心,你有那顆清靜的心情,你走到哪裡也是清靜,也是快樂,重點就是你的「心」,主宰了你這個人,也影響這個環境。所以,佛堂為什麽項快樂天堂?就是因為大家的心情很平靜、很愉悦,無形中感染了你,讓你放下塵緣,放下那些紛紛擾擾,感受那種清靜,沒有負擔、那種法喜滋潤。

佛堂就是有無形的功用、妙用,這得靠自己去掌握那種感覺、方式,把它帶回去現實,到日常生活當中。這就是你來到佛堂,學到做到,把它帶回去家裡,相信那也是像天堂一樣的美好,而不是說佛堂是佛堂,家裡是家裡,公司是公司。

現在的人面具戴得多不多?當我碰到這個人,我就是這副臉孔:當我碰到那個人,我就是那副臉孔,這樣子有真心真學道?(沒有)這樣不容易交心,不容易把你的真心拿出來。今天,你們來到佛堂研究,學道,秉著一顆虔誠的心,吸收真理,無形中,對你的自性佛,就是一種法雨的灌溉。你看,外面的樹木草木,如果被一場雨滋潤了以後,它們顯得怎麽樣?非常有朝氣就像新生的一樣,就好像重生了,重新又有新的生活一樣,對不對?

當你在大吃大喝的享受過程,很容易造罪。即時的享受,是很容易造罪,你少造一點罪,你就少一點孽,你就少一點業,所以,這是來佛堂意外的收穫。

在佛堂學到的,要拿回家用,不管是你受到招待,或是受到關懷,學著拿回去家裡用,用到你周遭人的身上包管好用。以往很冷漠,就加一點熱情,多一點心,多一

點用心,這樣子讓人覺得不一樣。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雖曰未學》白話訓

 

南極仙翁慈悲囑語

我們是不是慶幸現在還有道可修可辦啊?(是)好好把握機會,因為成就的是你們自己喔!記住呀!成就的可是你們自己而不是仙佛,也不是點傳師,也不是講師,你做的是你的,你的功德誰也分不走,如果你害怕那就太不聰明了,那就太愚笨了,你害怕而不敢前進,耽誤的是你自己,道理是越聽越明,越做得出來,才越有智慧去解決問題,懂不懂?(懂)

語出《論語聖訓・卷三・事父母能「竭」其力》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辦事人員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不要盡往捷徑走,修道就是要往這個大門進出,這樣子才是光明大道。

語出《論語聖訓・卷三・事君「能」致其身》白話訓

 

南極仙翁慈悲囑語

來佛堂學的都是基本道理,學的都是基本道學,什麽都是從頭開始,從頭學起,不要認為什麼都不如人就放棄了,你有這份慧根,要好好的把持住啊!

機會是要創造的,如果自己不給自己機會,不知機會是要自己掌握的就可惜了。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事君能「致其身」》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其實道理聽到那麼多,只要聽進去一句話到內心裡面,就已經受用無窮了。但是也不要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怎麼就是這麼笨、這麼愚呀!聽了那麽多竟然也不曉得道

理到底該怎么說,徒兒千萬不要這么想。哪一天一旦豁然貫通以後,那可是源源不絕的啊!

語出《論語聖訓・卷三・言而有信》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咱們今天坐在此者皆是善良之輩,要好好的學道、修道、辦道,來成就自己。

找為師困不困難?要怎麼找?為師給你的三寶有沒有記住啊?(有),這就是為師的電話號碼啦!是徒兒與為師聯絡訊號,為師有幾個號碼?(五個),那你們都很熟悉對不對?要好好的放在心裡,這號碼就你知、我知,咱們可連線的上,徒兒若有問題歡迎隨時打電話來與師聯繫。但是要明白一點,有常在佛堂修辦的人,這線路會比較強一點,為師的收訊會比較快一點,如果這電話沒有常常用,就要當心了,因為很容易被別人估線唷!所以要常與為師聯絡,培養一下感情。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吾必「謂之」學矣》白話訓

 

哪吒太子慈悲囑語

今天來這裡就要洗心革面,把我們這些慾望掃除乾淨,讓自己重作新民好不好?那要恭祝你們生日快樂,讓自己重生,讓自己做回原來的你。

語出《論語聖訓・卷三・吾必謂之「學矣」》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不管是仙佛所說、前賢所說的道理,我們都要明白,放入我們的腦袋要懂得融會貫通。講師講得好不好?(好),棒不棒?(棒),那跟你們有什麽關係?問題是你們攝受了多少才是重點,聽了以後實行了多少那才是最棒的,否則講師講講師的,你還是依然故我,有改變嗎?沒有改變那也是沒有用的。

不管你來自何方,也不管你在社會上功名有多顯赫、家世背景有多麼好,來這裡大家一律平等,來這裡一切都從頭開始學習,來這裡是沒有分別的,佛性沒高下,仙佛看待眾生是一律平等。

要學濟公的精神,而不是學外在的形象,今天拜佛、拜觀音,拜的是祂的精神、模範。每個人來拜佛就只知道求佛保佑、菩薩保佑,可要知道你們要保佑自己,很多時候菩薩來救你是讓你不知不覺的,就好像你掉入了海裡,人家丟個游泳圈給你,好不好啊?那就是你的菩薩啊!那還要執著我不要你的游泳圈,要等我的菩薩來救我嗎?要天助還要人助,要人助必定要先自助。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吾必謂之「學矣」》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今日你來佛堂受人招待,等你明理之後,你要學會去奉獻,付出愛心渡化你的親朋好友,付出你的熱心來學講道理渡化有緣。你們常聽到的「無業不轉人」,來佛堂要多做佛事、來了了自己的業根。

語出《論語聖訓・卷四・主忠信》白話訓

 

藍采和大仙慈悲囑語

這都是人的執著,人只要一產生執著就迷住生生世世,掙脱不了。六萬年來迷失了多少原胎佛子?好不容易把 你們一個個找回來佛堂。你們坐在這裡,以為是平白而來的嗎?(不是)這背後因緣看不到,費盡多少天人的苦心,才把你們一個個拉拔到現在。

語出《論語聖訓・卷四・無友不如己者》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徒兒要多接近善知識,在為人處世、修道辦道上,你就知道怎麽去解決問題,懂不懂?

語出《論語聖訓・卷四・無友不如己者》白詰訓

 

圓缘仙童慈悲囑語

不要忘記修道路上、人生路上,有 老中、老師、有諸天仙佛,也有前賢和同修,一定不要離開道場,一定要跟前賢、同修一起前進,好不好(好),光明的人生方向就在眼前。

語出《論語聖訓・卷四・無友不如己者》白詰訓

 

小濟公慈悲囑語

心靈要接受法雨、接受真理的充實,有充實自然就會有收穫,有收穫你才能散發出去給每一個眾生。

語出《論語聖訓・卷四・過則勿憚改》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修辦的過程當中,前賢後學互相提醒,後學有時候也有正知正見」,有好的想法也可以適時的提出來,跟前賢商量,這個就是修道,不要認為「人微言輕」,不要認為你是小小的後學,都不敢講,也不要認為剛入道場什麼都不懂,沒有人家資歷深,什麽都不敢講,修道該講的還是要講,講出來大家互相切磋,互相商量,這都是個很好的觀念,也是很好的「正知正見」。

所以徒兒們,要堅持到底,人不要在困境當中迷失了自己的心,所以修道辦道有很多的好處,讓你的人生能夠更充實、更成熟,讓你能增廣見聞,所以這個小小的道理有很大的啟示啟發,而且道理在其中。

修道辦道人家是用跑的用飛的,你還在那要走不走的,那就太慢了,因為「無常迅速」無常來得太快了,這個「無常」每個人都必須得面對到的一個變化,它也叫無常,一個生命的結束,一個事情的發生,它也叫無常,我們人都常常有個口頭禪「早知道」,早知道我早一點來佛堂,早知道我快修、多渡幾個人,現在也不會這樣,心裡再早知道、再後悔也來不及了,不要讓自己「早知道」,那這要怎樣呢?要及時好好把握,馬上就去做,不要等這個,我還年輕,等我賺到錢再來,你這個「等」啊!這個「早知道」就在等你,知道嗎?現在我們還用不到「早知道」,我們現在要用「好加在」,「好加在」現在大事化小,小事化沒事了。

你們是一群幸運的人,知道嗎?(知道)因為你們是一群幸運的人兒,所以你們都在「好加在」的情況,「好加在」有來佛堂,所以人生無常迅速難以預料,要把握時

間、把握機會,好不好?(好)

以上語出《論語聖訓・卷三・事父母母「能」竭其力》白話訓

資料來源:《光明的智慧》第20冊(南投縣:光慧文化,202410月一刷),頁34-49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