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1-31

西元2019年 一貫道崇德學院「一貫道天命道統真傳」等三大專題之推廣教育課程內容報導

一〇八年度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專題報導 

前言:「推廣教育」的理念與使命 

  感謝天恩師德,白水聖帝慈悲,發一組各單位成道前人之聖靈護佑,一貫道崇德學院一〇八年度非學分班之「推廣教育」,於七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假天元佛院之無極宮進行。一貫道發一組各單位的前賢們,紛紛從海內外循根而歸至,除了臺灣本地的道親,更有來自美國洛杉磯的點傳師、澳州雪梨的講師,以及專程從中國大陸回來參班的壇主講師。為追本溯源不離真宗,為正本清源以固本圖強,合計超過二十餘位的點傳師、近二百位的壇主講師,共襄此年度之盛舉。

  時序雖值農曆之季夏六月,理應暑氣蒸騰而酷熱難耐,但龍門山前,晴空朗朗,華日生輝;鳳凰嶺畔,白雲舒捲,涼風徐徐;聲聲的法音,繚繞於無極殿之中,彷彿敲響木鐸金鐘,共探宇宙之奧妙,可謂佳期美景,是天人共聚之大好時光。

  本年度推廣教育的課程規劃,包括三大重點:

  一、專題:一貫道天命道統真傳。

  二、主題——仙佛聖訓:《歸根》、《忠義磅礴之闖五關正六根》、《論語聖訓序》、《孟子聖訓序》。

  三、研究成果:「一貫道聖訓之棟別」、「一貫道得道之研究」、「聖靈與火洗禮之研究」。   


  
課程首先介紹一貫道的天命道統真傳,用以辨正天命傳承的發展脈絡,從而確立一貫道正宗正脈的道統源流。其次,傳述聖賢仙佛所慈示之聖訓典章,用以建立真修實辦的正知正見,深蓄白陽修士的正德正修,從而敦厚白陽聖業之傳承永續。最後,闡示崇德學院現階段的部分研究成果,藉由學術的探討研究,彙編五教之經綸,藉之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之正法正傳。 

  三天的課程,會通「道問學」與「尊德性」,重視真理、真知、真行;既有理性的深刻,也有知性的辨析,更有真性的虔敬;兼顧學術研究的客觀態度,更看重真理實踐的誠切篤實。因此,研究進路及課程取材,在於以仙佛的聖訓為領航,歷代祖師的著作為導航,五教聖人的經典為舟航。俾使白陽修士確知天命道統之重要,緊隨一條金線之必要,以延續歷代祖師之聖業,傳承千古聖佛之德範,共締白陽大開文運之亙古奇緣。

  一貫道崇德學院在校長陸點傳師的帶動之下,全體教職員生,正心誠意、殫思竭慮,全力投入課程的規劃與工作的安排;授課的教授群及傳題講師,也戰戰兢兢,傾囊相授。全體學員,則敬惜寸陰,專注探究;深入真理,樂道不倦。三天的推廣教育之後,皆因涵泳於正知正見而法喜充滿;欲效聖法賢之心志、真修實辦之意志,也因心靈之潔新而充實有光輝;濟化眾生、普渡三曹之愿立,更因沐浴天恩師德而倍加光明躍進。凡此種種,皆是崇德學院舉辦「推廣教育」之本愿及理念,也是責無旁貸之責任。 

開班的意義:天命道統真傳之重要

  七月二十二日的晨曦,天光明燦,大地含笑;巍峨的佛殿,神聖莊嚴。獻香叩首甫畢,陸點傳師為大家慈悲開班的意義,竭誠歡迎各位前賢雲集來歸,參加崇德學院所舉辦的推廣教育。

  首先,陸點傳師介紹崇德學院的設校因由及其歷程。這所天人共辦的學院,乃根源於明明上帝的旨意,也是白水聖帝繼聖述志以培育人才之本懷。從覓地、購地;擘劃、籌設,歷經了設校條件不足、法規不符、經費不足等考驗,終因天恩師德、天助自助,所有困難因水到渠成以迎刃而解。此中又蒙受媽祖之顯化助道、開臺尊王之守護,還有發一組各位成道前人的聖靈加被,三十多個顯化,關關難過關關過,共譜崇德學院的設校傳奇。陸點傳師每次開班,總不憚其煩,反覆陳述,因為這是一頁頁深刻的設校歷史,有著說不盡、道不完的使命責任;上天曲成萬物的大德敦化之中,總能撼動一顆顆蟄伏沉溺的心靈,從而振奮立志,更加發心修辦道。

  既然崇德學院是上天籌劃的天人共辦學校,故開班授課,是為了繼承往聖之絕學,實踐經典之真義;印證天命之殊勝,同助三曹普渡收圓之大事。足見這是萬世金鐘的神聖使命,乃百年之大計,萬世之基業,可謂任重而道遠。

  學院的設立,既然在於挺立一貫道的根本價值;推廣教育的當務之急,當然在於「辨是非,決嫌疑,定猶豫」,釐清辨正一貫道的天命道統。因為天命道統是白陽修士的大根大本、大體大用。陸點傳師慈悲說:「一貫道傳到今天,正面臨盛衰起廢的歷史關鍵。因為,師尊、師母不在了,老前人、前人輩也都回天繳旨了;若真假不分,以假亂真,如此下去,一貫道恐怕就要面臨消失的命運。」陸點傳師引用歷史學家的研究觀察,發現歷史上許多的新興宗教,往往在面臨百年大計之時,紛紛走向衰廢,原因無他,正在於「傳承」出了問題。

  陸點傳師指出:「目前的一貫道雜然出現三種道統型態,有『天命道統』、有『人命道脈』、更有『自命道統』。一貫真傳的道統是天命的主導,乃『天授與天傳人』,這是天命明師之真傳,是師母所慈示的『摸得著根成佛祖』的天命道統、性理真傳。因此,釐清一貫道的來龍去脈,辨正一貫道的天命道統,一貫道的傳承才能因正本清源而淵源流長。」

  是的,一貫道有一淵源流長的天命道統,始於上古伏羲聖皇,終於弓長祖天然古佛子系祖中華聖母。從上古聖神的繼天立極,到當代天命明師的普渡收圓,都是上帝的主導。這一脈真傳,皆為領受維皇上帝之明命,為渡化眾生之性命,使之達本還源而來。因此,陸點傳師進一步慈悲:「末後大事,是上帝的大計劃。這一大事因緣是直指人心,一點超生,攸關眾生的性命大事。若白陽弟子不明白末後一著之大事因緣,致使道統真假不辨,以假亂真,甚至自立門戶,那眾生的性命將何去何從呢?」

  過去,一貫道曾被視為反動會道門,甚至是白蓮邪教,關鍵點之一在於講錯了道統,以致於移花接木、張冠李戴。過去,道內、道外人士,多以《道統寶鑑》作為一貫道道統的依據,謬襲其中白玉蟾、馬端陽為七祖的錯誤認知。再加上學者的過度推論,誤將唐朝的羅八祖視為明朝羅教教主羅清,以致於以訛傳訛,真假不分。因此,我們需要學校及學術研究,以實事求是的立論,依止於仙佛的聖訓,取證於祖師的思想及著作,還原道統歷史的真相:以嚴謹考證的態度,辨正並訂正過去紛然謬誤的道統論述,俾使白陽修士得以緊追天命、緊握金線,修回圓滿的自己,不讓一貫道走入消失的命運。

  開班的意義之後,接下來一天半的時間,正式進入推廣教育的「專題:一貫道天命道統真傳」。

  本次的專題課程,由陸點傳師及崇德學院廖玉琬教授傳述。廖教授的論述以《道脈傳承錄》作為根本脈絡,再輔以相關聖訓,並取證於祖師的著作,在深思明辨及抽絲剝繭之中,釐清外界對一貫道道統的謬傳誤解,並深入探究天命道統的真諦,逐步建構一貫道六十四代的道脈傳承錄。

  陸點傳師則聚焦於「天命道統真傳發一組天命傳承」,闡示上天大開普渡,師尊、師母奉天承運為後東方第十八代祖師,緊接著有白水聖帝的代理天命,發一崇德亦有不休息菩薩的領導代理,交代上天所鋪陳主導的天命傳承。 

專題:一貫道天命道統真傳

  活佛師尊在〈天命傳承〉的聖訓中慈示:「這天命不只天上傳、不只人間傳,而是一體流行。……。沒有這個天命,天必亂、地必亂、人必亂。所以,唯有這個天命廣大流行、正確的流行,才會讓大家都平安,全部的人才能夠沾到祂的光輝。

  足見天命的正確流行,攸關大道的傳承永續,白陽聖業的發揚光大;也影響人間生存秩序的確立,天地運行的各正其位。因此,護守天命之廣大流行,護持正宗道脈之淵源流長,正是每位白陽弟子任重道遠的使命。

  廖教授的道統傳述,開宗明義即揭橥認清天命道統的重要性。她說:「一貫道降世救眾之殊勝在於天命明師的一點超生,而天命明師的道統傳承乃是一貫道普渡收圓的主要命脈。……由天降明師所傳承之一貫道的天命道統,是以『天命』貫之,而非以『教』貫之。天命者,天之明命,故天命道統的傳續是天傳人,而非人傳人。……一貫道的道統,指的就是領有天命的祖師之歷代傳承。

  一貫道之道統,是一脈相傳,應運傳道,這是白陽修士依之修持的根本價值。但過去多是口耳相傳,或個人勸善編輯善書的流傳,導致真假莫辨,缺乏明確、正確的說法。推廣教育期間,廖教授以其審慎詳實的研究,穩健清晰的敘述,為一貫道的天命道統正本清源,並且建立許多關鍵性的論點。前後六堂課,系統條貫,脈絡分明,內容豐富。以下分別擇要傳述之。 

一、天命道統真傳

  在此課程主題中,廖教授引經據典,首論一貫道十二元會之宇宙觀,再縱論「青陽、紅陽、白陽」的三期道統觀。追溯上天降道之源流,探本三期運會的道脈推移,確立六十四代的傳道祖師,再歸結於白陽應運的普渡大收圓。此中引用南屏道濟慈示:「維皇降衷,一點真靈,樞紐天地,治世太平。盤古開天,伏羲畫卦,軒轅繼,文化興。唐堯、虞舜接承命,惟精惟一,允執其中。三皇五帝古傳言,周公、孔子緒道統;李耳西出涵谷關,道脈暗轉釋迦承。……皇母慈憫,另闢新民,以道化世,差神遣兵;敕令仙佛,助我弓長,重整彝倫播仁風。有緣得道佛門入,速體真性復本容;行功了愿,消災息考,建功立德,尊賢以容眾。

  白水聖帝亦慈示:盤古開天道已存,一條金線指原人;三皇五帝開闢路,代代相傳時至今。天然恩師中華母,同領天命辦末辰;道統傳至十八代,六十四卦圓滿臻。至此不續道統祖,莫要認假以為真;於此天命代理續,無有稱師道祖云。

  本單元屬於宏觀的道統縱論,有聖訓亦有祖師思想作為憑據,故能兼攝天時樞機與道統發展,架構一貫道道脈發展史的基本骨架,包括:前東方十八代祖師西方二十八代祖師後東方十八代祖師,合乎《周易》六十四卦的理數合解。六十四代數滿,爾後天命代理,不再有稱師道祖,這是為一貫道的道統脈絡。 

二、後東方十八代祖師傳承之天時應運

  本單元廖教授既縱論後東方十八代之道統,同時微觀審視天運之鋪排,提出數點要論,今歸納重點如下:

(一)白陽期普渡收圓之進路

  在《道脈傳承錄·一條金線》之聖訓,仙佛明確揭示一貫道後東方十八代的傳承脈絡:

西來達摩為初祖,踏葦渡江一字無;

單傳獨授心法付,點燈何須油來注?

神光斷臂左旁物,僧璨相承道信囑;

黃梅孝僧弘忍渡,惠能確米見功夫。

明心見性本來路,不惹塵埃自如如;

迷時師渡當覺悟,悟了自渡出塵俗。

不立文字莫執書,只傳心法不傳物;

儒起釋終火宅入,日後三期開普渡。

不渡僧尼渡俗夫,白馬雙承順天數;

著經天機羅祖觸,道隱絕傳千年枯。

神佛獨授口訣咐,正宗道統九祖出;

靜林跨鶴歸仙處,聞詩解悟傳了苦。

接續無欺徐楊祖,頂劫了道袁祖復;

五老雲城章程著,鶴天奉旨道盤扶。

覺一達本性理入,末後收圓應真儒;

明師一指通天路,慈航天真眾生普。

太公倒裝清虛祖,三教合一歸真路;

火宅紅陽了道覆,時轉白陽初揭幕。

咐囑一脈中一祖,奉旨拯滌返朝都;

榮瑩續傳記功簿,真經鴻鈞字真悟。

續如萬國中節護,代理金線降佛書;

華夷佈戰雲雷鼓,弓長子系道脈扶。 

  廖教授表示:一貫道道脈之前東方十八代祖師,傳道祖師為有道之君相以及儒、道二家之聖人。當道脈西傳之後,西方二十八代皆是佛門祖師。待達摩祖師老水還潮來中土,為後東方第十八代之初祖,此時,道統傳入禪宗至六祖惠能。六祖之時,三教漸次會流,爾後道降火宅,進入「釋終儒起」之階段。從白七祖、馬七祖之後,傳道祖師皆出於火宅,反而不出於三教的教門之中。到唐朝羅八祖之時,因著經而誤觸天機,上天收回天命,時隔近千年,直至明末清初,上天才派黃九祖降世接續道統,為日後的普渡收圓鋪路。這是一貫道道統的基本發展脈絡,也是白陽普渡收圓的天運樞機。

 

(二)普渡收圓之前兆:白陽普渡的三個「稍書傳信」時期 

  所謂「稍書傳信」,乃上天藉由民間信仰或謠諺、寶卷等形式,傳達上天救渡之訊息,是預告白陽普渡收圓之前兆。針對上天之垂象,廖教授探究宗教發展歷史,歸納出三個時期:

1、魏晉南北朝:民間「彌勒救世」的信仰。

2、元朝末年:民間歌謠「無生老母」的傳說。

3、明朝末年:民間寶卷預告「弓長祖」的降臨。

  在「稍書傳信」的階段,適逢中土沒有傳道祖師,但民間卻有新興宗教大量興起,上天藉之而諭知普渡收圓之到來。因此,無論道教、佛教或民間歌謠中的「無生老母」傳說,或《龍華聖經》中「弓長祖」的預言,都是上天的鋪排垂示,預告大地子民,白陽期普渡收圓大事將要到來。 

(三)天命在隱顯之間

  大道之流行,有顯有隱微;天命之傳承,應時應運,故有隱有顯。《道脈傳承錄,一條金線》云:「正法眼藏天命在,三期普渡一脈開;單傳雙承道統載,道隱道顯順天排;老水還潮續道脈,應運普傳萬八載。

  當大道隱晦的階段,傳道祖師中的白七祖馬七祖、羅八祖、黃九祖,聖訓所慈示,只知姓不知名,此時的傳道祖師,多隱身於民間教派。到了袁十二祖時,大道漸漸彰顯,進入開荒期的「先修後得」,重視九節玄工,「指關未指玄」。然而,即使苦煉功法,依然未能保障返回無極理天。直至王十五祖的「細收圓」階段,才有「指點玄關」,超氣入理。當白陽應運,天真辦理普渡收圓,即是大道彰顯,才有「先得後修」,一指超生之殊勝。

(四)天命傳承的方式

  《孟子·盡心下》最末章,歷敘儒家道統,提出「見而知之」及「聞而知之」的傳受方式。又《萬章〉篇,孟子答覆學生之問,明確指出帝舜之有天下,不是帝堯所與之,乃「天與之。」至於一貫道之天命授受,乃維皇上帝之主導,是「天授與」。不過,祖師與祖師之間的傳續,會有直接與間接的情況,廖教授指出了祖師傳承的情況:

1、師徒承天之景命,直接點授:例如,後東方十八代的達摩初祖傳二祖神光,五祖弘忍傳六祖惠能,劉十六祖點授路十七祖,都是見而知之的直接授受。

2、由天親授的遙傳方式:這往往是在世未相遇的兩代祖師,由上天親授天命,例如,黃九祖即是此種情況。

  然而,無論祖師與祖師之間是否直接點授,一貫道天命之傳承,皆是奉天承運的天命主導,故天命可貴而可畏。

三、由單傳獨授到普渡開荒期

  本單元作為承上啟下,廖教授分別為被曲解的歷代祖師作鄭重澄清,尤其辨正「白七祖馬七祖、羅八祖」,都是唐朝人,且據聖訓所揭示,只有姓氏沒有名諱。至於道內、道外所誤傳的「白玉蟾、馬端陽」,或者學者所訛誤推論而張冠李戴的「羅清、羅遠正、羅夢鴻」等等,此時皆一一澄清,嚴辨其不是一貫道的祖師。

  緊接著又闡述「儒起釋終火宅入,日後三期開普渡」的傳承脈絡。此時,跨越了道降師儒之階段,進入白陽期的道降庶民;傳道模式也由單傳獨授,走入大開普渡收圓的新世代。

四、普渡開荒期

  在這個單元之中,廖教授詮釋從六祖之後的道脈傳承及修辦特色,揭示「道轉火宅」、「單傳獨授」、「先修後得」等重點。

  蓋六祖之後,道轉火宅,道降庶民,止佛門衣缽之傳。爾後羅八祖急著想救渡眾生,辦理收圓,誤觸天機,老母因而收回天命,致使大地人間近千年的時間沒有明師降世。黃九祖、吳十祖、何十一祖,雖然傳承天命,可是仍未到普渡時期,因此,祖師只能暗鈞賢良,單傳獨授。直到袁十二祖承命之後,上天開啟「普渡開荒」的序幕,才有道務組織運作,大道始在中國西南方普傳。

  道統進入普渡開荒,為收圓而預作準備,卻也因為天考人驗而呈現紛然複雜之情況。《道脈傳承錄,一條金線》云:「接無欺徐楊祖,頂劫了道祖復;五老雲城章程著,鶴天奉旨道盤扶。覺一達本性理入,末後收圓應真儒;明師一指通天路,慈航天真眾生普。

  蓋袁十二祖傳徐十三祖楊十三祖,僅有兩年,徐、楊二祖即因皇風大考,頂劫歸天,袁十二祖因而再復出六年。袁十二祖歸天之後,上天為了穩定道場,故有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十一月四日「雲城七聖」的神判選賢,才有「五行」的代理天命。待「五行」中最後的「金老」回天之後,再由「素玉、素陽」暫代理天命五年。然而,此時道統更加分歧混亂,千門萬戶都認為自己掌天盤,就在「五行—水老」代理天命的階段,其實天命已轉盤,老母暗授天命姚十四祖。

  「五行十地」的傳道階段,人事錯綜,自以為是,給予吾人深刻提醒:天意的主導、上帝的授受,才能確保道脈傳承的正宗正脈,這是白陽弟子貞定道統真假,所不容置喙之地。而先修後得之祖師們的犧牲奉獻,則是吾人感念追恩之榜樣,南海古佛慈示吾人:「亙古聖道不易現,於至普渡遇收圓;趕上末後此一會,當知來龍去脈全。歷代聖賢仙佛聖,先修後得歷萬險;方得仙班神位列,萬世標名垂人間。

五、開荒收圓期

  本單元承上而來,主要著墨在王十五祖至十八代祖之間的道脈傳承。首先廖教授比對袁十二祖和王十五祖的〈進道文〉,凸顯普渡開荒時期「指關未指玄」和細收圓時期「點開玄中妙」的差異。開荒期之〈進道文〉為:

性命歸淨土,此處覓真元;
迷失當來路,輪迴苦萬千。
若遇明師指,微透妙中元;
時時拴意馬,刻刻鎖心猿。
都來二十句,端坐上青天。

十五代祖收圓期之〈
進道文〉為:

性命歸淨土,此處覓真元;
開荒闡大道,指關未指玄。
末後這一著,出細來收圓;
若遇明指示,衝破太極圈。
點開玄中妙,透出天外天;
桿頭進一步,真空廣無邊。
中候無極理,即是天羅仙;
老母來東震,萬法歸一關。
無在無不在,化億萬萬千;
讀此二十句,端坐上青天。

  由上述之〈進道文〉,足以辨別開荒期與收圓期的不同天時及傳道方式,也印證明師一指之殊勝,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緊接著廖教授傳述王十五祖「細收圓」的道統階段,雖屬收圓初期,但已進入「真儒應運」,預告「白陽應運」。在此繼往開來的時期,已有「超拔九玄七祖」、「渡化三曹」的殊勝因緣。緊接著劉祖清虛於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承運,老母有命,正式改稱「一貫道」,而天時已屆紅陽期了道歸家去的告終,大道堂堂進入白陽應運,是為路祖中一、弓長祖子系祖的天命傳承。

六、白陽期天命真傳之辨析

  這個部分廖教授嚴辨目前假借一貫道之名,紛然雜然所出現的左道旁支,揭示其妄稱祖師的魚目混珠情況,有的「各立門戶樹旗播」,有的「各稱祖師一方佔」,有的「各稱放命掌大權」。一九九四年冬季大典,發一慈法即有皇中慈訓,明確批示:

今時道場紊亂顛,各立門戶樹旗璠;

各稱祖師一方佔,各稱放命掌大權。

各有天命垂金線,各有道場後學全;

目無尊長自專辦,欺師滅祖違逆天。

如此孽子娘感嘆,一失之足墜魔圈;

這非為娘出考驗,這非為娘天命頒。

只因兒女起貪念,只因兒女入邪偏;

忘恩負義名相攬,為娘順水推舟前。

道場將有大考選,各當慎獨懺過愆;

為娘今日告一段,天機洩漏給兒男。

謹記在心過莫犯,素其本位按就班;

告誡領袖德培圓,以德服人啟後賢。

皇中有命大德選,明師子系與天然;

雨霖繼承聖事辦,點燃薪火照世間。

兒女認準一金線,前賢後學心相連;

天道明朗多考驗,三六四八攬地盤。

有真有假理不變,有佛有魔驗心堅;

若為領袖無正念,若為領袖想霸權。

若為領袖犯師道,若為領袖行邪偏;

而要什麼娘如願,讓爾擁有名利兼。

撥轉魔子來相伴,擁護助爾當前賢;

他日大考大清算,清濁分班判艾蘭;

故為領袖兢兢戰,領導後學慈心田。

勿信轉世稱彌勒,勿信濟公駕慈舟;

勿信師母是姓劉,勿信錦囊有遺留。

勿信領導掌樞紐,勿信暗傳或獨授;

勿信觀音渡迷倩。如來不動觀真我

自己無生在心頭;自己心慈即彌勒,

自己悲願觀音有。」

  皇母之慈訓,提醒白陽修士:今時道場,有真有假多考驗,若無正知正念陷入權利名相之競逐,終將因狂妄偏邪、修諸魔業而自食其果。故一貫道弟子皆宜秉持上天之慈示,提取善分別智,清明在躬,認清真假,緊迫一條金線,才能達本還源,歸根面 

  廖教授的一貫道道統論述,引經據典,有憑有據;重點明確,深入淺出;再輔以圖表,統整歸納,一目了然。使大家更為理路分明。

  「天命道統真傳」的專題,最後由陸點傳師慈悲「發一組天命傳承」。點傳師引證仙佛聖訓及具體人事,介紹白水聖帝及不休息菩薩的天命代理,作為本專題課程的最後圓成。白水聖帝臨壇指示:

盤古開天道已存,一條金線指原人;
三皇五帝開闢路,代代相傳時至今。
天然恩師中華母,同領天命辦末辰;
道統傳至十八代,六十四卦圓滿臻。
至此不續道統祖,莫要認假以為真;
於此天命代理續,無有稱師道祖云。
吾續代理尊天命,回天繳旨繼鴻珍;
功圓果滿返天理,封菩薩不休息。
回歸本位責任續,天命保管交代云;
茲事體大當慎重,全體修士當認清。
末後以假亂真者,趨諸罟護難翻身;
末後不遵天命者,自墜苦淵永沉淪。」

  這是二〇一八年,崇德新加坡道場的壇主班,白水聖帝針對天命道統、一條金線的指示,也確立了發一組的天命傳承。

  前述合計十堂的「天命道統真傳」課程,前後繫聯,一以貫之,疏通一貫道道統的源流發展,完成天命道統真傳的軸心論述。

  南屏濟公在〈新時代大格局〉中慈示:「欲在新時代中走出大格局,需……在學道中堅認道統,在修道中堅定道心;在講道中堅守道義,在辦道中堅恆道念;在行道中堅貞道脈,順境如是,逆境亦如是。人人不失其本源,不亂其金線,不入於旁門,不行於左道。

  濟公活佛在〈傳承獎〉聖訓中,也慈示白陽修士的傳承之道:「傳承之道乃樹修身之根本,志開創之道務;有敦化之厚德,為啟後之標杆。救眾生之宏愿,繼先賢之精神;延祖師之道脈,昭天命之永新。失一不可立也。故志士仁人,於天職使命上,能自厚其責,團結所舉,使百代之聖業能淵源流長,永續傳承也。

  天命道統的傳述,挺立一貫道的根本價值:道統的釐清,才能肯定道真、理真、天命真,確立一貫真傳的信仰核心。進而祖述傳道聖人所垂留之道範德業,憲彰其宏道渡化的行誼事蹟,涵養聖聖相傳之性理心法,傳承昭示人類歷史的永恆德暉。

  本次的天命道統專題,參班與聞的前賢皆因釐清道統而堅信道統,大家收穫滿懷也法喜充滿。

主題:仙佛聖訓

  本次推廣教育特以十篇仙佛聖訓作為授課主題,內容包括《歸根》一書中的〈傑出修士篇〉、〈慎獨篇〉、〈心念篇〉、〈成聖志成佛愿〉、〈學道篇〉,兩篇〈論語聖訓・序〉,兩篇《孟子聖訓・序〉,還有一篇〈忠義磅礴之闖五關正六根〉。除了校長陸點傳師慈悲之外,並且指派崇德學院的唐經欽教授、謝居憲教授、洪淑芬教授,共同完成仙佛聖訓的主題授課。

  首先,陸點傳師講述不休息菩薩所慈示的〈傑出修士篇〉。點傳師除了隨文講解聖訓義理之外,並讚頌不休息菩薩的精神,用以和此篇聖訓「傑出修士」之內涵相互輝映。點傳師慈悲:「不休息菩薩,一輩子清清淨淨。」沒事時,內心清清淨淨;有事時,一心構思如何弘展道務。祂老敬天愛人,曾自我表示過:「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放鬆過我自己」,這是聖潔與嚴謹的融合,因此,祂老不只是崇德的母親,而是白陽史傳上元亨利貞、恆誠無息的「不休息菩薩」。

  陸點傳師緊接著講述由濟公活佛所慈示的〈忠義磅礴之闖五關正六根〉。點傳師依然隨訓文而深入講解其義理,再引用白水聖帝之慈示,堅定了全體學員的修煉意志。老前人說:「你想要辦天道,就要好好自我刷洗乾淨。」是的,白陽修士,從凡夫地到聖賢地,內在皆需作一大清洗,這是由凡入聖、自我聖化的必要過程,若不能「闖五關:三清淨化、四正知止、財色斷絕、遠小人僻、戒惰習懶散」、「正六根」,又如何成為人中之龍鳳,道中之龍象呢?然而,這一切都要自覺,所以,成佛自己成,修辦道也要自己發心。」

  謝教授主要負責傳題〈慎獨篇〉、〈心念篇〉以及兩篇〈論語聖訓・序〉。前兩篇揭示內聖的精微工夫,後兩篇提示「執中貫一」的性理真傳。前者著墨在迴光返照,防微杜漸,慎心物於隱微的心性修煉;後者重在「明傳詩書暗傳道」的明師指受,可謂內外合一,一以貫之。  唐教授在傳題〈孟子聖訓・序〉時,開宗明義道出亞聖孟子的慈示:「仁,是與生俱來的本質;義,是理所當然的行為。仁義,是生命中最可貴的寶藏,也是歷史上最閃耀的光芒。」

  這是孟夫子光耀千古的不朽德輝,也是人人與生而俱的自性光輝。唐教授誠切與大家互勉:唯有內修己,外渡人;存養浩然正氣,力行仁義道德,才能發揮自性的純淨之美。

  洪教授在傳題〈成聖志成佛愿〉時指出:「聖志、佛愿」是白陽修士歸根復性的泱泱大道。這是「資糧」,作為修辦道的原動力:這是「道路」,作為達本還源的導航;這是紅塵俗世中的超然之志,更是千載混沌歲月中,航行人間的渡世舟。在傳題〈學道篇〉時則指出:「學道,是為務本之學。」白陽修士,先得後修,求道之後,更當恆誠力學、深蓄厚養,才能與聖佛同其心、合其德。

  本單元的聖訓傳述,主題深刻,內容充實,傳題講師皆恪盡厥職,全力以赴。但願人人因明理而建立正知正見,進而正德正修,使正法得以正傳:承擔自己的天命,了悟自己的使命,開啟自己的德命,創造眾生的慧命。

 

研究成果:「一貫道聖訓之棟別」、「一貫道得道之研究」、「聖靈與火洗禮之研究」 

一、一貫道聖訓之揀別

  蓋一貫道以「天人共辦」為傳道模式,天道設教的天啟智慧,誕生了仙佛聖訓。三天的推廣教育,無論「天命道統真傳」之專題,或仙佛聖訓之主題,乃至一貫道弟子學修講辦行的原動力、座右銘,往往依準於這些聖訓。因此,對於聖訓真偽深淺的揀別,不僅是當務之急,且顯得格外重要。

  在此課程之中,唐經欽教授首先說明一貫道發一組乩竅的使用原則,確立上天降筆的一致性及扶乩的嚴謹性。進而就大量的聖訓內容,進行「事例」與「理義」的檢視分析。

  「事例」的檢視,在於印證聖訓內容,是否具仙佛聖言量之大智慧,故得以具應時運指示之殊勝性。例如:崇德學院在籌設之歷程,仙佛借由聖訓指導設校目標,確定教務宗旨,設計學校校徽,訂立學院校訓,為崇德學院擘劃完整的設校辦學之藍圖。又借每期先修班之聖訓,傳咐上天的重要指示,俾使這所天人共辦之學校,能傳承聖佛菩薩的萬世金鐘

  再如不休息菩薩成道歸天之後,仙佛透過發一各單位的聖訓,交代韓老點傳師天命代理之事。例如:發一崇德,老母降旨云:「發一組受命者是兒萬年,……發一組各單位新局再創。」發一靈隱,老母降旨云:「衡量慎重囑靈隱道場,乙未春提人才萬年放命。」發一同義,大德真君批示:「萬年不卑不亢,奉天承運擔當。」這是天命傳承之大事,仙佛卻能在不同單位、不同時地、不同三才的條件下而有相同慈示。足見,仙佛應時運之指示,前後是否能連貫?聖訓彼此之間是否具互證性?凡此種種,皆得以揀別聖訓之真偽。

  唐教授接著說明檢視聖訓之「理義」,也可以貞定真偽。例如:是否符合聖訓的一貫脈絡?是否不違一貫道道義?前後聖訓是否義理連貫?道義是否能互證?是否具五教之圓通?凡此種種皆是揀別聖訓之方法。

  唐教授以其專業的學術涵養,加上修辦道的實務修養,旁徵博引,慎思明辨,不僅開研究領域之先河,也破除沙盤道之迷思,印證一貫道天人共辦之殊勝。 

二、一貫道得道之研究

  這個主題,是施春光教授關注多年也投注精神的研究範疇。施教授以其藥學專業之背景,探討一貫道得道之殊勝,不僅恰如其分,也有良好的成果。目前,不僅在學院開班授課,也發表為學術論文。

  課程中,施教授不吝於分享其研究成果探析生命之價值,研究身心靈之層次,追問死後之世界,關懷靈性之歸處,敘述三曹普渡之景況,揭示仙佛顯化之見證,探析成道封爵之條件,說明歸空身軟如棉之現象,再歸結於道之尊貴。施教授以其豐富的傳題內容,印證了明師一指點的殊勝。 

三、聖靈與火洗禮之研究

  「聖靈與火洗禮」之命題,攸關一貫道的「聖經證道」,也是基督徒能否回歸上帝國度的重要判準;為了一探究竟,崇德學院研究生黃錫卿講師以此為題,進行碩士論文之研究

  《聖經》中有許多關於末世的預言,除了著名的《啟示錄〉之外,尚有兩千年前先知施洗約翰對「聖靈與火洗禮」的預示。《聖經》記載:「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叫你們悔改,但那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這是「聖靈與火洗禮」的典故出處。然而,這位被施洗約翰所預告「在我以後來的,能力比我更大的」大能者,究竟指誰呢?誰能夠承擔聖靈與火的施洗天命呢?而所謂的「聖靈與火洗禮」又指涉什麼內涵?

  黃講師表示:關於「聖靈與火洗禮」的預言,不僅關涉基督教的末世救贖,也牽動「按手禮(Laying on of Hands)」與「聖靈的印記」(the Seal of the Spirit 等重大議題的討論。然而,如此重要之主題,基督教內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西元一九九五年八月十九日,活佛師尊及教化菩薩在發一崇德菲律賓齊德佛堂臨壇,批示了一篇石破天驚的聖訓,主題為〈GOSPEL〉。「冠頂訓」及「訓中訓」之內容如下:「聖經天道印證,天命明師傳承;手裡拿著簸箕,濟公活佛聖名。太初有道有神,創造萬物生人;上帝天父誠信,永生真理福音。聖靈聖火洗禮,眼燈照耀全身;賜給隱藏瑪那,生命之糧持存。回轉赤子樣式,進了天國歡欣;抱著小孩按手,祝福神國來臨。

  就此聖訓而觀,無論明示或暗喻,那位施洗約翰所預言的「大能者」,正是指向一貫道的天命明師,即手裡拿著簸箕的「濟公活佛」;至於「聖靈與火洗禮」,正是天命明師的一指點,用以開啟自性真主人,是爾後得以回歸無極理天的憑證。

  仙佛之聖訓已然道出基督教「聖靈與火洗禮」典故公案的真實義。然而,如何借聖經來證道?兩者之間的相應情況又為何?對於〈GOSPEL〉的天啟深義,又如何得到基督徒的相信?凡此種種,正是黃講師論文的關注重點,也是本次傳題的用意所在。

  黃講師指出:一九四七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死海古卷」文獻的陸續出土,不僅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施洗約翰的預言,也和〈GOSPEL〉的內容有許多相應之處,足以印證仙佛聖訓的真理啟示。

  一九四七年,在死海附近的昆蘭(Qumran)洞穴,有位名叫 Bedouin 的牧羊人,因無意間闖入一個洞穴,赫然發現珍貴的古卷。其後十年之間,考古學家前後在十四個洞穴中,挖出裝在瓦罐中的古卷。經由鑑定,古卷年代約在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一世紀之間,介於《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間的過渡期;再經由考證,施洗約翰和抄寫古卷的修道士,不僅有過具體接觸,並深受其思想的影響。

  黃講師表示:長期以來基督教對「後來較大能者」的詮釋,認為是耶穌基督,並多以兩次的洗禮來詮解「聖靈與火洗禮」。然而,「死海古卷」揭開了當時有位帶領大眾修持的「公義老師」(The Teacher of Righteousness),而這位大修行者將再度降世,作為末世「彌賽亞」的先驅。由於施洗約翰自幼便受此末世論的影響,詳聞「公義老師」的預言事蹟;因此,無論是施洗約翰「聖靈與火洗禮」的預示,或者「後來較大能者」的隱喻,皆因「死海古卷」的出現,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間。

  反觀一貫道的當代天命明師——濟公老師(The Teacher of Righteousness),不僅在稱名及三期救渡等天命任務,與「死海古卷」所預言的「公義老師」相符;且其「手裡拿著簸箕」的形象,「聖靈聖火洗禮」的敘述,亦與《聖經》的預言相應:就此而觀,「濟公老師」是否即《聖經》所預言的「後來較大能者」?是否即是「死海古卷」中的「公義老師」?而「聖靈與火洗禮」是一貫道的求道禮儀及其明師一指點嗎?凡此種種,皆是本次傳題之重點。

  黃講師說:「聖靈與火洗禮」是上帝大能的傑作,除了聖靈的恩賜之外,更是上帝的救恩計畫,攸關的是所有人類能否回天的關鍵,而這一切都將仰賴後來的那位「大能者」—就一貫道的道親而言,即是當代天命明師——濟公活佛。

  黃講師以其詳實的考證,務實的引述,加上清晰的辨論與傳述,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聖經證道因為「死海古卷」的出現與研究,有了更具體的證據。

  以上三個主題,都是崇德學院現階段的部分研究成果,作為本次推廣教育的授課內容。全體師生們將秉持仙佛之慈示,戰兢自持,以修道、實踐為根本,藉由學術研究以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從而輔助三曹普渡收圓之大事。 

結語與學員心得分享

  三天的真理洗滌,法語薰習,挺立了正知正見,建立起內在的根本信念,每位學員皆因煥發自性之光而法喜充滿。因此,推廣教育的最後一堂課,特別安排心聲迴響,分享學而時習之的悅樂以及重發心愿之法樂。以下分別由三位學員代表分享心得。 

一、發一天元長聖:李傑儒教授

  李兄傑儒是屏東大學中文系的教授,求道雖不久,但根基深厚,聞道不捨。他用十六字總結畢班的心情:「法喜充滿,豁然開朗;緊握金線,使命承擔。」

  他說:「沉浸在三天的真理大海之中,感恩與獲益非三言兩語所能敘述。廖教授講述天命道統真傳,直指一貫道最核心的議題,解答後學諸多疑惑,自此更認清歷代祖師的天命傳承。陸校長、唐教授、謝教授、洪教授指導聖訓研讀,將傳統經典與時代的貼合性,賦予了新生命力。然而聖訓如何棟別?唐教授已提出對策。還有施教授得道研究,都是用心的傳題。黃講師〈聖靈與火洗禮之研究〉,舉證詳實,給予後學極大震撼,今後擬渡基督教同仁求道,將具更大說服力。」

  李教授最後表示:「本次研習,充滿感恩喜悅,增長道義知識與修持要領。畢班後,更知緊握天命金線,加強修辦功夫,勇於承擔使命,學習實

踐師尊的三大宏愿。」

 

發一崇德:林兄泓翰

  林兄泓翰來自發一崇德,隸屬桃園道場學界,現在就讀大學四年級,是有抱負理想的白陽修士。以下是他的心得分享。

  他說:「參加三天的推廣教育,感到法喜充滿,對於天命道統、聖靈與火的洗禮等印證,有更深入的學習與體悟。」

  「經過三天的推廣教育後,後學深感崇德學院所做的道學研究,真是『編天下之經綸以立教垂統』,是以學術角度證實道之尊貴,後學認為如此豐碩且殊勝的研究成果,實在應該讓更多道親瞭解。後學思考著:在這三天課程結束後,我們回到各單位、各佛堂之後,能做些什麼?

  第一、推廣教育這三天精實的課程,後學看到各位前賢都很認真地學習,但這些關於道統天命、聖訓、實證五教同源的正知正見、重要的義理之辨等等,如果僅有在場兩百位的前賢得以聞之,實在可惜!所以後學認為我們每位班員出班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和各道親學講這次課程的內容,將學院研究的成果再推廣給更多的道親,以自己作為種子,種下正知見的樹苗。

  第二、學習學院研究生實事求是的精神及崇德學院的「宗風」。未來面對似是而非、或令人存疑的道學資訊,能夠以戰兢謹慎的態度去證實;無論是傳題的備課,甚或解答道親的疑問,都應該以真理、經典聖訓為依歸,避免以訛傳訛,或是身擔講師天職而卻誤信、謬述了錯誤的。道學資訊。

  第三、仙佛於一期又一期的崇德學院先修班中,慈示學院的目標方向,還有籌設過程的諸多顯化,都是上天的慈意,後學認為我們出班以後,也應該讓更多人瞭解崇德學院設立的殊勝,使命的不凡;介紹更多道親來參加推廣教育或先修班,或者護持白水聖帝大禮堂之興建。」

  林兄泓翰的心得分享,真切而篤實,相信他在推廣教育中所內化之真理養分,將壯大其修辦的生命歷程。 

發一慈濟:朱珍珍講師

  朱珍珍講師來自發一慈濟的新科講師,身為高中老師的她,對道有著堅實的信念與樂於奉獻的理念。

  她表示:這次參加推廣教育,收穫非常豐富,可惜很多道場的前賢都沒有聽到,她建議學院多辦幾場,也希望加長研習的時間。

  她說:聆聽廖教授的「天命道統真傳課程」,有正本清源之感。過去常聽到「遙傳、親授」等天命授受問題;又遇過「高台教」等不同教徒,種種疑惑不解,隨著課程的闡示而冰消瓦解。

  朱講師也分享在法國開荒,曾遇過家中五代信仰基督的一位法文老師。這位老師表示:「他讀過一遍又一遍的《聖經》,始終覺得《聖經》裡面,藏著一個巨大祕密。」這個「巨大祕密」為何?這位基督徒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凡是求過道的一貫道道親都知道,這是濟公老師「一指通天」的大祕密。這次推廣教育中「聖靈與火洗禮的研究」,深化了這個「巨大的祕密」,讓我們對聖經證道更加有信心。

  對於學院認真而專注的師資群,朱講師也表達她的誠摯感恩。最後她說:「三天的課程之後,她將帶著法喜、感恩、發心,離開崇德學院,走入修辦之道場。」

  以上三位班員的代表分享,此心真切,此理懇切,這是智慧交流的寶貴時光,也是德行的切磋,願立的砥礪。我們彼此祝願:修辦道上,真理真知真行,同知同見同行,將來共成大道。

  最後,崇德學院校長陸點傳師做簡短結語,為三天的課程劃上圓滿的句點。點傳師勉勵大家:「崇德學院位於全球磁場最好的地方,這是天人共辦的殿堂,有著經典聖訓彙集的寶庫,更擁有最優秀的指導教授——活佛恩師、諸天仙佛。歡迎大家報考崇德學院,關心學院。學院希望將仙佛所教導的,給予研究清楚,目前推廣教育的課程,都是教授群辛苦研究的結晶,當然好還要更好。讓我們持續再蘊釀再研究,明年一定有更好的成果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隨時回來,歡迎各組線來報考崇德學院,歡迎大家來參加推廣教育。謝謝大家的參與!」

  響徹於無極宮的熱烈掌聲,是肯定推廣教育的誠切心聲迴響。三天課程的結束,內心是清明的,意志是昂揚的,步履是踏實的,願立是堅定的;因為有使命的承擔,價值的挺立,天命的領航。為期三天的推廣教育,在獻香、叩首、謝恩之後,正式圓滿落幕。

  有人說:「三天的課程,精彩絕倫,心中的感動,無法言述。」有人發心要在出班之後,「將這份法喜及正知正見,在各處不斷傳遞,使之發酵。」有人則欲罷不能,期盼下次的再開班。是的,身為一貫道弟子,行走於返本還源的大道上,面對悠悠的一貫道發展史,亙古常新的天命道統真傳,我們豈能錯過令自己真正卓然挺立的機會!一貫道崇德學院,以最至誠感恩之心,竭誠歡迎您回來!

  深深感恩,無限祝福!

  (撰文:洪淑芬攝影:蔡孟佐)

附錄:

  1. 仙佛合著:《不朽聖業》(台中: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頁46-47
  2. 廖玉琬教授: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天命道統真傳〉講義(2019.07.22-24),頁1
  3. 南屏道濟:《一貫道疑問解答》(山東:青島崇華堂,1937年),頁9上:「自開天以來,共有六萬餘年,已有三期之分。第一期曰青陽劫,應於伏羲時代;第二期日紅陽劫,應於昭王時代;第三期曰白陽劫,應於午未交替之際。」
  4. 按:聖訓原本即作「『涵』谷關」。
  5.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19980523040201
  6.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20180615090001
  7. 聖賢仙佛齊著:《道脈傳承錄》(南投: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頁22
  8. 聖賢仙佛齊著:《道脈傳承錄》,頁22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2006年),頁529、頁430
  9. 聖賢仙佛齊著:《道脈傳承錄》,頁22
  10. 轉錄自:108 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廖玉琬教授上課之簡報。
  11. 轉錄自: 108 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廖玉琬教授上課之簡報。
  12. 轉錄自: 108 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廖玉琬教授上課之簡報。
  13. 轉錄自: 108 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廖玉琬教授上課之簡報。
  14.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20180615090001
  15.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20180615090001

  16.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20021221030001
  17.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20141130080101
  18. 以上三條引文轉錄自: 108 一貫道崇德學院推廣教育(非學分班),唐經欽教授上課之簡報。
  19. 上述兩條引文,見於《馬太福音》三章11節、《路加福音》三章16節。
  20. 發一崇德聖訓資料庫,〈仙佛聖訓——GOSPEL〉(南投:發一崇德道務中心),編號19950819189903 

資料來源:《發一崇德雜誌》2019年十月號(第164期),頁88-108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