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10-05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十實合道

西元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民國一〇一年歲次壬辰三月廿四日 光慧 崇德佛院
發一崇德學界講師班

十實合道

做人要老實老實則人重;做事要踏實踏實則人合。
修行要心實心實則人欽;行道要務實務實則人效。
言語要信實信實則人誠;講行要合實合實則人範。
願力要堅實堅實則功成;規行要守實守實則人敬。
待人要真實真實則成人;導人要契實契實則合機。

此「十實」,時時存念,無有偏頗;
真行老實修行,真心一切真,真行一切合天。
守己念,安其位,效聖賢,勿妄舉;
真心意誠,誠敬奉獻於天、於人、於事、於已。
此真實,時時中,力法信實,必有成就也。

  崇德人要有精神,崇德的精神是什麼?你們都力行了嗎?你們都十全十美了嗎?學界是精英人才最多的。這一代代的薪火要相傳,這一代一代的使命要相傳。這才是我們崇德人的精神。懂嗎?

  自己,不重要,而是「你所做的事」才重要。「做了什麽事」、「成就了什麼人」才重要。大家修道,越修越只有看重自己,當要知道,自己不重要,才能把重心放在眾生的身上,對不對呢?(對!)所以,現在道場人人有發展,個個成棟樑;但是,要明白,如何把你一個人化成千萬個,那才是「智慧」。「才」不顯,而是才厚;才實德厚,才能夠載眾,大家明白嗎?

  先想一想,上從點傳,中有講師,下到道親、壇主,大家的心都真修嗎?你修了多少,你才能成就別人多少,懂嗎?因此,今天大家共聚,我們當然要能夠定下目標,今天才不會白來,懂嗎?那麼,怎麼定?定,有「定時」、「定位」。定位,才能夠不會迷路,是嗎?(是!)自己本身有定位,你才能夠定出方向,也才能夠定出人生的路啊!

  「制度」要構成,是在「理」的條件上,才能夠構成;再來,創新,創新不是求變,而是依循「古道」,這「道」循著這一條金線,真正踏實的修、的走、的辦,懂嗎?此三種才能夠開展道務,懂嗎?因此,大家要明白,你的使命在哪裡?你才能夠好好用心。
  影音廣角多元世紀,各人各自做,不懂保護道場、保護仙佛,這就會亂象。如同今天這一場,也一定大有人會到處喧譁,此不明智;所以,越末後,擾亂身心就越多,左道旁門就更有管道來擾亂,懂嗎?要正知、正見,保護道場,好嗎?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48-5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崇德人之路

西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廿三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七月二十三日 印尼 崇德佛院
雅加達道務中心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羊羔跪乳表恩情,飲水思源報天恩;
能逢大道感心間,欲報之思二六行。
人能知遇大道,抱其虔誠之心;
能遇明師,乃三生之幸,
而該當懷恩,以廣渡眾生;
而報答其天恩浩蕩;師尊師母引道之恩。
固其金線不亂,真理真行踏實而修,
明白:「無前者,何來有後」?
故當一切點水之恩,報以湧泉;
無私、無偏,用正大光明,行其大道;
點點、滴滴,與眾生同在,甘苦與共;
用真誠、正知見,引導眾生理路明;
必不離聖賢之德性。
一貫始終,不疑有它;
真懷真心,固本守德;
飲水思源,尊師重道;
必為崇德人之路也。
 

修辦道,本不畏,風霜冰雪;
這一切,咱付出,全為眾生。
盼只盼,我後學,再接再厲;
為上天,師尊母,廣怖大道;
不論是,登高山,或是涉水;
只求著,這眾生,跳脫苦海。
想一想,心傷至,上天慈悲;
再撥轉,再助力,九州放光;
我亦是,在理天,助道打幫;
我亦是,在大家,你們心中。
昔日景,今朝是,雖有不同;
但知道,崇德人,永續道傳;
但知道,崇德人,福慧雙修;
但知道,崇德人,上天之才;
故我心,也歡顏,再見成果;
希望眾,體訓文,參其奧義。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46-47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雅加達道務中心育德(民97.08.2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道德氣節

西元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民國一〇五年歲次丙申三月十七日 臺中 乙區 正茂佛院
臺中道場 乙區 社會界國語二天率性進修班

道德氣節

人雖欲欺蒙吾,其何阻於大道乎!
人雖欲厭惡吾,其何滅於天意乎!
人雖欲誹謗吾,其何傷於佛志乎!
人雖欲譏笑吾,其何犯於佛行乎!
人雖欲玷辱吾,其何污於佛心乎!
人雖欲輕蔑吾,其何喪於佛愿乎!
人雖欲求備吾,其何敗於佛性乎!
是深信佛由人修,如磐石天鼎地爐。
志不求易達深度,事不避難煉功夫。
盡心盡力初衷固,自強不息德不孤。
尊師重道報恩囑,達本還源赴瑤都。
道德氣節如是處,勉言諄諄君子儒。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44-45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修道人志節

西元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三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八月十四日 臺北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修道人志節

行功課自警箴言,錄大要銘心田;
尊德貴立竿見影,士以身作則焉。
代天宣克念作聖,義人利行完全;
氣沖天孜孜不倦,行千里化有緣;
操嚴守光明磊落,道典範留人間。
修道之宗旨,在行「忠孝節義」。
人道為天道之基,天道為人道之樞;君子務本。
不懼世態之動盪,不畏時窮運隱晦;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忠誠信實以行道,嚴以律己身作則。
倘若修者:
攬權霸勢、使巧鬥智、
竊功圖名、貪財好貨、
結黨營私、欺上瞞下、
浪費公帑、假公濟私、
紊亂系統、理念邪偏;
又如何能代表師尊師母德宏道?
又如何能凝聚道親道場,團結合作?
又如何能調整理路信念,正知正見?
又如何能接引原胎佛子,同上法船?
故修者
立身處世,戰戰兢兢。
窮途末路,亦不改吾志;
高官厚祿,亦不變吾心;
槍林彈雨,亦不退吾身;
心膽俱裂,亦不減吾信;
天崩地裂,亦不滅吾願。
舉手投足,處處合道,求得萬古美名。
若稍縱「心念」,則遺臭萬年。
此乃「修道人志節」矣!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41-43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臺北道場修道人志節(民97.09.1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飲水思源 承上啓下

西元二〇〇九年四月十一日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歲次己丑三月十六日 加德滿都 富德佛堂
尼泊爾到務中心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飲水思源 承上啓下

夫修者,應能「飲水思源、承上啟下」
飲水者,感恩、謝恩,誠意有;
思源者,知恩、報恩,天恩酬。
承上者,立愿、了愿,無怨尤;
啟下者,立志、立品,才德優。
更應學習佛、菩薩之大愿宏深:
大慈心,給予一切眾生安樂;
大悲心,荷擔眾生難行苦行;
大行心,恒順眾生普皆廻向;
大勇心,道志不退勇猛精進;
大智心,體解契入諸法平等。
在修行路上,戰戰兢兢,不敢稍縱歇息;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縱使跌跌撞撞,仍然甘心,沒有怨言;
  受盡屈辱,仍然歡心,沒有怨懟;
  嚐盡冷暖,仍然樂心,沒有怨恨;
  遭受誤解,仍然真心,沒有怨想。
要相信:沒有突不破的難關;沒有解不開的難題;
    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每一個挫折、每一個打擊、每一個傷痛,
都是上天最好的禮物。
每一個逆境、每一個困難、每一個磨練,
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每一個要求、每一個問題、每一個壓力,
都是成長最好的機會。

  我對你們的愛,不因時間空間而改變;希望你們對我的心,也是一樣。
讓你我,手牽手,心相連;讓你我,齊步走,同步行。許下你我的承諾,實踐你我的愿力;付出你我的熱情,堅持你我的信念。創造永恆的未來,承續普渡之慧命,
立下不朽之聖業!

  這個家,靠大家!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修辦、一起成長。」一起努力,真的真的不要分彼又論此。對天有信心嗎?對道有信心嗎?對老前人有信心嗎?對我有信心嗎?對崇德有信心嗎?有的話,真的要好好修、好好辦!給我爭氣啊!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37-40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尼泊爾道務中心飲水思源、承上啓下(民98.04.1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天恩師德 尊師重道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一月十五日 亞羅士打 崇德道院
亞羅士打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天恩師德 尊師重道

天恩浩浩大須彌,師德巍巍化群黎;
尊師之訓繼師志,重道任遠功德積。
上天慈憫降大道,覆育之恩挽九六;
悟其真人,真修實煉,登上法船,
了其輪迴四生六道。
師恩比天,渡盡眾生;
三曹明師,為化迷子,改惡向善,
修其性王,真功實善,培德奠基;
此恩此德,今生今世報答不完。
唯真行大道,用古綱常喚醒有緣,認理速修;
而非口上之談,而非口言身不行;
立身典範,教其後人,培德養慧。
感天恩,報師德,尊師訓,重道行;
一切歸於無我、無為;一切真修、真行、真誠。
真入苦海救眾生,報天恩師德於萬一。
誠惶誠恐,自警為誡矣!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35-36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亞羅士打道場天恩師德、尊師重道(民97.12.12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壇主其任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五月廿五日 雅加達 崇德佛院
雅加達道務中心 人才精進班

天下貿貿修道士,其言行為人所師法;
壇主者其任更甚,尤當自思:
何以展現道尊德貴?
何能彰顯修士之志氣節操?
行孝悌、懷忠恕、倡仁義,以敦人倫;
培道德、養浩然、抱慈悲,為世人楷模。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34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壇主愿行

西元二〇一四年六月廿九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三日 美里 常德佛院
砂勞越道務中心美里區壇主班

壇主愿行

壇主者,乃佛堂中一主人也。
愿行者,立愿當了愿;
推其行,行至堅,無有停輟不前也。
然使命與任務,何其尊貴!何其殊勝!
修於白陽道場之中,上下人人皆當以本職素位而行。
點傳有職,講師有責,壇主使命豈能馬虎?
愿行人間、道成天上者,比比皆是;
故眾壇主,斯時當以志節操守,以壇主之責任也。
於本身行之誠敬,於本心學聖之道;
於佛事恭敬完成,於同修互體信任;
於道中工作盡責,於班程不有缺席;
於眾生渡人成全,於前輩助道不慢;
於開荒三施助齊。
於天存誠,於地存敬,誠敬於天人;
守之本份,行古仁義,
代天化宣,廣渡善男信女上岸,
如此者之壇主,必名標天榜也。
崇德道場何其殊勝!上天厚愛人人修行。
臺灣地道傳各國,各地宏展人才精誠。
有規有矩井然有序,為我崇德道場傳承。
各其天職各盡其力,上下之間壇主職重。
孰也不能推卸責任,孰也可以聖業成功。
唯在心中傳精神也,唯在愿行相知相並。
此乃無價甚相倍薇,此乃天人共辦一程。
同為未來局面開啟,同為末後廣化眾生。
故我後學當知積極,報恩了愿速達天庭。

壇主力行責任使命,清口茹素道務推動。
壇主明白愿力之緊,無常之速建德立功。
壇主助道無有別相,善與人同荒地播種。
壇主修身節操乃重,忠恕於人立道己誠。
壇主之務工作恪盡,體施不叨攬過推功。
壇主種德德馨傳啟,道化家庭開設舟成。
壇主惜物憤高除去,謙德心懷從己清明。
壇主勸人怖施行善,德輝立全超凡入聖。
壇主吃苦耐勞不怨,承此賢行從己身躬。
壇主使命一一明曉,常做常行愿了返宮。

  今日大家皆是有至誠來學道,學如何做一位標準壇主,學如何做一位佛堂主人,這有功課,得要認真。

  各當用心,才不會枉費上天的撥轉。所以,能在道場學道,要好好珍惜,要能夠真心力行。要達道,得從你自身改變起,無論現在你的天職是什麽,總得要把修心修道擺在第一;而後你才能好好去盡職,而後你才能站得住腳。你自己本身不做標竿,後學如何去學呢?你在道場數十年,就要有數十年的功夫;而不是倚老賣老,而不是握著天職而不盡心,這不是對不起人嗎?愧對天恩、愧對師德、愧對眾生。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29-3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壇主講師者

西元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六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十月十五日 加德滿都 正和佛堂
尼泊爾道務中心 社會界尼泊爾語一天壇主班

壇主講師者其責在:
啟發眾生的良知良能,觸發眾生的慈心悲愿;
激發眾生的熱誠動力,開發眾生的智心慧解。
外能:
以正確的理念宣揚真理,以精進的觀念充實自我;
以純正的心念行功立德,以堅固的信念開闡渡化。
內須:
嚴以律己而自我省思,謹言慎行而中規中矩;
內觀無明而戒貪嗔癡,韜光養晦而培養氣質。
不自恃,不輕浮,不嫉能;能柔軟,能自重,能舉賢。

願眾以此自勉之,彰顯修者之格局器量。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27-28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囑咐壇主

西元二〇〇九年二月六日中華民國九十八年歳次已丑正月十二日 光慧 崇德佛院

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負責群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囑咐壇主
訓重提,告於壇主,真修實煉行正直。
望一心,不歧不求,真修實煉真付出。
訓牢守,佛規遵奉,彬彬君子模範持。
意握定,勇猛精進,大仁大義無有私。
壇主者,為一舟之主,身繫牽引芸芸眾生之大任。
當明白:己心慈悲與否?眾生在看!
    己德培固與否?眾生在看!
    己身行正與否?眾生在看!
    己言合理與否?眾生在看!

一言一默,一坐一行,皆不可苟且處之。
是以壇主
於「凡事」上:「戒慎警惕,自我提醒省思,以不壞道場之名譽。」
於「聖業」上:「真心真行,盡心盡力付出,以永保初發心之誠懇。」
用無為心,行有為事。
以「學修講辦」奠基礎,進而「敦品崇禮,志道立德。」
以「仙佛聖訓」為圭泉,嚴令「遵道依理,認準金線。」
應切記:時勢有變,道場付出,共辦三曹的心不變。
    人心有變,敬天禮神,推道訓俗的心不
    道場有變,學修講辦,尊師重道的心不變。
    制度有變,認理實修,恪盡天職的心不變。
    環境有變,慈悲喜捨,普渡眾生的心不變。
須知:修,是修自己的心;
   修,是修自己的命。
如同:「竹箭有筠,松柏有心。」
縱世道動盪,變亂不安,亦修道;效日月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矣!

  感謝 老母大慈大悲,惠我崇德,慧命永續,道脈傳承。正望我之後學:提振精神,加緊腳步,卯足全力,全心衝刺,真心化眾、喜心惠眾、慈心與眾!莫忘站得越高,大家的檢視更嚴密、更放大,豈可不謹慎?豈能不付出?大家說是不是呢?

  重會面,心歡喜,大家有否事報告?大家有否新推展?大家有否德功言行皆精進?有嗎?故而鎮壇之訓文,乃是告知大家,皆是法船之駕駛;當時時檢視自己,當時時慈悲眾生,不落人口舌。唯有己身言行持正,唯有初發之心志,時刻提振。爾們皆知,道權道名,終歸要放下 道場後學,終歸要傳承。生時明理,勝過死後空追悔。爾們如何言行動作,大家明眼皆在看,故而負責當盡責。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23-26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負責群囑咐壇主(民98.02.06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