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10-05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崇德家訓

西元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六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元月十七日 光慧 崇德佛院
發一崇德全省清靜班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崇德家訓

  大道殊勝、歷代淵源,天命明師、普渡三曹;發一崇德、戰兢惕勵,承繼德志、尊師重道;以挽古禮、重振道風,以宣仁義、儒家精神為要。

  續聖業薪傳,三界宏觀發展;老中青少、各盡其才,十組強化、道務扎根。推其旨宗、宇內安定,各區壇間、莫求屋美華廈;不越地方佛院,不屢募道親薪糧。

  點傳者用公心辦道圓滿,扶弱小助偏遠慈心不減;佛規嚴戒律森不紊系統,尊師道引後進真誠不退;國內外有規矩方圓尺度,渡眾生不分彼見道成道。講師者提昇質傳題實務,內與外合義理代天化宣;壇主者始終誠承上啟下,體前實護道場真心不退;宇內能合此理,與外見賢思齊。

  推大道,我崇德當仁不讓;慈悲喜捨真道展,提拔同修辦道宏。

  家訓示此,眾崇德人!期盼同心同德開創;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四海見證大道宏展;天下賢士有志一同,為法渡眾三曹齊渡;時刻不易崇德真心,天心相連萬國德沾。題於光慧

  你們這一生既然已發心行「菩薩愿」,那你就應該好好珍惜每一天,好好勤勞修辦道。辦道能宏展或不宏展,這還要依個人的緣、個人的愿、個人的使命,這不是相對論。懂嗎?但是修道,你可以主宰你自己,想修或不修,就在於你。

  幾十載走過來,你的脾氣、你的毛病,是否成為你辦道的阻礙?是否成為你後學成就的阻礙?你的心境提昇與否,直接相關你的修辦成績。因此,昇與降,要能夠體認。懂嗎?

  我一定要幫助大家成佛成聖成賢為止!這是我對你們的責任,也是對 老母的交待,對老師師母老前人的交待。

  我可以吃苦受累,可是卻不忍你們風霜疾苦!我可以承受萬魔考驗,可是我不忍你們受考遇難,這是我的責任,這是我的愿力,這更是我生生世世不止息的腳步。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1-1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崇德精神篇》:崇德家書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一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月初四日 臺中 崇德佛院
臺中道場全體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崇德家書
  一封家書,欲語淚先流;
  一片情感,前人思後學;
  一生歷程,血淚鋪道程。
  這一封崇德家書,可否寄到後學們的手上?
                  咳!咳!

  想六十餘載披星戴月,為了宏願漂洋過海;屢屢艱辛,走過官考連連,走過鍛言謗語。一路來,我戰戰兢兢,警惕自己,不敢稍縱歇息;終於創出了崇德聖業,海內海外之道場。我頂著不悔之願行,始終不移!

  大開普渡,每個人都辦上一段;將自己手上這一段,人人相連起來,就成一個面;這個面就是普渡三曹的重責,生命有限,不論現在你的天職是什麼?道名有多躁?道權有多大?最終還是要「放下」;不管你佛堂有多多?道務有多廣?最終還是要「傳承」。傳承使命,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敬老尊賢,提攜後輩。傳承要傳「」、傳「精神」。

  今日裡語重心長,望我崇德人,皆能承續這德業。在你手上這一段,一定要好好辦,好好留下行誼典範;終日至末之時,所回天是面母 繳旨,還是面母 請罪,就由己擇。

  修辦良才,高策以立方針;瞻前顧後,以穩基石;共辦白陽聖事,穩固崇德聖業;再開創德功藍圖,以臻大同世界。

  崇德家書吾訓告,垂此家書後學寄;各承使命擔責任,不負我託聖業續;無私無我無為抱,創出道場新格局。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8-10

結緣訓全文:不休息菩薩結緣訓:臺中道場精神指標、崇德家書(民97.11.0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題序


出版序

  天恩浩蕩,老祖師鴻慈,師尊師母聖德無疆,白水聖帝護佑,末後大事普渡收圓,上天開恩降道拯善信,可得可修可辦可成,白陽修士成道者印證斑斑,此萬八一會,正如旭日東升,眾生領航偉績共瞻,永恆舵手掌握無限。

  前人陳大姑於二〇〇八年一月六日佛歸本位,六月十五日第一次結緣,上天封為「不休息菩薩」,至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九日,結緣三十五次。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在臺中道場結緣時提及,往後裡,我依然帶著大家往前,不管法會或機緣成熟,我亦到壇,指導大家,大家尊道依德而行!」自此,不休息菩薩臨壇批訓,無論是法會、海內外各種班程,乃至於帶亡靈到壇結緣,印證道真理真天命真。

  二〇一一年「三爐三會」天人視訊會議,互古未有的奇緣;上天有命,不休息菩薩在理天繼續領導發一崇德,更是三曹普渡一大事因緣,感老祖師師尊師母白水聖帝。十年來,不休息菩薩屢屢批訓慈勉,或指示道場方針、或提點修辦德功,篇篇慈訓,諄諄勗勉。二〇〇八年九月,在臺北道場結緣時,祂老慈悲「我一定會再繼續帶著大家,直到我的子弟兵成聖、成佛,我的愿力也無止終。」

  感恩不休息菩薩不離不棄的大愛,光慧文化以無比敬謹的心,將祂老在各地各班臨壇所慈示訓文摘其精要,集結彙編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此書內容分為〈崇德精神〉〈永續聖業〉〈學修講辦〉〈菩薩愿力〉〈愛與叮嚀〉五篇,字字珠璣,一句句都是苦口婆心的叮嚀囑語。

  適逢不休息菩薩成道十週年,光慧文化秉持祂老的慈示「宣化仙佛慈訓文」,盼閱此訓者,得大助力,重發心願,效法菩薩四無量心,五步五度功夫勤加力行,傳承道脈,永續聖業,以不負不休息菩薩的期許。

光慧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敬序

西元二〇一七年九月民國一〇六年歲次丁酉孟秋

2024-09-30

《祖師四十八訓》第45-48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四十五條

  辦道各習一業,卜、筮、醫,及地理、陽宅,皆可營生糊口,方能久住他鄉。路遙識馬力,日久見人心,久而自明。若無一點生業,只靠幾兩盤費,如何辦得過?故開道必須事有營生之計,方可有成。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72

《祖師四十八訓》第41-44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四十一條

  學人先讀《易經》及《皇極經世》,於天地之始終、物類之變化,胸有成竹,方不為異說旁門所惑。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68

《祖師四十八訓》第37-40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三十七條

  學人當知,道本無名,強名曰「道」;法本無為,強名日「修」。《金剛經》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無法可得,名阿羅漢;無行可行,名須菩提。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佛法離一切相,不得真傳者,多入頑空而不達應作如觀之作用、一合理相之實體、無上正等正覺之究竟。故吾傳道,先指明真如佛性、諸法空相,通天徹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之實理。此 理一人之本有,現現成成,因拘於氣稟、蔽於物慾,迷真逐妄、背覺合塵,忘其固有,流浪生死,故教以「有事戒淫念,無事戒雜念」之法;二念淨盡,則神合虛空,超出三界外,不囿五行中,而為萬劫不壞之大覺金仙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62

《祖師四十八訓》第33-36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三十三條

  諸家丹經,惟《參同契》、《悟真篇》,與一氣之流行、日月之盈虧,頗有見解,而吾之《三易探原》、《一貫探原》,已賅括其義過之。如欲看來亦可,如欲不看亦可。

  其男女、龍虎、鉛汞、鼎爐、火藥之寓言,淺見者,多妄意錯會,流入旁門;吾人既得末後一著、最上一乘之法,三教聖經,足可證驗。諸般丹經,法不可用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57

《祖師四十八訓》第29-32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二十九條

  凡學道者,當明師徒之大義,天地君親師,五恩並重。

  故君在臣無權,父在子無權,師在徒無權。今之為徒者,今日得道,明日即想權歸於已。夫與君爭權,謂之奸臣;與父爭權,謂之逆子;與師爭權,謂之叛徒。夫學道之人,捨恩割愛者,為成聖賢佛仙也。焉有不忠所事,而能成仙、成佛、成聖、成賢者?眾各勉之!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51

《祖師四十八訓》第25-28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二十五條

  現今吾道四京通行,吾註之書,北、東、南三京刊版,吾即不爭大小。吾門弟子,會通三教,貫徹天人者,指不勝屈,吾等豈肯輕拜他人為師?吾之不辭當家者,順助天道也,高虛之險,吾豈不知?吾不得已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47

《祖師四十八訓》第21-24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二十一條

  學道之人,必須仁義為本,忠信為先。在官者,忠於其職,靖恭爾位;在野者,奉公守法,不許做宰殺酒家、煙館賭局、花柳敗類之絮,致玷清規。

  至於三教聖人之道,雖係正事,然德修謗興,道高毀來,文王難免羑里之囚,孔子尚有之厄,故聖人云:「欲作精金美玉的人品,須從烈火中煉來;想成掀天揭地的事業,當自薄冰上履過。一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不受魔難不成佛,「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之修道者皆然,今人何獨不然?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長春真人曰:「為人誰不遭魔劫,不似西方荊棘多。」又曰:「道高一尺魔千丈,心猿全憑用力降。」「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42-43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