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4-26

【四、孝悌之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現在的小孩子是不是什麼都有,父母是不是樣樣都給了你們,要吃的、要喝的、要用的,包括要玩的,沒有一樣不給的,這樣子好不好呢?(不好)無形當中,父母的愛就會寵壞了你們,你們沒有辦法去吃苦耐勞,這就是什麼都有的後遺症、副作用,懂不懂?所以為人父母的不要想說:我什麼都要給小孩子最好的,人家小孩子有什麼,我一定給他有什麼?當心啊!這樣子這樣子不見得是對他好哦!知道嗎?以後你們也是為人父母,都有機會,真正要為後代子孫好,要如何好呢?帶他們來求道、修辦道。所以「外在的物質永遠比不上內在的精神」懂不懂?你外在的東西是不長久的,人都是如此,你給他再多,給得再多,永遠也不覺得夠啊!永遠也不會覺得滿足的,唯有給他精神上的鼓勵支持,塑造一個完美的品格,正確的人生價值,才能夠幫助他走得永久。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事父母能竭其力》白話訓

 

【三、禮與仁】

{禮

哪吒太子慈悲囑語

※做人要有禮貌,這樣才會有人緣、有佛緣,不要沉默寡言,不要口難開,要適時的表達你該說的、表達你該做的。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吾必之學矣》白話訓

 

【二、性與天道】

 {性}

南屏道濟慈悲囑語

※你們有沒有藏經閣,藏經閣在哪裡?你們有沒有走進去?點傳師幫你們打開了,你們要走進去哦!你們看是點傳師的手,其實是為師藉著點傳師的手,把你的玄關竅打開,聽懂嗎?那裡面有無盡的寶藏,就像一座藏經閣,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性,那個自性就像藏經閣,它包含了無窮無盡的知識,只要我們願意走進去,就一定有收。今天無縫鎖打開了,門打開了,就靠著自己走進去,去吸收、去應用,現在看各位兒囉!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學而》白話訓

 

【一、孔子行誼與孔子弟子志行】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孔老夫子心願是什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所以儒家應運,對於老者應該要多給一些關心與照料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未之有也》白話訓

 

2024-04-25

【八、生命成就篇】

§用心在哪裡 成就便在哪裡 淡名利菩薩行§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請問諸位吾聰明的徒兒們!名利重不重要啊?很重要,是不是?我的徒兒們!名利在你們的心裡是很重要的,是不是?要你們淡泊名利,可不簡單啊!在這個科技文明的社會,名利在你們心中是佔第一名啊!是不是啊?所以,你們每天忙!忙!忙!為的是什麼?為的是生活,為的是三餐,為的是Money,是不是?所以,沒有Money,萬萬不能:有了money,也不一定萬萬能。所以,追到很多money的時候,那麼看看你身邊的人,看看你的心裡,有沒有充實?還是空虛啊!你身邊的人是看到你的money靠近你,還是真正的以心來交心?所以,自古聖賢為何能看破富貴榮華?皆是過眼雲煙。

【七、歷練成器篇】

§珍惜人身認清已 立志發願致聖賢§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做人苦不苦?不苦嗎?請問你去摸那些沒生命的,會去愛它們嗎?你覺得你喜歡跟電腦相處在一起,還是喜歡跟人相處在一起?講真話了,為什麼?因為它沒有情緒嘛!錯了!它有時候會給你來一點情緒(當掉)你知道嗎?這叫做「機率」呀!可是跟你的家人相處,當你不高興的時候,那也叫「機率」呀!有沒有想過,電腦會這樣,人也會這樣,這叫「相對論」。住在人世間有善,也一定會有惡;沒有惡,怎麼會顯得你們的善?

【六、道化家庭篇】

§道在日用尋常間 道化家庭惜因緣§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道」在哪裡?你本身就有了,那你今天來做什麼呢?你有沒有謙虛的心、願意學習的心?裝的更多啊!「道」不只在你的心裡,在你的身體,在你的家裡,在這個社會,在這個國家,對不對?唯有「道」才能移風易俗,以道援溺,所以,你們現在學道,更要加緊腳步。

【五、廣結善緣篇】

§道乃將己照顧好 亦不忘給他人鼓勵§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老師清唱善歌)「陌生城市中,喧嚷又浮動:名利和虛榮,多少依戀和盲從?閃爍的霓虹,絢爛又悾憁;憧憬和悸動,多少陷阱在其中?時髦流行風,色彩繽紛鮮濃,心靈空虛和惶恐,美麗面具扮笑容壓力和放縱,難圓綺麗的夢。文明科技至巔峰,真愛誰懂?」(調寄:臺北的天空)是哪裡的天空?不管這裡的天空是灰濛濛,不管這裡的天空是怎麽樣,但是你心裡的天空千萬不要暗暗的,也千萬不要沒有看到一點邊,好不好?讓你的天空多一點色彩,讓你的天空多一點光亮,更多一點希望。不管外面的天空如何,自己把自己照顧好。

《光明的智慧(16)》題序

封面頁:

人世間有許多過程,痛苦永遠比快樂還多,
若不執著,苦會轉樂。
愛過、痛過,才會醒悟,
因此人的覺悟是在痛苦當中覺醒的。
人應該要盡本分,做你應該要做的事,
不要過分的執著,那麽你才能夠在這人間瀟灑走一回。
  
              南海古佛慈悲    

2024-04-24

【四、破相守禮篇】

§放下身段除外相 從心下手學生活§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放得下你的身段嗎?可是你是大老呢!你是高高在上的爸爸呢!聽說碩士把它改成碩土,心就謙虛了;心謙虛,就放得下。在你所處的地方,你永遠都放得下名位,放得下身段,你就會輕鬆,會讓你們徹徹底底的輕鬆。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