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一八年四月七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二月廿二日 澳門 霖德壇
               澳門道務中心 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巧言令色非仁矣,實地而行,勇於振末流。
   真修辦君子,德行修養漸臻圓滿,惡習丢。
   休退轉,道念足,心無罢礙,莫落纏縛枷鎖。
   不住於表與相而修福慧,福俱智圓德修。
   信奉之而行以真,在誠清靜放下自悠遊。
   今觀世間萬法,了知慈悲緣理正,合情由。
   菩提明鏡時時拂拭慧光現,隨類化賢儔。
   五美五德勤培建,[1]學修講辦行,永無止休。
   化惡為善倡信義,導邪歸正,回心聖道謀。
   吾乃
  白水聖帝,奉
皇母顏,復問弟妹皆安否?止平妄念休妄動,再待吾來訓批說。
應時應機應因緣,今至霖德會群賢。問問大家好不好?問問大家否平安?
不容易呀今相聚,逢此殊勝壇主班。各有因緣與愿立,方能修辦建功端。
上天老母慈悲念,傳下大道渡女男。爾們趕上佳期會,可有感感在心間?
天恩師德莫忘了,湧泉以報代天宣。盡己之力道宣化,教化民心明理詮。
綱常倫理須提倡,孝悌忠信行完全。立志做個人上人,志在成就列仙班。
三六四八人有份,[2]誰修誰得可明焉?人間無無忠孝聖,天上無無功德仙。
弟妹若欲有成就,急起直追攀聖蓮。船開不待後來客,江心補漏已太難。
慧性靈心佳期應,建德如偷培內涵。志效古聖與先賢,一心是道志心堅。
心法菩薩無為念,付出犧牲無怨言。主敬存誠於二六,抱道奉行無倚偏。
而弗失之中道守,大學之道加體參。嘉樂君子德憲憲,見賢思齊過錯刪。
三省己身迴光照,待人寬厚律己嚴。行有不得求諸己,何有怨言是非談?
淨化道場人人做,根本之道當明全。淨化己心息妄念,安佳心靈天君安。
不起妄想與執著,無有怨憎與癡貪。清清靜靜念頭處,方是真正淨化言。
期許壇前吾弟妹,實修實辦代天宣。踏踏實實揚道往,切切實實築品蓮。
天時緊急非兒戲,急步向前無敷衍。天催地趕人緣凑,速速修辦加雙鞭。
有志定成天助進,何愁大道不能傳?知否?
壇前點傳聽吾言,淺言幾句放心田。爾們荷擔天命事,戰戰兢兢二六間。
真誠之念上天感,真心修辦天助肩。君子居易以俟命,不急不躁待機先。
上天雖然慈悲有,爾當三保來守全。[3]危邦亂邦居自警,莫可妄為可明焉?
傾聽後學心聲事,肚量廣大納諫言。更高標準對待己,方能導眾齊向前。
知否?
諸位壇主在佛軒,學修講辦發心虔。人能弘道當知曉,天人共辦聖道衍。
實心實意不退轉,心中有道不差偏。蒸蒸日上不懈怠,以能德慧雙併兼。
修道抱持平常心,平凡之中見非凡。修道抱持安定心,素位行之莫執偏。
修道抱持無住心,三輪體空術施全。[4]修道抱持無相心,唾面自乾展笑顏。
修道抱持精進心,六度萬行應世間。[5]修道抱持隨緣心,不隨不迎樂自然。
修道抱持慈悲心,孽海之中伸手援。修道抱持喜捨心,善與人同樂怡安。
修道抱持奉獻心,無為無求名不貪。修道抱持當下心,即知即行不遲延。
今以十心贈弟妹,但願弟妹實心圓。修辦功夫日積累,必有進步性光添。
好好努力於己責,不愧上天慈母顏。不負引保苦心念,引爾大道同修虔。
不負自己之使命,以竟全功返故天。明白嗎?
短暫時間會弟妹,相見時難別亦難。各位珍重再珍重,咱們理園再團圓。
虚空有盡愿無窮,抱此信心聖道衍。可大可久薪火續,一貫真傳永綿延。
因時制宜吾言此,不多往下再批言。待下有機再相會,別了壇前弟妹賢。
哈哈止。
資料來源:《2018年發一崇德各國壇主班聖訓彙編》(南投縣草屯鎮:發一崇德聖訓中心編輯,2019年2月),頁386-389。
[1] 「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恭而不驕、威而不猛。語出《論語‧堯曰》。
「五德」:溫、良、恭、儉、讓。見《論語‧學而》
[2] 「三六四八」:三萬六千聖,四萬八千賢。
[3] 「三保」:保護自己、保護前人、保護道場。
[4] 「三輪體空」是佛教用語,尤其在布施的修行中非常重要,指的是「布施者、受布施者、布施的對象」這三種觀念皆不執著、皆是空性,也就是「無布施者、無受布施者、無布施之物」,這樣才能達到無相布施,獲得無限功德,超越執著,證悟空性,這也是修行最終的目標。 
[5] 「六度萬行」是指大乘佛教中菩薩修行成佛的六種根本方法,又稱「六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