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己章 第三十三 |
第三十三講 真正的永生 |
知人者智。 |
能夠洞察人的善惡賢愚,能夠分別人的是非作為,這些都是智的表現。 |
自知者明。 |
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知道自己的不對,這就是明白自己心性的表現。 |
勝人者有力。 |
能夠戰勝別人、打敗別人,表示你有力量、有能力,但並不表示你就是一位堅強的人,更非代表永恒之道。因為,今天你有力量去打敗别人,假以时日,別人也一定千方百計想辦法來打敗你,所以這不是永恒之道。 |
自勝者強。 |
所以,只有能戰勝自己的人,能克服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是堅強的人。因為一個人的力量不過百斤,但若能守住「仁德」之心,必能戰勝一切,達到永恒。 |
知足者富。 |
所能夠知足的人,他的心裏反而沒有久缺;沒有久缺,就是不窮;不窮,就是富有的人了。 |
強行者有志。 |
假使要逞強、勉強去做甚麼事,就必須要靠志氣,沒有了這個志氣,就容易半途而廢。 |
不失其所者久。 |
所說,一個人做事應該不要失去立身處事的原則,那才是長久之道。能夠這樣不失為人處事的原則,就算肉體死亡了,他的精神還是永留人間,他的靈性就上升天堂。這才是真正的永生,真正的長壽。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148-150。
「知足」之相似文理: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33:盡己章 第三十三:「知足者富。」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44:知止章 第四十四:「知足不辱。」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46:知足章 第四十六:「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常足。」
「長久」之相似文理: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07:無私章 第七:「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33:盡己章 第三十三:「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59:長生章 第五十九:「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