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章 第四十四 |
第四十四講 身與名 |
名與身孰親。 |
身外的聲名,與身內真我的生命,哪一樣應該親近呢?身內真我實質的生命,與身外多餘的物質財貨,哪一樣應該重視呢?得到身外的聲名,與失去真我永恆的生命,兩者比較起來,哪一樣影響比較嚴重重呢? |
是故甚愛必大費。 |
所以說,過份的貪求物質與名利欲望的人,必定要勞心勞力,大費精神,結果失去越大反而越多。貪求利祿的人,必定喜愛寶貴的珍品,珍藏得越多,反而使人嫉妒怨恨之心,結果往往是身遭橫禍。 |
知足不辱。 |
所以,知足的人,他的心就減少貪求,身心自然超於無憂無慮之間,遠離了羞辱侮蔑之事,更不會遭到危險的禍事。像這樣的人,就可以與天地共長了。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183-184。
「知足」之相似文理: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33:盡己章 第三十三:「知足者富。」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44:知止章 第四十四:「知足不辱。」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46:知足章 第四十六:「禍莫大於不知足……故知足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