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6-30
2024-06-29
2024-06-27
2024-06-25
2024-06-24
2024-06-22
2024-06-13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81:不積章 第八十一
| 不積章 第八十一 | 第八十一講 聖人的使命 | 
| 信言不美。 | 信實的話,不是花言巧語,所以聽到耳裏,總是不悅耳、不動聽。花言巧語的話,雖然動聽,可是不一定是從心裡講出來的;因此,這種話總是缺乏信用實在。 | 
| 善言不辯。 | 美好的事物,良善的言語,不必去費口舌爭辯;費了口舌爭辯的事情,便非良善的言語,也非美好的事物。 | 
| 知者不博。 | 求真知的大智慧者,社會知識不必廣博,廣博反而得了「知障」,這就是聖人「守一而萬事畢」的原理。 所以,求得外在廣博的知識,不一定就是真知的大智慧者;因為,追求外在的形象,越追越遠,越追越迷,而且永遠無法探求真正的答案。 | 
| 聖人不積。 | 因此,聖人不必追求外在的知識,更不必追求物慾來佔為己有。 他只是奉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人,去禮讓人。然而,他卻沒有想到自己所做的結果,反而受人來欽佩,讓人來崇敬。不但如此,另一方面,更使他的博愛精神留在世人的心靈中,刻下了永恆的追思和懷念。 | 
| 天之道。利而不害。 | 因此,他好像上天的道理,只是利益萬物,而不去侵害萬物。聖人的道理,只是負擔調合大自然的使命,而不與人相爭。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83-284。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2-153。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80:不徙章 第八十
| 不徙章 第八十 | 第八十講 純樸的世界 | 
| 小國寡民。 | 如何回復到純樸的世界呢?應該像人民很少的小國家一樣,大家都過著純樸和諧的生活。在這個時候,即使有一些人才幹能超過十人甚至百人,也用不到他的才華;人民安居樂業、相處無事,就會尊重自己,也不想到處搬家了。  | 
| 雖有舟車。無所乘之。 | 這個時候,雖然有船有車,也沒有人爭先恐後,想去乘坐。就是有武裝的兵器,也不知道要放在那裡。
   | 
|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 使人民回復到自然純樸的世界。這時候,人民吃飯都覺得甘甜,粗衣都覺得華麗,居家都覺得安適,風俗習慣都覺得樂趣。
   | 
| 鄰國相望。 | 與鄰近的邦國互相遠望,都覺得友好;聽到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覺得調合。這時候,人民生活滿足,就是活到老,也沒有怨言,更不想搬家了。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81-282。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2-153。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9:左契章 第七十九
| 左契章 第七十九 | 第七十九講 上天的德性 | 
| 和大怨。 | 世人好勝之心甚強,私心過重。所以,常常為某些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爭執,或是結下仇恨。這都是雙方自負心甚強,才產生的結果。 因此,縱然在某種機緣下,有人出面調解了恩怨。可是雙方仍然有些不愉快的心情隱藏心中,還是難以化解的。 像這種勉強的和解,難道可算是完善的結果嗎?
   | 
| 是以聖人執左契。 | 所以,唯有聖人的心,虛靜恬淡,不與世人紛爭計較。如果有恩於世人,也不惦念心懷。 | 
| 故有德司契。 .徹:周代的田賦制度,十取一稅法。 | 就好像放款的官員,儘管發出款項,沒有捨不得的念頭,也沒有回報的思想,這就是有德之士的作為。 可是,世人的心就不同了,就好像是催討債款的人,借多少就要討回多少,一點也不放鬆。這不就好像無德的人,佈施了一些金錢財物,心裡就一直惦念著回報嗎?
   | 
| 天道無親。 | 所以,只有上天的德性是最令人欽佩了。因為它養育萬物,是不分親疏貴賤,同樣的施予恩惠。因此,行善之人的心境,應該學習上天的德性,跟它一樣擁有一顆大公無私的心。然後,你就是上天的知己。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78-280。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2-153。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8:水德章 第七十八
| 水德章 第七十八 | 第七十八講 柔弱的益處 | 
| 天下柔弱 |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沒有一樣能超過水了。水雖然柔弱,可是如果有其他堅強的東西去攻擊它,它總是得到最後的勝利。比如把石頭丟到水裡,石頭就被水涵蓋,因為水有「包涵性」;如火遇到它,就會被撲滅,因為它有「化解性」;如泥土遇到水,就變得柔軟,因為它有「柔韌性」;如木材浸在水裡就會腐爛,因為它有「滲透性」;
  如鋼鐵浸在水裏就會生鏽,因為它有「浸蝕性」。而且,水無論在什麼地方,柔弱低下的本性絕不更改,因為它有平等性。 | 
| 故柔勝剛。弱勝強。 | 以上這些都是代表著「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原理。像這些事實,天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可是,世人卻少有人能夠學習水的榜樣。
   | 
| 是以聖人云。 | 所以,聖人說:「能夠承受全國人民的汙穢與侮辱之人,才稱得上國家的主人翁;能夠承受全國災難的重擔,才稱得上天下之王。」
   | 
| 正言若反。 | 你看,像這種卑下委屈的話,就是聖人柔弱的真正本性,但是,卻能得到反面的益處啊!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76-277。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0-151。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6:柔弱章 第七十六
| 柔弱章 第七十六 | 第七十六講 柔弱與剛強 | 
| 人之生也柔弱。 | 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之後,身體才變成堅硬。 | 
| 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 萬物也是一樣,你看花草、樹木,它在活著的時候,也是柔軟的;死了之後,它才變得堅硬。  | 
| 故堅強者死之徒。 | 由以上的道理可以知道,一味守住剛強頑固的人,就是想快點邁向死亡的人;謙退柔弱的人,反而才能走向永生之路。
   | 
| 是以兵強則不勝。 | 因此,逞強於兵力,喜歡戰爭的國家,往往得不到勝利。就好像樹木強大的,反而會遭受砍伐。
   | 
| 堅強處下。 | 所以,經常自誇強大的人,反而使人討厭,讓人看不起他;而以讓退柔弱自處的人,反而讓人崇敬擁戴。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72-273。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0-151。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7:天道章 第七十七
| 天道章 第七十七 | 第七十七講 天道的微妙 | 
| 天之道。 | 天道的微妙,就好像拉開弓箭准備射擊的情況。目標在高的地方,弓弦要往下拉;目標在低的地方,弓弦就要往上拉。
   | 
| 有餘者損之。 | 目標距離較近的,拉弓的力量就要小一點;距離較遠的,拉弓的力量就要大一點。
   | 
| 天之道。 | 天道的微妙也是如此,物極必反,循環不已。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
   | 
| 人之道則不然。 | 可是,世人就不是這樣了。比如在為人處事方面,常常去做錦上添花這些虛偽的事;而救濟貧困這些實質的工作,卻少有人要去做。
   | 
|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 | 所以,有誰能夠將有餘的精神與財力,奉獻給天下貧困的人呢?我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 | 
| 是以聖人。 | 因此,聖人體悟大道,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這就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而是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這於是聖人所行的天道啊! .小編注:《道德經》傅奕本作「功成而不居」、《馬王堆老子乙德經》作「成功而弗居也」。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74-275。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七)〉,《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八月號(第175期),頁150-151。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5:貴生章第七十五
| 貴生章 第七十五 | 第七十五講 暴政之下(二) | 
| 民之飢。 | 暴政之下,執政的人只顧自己縱欲玩樂,對人民無「仁、義、禮、智、信」可言,這個時候,國家的課稅必然超過人民所得,人民在入不敷出,又勞力用盡的情況下,自然就飢餓不堪了。
   | 
| 民之難治。 | 執政者失去「仁、義、禮、智、信」以人民也跟著奸詐虛偽,等到這個時候,要治理百姓就困難重重了。
   | 
| 民之輕死。 | 一旦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人民也就不怕死了,這都是在上位者縱欲玩樂、過份奢侈,造成人民不怕死的結果。
   | 
| 夫唯無以生為者。 | 所以。唯有清心寡欲、恬淡虛靜,才是真正看重自己的生命;自奉太深、縱欲太深,反而是輕視自己的生命。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270-271。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52-153。電子書
【大哉問!】
【近一週熱門文章】
- 
開經讚 開經結善緣 經聲透上天 鬼神聞經卷 邪魔自滅形 舉香讚 爐中焚寶香 香煙達三界 三界神聖降 降宅賜福祥 淨五官 靈台清靜 神降太虛 色聲香味 意相皆無 六根清靜 摩柯普照 莊嚴法相 令吾安居 淨心咒 人心萬物靈 靈為萬物遷 遷善改諸惡 惡念化為煙 奉請 南無大慈大...
- 
中華民國一一四年(西元二〇二五年)九月十五日歲次乙巳七月廿四日 南投埔里天元佛院一貫道崇德學院 崇德學院 碩士班第十期開學典禮曁第十七期 崇德學院 先修班開學典禮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崇德領軍〉 『崇徳領軍』, 宗教學術深耕化,學院管理制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