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章 第三十七 |
第三十七講 人民的自然歸化 |
道常無為。 |
大道雖然是無為的,但是因為它的無為,反而使它無所不為。例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變遷,以及四季之調配,沒有一樣不是道的造化,沒有一樣不是從它的懷裡生長出來。所以是無為而無所不為。 |
侯王若能守。 |
因此,假使一位君主能夠守住無為的道,萬物自然就歸向於他。 |
化而欲作。 |
但是,在萬物歸順之後,難免還是會有些惡人使出欺詐的行為。如果為君王能善於挽救的話,以無為的道理去開導他,人民接受了無為的道理,自然好清好靜而無爭奪。 |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
倘若人民好清好靜而不再爭奪的話,天下自然歸化於清淨的正道了。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158-159。
「無為」之相似文理: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03:安民章 第三:「為無為。則無不治。」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37:無為章 第三十七:「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38:處厚章 第三十八:「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48:日損章 第四十八:「無為而無不為矣。」
-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63:無難章 第六十三:「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