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6-04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17:知有章 第十七

知有章 第十七

第十七講 國君的治世

太上。不知有之。

  上古時候,最有德的聖君,行的是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而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卻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

  再其次的賢明國君,雖然不能像上古最有德的聖君那樣淳樸無為,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親近百姓。如此仁德的國君,還是一樣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讚頌揚。

其次。畏之。

  再其次的國君,是以刑政與賞罰去教化與治理百姓,這時候的人民就知道畏懼國君了。

其次。侮之。

  最差的國君就無道無德了,他只會以權術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了。

故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種國君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呀!

猶兮其貴言。

  因此,想要達到上古淳樸的治世風氣,首先必須先看重自己的號令,講出來的話更要守誠信。

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遂:成就、完成。

  使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人人都能順利將自己的事做好,這種國君的治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

  可是,就算治世大功告成了,人民還是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說:「這是很自然的事嘛!」這樣的國君,才是最上等無為的國君啊!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99-101

【大哉問!】

天然古佛(師尊)1998年提問「道統是甚麼?」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