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有章 第十七 |
第十七講 國君的治世 |
太上。不知有之。 |
上古時候,最有德的聖君,行的是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使天下百姓不知不覺的自化;而人民暗受聖君的恩賜,卻不知道有聖君的存在。 |
其次。親之。譽之。 |
再其次的賢明國君,雖然不能像上古最有德的聖君那樣淳樸無為,但尚能以德教化百姓,親近百姓。如此仁德的國君,還是一樣能得到天下百姓的稱讚頌揚。 |
其次。畏之。 |
再其次的國君,是以刑政與賞罰去教化與治理百姓,這時候的人民就知道畏懼國君了。 |
其次。侮之。 |
最差的國君就無道無德了,他只會以權術愚弄人民,所以人民也就開始輕視侮辱國君了。
|
故信不足焉。 |
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這種國君本身的誠信不足,所以人民也就不相信他呀!
|
猶兮其貴言。 |
因此,想要達到上古淳樸的治世風氣,首先必須先看重自己的號令,講出來的話更要守誠信。
|
功成事遂。 .遂:成就、完成。 |
使人民都能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人人都能順利將自己的事做好,這種國君的治世,才可算是大功告成。 可是,就算治世大功告成了,人民還是不曉得這是國君的功勞,反而說:「這是很自然的事嘛!」這樣的國君,才是最上等無為的國君啊!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99-101。
「功成」之相似文理: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02:觀徼章 第二:「功成而弗居。」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09:持盈章 第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老子演譯上篇——道經】17:知有章 第十七:「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