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八日 民國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七日 苗粟 崇德佛院
苗栗道場 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佛堂開班,開啟心靈之門,展開人生尋根之旅。
佛堂設班,壇主講師荷任,闡道宗旨經訓落實。
參班入班,參悟深入道學,成聖成佛修辦奠基。
帶班護班,帶引培護力學,教育目標發愿修持。
南屏道濟,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八日 民國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七日 苗粟 崇德佛院
苗栗道場 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佛堂開班,開啟心靈之門,展開人生尋根之旅。
佛堂設班,壇主講師荷任,闡道宗旨經訓落實。
參班入班,參悟深入道學,成聖成佛修辦奠基。
帶班護班,帶引培護力學,教育目標發愿修持。
大學之道之真義 |
濟公活佛慈訓 |
所謂大學之道 芸芸眾生得道後 莫不學習疇昔之者 |
濟公活佛慈訓 |
明心見性開天門 務本生慧淺至深 |
濟公活佛慈訓 |
明明德者心善淵 心廣體胖似海寬 |
濟公活佛慈訓 |
至聖先師慈訓(「今世孔子」妙訓/1993年)
兩千多年前我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
讓你了解自己的本性,光明自己的德性,先良知後良能
那就是有體有用。正已成人才能達到至善、止於至善,
這就是內聖外王圓融,你有聖心渡大眾,自覺再渡人,
那才是功德圓滿,那才真叫聖人仙佛。
資料來源:廖玉琬教授講授《大學》大學之道〈八〉
研究參考:楊雁智撰《探析一貫道《白陽聖訓─大學》之「大學之道」》
西元二〇二三年五月十四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三月廿五日 花壇 正仁佛院
臺中道場 越語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堅持修辦原則〉
修辦者,
堅持信愿,堅持操守,
堅持標準,堅持道範。
以一心至誠不改,
為眾生無為付出,為眾生踏遍千山萬水,
為眾生犧牲不忘,為眾生盡心竭力。
無論環境如何,誓死不低頭;
無論考驗如何,真誠不改;
無論前方的路如何,
道心永不變,原則永不改。
堅持修辦道的志節,
堅持再堅持,再再堅持,
必然可證聖賢之道。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一日 光慧 崇德佛院
臺中道場 雅潭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修辦者應有之認知〉
修辦無求,唯在認理;修辦無方,唯在實修。
修辦無為,唯在真功;修辦無私,唯在實善。
修辦無怨,唯在至誠;修辦無悔,唯在至真。
修辦無我,唯在放下;修辦無礙,唯在當下。
修者應有如是念,應作如是觀。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他人之鬥不妨我行;
他人之過不擾我意,他人之錯不亂我本;
他人之失不障我念,他人之輟不滅我勤;
他人之譏不滅我志,他人之毀不傷我修;
他人之指不礙我愿,他人之責不損我定;
他人之貪不害我德,他人之狂不易我節。
定靜安慮於每個時刻,
寵辱不驚於每個境遇,
素位而行於每個階段,
盡心盡力於每個環節,
不論如何皆秉持初衷,
不論何時皆真心真意,
盡心盡力於每個環節,
不論如何皆秉持初衷,
不論何時皆真心真意,
修辦能至此者,堪稱一賢者也。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一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二十日 花壇 正仁佛院
人身行動當平衡,跌跌撞撞則失衡;
舟車航行當平衡,翻覆傾倒則失衡。
學修講辦行,育才之路上,
各道場從大小區公壇中,
壇主、道親及十組組長成員,
團隊裡,上下一同,
以整體觀促進發展,
同步成長,追求平衡。
若上或下,喪失成長動力;
不只停滯,甚至老化衰退;
究其因由,忘失初發本心;
短視近利,急於求成反敗。
故此,團隊上下互相尊重;
明理修心,團結一致;
聆聽觀點,融會運用。
西元二〇二三年四月九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卯閏二月十九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越語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發心誓愿修辦明,明道好學勤力行。
行功立德聖引領,領悟佛性智慧生。
生生不息續慧命,命由己造守至誠。
誠敬啟化萬善應,應機契合貫旨宗。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廿六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閏二月初五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三重區、蘭陽區、中永和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尊賢容眾君子能,和合之吉達圓融;
好學近思須並重,誨人不倦任事成。
尊賢,凡有賢明賢達者,必存尊敬之意;
用上敬下,尤以賢輔德為貴。
容眾,心懷寬容雅量者,胸中寬裕溫柔;
多見多聞,三人行必有吾師。
如是教學相長,深入淺出,
明體達用,至誠感德。
〈修辦者之態度責任〉 |
濟公活佛慈訓 |
眾修士, |
南屏道濟慈訓 |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一日 民國一二二年歲次癸卯二月二十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士林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指示訓
〈和諧共生平安年〉
學道精進不移,
修道精誠不欺,
講道精要不失,
辦道精忠不息,
行道精準不離。
以此於人才中整合培養,
讓佛堂接續、人才拓展;
精準的規劃,降低開壇之風險,
以提升人才養成之機會。
和諧中共生共創,
團結中理念一致,
方可開啟壇與區之穩固,
方以達到區之宏展。
壇至區,區到道場,
人人結合,壇壇連續,
區之穩固,道場必可大久遠。
故,和諧以達共生,
一心以達平安道場也。
〈壇主修辦天職認同〉 |
活佛師尊慈訓
|
身為壇主、副壇主, |
濟公活佛慈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