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10-20

大學之道之真義

 

大學之道之真義
大學乃四書之首
為人立身處世之苞桑
奠定內聖外王功夫之要領
故萬物之靈 由少至壯 由壯至老
 二六時中當遵行

大學之道
其為成聖成賢之方向
及第聖域賢關之要道
返樸歸真之方向
其三綱領 八條目
鑽研深入 明道致用使身心靈日新又新
其五步功夫定静安慮得
由卑而高 由淺至深 貫徹貫悟
若真知物之本末 不紊事之终始
行住坐臥則近道矣

濟公活佛慈訓
光慧 崇德佛院
2016.06.25

所謂大學之道
孟子曰 耳目之官不思也 而蔽於物
 心之官則思 思則得之
 天所與我也 先立乎其大
 則其小者不可奪也

 故從其大體為大人
老子云 天下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 逝曰遠 遠曰返
 故道大 天大 地大 王亦大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人得一為大
孔子言 執中貫一
釋迦日 萬法歸一
老子云 抱元守一
耶穌闡 默禱親一
穆罕默德闡揚 清真返一

芸芸眾生得道後 莫不學習疇昔之者
從學修講辦行之中 言行合一 心志專一
得一善則拳拳服膺 而弗失之矣
望眾修士 終食之間不離道
深之悟之 體之達之 方能入大學之道矣

濟公活佛慈訓
台中 正承佛院
2016.06.25

心見性開天門 務本生慧淺至深
鏡高懸初衷保 崇德辨惑勿迷魂
者本也不偏倚 德者不孤必有鄰
賢臣而小人遠 和而不流蓮清馨
胞物與施仁義 能近取譬方謂仁
戈為武行真善 正知正見心中存
人於己行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人
誠化眾無不化 至誠前知料如神
始克終修內外 誠中形外達根本
古通今見識廣 知書達禮文質彬
之表裡精粗曉 入性入理返樸真
志專心修煉性 韜光養晦勿驕矜
止不殆可長久 知榮守辱山谷深
其意者毋欺也 光風霽月存冰心
氣風發大逵邁 不降其志不辱身
知正見秉正念 心四不正昧宣根
猿意馬牢牢鎮 巋然不動道念存
者改也不二過 失諸正鵠反求身
體力行少五辟 闡揚八德五倫
心竭力濟善信 道化家庭處處春
家戶戶拜彌勒 人人皆是菩薩身
人救病施慈憫 拔苦施樂渡乾坤
家棟樑重任荷 匡扶濟世辦末辰
易近人行謙遜 休休有容寬胸襟
之覆蓋地承載 不大聲色以化民
氣怡色柔聲諫 盡人合天圓滿臻

濟公活佛慈訓
光慧 崇徳佛院
2016.06.25

明德者心善淵 心廣體胖似海寬
新民者三施進 正己成人博愛兼
至善者守道紀 致中和也不倚偏
三綱領八條目 抱道奉行達本源

濟公活佛慈訓
正承佛院
2016.06.25






小編注:「五辟」即是去掉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這五種執著。
關聖帝君慈訓: 大學之道真理訓 明德養性修性身
親民人服化萬人 至善一理達德本 尋至本源聖賢尊


至聖先師慈訓(「今世孔子」妙訓/1993年)
兩千多年前我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
讓你了解自己的本性,光明自己的德性,先良知後良能
那就是有體有用。正已成人才能達到至善、止於至善,
這就是內聖外王圓融,你有聖心渡大眾,自覺再渡人,
那才是功德圓滿,那才真叫聖人仙佛。

資料來源:廖玉琬教授講授《大學》大學之道〈八〉

研究參考:楊雁智撰《探析一貫道《白陽聖訓─大學》之「大學之道」》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