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6-11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1:不病章 第七十一

不病章 第七十一

第七十一講 知與不知

知。不知。上。

已經瞭解,卻認為自己還不瞭解的,才是真正瞭解的上等人。

不知。知。病。

尚未瞭解,就志得意滿,還自吹自擂,自以為瞭解道的人,就是得了高傲誇張的病症。

夫惟病病。
是以不病。

唯有先知先覺的人,瞭解高傲誇張是一種病,所以,才不會再犯上這種病了。

聖人不病。
以其病病。
是以不病。

聖人就是這種先知先覺的人,沒有這種毛病。因為,他知道高傲自誇是一種病,當然就不患這種病了。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62-263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50-151。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70:懷玉章 第七十

懷玉章 第七十

第七十講 我的言論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我的言論實在很簡單,你們應該容易瞭解,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可是,現在天下之人的本性已經迷昧了,所以才不瞭解我的,又難以遵照我的去做。

言有宗。事有君。

因為,我所說的言論,都有個宗旨;所說的事情,也都有個含意。

夫惟無知。
是以不我知也。

可是你們就不瞭解這些宗旨,又不瞭解這些含意,這都是你們受到耳目見聞所染已久,所以才不知道我所說的話,更不知道我所講的道理,更不瞭解我的心意。

知我者希。
則我貴矣。

所以我才說,真正瞭解我的的人,的確太少了!大概是我所說的道太珍貴了吧!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因此,聖人就好像一位身外披著破舊衣服的人,可是身內卻懷有寶玉,別人怎麼會知道呢?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60-261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50-151。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69:用兵章 第六十九

用兵章 第六十九

第六十九講 真正的勝利

用兵有言。
吾不敢為主而為客。
不敢進寸而退尺。

軍事專家有一句箴言:我不敢主動先向對方挑戰,只有在對方已經開始攻擊的情況下,才起而應戰。我不敢以殘暴好殺之心,去爭強爭霸,我只想保全固有的國土,使戰爭早日平靜。

是謂
行無行。
攘無臂。
仍無敵。
執無兵。

像這樣戰爭,雖然國軍士氣高昂,可是,卻沒有殺氣騰騰的凶惡。

雖然高舉著臂膀,高呼著口號,可是卻沒有凶殘暴虐的模樣。

雖然彼此開戰,可是,卻沒有不共載天的深仇,要懷恨在心。因此,這種人不是為了好殺好戰而打仗,只是為了正義,為了和平而打仗。像這種以慈愛光輝為宗旨的戰爭,才能使軍民全心全力以赴,也是勝利的象徵。

所以,這種戰爭,雖然手裡拿著兵器,但這是正義之手,不是殺人的兇手。

.小編注:

1.  」或作」。

2.  第三十八章有攘臂而扔之」。

禍莫大於輕敵。
輕敵則幾喪吾寶。

災禍的發生都是好戰好殺的人所引起的,而這種人也是過分輕敵的人。殊不知輕視敵人就是失敗的主因。因為,再小的國家,只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軍民同心,這種力量的韌度,就遠勝凶殘暴虐的好戰之軍。為什麼呢?因為一個是順天行事,一個是逆天行事,差別就在於此。

因此輕敵的人,就會失去「六十七所講的慈愛」、「節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項寶貝。失去這三項寶貝,以國家來說,等於等於失去國家的命脈。

故抗兵相加。
哀者勝矣。

.哀:愛。易順鼎曰:『哀』即『愛』,古字通。詩序:『哀窈窕而不淫其色。』哀,亦當讀為愛。『抗病相加,哀者勝』即上章『慈,以戰則勝也
.《說文》:「哀,閔也

所以,不以好殺好戰去打仗,而以順天行事悲憫蒼生才出戰的國家,到最後,它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小編注:

1.  抗兵相加」於《道德經》傅奕本、《馬王堆老子乙德經》作抗兵相若」。

2.  」與「字古文並不相通,如西周金文從「衣」從「口」,https://xiaoxue.iis.sinica.edu.tw/char?fontcode=31.E674戰國金文從「心」從「兂」,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bronze.php?id=120978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57-259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48-149。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68:不爭章 第六十八

不爭章 第六十八

第六十八講 最佳的勇士

善為士者。不武。

最佳的勇士絕不會誇張自己的武力,也不會逞強好鬥,更不會顯出兇狠的樣子。

善戰者。不怒。

最好的戰士是時時保持太和之氣,養精蓄銳,絕不會輕易就暴躁發怒。

善勝敵者。不與。

最會打勝仗的將帥是最不想要宣佈和敵人交鋒打戰的;如果不得已要與敵人交鋒打戰,也是為了早日和平著想。

善用人者。為之下。

最會用人的長官,常常關懷部下,為部下著想,如此的信誠關照,才能讓部下信服擁載。

是為不爭之德。
是為用人之力。
是謂配天。古之極。

以上這些都是不與人相爭的美德,也是用人的真正力量,這就是配合天地之德,順其古道,所表現的極致呀!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55-256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48-149。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67:三寶章 第六十七

三寶章 第六十七

第六十七講 慈祥的愛心

天下皆謂我道大。
似不肖。

天下人都說:我把講得很大,其實根本看不出有什麼能力,不像很大的樣子。

夫惟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不錯!就因為很大,所以才不像任何東西,如果它某一種東西的時候。如果它像肘董東西,豈不是早就被人家認為是一件很微不足道的細小東西嗎?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

但是,在修身處事方面,我有三項要訣,只要你持有它,就是你身中之了。

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第一,慈祥的愛心;第二,節儉純樸;第三,不敢自高自傲居於別人之前。

夫慈故能勇。
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長。

因為慈愛,才能產生勇氣。就好比一位母親,為了兒子的生活,必須背負自己責任的勇氣,這就是慈愛所發輝的勇氣。因為節儉,精神才不妄洩,才能精神飽滿。使先天之氣轉,五氣朝元三花聚頂元神復位,然後天地任我邀遊,更能發輝廣大的救人救世大事業。

因為謙虛卑下的美德,才能受人尊敬擁載,像這種德性的發輝,正是大器晚成的寫照。

今捨其慈且勇。
 捨其儉且廣。
 捨其後且先。
 死矣。

可是,現在有人捨棄了慈祥的愛心,而好勇鬥狠,好出風頭;捨棄了節儉純樸,而荒淫無度浪費光陰;捨棄了謙虛退讓,而好爭好鬥,瞧不起人。像這種人,等於是想早日邁向死亡之路。

夫慈。
以戰則勝。
以守則固。
天將救之。
以慈衛之。

所以,抱著天性慈祥的正氣,才是永恆的勇氣;此種勇氣,才有真實的力量,以此種力量去對付逞強邪惡之輩的擾亂,才能得到真正的勝利。

而且以慈愛來誠心抱守,基業必然鞏固;因為,慈愛本是上天所賦的本性,能盡到天賦的本性,天下之人就會擁護愛載,能夠得到擁護愛載,在上位的人自然能夠得到鞏固的支持了。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52-254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六)〉,《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四月號(第173期),頁148-149。電子書

【老子演譯下篇——德經】66:江海章 第六十六

江海章 第六十六

第六十六講 謙卑低下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故能為百谷王。

汪洋的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川眾流之王,就是它善於處在低下的地位,使百川眾流之水,無論淨穢,皆能容納,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是以聖人
欲上民。以其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聖人他能夠高居萬民之上,就是他心口一致,而且先謙自己的言語,自稱為下。所以,如果你也想居於別人之前,那麼你必須先尊重所有的人;尊重所有的人,所有的人才會尊重你。反之,你輕視所有的人,所有的人就輕視你。

是以聖人。
處上而民不重。
處前而民不害。

聖人就是知道這些道理,所以他雖然居於上位,但處處謙虛為懷,使居於下方的人民,都不會感到威重的心理厭力。雖然居於所有人之前,可是人民會自然的崇敬,不會去嫉妒他,或是加害他。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以其不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而且,天下的人都樂於推舉他,而不討厭他。這就是他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人也就沒有人能勝過他了。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9月),頁250-251

其他參考資料:〈道德經淺言(十五)〉,《發一崇德雜誌》2021年二月號(第172期),頁152-153。電子書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