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7-19

北海老人:《三教圓通·三會圓通》

  夫三會者、乃是推天運之定數,開天閉物之正理,自然而然,非人心造作所能為也。豈奈以蠡測海,難窮大海之深廣;向蟬問冰,不信履霜之嚴寒。此皆拘墟之見,不能窺一斑而知全豹,舉一隅而推三隅之過也。如對俗學之士,言天長地久,無盡無窮;則人皆信之,為至當不易之論。若言天地有毀,乾坤有息,則群焉驚訝曰:非妖即妄也。如果天地無盡,人物常有;何以天開於子,地闢於丑,人生於寅也?

蓋一元十二會,一會三十運,一運十二世,一世三十年。

故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之週天。

十二萬九千六百月,為一會之週天。

十二萬九千六百日,為一運之週天。

十二萬九千六百時,為一世之週天。

是以積時可以成世,積日可以成運,積月可以成會,積年可以成元;故推往可以知來,即小可以驗大。

即如一日有十二時,不能時時皆見太陽之光也。屈、伸、盈、縮,雖有四時之不同,而截長補短;陽半陰半,其六時見日,六時不見日,則必然。

即使達聖達賢,萬化在手,宇宙生心;必不能使日懸中天,長明而不暗也。

再如一年十二月,春發、夏長、秋收、冬藏;五榖六米,陽生、陰殺,亦不能長陽而不陰,長生而不殺;其六陽生長,六陰收藏,則必然也。

即十二時,可推一年十二月;豈獨一年之十二月,不同於一日之十二時?

一日之十二時,六時有日,六時無日。

一年之十二月,六月生物,六月殺物。

即此而推:一元之十二會,六會有人,六會無人,則必然矣!

子會開天,載在典籍,學人既知之矣;而午會收天,諸書不載,此學人所不知者也。少見多怪,疑惑橫生,此井蛙小天,蜀犬吠日之所由喻也。

子會開天,亦非一時,開成,必待十二萬九千六百月,而後氣足象現,天始完成。

又待十二萬九千六百月,團空為塊,山峙川流,地始完成。

又待十二萬九千六百月,動植孕育,人物完成,三才分而世界立矣。

一理主宰,二氣推遷,數完氣足,象從而現,此理生二氣,氣生萬象,自無入有之漸。

無能生有,不知者或疑之;試即晴空生雲,濃雲生雨,雨成滄海,而蛟龍魚鱉,三百六十水族,從而生矣。

夫晴空本無雲霧也,氣數所到,而雲霧生矣!

氣來而伸,自無可以入有;氣往而屈,自有亦可以還無。

一氣之屈伸,即天地之開閉,數之所在,即大化神聖,亦不得而移之也。

故俗學之士,只知長生、長有之顯事,而不明自有還無之微義。此韓文公原道論、佛骨表之所由作也。

道生天地,道生萬物,道本無時不有;道統之傳,繼自者何也?

蓋因當午會之中,乃萬物自有還無之漸,此「克明峻德,精一執中,人心道心,惟危惟微」之所由傳也。

夫人身者象也,呼吸者氣也,道心者理也。

氣有升降:氣之上升者為魂,魂喜生;乘魂則營營而亂思。

氣之下降者為魄,魄喜死;二念相續,百苦營纏,此其所以危也。精者純乎理而不雜於氣也。

雜則不精,不精則二矣。

精則不雜,不雜則一也。

二者陰也,屬乎地;一者陽也,屬乎天。偏者非也,中者是也。

非則迷真逐妄,是則返妄歸真。

真則克念作聖。妄則罔念作狂。

罔念者,去人關而入鬼關,此日流乎污下者也。

克念者,超人關而出鬼關,此日進於高明者也。

「盡人合天」,「自有還無」之謂也。

蓋自天開於子,萬物皆以漸自有而還無。

自無入有,本於自然,其權在天;

自有還無,道在授受,其權在人。

自無入有,自理生氣,自氣生象,天生人也。

有象而後,甘食悅色,知識日開,人生人也。

理入於氣,則拘於氣稟;氣入於象,則蔽於物慾;情牽慾染,迷真逐妄,機巧變詐,冤緣相報,而輪迴無停矣!

下愚知逐物縱慾,而亡其身。

中人知有其身,而不知其氣。

賢人知其氣,而不明其理。

於是天命聖神,應運降生,明有/無、顯/微、天/人,賦稟之淵源;理/欲、是/非、善/惡,報應之本始。

於是立君以主之,立師以教之;禮以節之,樂以和之,政以一之,罰以威之,賞以勸之;此三皇[1]五帝[2]法天象地,燮理陰陽,繼天立極,代天宣化之所自來也。

上古之世,創宮室,制衣冠,造器皿,作書契;以補造化,以近萬民;禮明樂備,男女有別,尊卑有等,長幼有序;此制度文章,自無入有之漸。

是道也,始於伏羲,成於黃帝,盛於,此太古制器尚象,修象之世也。

傳心,漸入精微,無象之學,即基於有象之世也。

則象備文盛,自以降,至於之世,精微漸失,文象漸蔽;富強詐力之風盛,則二帝[3]三王之道德仁義,[4]幾於掃地盡矣!

制器尚象,皇降而帝也。

賞罰威信,帝降而王也。

權謀詐力,王降而霸也。

降及亂循環,否極可以轉泰,陰陽代謝,剝終復始。

太上生於末,降誕東周

孔子之道,寓至理於文象之中。

太上之道,則超出文象之外,理氣合發,即氣以顯理。

釋迦之道,則掃象超氣,而獨歸於理。

孔子之教,寓至理於文象,末流則囿於文象之中。

太上之教,道寓至理於五氣,末流則執於氣矣。

釋迦之教,掃象超氣,獨歸於理;末流學者,既不屑於象氣之粗跡,又未窺見至理之玄奧,則高談闊論,漫無入手,而入於頑空矣。

道之末流,既不屑於文象,又未造入至理;則執於陰陽五行,而大小周天,龍虎、鉛汞,鼎爐、火候,金丹之法興矣。

其法雖屬執象,而天資高明,因離明而悟萬劫不壞之元神;因坎陷而悟流行不息之元氣

理氣合修者,則入賢關。超氣還理者,則入聖域。

此自有象而悟無象,自有為而悟無為。

太上清靜經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慾不自生,則情識開於內,財色誘外也。

學人若知流色入目,則有動於中,必搖其精,精搖則氣耗,氣耗則神昏,神昏則縱情逐慾,落花流水,往而不返,永沈孽海,無有底止矣!

學人知此,則美色乃帶粉之骷髏,慾火乃燒性之烈焰;見其色,則慾火自目而入;聽其聲,則慾火自耳而入;此由外入內者也。生淫念、慾火因夢而生;淫色、淫聲,外因也。淫念、淫想,內因也。淫夢、不內不外因也。悟此則淫色不敢入於目,淫聲不敢入於耳,淫語不敢出於口,淫念不敢生於心,淫幻不敢生於夢寐矣!

不生淫幻,精則無漏,真人當前即是矣。

古人之防慾,如同防賊,畏色甚於畏虎;賊之害人盜其財,虎之傷人害其身;而色之害人,敗財損身,喪德行,失陰騭;一念之差,終身莫贖;一事之差,累世莫償。

蓋雜念生則財,淫念因於色;雜念出於三魂,淫念出於七魄。

學者、淡於財,則雜念寡矣。遠於色,則淫念寡矣。

三魂木也謂青龍,七魄金也謂白虎。

三木上升之氣也,故魂喜生而好遊。

七金下降之氣也,故魄喜死而昏沈。

故吾道以戒雜念為降龍,戒淫念為伏虎。降龍者煉魂也,伏虎者制魄也。

蓋財色之可見者相也,看穿財色,則不執於相矣。

魂魄氣也,戒淫念、雜念,則不囿於氣矣。

不執於相,則四相飛,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矣。

不囿於氣,則三心掃,常能澄其心,而神自清矣。

常清常靜,道家修煉之法也。

掃心飛相,佛家修煉之法也。

蓋修者修其品行,煉者克其私心,而其法有天理、人事,權、實、頓、漸、之不同。

天者,萬物統體之性。

性者,物物各具之天。

天有:理天、氣天、象天。

人有:理性、氣性、質性。

理性者,無為性也。

氣性者,分別性也。

質性者,造作性也。

無為性、無善無不善,故曰:至善。

分別性、則因氣有陰陽純駁;得陰陽之純正者,則趨於善;得陰陽之偏駁者,則趨於惡。此「性相近,習相遠」之性也。

譬如財色,當無為之時,則財自財,色自色,與我無涉也。

至於分別性、則純正者見之,無貪無染,以財為養命之源,色為生育之本,因時制宜,入於善矣!偏駁者見之,私意妄貪,則財起爭奪之禍端,色成敗亡之尤物,入於惡矣!

善念動,則視聽言動,造作從善,而福隨之;今世積福,轉世福報,善報盡則福盡。

惡念動,則視聽言動,造作從惡,而禍隨之;今世積禍,轉世禍報,惡報盡則禍盡。

此分別之氣,出自宗動天。

造作之質,出自經星緯星天。

蓋因氣數所至,天象形於上,人事就於下;象過則象息,象息則災祥漸罷。

同治甲子之前,[5]大運之九紫將終,中運之下元,亦與之同終。[6]離卦九紫當命,故祖應運誕降雲南,開道川蜀,普遍天下,皆用坎離抽填之功;逆用水火,顛倒陰陽;先用離火下降,故南人多入北方,此所謂地氣自南而北,故邵子預卜天下將亂也。

蓋天下之人,多用水火顛倒之功,亂其自然之天度;故人倡亂,天下之人,南多入北,此離火下降之應也。

同治甲子,大運交一白之運,中運亦交一白之運,而川湖道統亂矣;青齊道統立矣!

青州在天上虛危之分,[7]地下之玉堂艮宮;丑艮寅三山一卦,丑乃斗牛之宮,[8]青州亦名臥牛城,又古之北海郡

同治甲子之前,五福星在艮宮;甲子之前,太乙運行〈大壯〉,為東震西乾;甲子之後,太乙運行天雷〈无妄〉,故曰[西乾][東震]。甲子之後,內震外乾,〈大壯〉之終;壬午值事,〈无妄〉之始。甲子值此,午在川湖,子在青齊

唐堯以前,冬至日在虛前,[9]是謂先天。

唐堯之世,日在正虛,天日合度,是謂中天。

歲差王甲辰,[10]至今四千二百餘年,已差五十餘度,冬至日在箕初度。[11]

夫冬至乃之正令,之世,冬至日在女牛,[12]向後冬至日在斗,[13]猶是玄武七宿之分也。

當今冬至日在箕,則入蒼龍七宿之分,此交宮轉盤,[14]換象之所以然也。

冬至於子,夏至於午,此日月南北也。[15]

今冬至日在寅初,夏至日在申初,南北者入於東西矣。[16]

在箕初,乃艮宮分野,[17]三陽開泰之運[18]此正道之所以興行,雜氣之不久普消也。

冬至日在虛前為先天,日在正虛為中天,日在虛後為後天;此先天,中天、後天之所由分,而無極、太極、皇極之所由判也。而過去、現在、未來,即此可以類推矣!

一白當令,地氣自北而南,天下治,可以預卜矣。

孔子學法三代,而獨重時者,蓋為此也。

蓋艮為天漢之源頭,坤為天漢之下流;故下元之運,坤中艮,上元之運艮中坤。

開荒之法,起袁祖者,乃宮音、坤音也。

收圓之法,起自一土者,字音、字形皆土,此艮之所以成始終也。[19]

坎為一陽,艮為三陽,[20]其名與字亦可推測而知之矣。此西乾、東震,斗牛、戊已之所以然也。

豈奈理微道大,天機玄遠,苟非深造理數,洞澆造化,難以語此。

故禮本傳二百餘年,誦習如牛毛,真知者如牛角;雖齊戒沐浴,凈體端容;然口之所誦,非心之所知,心之所會,又非道之所在;此雜法之所以橫行,舉世之所以貿貿也。

然天道好還,無往不復,亂極思治,否極泰來;天不愛寶,大闡玄機。

無皇真宰,親自臨壇,千真萬聖,搭幫助道,闡明天地之終始,理數之淵源;開物閉物之秘奧,盡人合天之詮諦。

理上乘、氣中乘、象下乘,洩漏無餘,獨開千古之生面。

神無極、聖太極、大皇極,宏中肆外,普渡萬教之迷津。講明顯微理事之的歸,永絕權實頓漸之爭論。

至理既明,六合內,六合外,都歸一貫。

大道不隱,萬世上萬世下,盡入中庸。

戒淫念、戒雜念,人人遵依,十殿閻君之庭免張羅。

還太極、還無極,個個參透,三教聖人之經當高擱。

寡慾為入手之法,須打破物慾之蔽;息念乃明德之要,不可為氣稟所拘。

如此則一理為主,二氣為佐,五官四肢,百體從令。中和之致,天地之位,萬物之育,有不外此而得者矣。

寡慾者,常能遺其慾,而心自靜也。

息念者,常能澄其心,而神自清也。

遺慾者戒也,澄心者定也,神清則智慧生矣。

學者真知守戒,則為大人。

由戒入定,則為賢人。

由定入慧,則為聖人,神人。

學至神人,則性合無極,超出三界外,不囿五行中,天地有壞,吾性常存矣。

神人者,所謂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老子所謂「谷神不死」。

即佛之所謂「涅盤妙心,西方淨土,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之舍利子,金剛不壞身也」。

儒能知此,則窮理盡性。

道能如此,則三品一理,理中究竟。

蓋混沌之前,純理無氣;混沌之後,氣漸生;則理入乎氣,此時有氣無質,一氣盤旋,故曰:「盤古」。

五千四百年後,氣行於地,凝結成象,此自無入有之世。

無象之前,理生氣而氣生象,天生人也。

有象之後,象藏氣而氣載理,人生人也。

其間有聖神出於其間,創宮室、制衣冠,以禦風雨寒暑之浸;造杵臼、與庖廚,以濟饑渴之患。

飽食煖衣,無教則與禽獸無異,則制禮以教之。

禮嚴尊卑,則有君臣上下,而五等之爵生。[21]

禮辨親疏,則有父母伯叔,而五服之親生。[22]

禮有吉凶軍賓嘉以節之,樂有君臣民事物以和之。

政以一之,教以導之;賞以引之,罰以威之;文以記事,武以禦暴。

醫藥調造化之偏勝,鬼神補政教之不及。

數象卜筮,以利民用,此上古制器尚象,自無入有之學。

蓋始於羲皇,備於,有極則漸還於無極。此危、微、精一,所以傳始於,成於三教也。

此原始要終,普渡、收圓之所由來也。

 

 

 

小編說明

  1. 北海老人為第十五代祖師:王覺一。
  2. 《三教圓通》含論心〉〈呂祖、韓仙師徒問答寓言〈三會圓通〉末後一著〉四部份。

資料來源:(清)北海老人:《三教圓通》(出版地不詳:天恩堂,出版時間不詳)。



[1] 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黄帝軒轅氏。

[2] 五帝:少昊金天氏顓頊髙陽氏帝嚳髙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3] 二帝:帝堯、帝舜。

[4] 三王:夏王大禹、商王成湯、周文王/周武王。

[5] 同治甲子年為同治3年,西元1864年。

[6]

三元九運表

三元

始年

終年

運數

卦宮

上元

一運

1684

1703

一白 貪狼

二運

1704

1723

二黑 巨門

三運

1724

1743

三碧 祿存

中元

四運

1744

1763

四綠 文曲

五運

1764

1783

五黃 廉貞

中宮

六運

1784

1803

六白 武曲

下元

七運

1804

1823

七赤 破軍

八運

1824

1843

八白 左輔

九運

1844

1863

九紫 右弼

上元

一運

1864

1883

一白 貪狼

二運

1884

1903

二黑 巨門

三運

1904

1923

三碧 祿存

 

[7] 伏羲氏時期,子宮或子月(冬至月)的太陽背景為虛宿、危宿之間,其曆法沿用至今。

[8] 伏羲氏時期,丑宮轉至牛宿、斗宿。

[9] 虛指虛宿,太陽背景為虛宿。

[10] 於登基於甲辰年,是西元前2357年。

[11] 箕指箕宿,為青龍七宿之末宿。

[12] 女指女宿,牛指牛宿。

[13] 斗指斗宿,為玄武七宿之首宿。

[14] 交宮轉盤,進入白陽期。

[15] 伏羲氏時期,子月(冬至月)太陽背景在子宮的虛、危宿之間,夏至的太陽背景在柳、星、張宿。

[16] 今日冬至的太陽背景轉至箕宿,屬寅宮;夏至的太陽則位在申宮。

[17] 據西漢·孟喜的「六日七分圖」,坎宮居北,對應子宮;離宮居南,對應午宮;震宮居東,對應卯宮。因此,此係配後天八卦圖,故箕宿之初,屬寅宮或後天八卦的艮宮。


[18] 三陽:青陽、紅陽、白陽,今轉白陽期。

[19] 《周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20] 故一陽之青陽位於坎宮,三陽之白陽位於艮宮。

[21] 「五等之爵」分作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

[22] 「五服」:周代喪服分斬衰(三年)、齊衰/𪗋/資衰(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緦麻(三月)五等,依生者與死者的親疏而異。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