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於做工程的兩位道親,為佛光山進行施工工程,在施工期間,有一天當星雲法師來工地巡視時,有一位道親請求可否與大師合影留念?星雲法師當下欣然答應,當照片洗出來後,道親也拿了一張送給星雲法師。星雲法師看了那張合照,發現道親的頭頂上有一個光環,而出家修行有年的星雲法師自己的頭上並沒有光環。星雲法師看了這張合照後,覺得很不可思議,認為頭上有光環的人ㄧ定是道行很高的人,於是向他們詢問個究竟。
道親就跟星雲法師說,因為他們兩位有拜天命明師濟公活佛,都是求過一貫道的人。經過道親進一步介紹「拜明師、求真道」的殊勝之後,星雲法師主動提出自己可以不可以求道?於是經稟報其組線的點傳師,並安排時間、地點(佛堂)星雲法師終於求得亙古不輕傳的一貫真傳。
為了保護道場、保護前人、保護點傳師、保護自己、保護星雲法師,前人交代:要低調,不宜宣傳。所以這件事情只有極少數的道親、辦事人員知道。
如今ㄧ代大師已經圓寂,大師生前有遺囑:他沒有舍利子。
原來大師已然看透人生真相,唯有真人自性,才是真佛啊!
(本文內容由發一崇德新莊區如德壇劉講師口述。發一崇德臺北道場大事紀組組長之一:林義發點傳師記錄於新莊區晉德佛堂,「聖訓研究班讀書會」後,交流時間。時為中華民國一一二年十一月一日歲次癸卯九月十八日,觀音菩薩成道日前夕。)
註:崇德臺北道場臺北區儒德佛堂黃勇講師於十一月一日閱讀此文後,當晚來電補充謂:以上敘述他也聽前賢傳述過,大致相同。並補充說,據悉:星雲法師是在三峽發一靈隱總壇求道的,時間約當民國八十四年前後。星雲法師順利求道後,曾問傳道師,他是不是要「還俗」?傳道師回答法師說,「不用還俗」,繼續帶領你的信眾宏法利生,弘揚佛法吧!自從星雲法師拜明師、求真道後,就更積極落實「人間佛教」,熱心文化公益,急難救助,頒發獎金獎勵推動「三好」績效優良之中、小學校等公益善舉。而星雲法師將求道時所立「十條大愿」後之叮囑:「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轉為「三好運動」,在國際佛光協會及社會上不遺餘力的大力推廣。
茲引用星雲法師之說明如下:星雲法師說他自一九九八年開始發起一項「三好運動」。星雲法師說:「三好運動」就是希望人人「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透過「三好」的奉行,祈能消弭人我之間的紛爭與對立,繼而建設和諧安樂的社會。嚴格說來,星雲法師就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一貫道道親,所以星雲法師對一貫道的介紹算是非常深入而中肯的。
茲摘錄星雲法師所著《佛光教科書 第十冊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如下:
「一貫道」,為我國民間宗教之一,又稱天道。起源於明朝中葉,盛行於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羅教,[1]之後分化各種不同教派,一貫道是很晚才興起的一支。其淵源可溯至清末王覺一。他借用《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及《開示經》中的偈語,建立「東震堂」,接續先天道統。以無生老母為信仰主神,標榜彌勒佛三期白陽之信仰,並以儒家為中心,主張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夾雜著中國古老的讖緯圖說;在組織上,無出家之說,而由俗家信眾求道後稱為道親。
一貫道於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寧波等地傳入台灣。直至一九八七年,始獲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謹此簡介如下:
「一貫道」的歷史沿革是將其祖師道統分成:東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與東方後十八代三種。
在祖師傳承方面,與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樣,從十五祖起才分道揚鑣,各自發展。真正將教門改稱「一貫道」的是十六祖劉清虛,而由十八祖張天然重訂新規,始形成今日的一貫道。一貫道的宗旨,在於:「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奥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啓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一貫道的經典有「無字真經」、「有字真經」二類。一貫道職級分有:師尊、道長、前人、點傳師、講師、壇主、道親等。一貫道的儀式承襲先天大道的傳統,再加以簡化成「作揖、獻香、叩首、默念願懺文」四大項。具顯著的儒教化。其科儀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儀式。這佛規禮節是由天然師尊於一九三九年,依據道中流傳下來的三代古禮制定《暫訂佛規》建立的。其儀式內涵有三:叩首禮佛、念彌勒經、反省懺悔。道親們參加聚會儀式時,是著中國傳統的禮服長袍、大褂。有關供品是水果、餅乾、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燒紙金。常用的禮規有:飛鸞請壇禮、日常燒香禮節(各組家庭佛壇燒香程序稍有不同);參、辭、接、送駕禮;獻供、請壇、謝恩禮;大典、年節及各代祖師聖誕禮等,大都遵中國古禮,採燒香跪拜磕頭的方式。
道親間則以「作揖」來相互問安。
關於求道的儀規是求道者須由引師、保師的引介保證,並須繳納少許功德費,其次在神佛前焚燒求道表文,內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師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並須虔誠發出:誠心抱守、實心懺悔等十條大愿;如果不真誠依愿而行,願遭天譴雷誅,其後再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才算正式入道。
一貫道的修持,是在追尋個人身心內外的純淨,也尋求教團組織的純淨。個人注意長幼尊卑,注意行為禮節,形成了一套儀式規範。一貫道的基本教義主張人類要「歸根認母」、「達本還原」,就是要藉各種修道方式回到「老母」的身邊。說明「三期末劫」將來臨,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圓,渡回「九六億之原靈」。
此外,其上帝觀:是採有一神和多神、磨煉說。世界觀:是將仙聖、人類等眾生所處的世界,概分為理天、氣天、象天。鞥人性觀:分有本然之性、氣質之性二種。道德觀:「內聖外王」,指提倡中華文化道德八綱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廣度眾生為第一要務;第二為立佛堂,再者印善書、宣揚道義等,行濟人利物之事。報應觀:
肯定各宗教的「因果報應」、「業力輪回」說,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彌勒祖師設「龍華大會」,將按功定果,安排始終不退心志的道親在無極靈界的品位。天命觀:廣義面指在宇宙萬類生靈(動、植、飛、潛、礦、氣物等)體內,均包含上天賦予的天機性靈;狹義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來降生的帝王」。
譬如:黃帝、堯、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謂「奉天命降世渡化眾生的明師」。譬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穌等。神秘觀:一貫道自創有「守玄關」、「抱合同」、「念真經」,三寶並用之說,並強調能藉此頓見先天道心,明心見性,後再行涵養的功夫,就能與先天性海結合,「反本歸元」。合作觀:主張道親於發展道務時,舉凡理天仙佛、氣天神祇等,皆會暗中護持推動。
目前,一貫道在台灣的發展與分布狀況,自一九五三年在台灣各地發展至今,觸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國。
在文教方面:注重於家庭佛堂的開班講道,曾設立「國學班」,舉辦青少年、青年國學研習營、兒童讀經班等,以提供社會大眾研讀經典。選用經典包括:《四書》、《孝經》、《道德經》、《莊子》、《清靜經》、《心經》、《金剛經》等。此外,常於法會或聚會上講解「生活禮儀」課程,以提升道親素質;成立文教基金會、研究所、道學院及出版各種期刊、雜誌,以定期的精神食糧灌溉道苗。目前正積極籌設崇華大學。在慈善方面:致力於施藥、施棺、濟貧、救難、興學、撫孤、養老等,倡導儉樸的生活,持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徵。
總之,一貫道的歷史迄今雖只近百年,但現已成為中國民間宗教,值得重視。
(說明:本文提及《道之宗旨》有關內容並不完整,茲已補齊一百零四個字之全文。又文中所謂「老母」(中字加上兩點;即造物主,明明上帝,為「明明上帝無量清虛至尊至聖三界十方萬靈真宰」二十個字全稱之簡稱。)
[1] 「一貫道」並非源於羅教,相關研究如下:
l 西元2017年 廖玉琬:以《道脈傳承錄》、仙佛聖訓與祖師著作論證天命道統真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