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一日 烏日 正和書院
人人參與,有責任感;
整合資源,相輔相成。
天職使命擔負,立愿了愿承擔;
念念感恩道場,時時認同修辦。
明確人生方向,以修辦主軸為支點,
使知行兩端並重,保持平衡;
合乎中庸,定位穩定,平衡點。
明其志,素其位;
成長勇於擔當,維持整體,長久平衡;
同步盡心盡力,並駕齊驅,愿力倍增。
吾乃
南屏道濟,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一日 烏日 正和書院
人人參與,有責任感;
整合資源,相輔相成。
天職使命擔負,立愿了愿承擔;
念念感恩道場,時時認同修辦。
明確人生方向,以修辦主軸為支點,
使知行兩端並重,保持平衡;
合乎中庸,定位穩定,平衡點。
明其志,素其位;
成長勇於擔當,維持整體,長久平衡;
同步盡心盡力,並駕齊驅,愿力倍增。
吾乃
南屏道濟,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五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十四日 臺中 正承佛院
中興道場 大甲二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重整軟實力〉
不安的局勢要應變,
陳腐的思想要改變,
古老的道德要不變,
佛前的愿立莫善變。
故,道務宏展乃是人人之願景,
人才之濟濟乃是辦道的理想。
在多元的社會下,修辦道當負起全新的視角。
首先在培養人才,
人才不立,道務何能宏展?
人才不廣,傳承如何永續?
開創道務需建設在人才的穩固上,
積極中策劃力,
推動中接續聖賢之志業;
此人才乃是基礎,
此人才乃是道中精英。
培養軟實力,重整全新全方位之道程,
如此,道場必宏展,聖業必綿綿也。
吾乃
濟公活佛,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四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十三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桃園道場 竹一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如何安放身心靈〉
安放身,身強體健,養胃健脾;扎穩實務,從中學習。
安放心,心無墨礙,無有恐怖;顛倒不生,心念真佛。
安放靈,清靜無為,空中妙有;無執無染,性盛蓮花。
如何在現今多變時局中,安住自己身心靈?
反求一切,反思一生,無我無他,光明剔透;
真實修道,在困窘以一心光明,綻放於二六;
便不思,不生不滅,不垢不淨,體用之間,參透真假。
思無邪,蓮台必顯清靜;行無為,言行必顯中正;
無論何境界,內心安放,唯修真心,必可心生蓮花也。
吾乃
南屏道濟,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四月八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閏二月十八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金華區、嘉義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攜手共辦〉
同心協力辦一場,同心同步辦一段;
同心同德共策劃,同心同行接眾生。
故,開創道務,以同心為基礎,以同德劃一圓;
直徑半徑圓圓滿滿、和諧共處,開辦出宏偉聖業。
去除私心,不有所求;去除偏見,無有私行。
清楚明白,誠意正心;同創目標,向一前方。
唯有誠虔方可渡眾,唯有誠念方可感人,
唯有誠意方可共辦,互助和諧,
必能使光明大道展現人間。
吾乃
濟公活佛,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一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新佳區、澎湖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上天賦予靈妙性,人秉天性真善美。
自然之道養萬靈,玄妙之理藏真機。
運動變化生發長,觸類相感在其中。
周行元亨利貞。
吾乃
濟公活佛,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一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二十日 高雄 崇德佛院
高雄道場 新雅區、鳳屏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天地同道一貫傳,日月同明大千挽。
陰陽和平互消長,蘊育萬物道根源。
乾坤同心同軸蒂,水火同源終平安。
大道載天地人。
吾乃
北海老人,奉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八日 民國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七日 苗粟 崇德佛院
苗栗道場 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佛堂開班,開啟心靈之門,展開人生尋根之旅。
佛堂設班,壇主講師荷任,闡道宗旨經訓落實。
參班入班,參悟深入道學,成聖成佛修辦奠基。
帶班護班,帶引培護力學,教育目標發愿修持。
大學之道之真義 |
濟公活佛慈訓 |
所謂大學之道 芸芸眾生得道後 莫不學習疇昔之者 |
濟公活佛慈訓 |
明心見性開天門 務本生慧淺至深 |
濟公活佛慈訓 |
明明德者心善淵 心廣體胖似海寬 |
濟公活佛慈訓 |
至聖先師慈訓(「今世孔子」妙訓/1993年)
兩千多年前我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
讓你了解自己的本性,光明自己的德性,先良知後良能
那就是有體有用。正已成人才能達到至善、止於至善,
這就是內聖外王圓融,你有聖心渡大眾,自覺再渡人,
那才是功德圓滿,那才真叫聖人仙佛。
資料來源:廖玉琬教授講授《大學》大學之道〈八〉
研究參考:楊雁智撰《探析一貫道《白陽聖訓─大學》之「大學之道」》
西元二〇二三年五月十四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三月廿五日 花壇 正仁佛院
臺中道場 越語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堅持修辦原則〉
修辦者,
堅持信愿,堅持操守,
堅持標準,堅持道範。
以一心至誠不改,
為眾生無為付出,為眾生踏遍千山萬水,
為眾生犧牲不忘,為眾生盡心竭力。
無論環境如何,誓死不低頭;
無論考驗如何,真誠不改;
無論前方的路如何,
道心永不變,原則永不改。
堅持修辦道的志節,
堅持再堅持,再再堅持,
必然可證聖賢之道。
西元二〇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民國一一二年歲次癸卯二月廿一日 光慧 崇德佛院
臺中道場 雅潭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修辦者應有之認知〉
修辦無求,唯在認理;修辦無方,唯在實修。
修辦無為,唯在真功;修辦無私,唯在實善。
修辦無怨,唯在至誠;修辦無悔,唯在至真。
修辦無我,唯在放下;修辦無礙,唯在當下。
修者應有如是念,應作如是觀。
他人之惡不上我心,他人之鬥不妨我行;
他人之過不擾我意,他人之錯不亂我本;
他人之失不障我念,他人之輟不滅我勤;
他人之譏不滅我志,他人之毀不傷我修;
他人之指不礙我愿,他人之責不損我定;
他人之貪不害我德,他人之狂不易我節。
定靜安慮於每個時刻,
寵辱不驚於每個境遇,
素位而行於每個階段,
盡心盡力於每個環節,
不論如何皆秉持初衷,
不論何時皆真心真意,
盡心盡力於每個環節,
不論如何皆秉持初衷,
不論何時皆真心真意,
修辦能至此者,堪稱一賢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