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〇九年三月七日 緬甸 仰光開元佛堂
發一崇德 緬甸眾後學 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人道盡,天道達;人雖窮,志不窮。」
人身得,親恩無羞:人倫守,歡樂悠悠。
道在爾,善行無漏:雖逆流,力爭上游。
盡其性,真人靜坐:窮不昧,智慧眼眸。
天心顯,慈悲喜捨:志愿堅,德業實修。
道返本,一理貫徹;不著相,普渡圓收。
達無極,共濟九六;窮理傳,萬國九州。
人道盡,忠孝在握:天道達,廣佈恩澤。
人雖窮,因德富有:志不窮,修道生活。
吾愿如松柏;吾志為菁莪;
吾心愚癡救;吾身更超脫;
吾言示聖德;吾行中道合。
吾乃
不休息菩薩 元貞是也,奉
母旨,重下凡來到開元,早參
皇母駕,問大家否平安?我之後學速速百叩
天恩謝,我方敢再下言。
咳!咳!
我的指揮棒,引一道曙光,點一處希望;
搭起天人橋樑,牽起迷途羔羊,喚起眾生歸鄉。
人生旅途,來處來,去處去。
我們秉受上天的使命,來到凡間;
有的人,已啟動生命的樞紐,
有的人,卻還在茫然的尋求。
習慣往外看的雙眼,何時將目光投向自己?
習慣指向人的雙手,何時將指標轉向自己?
要修內德,無人能替;要改脾氣,無人能替。
隨時隨地,面對自己,並非全以己見固執;
應當良言聽取,檢點自己,動靜是否中矩?
設身處地,合心共識,思量「可利益眾生的施子」。
無道、失德。才是真貧窮矣!
咳!咳!
新舊面孔共結緣,大道尊貴引善緣;
天恩師德深感念,抱道宗旨表誠虔。
修道不論先與後,各有因緣好成全;
叩謝上天慈憫意,天人一貫金線牽;
做好萬全之準備,上天撥轉順自然。
開荒人,愿力深宏,至誠感佩。
開荒人,深謀遠慮,才能卓越。
開荒人,智仁勇備,胸懷慈悲。
開荒人,真心不悖,濟世不悔。
開荒人,發心不退,精進不懈。
別時哀傷聚時歡,緣深情感露自然;
追憶往事如歷歷,思緒紛起如何談?
崇德足跡四海遍,一片赤誠渡良賢。
今日裡我們有緣,在此地相遇相聚,
想聽聽大家唱唱:「母親的手」「前人的手」。
藉由歌唱傳達想念,彼此心心更契合。
母親的手(前人的手)
在那懵懂的季節,很多事情我還學不會,
是您耐心的牽引我,給我依靠和安慰。
寒冬為我蓋暖被,夏日為我拭去汗水,
付出從不求收回,從那白天忙到深夜。
看看天上彎著那半邊月,像那前人的側影一樣美,
推動道場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其一)
在那修辦的季節,很多事情我還學不會,
是您耐心地牽引我,給我依靠和安慰。
用心提攜眾後學,為法忘軀喜捨慈悲,
付出從不求收回,從那白天忙到深夜。
看看天上彎著那半邊月,像那前人的側影一樣美,
推動道場的那雙手,也推動了整個世界。(其二)
母親的手,總是在兒女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
當你們跌倒的時候,
否有注意身邊那雙拉著你們的手?
看不見,是因為未曾昂首來接受;
看不見,是因為心中怒火燒,煙霧障住了視線。
問問自己,否有敞開上天給予之慈悲?
我們都是老中的兒女,
都是同修,不分你我;
互信、互諒、互惠共生,
以圓滿自己生命之緣。知道嗎?
「十萬八千里歸路」用心唱,唱出心路歷程。
「十萬八千里歸路」
漫漫塵世路坎坷,重重關山多阻隔,
我要堅定信心毅然前走。
為了歸鄉,這一切都需要忍受,歷盡酸甜苦澀。
滿懷點點的鄉愁,那怕世道歧路多!
一心一意邁向理想追求,
十萬八千里路,一步步的走過,行一程平一波。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各個精雕細琢;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豈是孤獨寂寞?
一片淩雲的壯志,任考任怨猶牢守,
即使滄海變遷,依然不苟。
就從率性進修那一刻開始,歸途誓不回頭!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多少辛酸淚流;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經過多少挫折。
踏著那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超越三千娑婆,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要多少的取捨。
踏著那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再接再厲奮鬥,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攜手同唱凱歌。
一次次不怕難,見到你們進步了;
不失信心,堅持走下去。
修、辦道過程,順逆參半,
憂喜在心中;酸甜苦辣,自己最清楚。
寫下自己人生歌曲,
來此不白過,聖佛及第修;
勉己更加成長茁壯;
感恩天恩師德,尊師重道,承上啟下,道行無阻。
理念正確,不怕不能開展;信心堅定,不怕困危。
難以突破,要鼓勵自己:「不論什麼困難,我一定要
走下去、要突破 一定堅持己志己愿,不稍歇息。」
同是修道人,把握當下,
在其位,謀其政,在什麼立場,辦什麼事。
不踰矩,不失良機,各辦一段,好好修圓。
爾們的勇氣,我深感動;爾們的和氣,我最放心。
崇德一家人,有能力承續我的志愿,
開荒下種、廣結有緣!
我也叩求
老母 慈悲助化此方,助爾使命任務承擔。
了愿歡喜,接續辦下去;有同修之助力,
由陌生到熟悉;水到渠成,我隨處幫助爾們。
我希望崇德人,將來皆能成就崇德仙。
大家努力修辦道,學修講辦行,
二六時中,在爾們心中。
臺灣來此做先鋒,培育當地人才豐;
興起道務更起色,辛苦亦是樂其中。
資料來源: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民國98年6月30日),頁252-261。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一) (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09年1月初版,西元2014年9月修訂),頁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