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二月十七日
西元二〇〇九年佛暦二五五二年一月十二日 佛統崇德佛院
發一崇德泰國道場眾後學 恭清
不休息菩薩結緣
「標準修道者」
應有真智慧、真慈悲、
真付出、真喜捨;
必有悲天憫人之大志向;
必如海涵春育之大器量。
敦其高品,行止溫良;
崇其正禮,行矩有方;
志其真道,行合日常;
立其崇德,行深博廣。
天下危溺,援之以道。
安其身、立其命、正其心;
誠其意、齊其家、濟其世。
在逆世的洪流中,願做眾生的導航;
在黑暗的角落裡,化做眾生的燭光。
當不斷地提昇自己的修養;
當不斷地奉獻自己的力量;
方能成就可大可久輝煌的大道場!
吾乃
不休息菩薩 元貞是也,奉
母旨,來至佛樓,進門早參
皇母娘,再問大家否安康?
吾之後學速速百叩
天恩謝,吾方敢下批言。咳!咳!
天清氣爽心境涼,涼風拂面感心傷;
重遊舊地今得償,遠來結緣各奔忙。
否有精神來提振?否有用餐問飽詳?
難得吉日聚佛統,共結善緣在異邦;
別來大家可安好?否有用心在道場?
否有敬心養性煉?否有濟眾佈慈腸?
偌大家園眾無數,非是一人之道場;
共結善緣仁義倡,共化風俗道德彰。
所為何來否明義?皆是己愿立志強;
人生本短苦海困,汲營之人嘆滄桑。
智慧之者修道辦,真誠與天渡原郎;
大道之行人宣廣,大道之好由人倡。
咱今有幸天恩沾,師德且報真理揚;
精神指標來提倡,大家唸唸豈或忘?
咳!咳!
成功二〇〇九年,精進更上一層樓,
慈悲喜捨,萬眾一心,
精誠團結,邁向標準。
學道越學越和氣,修道越修越歡喜,
講道越講入性理,辦道越辦越契機,
行道越行越中矩。
我們要感謝天恩師德、感謝老前人、
感謝前人、感謝道場、感謝大家。
我要珍惜今天,知恩、感恩、報恩、
立德、立功、立言、立愿、了愿、盡忠、盡孝。
珍惜今天非口號,知恩感恩報恩當;
立愿了愿盡忠孝,不枉來此住異鄉。
人得大道根基有,人行大道祖德芳;
珍惜擁有更善用,作個賢良模範彰。
記取天恩師德浩,非是一人可行方;
人生漫漫且盡用,人生朗朗自明詳。
大道之行人敬重,人之有德眾隨幫;
還望弟妹各精進,報恩了愿在日常;
日常中道莫外放,學道學真善德臧;
知道大道奉行道,日久天長即天堂。
但恐修道三心意,不思檢點怎齋莊?
時時刻刻忠恕念,切切有道二六當。
知道嗎?
「十萬八千里歸路」,行之有心有主,
大家唱唱此首歌,體會其中之意詞。
「十萬八千里歸路」
漫漫塵世路坎坷,重重關山多阻隔,
我要堅定信心毅然前走。
為了歸鄉,這一切都需要忍受,歷盡酸甜苦澀。
滿懷點點的鄉愁,那怕世道岐路多!
一心一意邁向理想追求,
十萬八千里路,一步步的走過,行一程平一波。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各個精雕細琢;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豈是孤獨寂寞?
一片淩雲的壯志,任考任怨猶牢守,
即使滄海變遷,依然不苟。
就從率性進修那一刻開始,歸途誓不回頭!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多少辛酸淚流;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經過多少挫折。
踏著那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超越三千娑婆,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要多少的取捨。
踏著那十萬八千里歸路啊!再接再厲奮鬥,
十萬八千里歸路啊!攜手同唱凱歌。
「十萬八千里歸路」,攜手同唱凱歌。
經過了多少的取捨,經過了多少的折磨,
為只為大道能開拓,為只為心胸更寬闊。
開荒的歷程,歡喜與難過,
成長的當下,嘔心瀝血,大家皆是有心者。
開荒佈道,
只為眾生識佛陀,只為眾生登法舟。
千山阻隔,亦不動搖濟世救人之心念;
更不改變修道辦道之愿力。
齊步走、同步行,護持大道;
中心茁壯、理念正確,集體領導、整體帶動。
望我後學不忘本來,不忘我念,
一條金線識明確,行之有理方久長。
知道嗎?
休息只為不休息 不休息只因不停息。
不停息之慈悲、無止息之大愛,
乃因乘愿之心志、乃因無盡之奉獻。
大家明智選擇了修道辦道,
以天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天命的傳承:
在於吾們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之心行、
在於大家有不屈不撓之精神。
慧命之延續;
在培德,在精進,更在日常之言行,慈悲喜捨。
還望眾點傳心連心、手牽手,
共把眾生濟、共把大道創;
不為一己之私,乃為天下蒼生得離苦。
好不好?
制度乃人訂,亦當由人行。
更盼大家修辦之中,研討謀合,策劃推動,
當前賢與後學之橋樑;
值季群、召集小組、忠義字班,
皆刻刻明白自己之職責;
串連上與下,協合前與後;
方能將好的理念與制度,
來推動、來進行、來圓滿。
明白自己之職責嗎?
資料來源: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民國98年6月30日),頁228-237。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一) (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09年1月初版,西元2014年9月修訂),頁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