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9-30

《祖師四十八訓》第5-8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五條

  末後大道,乃發萬聖之未發,補萬賢之未備。道合三教,理貫人天,註書立說,必須引經據典,合天、合地、合人,有理、有氣、有象。

  知理者,可以制禮,而親親之殺,尊賢之等,方有條而不紊;知氣者,可以制樂,知參天可以作六律,知兩地可以作六呂。而六律之隔八相生,五音之三分損益有其源;而宮、商、角、徵、羽之五音,與君、臣、民、事、物之五等,與夫十宮之周天有其本矣。

  再明伏羲之卦,本於天地;文王之卦,本於伏羲孔子交易,乃合天地、伏羲文王而一之。易未畫時,易在天地;易既畫時,天地在易。未有不知天地而知易,亦未有知易而不本於天地者。夫然後上推往古,下推將來,以一貫之也。不明乎此而註《易經》者,皆伏羲文王孔子之罪人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4

 

《祖師四十八訓》第六條

  學者言過去、未來、現在,必以文王三代以上為過去的道統,為傳道之春。此時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故曰「九劫成道」。

  太上釋迦孔子為現在之道統,由老子至今三千餘年;釋迦孔子至今不足三千年,截長補短,合為三千年。其間分:正法一千年,相法一千年,末法一千年。現在之世為傳道之夏。

  伏羲為開天之聖,始畫八卦,因而重之,共六十四卦;方圖象地,圓圖象天,至今歷代相傳。而六卦之說,殊屬不經;而三十年甲子之說,亦未必然。《禮記・月令》出自《呂氏》,而《呂》本顓頊之暦,其曰:「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至今亦未嘗有差。〈堯典〉基三百六十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乃王甲辰暦。總是六十甲子,古曆今曆,中西二暦;雖法有疏密,略謂小異,未嘗不大同也。且後天八卦,學人皆曰出自文王,而不知軒轅之時,風後演奇儀,皆本洛書,後天八卦,而箕子序疇亦然。

  先天靜體,後天動用;體用同源,出於一時。上自子會開天,七曜齊元,第一甲子至今一千一百四十九甲,而禽、星、門、卦,歷歷可考,絲絲入扣,扣扣皆絲。過去者,六萬餘年之日徑,可坐而致;未來者,六萬餘年之月徑,亦可而致也。而三十甲子、六十甲子、九十甲子之說亦屬荒唐矣!由此觀之,凡以未來之十二卦、九十甲子、四十五日之說惑人者,皆不經之談也。凡我同人教歷學者,必將現在者考精詳,而上推下推,即十二萬九千六百之元會運世,章蔀紀元,年月日時,自瞭若指掌矣!天機書,雖有九十甲子、十八時一日、四十五日一月、東西日月南北走之說,皆寓言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6-28

 

小編注:

1.六十四卦,方圖象地,圓圖象天」是指六十四卦可列出方圓圖,如下圖。


資料來源:仿自《易經證釋·圖象:伏羲六十四卦講義》的圖十二

2.戰國時期《禮記·月令》《呂氏春秋》所言孟春之月,日在營室……仲冬之月,日在斗。」之記述方式,推知中國古代天文學已習用觀察太陽的恆星背景,以決定月次。並印證《禮記·月令》內容乃抄自《呂氏春秋》是對的。

3.因歲差影響,恆星背景會向東移轉,以每年約向東移動51。《呂氏春秋》成書於西元前247-239年,於今2024年,相隔約1780年,故恆星背景實際已東移約25.21度。

4.據《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卷一》:顓頊)帝作曆,以孟春之月為元,是嵗,正月朔旦,立春,五星㑹于營室。」又在位期間為西元前2514-2437年,距今約2500年,則歲差有35.41度。

5.據上述,自顓頊時代至《呂氏春秋》年代的歲差約10.2度。因營室宿跨距有16度(參https://confucianism.org.my/articles-to-share/林國雄/2658/),故二者孟春(立春)月的太陽恆星背景皆在營室內,是合理的。但今日孟春月的太陽背景已移至牛宿(摩羯座),而非營室了。

6.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故老子孔子生存年代相當(老子生於西元前604年,卒年不詳;孔子生卒年為西元前551-479年)距今皆不到3000年。

 

《祖師四十八訓》第七條

  凡辦道者,必須通達元會運世之嫡傳,然後可講過去、未來;如不明乎此,而妄談未來之事,是為自欺欺人,乃道中之罪人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8

 

《祖師四十八訓》第八條

  無極天、太極天,乃理性、氣性之源。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策,悉本於此。

  一本萬殊,萬殊一本;絲絲入扣,扣扣皆絲。如不明理,氣源流而妄談性命者,皆之罪人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9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