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9-30

《祖師四十八訓》第1-4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一條

  吾人當知,斯「道」乃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體;成佛、成仙、成聖、成賢之大用。會通三教,貫徹天人;有無顯微,體用合一;中邊本末,事理兼賅。是「道」也,以覆冒萬物而言,則謂之「天」;以主宰萬物而言,則謂之「帝」;以真實無妄而言,則謂之「誠」;以萬物共由而言,則謂之「道」;以無所不理,各得其理而言,則謂之「理」。在天謂之「天理」,在地謂之「地理」,在物謂之「物理」,在事謂之「事理」。

  是「理」也,以賦界而言,謂之「命」;以稟受而言,謂之「性」;以應酬萬變而言,謂之「心」;心之所之謂之「志」,心之所憶謂之「意」,感於萬事,而生喜、怒、哀、樂,謂之「情」。千名萬號,不可枚舉,究其本源,莫非「一理」之流露也。故 無生真宰,把「理性」散將下來。

  何謂「理」之究竟?《中庸》云性即理也,理即五常也,學者必先窮乎理,而後可以盡性,未有不明乎理而能盡性者,未有不能盡性而能返本還原者。「理」者何?應知理即無極也。無極者,至靜不動天也;至靜不動天者,天外天,生天、生地之天也。此「天」,萬物統體一天,物物各具一天,必知人人各具之天,通萬物統體之天,而後可以收圓。不明此「理」,而妄稱收圓者,皆自誤誤人者也。故使學者必先明乎「理」,而後傳之以「道」,方不至流為異端,上之得罪於聖賢,下之為害於將來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0-21

 

《祖師四十八訓》第二條

  凡傳「窮理盡性」之道者,必須尊師重道,謹嚴授受,方不致將前聖至尊至貴之道統自我而賤,後緒之繼承任重自我而輕。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2

 

《祖師四十八訓》第三條

  末後一著,乃千真之嫡派,萬聖之命脈也。得者成仙,見者成佛,修者成聖。必須上根上器,大德之子,方能承受;無緣無分者,難使信受也。故曰「若是根薄緣分淺,難入龍華古道場」,不信者,可不必強傳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2

小編注:

1.「若是根薄緣分淺」可見於《歷年易理》壬午 光緒八年的「若是根薄緣分淺 難上菩提般若船」,又該年應是《祖師四十八訓》成書之時。

2.「難入龍華古道場」可見於《長生子警世文》的「不信此言無緣者,難入龍華古道場。」

3.「若是根薄緣分淺,難入龍華古道場」則見於《禮本》偈:
中央末劫釣先賢。金丹九轉下東林,暗釣賢良貼骨親。西乾東震周流轉,外教旁門認不真。單傳秘密還鄉道,直指當來出世因。普度收圓開群品,天尊顯道化先賢。若是根薄緣分淺,難入龍華古道場。」
https://aping0987468608.pixnet.net/blog/post/225151755

或是《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的〈開經偈〉:「高賢遇度要衷常,九闕掛號見當陽。皇極大道金丹理,不得精通莫放狂。若是根薄緣分淺,難入龍華古道場。」

http://nhuir.nhu.edu.tw/bitstream/987654321/28388/1/108NHU00183013-001.pdf

 

 

《祖師四十八訓》第四條

  無為正法,乃「色裡之真空,無中之妙有;豎窮三界,橫亙十方;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而造詣次第,有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之分。

  清淨法身者,充實而有光輝,乃大人造詣之境也,本於地度;圓滿報身者,大而化之,聖人造詣之境也,本於宗動天之度;千百億化身者,聖而不可知,神人造詣之境也,本於至靜不動天之度。三次傳授,與之分清別濁,講明盡人合天之道,確有把柄。此所謂「一法包含無量法,一門闢破萬般門」,高出一切,然後可以收復一切。不明是不足以掃千門而收萬教,三教歸一,即萬法歸一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23

小編注:

1.北海老人《大學解》言「九天」:宗動天(銀河中心)、恆星天、土星、木星、火星、日輪、金星、水星、月輪。

2. 北海老人《三易探原》:「《本行集經》曰:九天之上,謂之彌羅。天上之天,上極無上。此乃大道之蘊,至理之奧。上天禁秘,不得妄傳。寶而敬之,非人勿示。無所不貫之謂彌,無所不包之謂羅。大氣舉地,大道生天。」

3. 《孟子·盡心下》:「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