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9-30

《祖師四十八訓》第13-16訓

《祖師四十八訓》第十三條

  凡千門萬戶認理來歸者,必須聽從掌道之分派,將其所有之事合盤交出;將道理、性理講通,方不至有差之毫釐,謬之千厘,自誤誤人之弊。然後因材器使,交於憑據,方成一團和氣,一道同風,庶幾與道有益無害,方為助天闡道,而為聖賢之亞流,仙佛之嫡派,光前裕後,流芳萬古也。

  不依調度,偷道、盜道、妄傳、妄受者,誓願自己承當,與掌道者無干。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33

 

《祖師四十八訓》第十四條

  斯道乃三教合轍之祕,萬聖當歸之蘊,苟非上根利器,天資高、學力到、聞道早者,不能洞徹底裡。如聖之徒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而一貫之道,而外,知者落落。釋迦佛傳道西竺,說法四十九年,大小三百餘會,口吐五千四十八卷大藏經典,後來拈花示眾,一點禪機,惟摩訶迦葉,破顏一笑,靈山會上,人天百萬,悉皆驚疑。

  由此觀之,「道」豈易傳之事哉?毫釐之差,千里之謬,以訛傳訛,愈傳愈訛,自誤誤人,其害有不可勝言者。如昔楊朱墨翟,其文章志向,豈不與齊肩並駕?只是理氣源頭,見之未悉;天人開竅,知之未徹。即道行天下,摩頂放踵,難逃異端之名;雖孝子賢孫百世,不能更改,嗚呼可畏也哉!

  「庚辰條規」必傳授歸一者,恐學道稍有領會者,欲傳入「空色有無,顯微費隱,兩在不測之際,範圍天地,曲成萬物之機」,不能窮源究委,焉能信手拈來,左右逢源?稍有訛傳,即誤善男信女;生死機關,性命大事,人己兩誤,九玄七祖皆受其累。

  吾非好勞惡逸,蓋恐他人不似我之盡心;是以傳道領袖,必吾親自拔取,庶幾免於訛謬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34-35

小編注

1.「庚辰」應是光緒六年(西元1880年),據《歷年易理》的「庚辰 光緒六年」訓:「金祖歸,開荒墜,無皇親臨東震堂;親命俺,掌一貫,總領道統大鋪張。」

2. 「條規」則載於《歷年易理》的「光緒八年」(壬午)訓:「壬午年奉母命又到荊襄;荊州城設乩壇諸神下降;天命俺著條規四十八章;三佛門數年來賢良聚會」此「條規」繫於「庚辰」年的東震堂掌道統,故曰「庚辰條規」。

3. 「費隱」見於《中庸》,「範圍天地,曲成萬物」見於《周易·繫辭上》;「兩在不測」當指「陰陽不測」,亦見於《周易·繫辭上》。

 

《祖師四十八訓》第十五條

  財乃養命之源,易於起人貪心,貪心便成墮落。其及門之士,各方功資,必須分文報上,服食用度,自上領下,方為上下有序,財帛分明;若各方功資,不行交上,私自用費,以假公濟私論。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36

 

《祖師四十八訓》第十六條

  佛有四種弟子,而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固同堂而受業。周文二之化,亦起自閨門。而修、齊、治、平之序,修身為齊家之本;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又為修身之本。

  凡同門道伴,其家人有願聞斯「道」者,大庭廣眾,同堂聽講,男左女右,勿許混雜;聽講畢,各歸各房,不准乾坤同室,不准坤道扶持,男女分清,各免嫌疑。如稍係戀念,便入墮落之途,人禽關頭,只爭一念。

  故孔子以勿視、聽、言、動;佛門以相,無人、我、眾生、壽者;道門以常能遣其慾;而吾道以戒淫念、戒雜念為降龍伏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言雖不同,而義實一也。

資料來源:北海老人:《祖師四十八訓》(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文化,20208月),頁37

小編注:

1. 「周文二」可能是指西周末年的《詩經·國風·周南》、《詩經·國風·召南》,如〈周南·桃夭〉的「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與〈召南·鵲巢〉的「之子于歸,百兩成之」,皆可列入閨門齊家之教化。

2. 「常能遣其慾」則見於《清靜經》。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