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章 第八 |
第八講 上善若水 |
上善若水。 |
世人都想學善,今日我就來講「最上等的善」。那是什麼呢?那就是「水」了,為什麼呢?不信的話,我可用以下的比喻去分析。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一、水的善德在哪裡呢?就是它利益萬物,滋潤萬物,也不去爭名、爭利、爭功、爭大。 |
處眾人之所惡。 |
二、它處在眾人所厭惡,又卑下的地方,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作為了。 |
居善地。 |
三、它無論居住在什麼地方,都能隨處而安,真靜自守。 |
心善淵。 |
四、它的善德淵深得很,幾乎難以測量,為什麼呢?因為它能夠沈靜,又能和合萬物之用。 |
與善仁。 |
五、水施予萬物,皆出自於仁愛之心,這就是它的仁慈。 【小編注】「與」是「給予」義,其他版本的用字如下: |
言善信。 |
六、水本無言,可是,無言之言才是真言,更是信言;如朔望的潮水,皆能適時而來去,這就是水的信用。 |
政善治。 |
七、水的滋潤萬物,就好比處理政事一樣,遇熱就昇華成雨露,多餘就流入江河,如此生生不息的現象,不就是水善於處理政治的表現嗎?
|
事善能。 |
八、行事方面,水又能盡其所長。如行舟渡筏,滋潤萬物,煮飯、燒菜、洗衣,無不是水的善能。 |
動善時。 |
九、水在舉動方面,也是很合乎自然的。如水流到圓的地方,它就變圓;流到方的地方,它就成為方形。氤氳的時候,它就會下雨;晴天的時候,它就昇華。人如果能夠像水一樣,不違背天時行事,不妄做、不妄為、不妄言,這才是真正學習水的善德。 |
夫唯不爭。 |
尤其水不與它物相爭,所以它物也不會與水相爭,這就是水的「和」的表現。所以,如果人能夠學「水」的這些涵養與和氣,自然也不會有錯誤的紛爭了。 |
資料來源:《道德經:老子演譯》(臺中市:光慧文化,2015年9月),頁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