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10-06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精神指標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一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月初四日 臺中 崇仁大樓
臺中道場全體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精神指標

講道者,必先力行辦道,方有領悟,以達落實。
修行者,必先謙虛學道,方可提昇,以奠基礎。
引方向者,必先才德郁茂,方能穩立,以創格局。
杆模範者,必先自身圓滿,方行教化,以樹根本。
持古聖先賢之精神
 為已修行之指標
日日革新,時時反省。
觀照己心,否大公無私?
觀照己行,否無為濟眾?
觀照己念,否正知正見?
觀照己為,否聖賢行誼?
時中不離「精神指標」,以惕修道,以習天心。
日常參悟,正己正人,推道行則,涵養五德。
躬身力行,助化道場,濟眾歸航,以達精神指標之宗旨。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20-12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學道君子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九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九月二十一日 菲律賓 齊德壇

菲律賓道務中心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學道君子

認理為宗;以立德為命;以躬行為要;以盡心為端。
不妄動;無妄想;無雜思。慎心物於隱微之間。
學道學佛,內心要充滿正氣;
真正為眾生性命大事而著想,而非求表面之名相。
故真修者,
自強、自愛、自尊、自重。
不知自強,怎能自愛?
不知自愛,又怎能有廉恥之心?
不知自尊,豈能自重?
不能自尊,怎能展現修者志節與情緣?
不知自重,又怎能愛護自己?愛護眾生?
愛護道場?愛護慧命?
故當自己期許:「內心充滿浩然正氣」。
傲氣不可有,傲骨不可無。
志在聖賢,則為聖賢之事;
志在君子,則為君子之事。
做天下第一等人;行天下第一等事。
辦天下第一等事,以求無愧 天恩師佛無愧眾生、無愧自己。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18-119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正知正見 正心正念

西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七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七月十七日 香港 崇德佛堂
香港道務中心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正知正見 正心正念

修道人生一秉初衷,
效法古聖,培君子,行仁風;
貫徹古德,重振風。
而一切之真修,皆於「正」字,
以二六時中之拳拳。
正其心性」,無妄於舉止之動靜中;
正其見」,視於明,於進退之中。
正於知」,無偏無頗;即時中皆「念念純正」。
故修道,
論功夫所用,全然在「正知正見」,
存「正念」、用「正心」,放乎一切,
即行道於世間,便不離古聖之道。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16-117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修行功課

圖片

修行一言示道,忍辱持戒禪定行,以其勵節行志。
修道一身精進,行舉正念無偏頗,以其日日革新。
修出一股正氣,以身作則感地天,以其精進不懈。
修得一層德慧,慈悲喜捨化眾生,以其行道圓滿。
修建一畝福田,善德佈施廣結緣,以其利益眾生。
修持一顆天心,博施濟眾無為行,以其登上彼岸。
修付一片真誠,心體光明導群倫,以其實現大同。
修去一念私慾,無利無名無為己,以其接引眾生。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固本圖強

西元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六日民國一〇四年歲次乙未三月廿八日 埔里 天元佛院
中南部學界兩天率性進修班

報恩了愿中,越發至誠懷謙恭。
肩負責任中,越發積極表從容。
傳承使命中,越發無為攜後生。
培育人才中,越發精進毅力恆。
開創佛堂中,越發篤信天恩宏。
固本圖強之啟動,旋乾轉坤佳期逢。
固本圖強之奠定,道場鴻猷漸擴充。
固本圖強之理念,無始無終濟眾生。
固本圖強之實踐,以創道務新巔峰。
以期眾生歸至善,惟願家家菩薩成。
以期世界大同化,惟願各個返天宮。
今送爾們一句話,吾念一遍爾復從。
點傳齊來前帶動,一同大聲來說出:
「吾以老母為榮耀,老母以吾為光榮。
吾以崇德感榮耀,崇德以吾感光榮。」
再來重複此一句,念出大聲精神從。
給予自己愛鼓勵,大聲說出愿力成。
今此一句海內外,崇德一同掛心胸。
以此信念前邁進,望吾弟妹成果豐。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10-11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學教做則

西元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七日民國一〇四歲次乙未九月初五日 士林 凱德聖道院
臺北道場 學界國語兩天率性進修班

學教做則
慧命的延伸,在薪火相傳;
生命的意義,在克盡職責。
道棒的傳承,是接續聖賢的希望;
一代代,一棒棒,傳棒、接棒;
皆是秉持聖心的相傳。
天命的薪火,在使命的承擔上。
孔子十五而志於學,五十而學
「學」當謙卑,學當認理,學在學得最好;
「教」與人而不倦,教而能耐心啟,循循善誘;
「做」能立而正,成為標杆,為之模範;
故所學、所教、所做,皆是成為道棒薪傳的關鍵。
眾能持一心,付出無為,大愛與人;
犧牲奉獻,立愿了愿,頂劫救世;
才能匡扶世道,普渡眾生矣!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08-109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再闡四好

西元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民國一〇五年歲次丙申四月廿二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學界國語兩天率性進修班

啟動學道之按鈕,轉動齒輪無止休。
揭開修道之序幕,人生演繹我執丟。
創立講道之基業,奠定鴻猷懿德流。
開拓辦道之荒畝,勤耕易褥認理修。

執起木筆四好評,學修講辦教賢英。
學道精神不恥問,學道之心秉意誠。
學如仙佛志偉大,濟世救人挽頹風。
學習君子之不器,才德兼備為精英。
學無止境常請益,學無常師見賢從
學道越學越精進,學道過程樂無窮。
四書研讀履仁義,學以致用勤用功。
修道精神不二過,三省四勿須遵行。
修如濟佛之瀟灑,眾醉獨醒真偽明。
陳規陋習決心改,修身養性德明明。
修道之心如皓月,行如風也坐如鍾
出淤泥而不沾染,禮如恭矣貌如庸。
講道精神善分享,道之尊貴訴友朋。
講道入理正心念,己立立人更從容。
由賴平日功夫下,窮理盡性智慧通。
言行合一慎獨作,抱道奉行徹始終。
授業解惑責任重,引領愚迷返正宗。
言出必行講信用,因為道在二六中。
辦道精神不辭苦,任勞任怨為眾生。
渡人成全為己任,休戚相關同步行。
辦道莊嚴持慎重,尊敬仙佛存謙恭。
微禮細節盡美善,恪守職責臻圓融。
辦有為事無為表,動靜皆宜心光明。
見道成道契機有,承天景命助道宏。
由各點傳與壇主,亦有講師四好行。
學修講辦根本固,過關斬將理域登。
今有崇德處推動,固本圖強道務宏。
人人有責竭己力,報恩了愿使命承。
今闡四好再重復,認理實修非凡同。
有始有終助道辦,方稱白陽好賢童。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04-107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行道有程度

西元二〇一六年五月三十日民國一〇五年歲次丙申四月廿四日
洛杉磯道場 黃氏佛堂設壇安座

行道有程度
行者,乃「做」之意。
行者,亦有內修與外行;行則誠之而可行。
修道於今,當思行而做,身體力行。
故行道有程度,必以誠敬之心內修,而能外行之遠;
訂近程、中程、遠程之路,
於道場、於佛堂、於個人修為,皆當如此訂定程度。
有目標可循,有方向可握,始終一心,無有二念;
方才能助其道場有前途,方才能於已修道有
行道之路留下行誼,
在做、在行舉、在對待、在處事、在辦道,
在啟下、在承上間,皆可留下標準予眾生,
此方謂「行道有程度」也。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02-10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修辦之藝術

西元二〇一六年六月四日民國一〇五年歲次丙申四月廿九日 西雅圖 崇慧佛院
溫哥華道務中心 社會界華語一天複習班

修辦之藝術

雕刻之藝術在其木,木入三分而達神氣,顯之不凡:
辦之聖域在其心,用心七分而達聖賢,落實
修道者,精誠於一,無有二念;抱其愿立,始終不搖。
德性培養,行道有方;無有私心,便與賢
而此更能其心大公,大公於天;
其志不凡,真行真修,便與聖同。
賢聖之道與眾之志如一,
在其志,在其心,在其愿,在無始無終;
此方為修辦之最高境界。 

  修道」兩個字容易寫,而落實難。是嗎?(是)人喜歡被鼓勵、被讚美,而不喜歡被調教。是嗎?(是)為什麽?大家可知道?每一個人都喜歡成為人才,也期待自己是人才。而能夠成為人才者,非一朝一夕,要如同木雕一樣,要能夠接受雕琢;如同精雕細琢,可以成為價值連城的古董。然而在路旁,視同朽木,豈能夠如同古董?是嗎?

  在凡業上成為人才並不難,而能在聖業上成就人才,進而成就賢聖,不容易!因為聖賢所選擇的路,非是平坦好走的路。如同修道一樣,要改變自己,去掉陋習,非一般人可以做到,因此修辦就更顯得殊勝。所以,大道宏展在世界各國,為什麼都可以看得到呢?因為大家想修道,因為我崇德人都是有使命、有愿力來的。是不是?(是)所以,要好好承繼使命,發揚大道,挽救世人。好嗎?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99-10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學修講辦篇》:不辜負

西元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三日民國一〇四年歲次乙未四月廿七日
臺南道場澎湖區崇慧佛院落成

不辜負
因為眾生苦,所以堅定要救渡;
因為人生苦,所以一心了塵俗;
因為理困住,所以執著心不服;
因為修道路,所以往前不退步;
因為業力阻,所以毛病難力除;
因為這條路,我們一起發愿往前赴,所以不認輸。
只因為我們不能辜負眾生,我們不能辜負, 老中;
立了愿,往前赴。
無論多少的難題,都要謹慎克服;
無論多少的考驗,都要謹慎每一步。
天不負,只要我們攜手同心修辦路;
天不負,我們這群真誠修辦佛子扶。
盼眾後學能修辦,真誠真意,
以固本圖強創三多,以四好謹慎修道,
以五度:學道有進度,
    修道有深度,
    講道有法度,
    辦道有制度,
    行道有程度,
而真修行,老天必不辜負也。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97-98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