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〇〇八年八月十七日 香港崇德佛堂
發一崇德 香港道務中心眾後學 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觀照浮塵醉生夢死,音傳法界引眾歸航;
菩灑人間甘露法雨,薩陀悠然覺通光芒。
吾乃
觀音菩薩,奉
母旨,帶菩薩重返佛地,到壇結緣,先參
母駕,諸位賢士,主敬存誠,凝神諦聽,
無有妄動,靜待菩薩自批評。
哈!哈!止。
「正知正見 正心正念」
修道人生一秉初衷,
效法古聖,培君子,行仁風;
貫徹古德,重振堯風。
而一切之真修,皆於「正」字,
以二六時中之拳拳。
「正其心性」,無妄於舉止之動靜中;
「正其見」,視於明,於進退之中。
「正於知」,無偏無頗;即時中皆「念念純正」。
故修道,
論功夫所用,全然在「正知正見」,
存「正念」、用「正心」,放乎一切,
即行道於世間,便不離古聖之道。
吾乃
不休息菩薩 元貞是也,奉
母旨,隨古佛到壇結緣,進門先參
皇母駕畢,再問問各位後學可好?
我之後學百叩
天恩謝,我方敢再續言。
咳!咳!
接聞結緣佛地臨,悲喜交加在心胸;
望見後學人才輩,感嘆未能續勉行。
同步翻譯好明悟,後學可否我意明?
廣東話語來傳遞,橋樑搭起無彼分。
今朝大家會壇地,好生熟悉的面容;
昔日今日已非然,然而我心皆無分。
後學是否還懷念?過去我們把言傾;
平時修道功夫用,內修培德聖賢行;
言行舉止皆合道,佛規禮節無放鬆;
學好承上尊德重,做好啟下用心公;
不分你我一家人,互相體諒真道行。
雖然咱們久未見,我在理天助道宏;
大家日後同德進,攜手同步渡迷童。
好不好?
資料來源: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民國98年6月30日),頁46-49。
-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一) (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09年1月初版,西元2014年9月修訂),頁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