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一〇八年三月九日歲次已亥二月初三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桃一區桃四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護持天命道務闡 盡忠守職程組連
團結能使班務晉 福地洞天班十全
目標全能講師行 效聖法賢穆穆焉
傲物才負難成器 兢兢業業方英賢
人才考核班鍛錬 選精拔萃立範典
吾乃
南屏道濟 奉
母旨 降至佛地 躬身早叩
皇母畢復問眾眾徒可安怡 平下心氣待訓批 哈哈
考核班
修行之人當戰兢於時刻
無有妄心動念 您無有偏差步伐
守忠於自己的初發心
定性於自己的虔修心
安放於自己的修辦心
無有一刻逾矩 無有一念失中
故時時考核反省自己的心
「考核修道的誠心 考核辦道的堅心
降伏每一刻 讓自己能真實誠敬的行道
而必從研究班當中奠定基礎
打穩道路紮實道學 以一貫誠本之念
念茲在茲 真行真辦 可令眾生時時檢驗
可令同修作為標杆 可以不愧於自己的初發愿
可以行證於白陽之道程也
哈哈
修辦之人悟時中 考核已心不茫從
船行燈塔有指引 指南方向定針行
從而道念為之首 不圖道名道利爭
真誠修辦緣結廣 達本務實真參中
綱常定規無有妄 四維牢守路可通
實務務實本心愿 本實不欺達天宮
真修潛行虔於本 弗失道心本心行
濟化眾生有緣救 搭幫助道法航登
修辦之者有路徑 一步一步理天從
十字真主守牢本 定能真修大道行
懂嗎
今日壇主會佛軒 人人誠心聆聖宣
箇中皆是人才辦 當中務實道可參
可明壇主之本份 可悟已身行方圓
修辦從一而盡本 守忠盡義德可全
反思若是理不正 豈可引導走向前
飲水思源湧泉報 真經日常行可遠
修行取舍禪中悟 失去真心路即偏
萬人行道揚旗進 達道真功實德參
懂嗎
徒兒們今天是壇主班 是副壇主的舉手
為師看看 這副壇主每個是否都有參加各組的學習(有)
有 沒有落實就是沒有
今天你們既然身立於道場其目的是什麽 自己可知道
因此人人都要能夠進入一組去學習
日久天長你才能有進步 若是修辦道 有一日沒一日
這樣如此你們要等到何時才可進步呢
因此徒兒們(有)
今天你們想要修辦才會在佛堂裡
才會在道場中 是嗎(是)
那麼你想不想成為人才(想)
你想不想代為師分憂解勞(想) 想不想(想)
然而自己當要立志 真正來行道 真正來辦道
真正從內心來修道 這幾點 缺一皆不可
然而徒兒可否有二六時中考核自己
什麼是考核 「考」者考驗 「核」者核定
考驗核定於自己的所行 人道有盡了嗎
孝道有盡了嗎 在家中的本份 有克盡了嗎
不要說我還在學習 想一想
「你們從進佛堂的那一刻開始
你們就已經走在成聖成賢的路上了」
然而三年 五年 十年 甚至二十年過了
徒兒你真正有盡心 真正有了愿了嗎
自己如何 自己清楚楚 懂嗎
因此 如果一個老講師 成天總是犯毛病脾氣
你當前賢的 是認為這講師還小 還不懂事
因此包容再包容 因此沒有指點他是嗎
徒兒啊(有) 「修道容易明理難」
一個修道人的理念 才是成就的關鍵
事功容易做 而內德不容易見到 為什麼呢
一個人 在處事上有道場 有前賢 行為當中偏差不遠
然而 背後內地裡 這才是別人看不到的是嗎(是)
因此 修德之人 是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是自己要能夠舉頭看 老母 心不愧也
所以修道之人 一定要有所成長
一年比一年進步 不是只有圖道務成績
而是你佛堂的每一個道親 壇主
講師們有進步嗎 内外有一致嗎
修道就是修修整整 修修辦辦 去蕪存菁
你們團隊才能夠真正進步 才是質的提昇
如果沒有質的提昇 那麼只是熱鬧辦事而已
如果沒有要求:一個人就不會成長
因此徒兒們
「修辦道是一份責任 修辦道是一片至誠
修辦道是一念清靜 你的路才會真實
你的心才可以安放 你的愿才能夠了」 懂嗎(懂)
徒兒們好好修辦 不放過自己行功立德的機會
因此戰戰兢兢 因此篤實前進
徒兒們 光明的道程
內德外功皆是可以作為眾生的模範 懂嗎
好 因時有限師不多述 隱於佛地
祝徒班程順利圓滿 贈與眾徒
〈考核班〉訓一篇
哈哈止
資料來源:《發一崇德2019年臺北道場桃園道場壇主班聖訓》,頁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