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一〇八年三月十七日歲次已亥二月十一日 桃園 泓德佛院
新竹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夫欲求道場之昌盛
惟須以和諧居之
欲求道務之昌隆,惟須以人和居之
如樂音之揚須音律協調
如畫作之美須色彩調和
故上位者以寬以厚以仁而待人方得人心
同修者以讓以恕以謙而處之方得同心
能如此定能呈現中心之凝聚力
心能凝聚則道心必強
力能凝聚則道氣必盛
二者兼並之必見道場之繁榮景象也
吾乃
月慧菩薩奉
皇母座 復問徒兒皆安否
靜平心氣守二目 再待師母訓批留
哈哈
師母應機臨塵凡 會見壇前好徒賢
眾等皆是佳良輩 佛緣深厚非為淺
有緣有份佛門入 善握當下之時間
借道明理開智慧 借相刪去痴愛貪
洗心滌慮復本面 借假修真性怡然
體道行深腳步邁 真實之心對上天
徒兒修辦有時日 明白大道寶貴全
發心立志擔大任 願化十方諸有緣
駕起法舟任承荷 乘風破浪志向堅
駕起法舟羅盤定 方能引眾返故天
明白自己責與任 戰戰兢兢無敷衍
了達自己之使命 無為而為聖道演
道之滋味深刻體 一番了知存心田
身荷重責之大任 樹立標杆不倒顛
承上啟下首為要 善做橋樑溝通言
尊師重道道之本 能知敬老且尊賢
飲水思源不紊亂 金線握緊無有偏
佛規禮節當遵守 素位而進方賢男
各有使命與任務 妄自菲薄乃非賢
一年之計在春也 趁今定下目標前
短中長期漸次進 以達理想目標遠
一誠九應得天助 非是師母之誑言
只要徒兒有真心 何愁大道不能傳
只要徒兒抱誠意 始終如一愿了還
充實自己之內在 格物致知有養涵
充實自己之道學 方能闡述道妙玄
人一能之己百之 知新習學上峰巔
不斷自我求進步 日進一紙功夫添
徒兒皆為龍象輩 宣達聖音不辭艱
加緊腳步再前進 建功立德勿遲延
率眾以德人敬瞻 慈悲之心化爭端
引眾以和處安樂 祥和道場呈現全
惟盼徒兒體吾語 好自修辦莫等閒
光陰匆匆人不待 補苴罅漏趁斯年[1]
各有因緣而修辦 各盡已心聖道傳
各有前因莫羨人 只求無愧老母顏
竭盡自己之心力 邀得天心建功圓
言出法隨非兒戲 綸言如汗當慎嚴
正其誼而明道進 德建名立化坤乾
好嗎
崇德 桃園好幸運 人人皆有天職擔
崇德 桃園好幸福 人人皆能了愿還
崇德 桃園好根基 人人皆能建功端
崇德 桃園有勇氣 面對種種之困難
崇德 桃園觀念正 整體道場同步前
崇德 桃園智慧俱 固本推動道務全
崇德 桃園更努力 圖強精進駕法船
崇德 桃園知積極 誓渡眾生彼岸還
崇德 桃園德業建 博文約禮法聖賢
崇德 桃園文武備 內外如一立標杆
身在崇德愿修辦 身在桃園使命擔
身在崇德知進取 身在桃園意虔虔
莫負師母期許語 好要更好否明然
一世修來一世成 期待他日慶團圓
好嗎
桃園法航正開啟 展現氣象大格局
上上下下同心力 和諧共辦末後期
凝聚大家向心力 共揚法艤遍塵泥
凝聚大家之智慧 達成共識力量集
凝聚大家之動力 激勵彼此互提攜
凝聚大家團結力 走過層層之打擊
相信徒兒有智慧 相信徒兒力無極
發揮無限之潛力 必能屢屢創佳績
相信徒兒心意定 始終修來志不渝
愈是難辦愈要辦 方是真正好賢奇
愈是難修愈要修 做個眾生表率舉
同心同德同合作 穩固紮實築根基
老老實實勤修進 六度萬行行到底
守規守矩無妄動 威儀三千行整齊
行端表正樹德範 展現道風感群眾
十目十手人所視 步步為營而前趨
內省而能無疚也 貞而不諒莫執迷[2]
立志立品非口語 真正做到可知悉
知命立命改命運 當下做起不質疑
認理實修於二六 怪力亂神非神奇
無字真經常抱守 反璞歸真樂怡怡
別道覓道太愚昧 靈山塔下修自己
不假外求體道進 安時處順樂汲取
知否
相見時難別亦難 徒兒應當珍重全
開創雖是不容易 集合眾智無畏難
莫要忘了有上天 時時刻刻助力添
莫要忘了有恩師 須臾不離徒身邊
莫要忘了有聖帝 智慧加注百分圓
莫要忘了有菩薩 帶領大家齊修虔
真修真辦真行道 有朝真成大羅仙
三六四八人有份 在於徒兒一念懸
回心向道不嫌晚 急起直追大步前
莫要忘了有菩薩 帶領大家齊修度
好嗎
徒兒修路好好走 徒兒誠心常抱守
一路到底無畏懼 一心堅毅駕慈舟
了達修辦之慧命 完成使命得天酬
寸功不昧表單記 功德銀行添功德
實心修煉於二六 永矢弗暖聖道謀
因時有限今言此 不多往下訓批說
徒兒努力再努力 傾盡全力不保留
即止玉管佛軒隱 陪伴徒兒於佛樓
哈哈止
資料來源:《發一崇德2019年臺北道場桃園道場壇主班聖訓》,頁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