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3-26

2025年臺北道場《負責、傳題講師研習手冊》:仙佛慈訓

活佛師尊慈訓
【經營三多】
民國一〇八年五月十日 歲次已亥四月初六日
舊金山崇慧佛院 舊金山道務中心 固本圖強人才班

一多,則聞道者知道之殊勝,而求大道多。
二多,則聞入佛門,尊道者學道樂,而開法會多。
三多,則聞研性理,而入班程。
此為三多。
能知三多之樂者,謂之好道也;
能以三多知其殊勝也,謂之根器之厚也;
能知三多為進德修辦之端也,謂之使命之厚也;
能曉三多可證大道之薪傳也,謂之大願力也。
汝們修辦之者,當以此時刻省思:
如何可使眾生通道?如何可使眾生修道?
如何可使原人上岸?如何可使願力載道?
如此思之,行道行之,以好道不倦,孜孜砲砲;
不以凡人之藉口,為凡業而不進聖道,
而百舉皆有藉口不精進。
故當以修道之者,精進修辦;
時時為眾生點亮心燈,刻刻為眾生開啟光明之導航。
三多並行,眾生而修;通道願行,眾生可證。
學修講辦,無一刻停歇;
精進聖業,承擔使命,為往聖繼絕學也。

濟公活佛慈訓
【愿立的作用】
中華民國一0九年歲次庚子六月十九日
高雄崇德佛院
人有善愿天必從之
人無愿 事難成 志不生
故修士以誠敬之心
於蓮前誠發心愿 出口成愿
當下小則轉動著生生世世的業力
轉動著功過禍福的重計
大則轉動著天災人禍的逼近
水風劫煞的降臨
此乃愿立所發
感召天人撼動三界
方能如此
誠所願誠所行 誠所證 誠所信
必可轉動眾生出於水火
平息災劫 福必降臨也
濟公活佛慈訓
【祈願】
中華民國一〇九年歲次庚子六月二十日 和美天佑佛院
中興道場和美區 菁英壇主班

天佑群生 三災八難早遠離
天護群生 瘴癘瘟疫早消弭
天惜群生 飢饉戰火早停息
天憐群生 赦罪容寬苦難夷
未法時期
群魔亂舞 世態澆漓
災劫頻仍 人心變易
悟者於今
更應抱守初衷本願 立德功果築積
有盡其在我之意志 有力挽狂瀾之勇氣
有慈悲喜捨之願力 有奮翅鼓翼之堅毅
不畏強權不懼暴戾 不怕脅迫不屈貧瘠
活佛師尊慈訓
【楷模】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 歲次癸卯年七月廿六日
草屯 光慧崇德佛院

楷模者 乃標杆模範表率之義
故欲為楷模者當先樹典範 欲成典範者當先正言行
欲正言行者當能守戒律 欲遵戒律者心中須有道
楷模也 忍人所不能忍 承人所不能承
為人所不願為 受人所不能受
時刻不忘盡孝於無生申 盡忠於本道場
盡義於天下眾 盡責於己天職
自問尊師重道否 飲水思源否承上啟下否遵前導後否
佛規奉行否 陽奉陰違否 修身立德否 精進持戒否
守忠盡義否無怨無悔否全力以赴否助道護道否
怖施奉獻否照願實行否知命立命否覺悟觀照否
俗諺 成人不自在 自在不成人
今欲有所作為 欲為道場楷模
當自願承其重當自願擔其責 當自願成人美 當自願彰人善
有松柏堅毅之姿 有淵亭嶽峙之節
有海涵春育之量有舍我其誰之志
不到終點絕不放棄 不到最後絕不退縮 不到止渡絕不停止
不到願了絕不放手 不到彼岸絕不休息 不到成佛絕不罷休
修者能行至此者 楷模二字方能受之無愧也
題為「楷模」
濟公活佛慈訓
【讚嘆道之尊貴】
中華民國一一二年九月廿四日 歲次癸卯八月初十日
臺南道場崇德佛院 培德班人才精進班

稱讚開設研究班
以恭敬心於佛所 弘揚大道之真理功德
稱讚講師輔導員
以躬靜心服務眾 搭聖賢橋之護法功德
稱讚傳題授課者
以光明自性 詮釋佛法義理之殊勝功德
稱讚研究班班員
以發謙恭心 學道立志修辦之精進功德
吾乃
濟公活佛
申旨 降至佛樓 躬身早叩
皇中座 復問眾徒可安否
平下心氣待訓說 哈哈
誠惶誠恐修道前 體悟修辦真義宣
參悟佛法之深義 明白真諦之妙玄
趕上末後法船駕 體明眾生之因緣
開班設班之殊勝 聞道之者天梯攀
仙佛慈訓
緣者更須有份也 今生修辦緣份牽
真實明白知理路 今生潛修必不遠
佛所開設研究班 三世德功報不完
故而入此班程內 各個皆是根器全
講師輔導員精進 發心服務眾生挽
此願一出佛仙助 祖上蔭此德光沾
上臺傳題法王座 皆是不簡人才焉
深入佛理探本源必然可及聖賢顏
研究班程之班員 各個發心抱道前
脫離苦海明真諦 不再輪迴困心焉
從今登上法船位 始終聆課耳根焉
清淨三心不塵染 六度萬行抱願堅
真實體悟訓中意 一句一語永不偏
真人坐在十字內 真經還須日常顯
研經究典在時刻 真法不二悟真玄
懂嗎

不休息菩薩慈訓
【手足】
民國一〇八年五月十二日 歲次已亥四月初八日
舊金山崇慧佛院舊金山道務中心 研究班畢班曁提拔人才

一個家,是代代精神的相傳,是脈脈親情的相傳。
是緣分,才有今日修辦的因緣;
是彼此相繫著濟世救人的心願;
是一份血濃於水的愛;
無論彼此相距多遠,無論彼此時空差異多久,
這份愛永永遠遠相連,這就是手足。
彼此有難共承受,彼此有苦共相嚐,彼此有困相助幫。
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溝通,在彼此的內心深處,
這份親情永永遠遠不可改變。
手足情深,攜手共辦,救渡眾生;
這就是彼此的願,這就是共存共榮的愛;
相助幫,相解危,相替忙,相濟難,這就是手足。
修辦路上,彼此在不同角度上,共同體恤彼此的心;
在認理實修下,寬廣修辦的路;
在行道的過程中,讓彼此提升能見度;
在講道的課程裡,相互交換見解,以提升程度;
在處事上學會圓融,讓彼此視野增加高度;
在開創道務中提攜彼此,讓修辦落實度;
依佛規禮節,而不失修行者的器度。
真實行道中,體諒後進與同修經濟上的難度,
遵從修辦道場中之制度,而可深入各個地方修辦度。
手足是如此,包容度、提攜度,
嚴厲處,依循道的、展現道的無限價值度,這就是手足情深。
崇德人,人人彼此相扶助,人人彼此情同手足;
學修講辦,認真投入;開創道務,創立不朽,聖業展鴻圖。
不休息菩薩慈訓
【道務質量平衡年】
中華民國一一一年一月九日歲次辛醜十二月初七日
臺南道場濟德佛院 講師複習班
虛實合一質量平衡 展壇開創質量平衡
人才培訓質量平衡 資源整合質量平衡
以四大平衡點 將道務開創 推向另一個里程碑
各壇人才
積極培養中適才任用
開道創辦中忍辱負重
成全眾生中動靜和合
理想藍圖中精心策劃
故崇德人 人人攜手 齊步同行
虎嘯德振威四方 龍吟九霄人才長
心手相連共助幫 承上啟下尊德良
內聖外王善養志 一道同風美名揚

資料來源:《發一崇德臺北道場 一一四年 負責傳題講師研習手冊》,頁4-11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