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1-07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三):群賢會

【十】
 西元二〇一八年三月十一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正月廿四日 中寮 正茂佛院
                 臺中道場 乙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慧根活泉,源源不絕;
   適才任能,各顯才華。
   擇善從之,不善改之;
   群策群力,使命可達。
   心境之所以寧靜,在「謙」;
   修辦之所以恆毅,在「誠」;
   流水之所以不腐,在「勤」。
   是故,近朱者赤,潛移默化,
   締造一道同風,崇德一家;
   賢才志慮忠純,毫不偏差。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母旨,來至正茂佛院,入門參謁
皇母駕,問問壇前眾賢們大家否平安?
   平心靜氣,放下俗慮,靜待批言。哈哈!

大家好嗎?午膳可有用好呀?
青菜淡飯益健康,口中甘味仔細嚐。都是天賜萬物育,悲憫之心慧德芳。
體會上天慈悲愛,同胞之情關懷長。不忍眾苦招殺戮,是以誠敬表穹蒼。
感謝天恩周遭遇,皆是助緣互助幫。沒有排斥私念想,歡喜皆是成長方。
千方百計助成長,誰知機會握胸膛。若能真心來轉化,心能轉物皆安康。
好不好?

  今日鎮壇,接昨日正鴻之後,合篇題為〈群賢會〉。「群賢會」意喻:不是崇德人,不入崇德門:群賢會上,全都是名實相符的賢才良將。十組之中各有長才,素位而行,盡心竭力:有長才,或多長才,如是,哪裡需要哪裡助;可貴者,功成弗居。一人好,不全好;要全好,才是最好。是不是啊?

  如何分辨良與籌?以稻穀作實例,如遇風吹草動,則隨之起舞,此華而不實之類;當沉穩,豐厚紮實;荷重之禾,是給天地最大的回報。有志之士,當是真才而實學;真才實學,踏實功夫,賢才是也。如能立大志,行功了愿,報答天恩;謹守佛規,矢志不渝,尊師重道。賢才者,涵養內外,修持精神表天地,知至理,操辦道務。壇前之事,能者多勞,勞者可見多能也。

  發心學習自學勉,如能共學,切偲之誠,互相感動,排除困難。誠言:「獨善其身,不如兼善天下。」互相勉勵,一同成長;磨礪以須,精益求精。任事中多感動,如果任事只有抱怨不平之心,則過大於功啊!你們想過嗎?上天交付聖責擔當,皆是重任,看重你們發心了愿之至誠。不受磨,不成佛;種種過程,都是上天苦心栽培之用意。如果任事,歡喜承擔,從紛雜之中,提綱擊領,找出重點,擬定處事之方法;集眾智,莫言他人諫言無益。

  當想眾生思慮紛飛,菩薩救眾,如何引導、領導眾生脫離困苦?一心為眾,拔苦予樂,菩薩心愿,同體大悲;見人受苦,願伸援手,救人出苦難,皆是一片惻隱慈腸。希望大家抱守初發心,了自己的愿。學仙作佛,問自己是否從「心一來做起?你的周遭都是稱譜你,還是遠遠離你?你的言行是否真誠?不論在何地,慈心悲愿觀世間,用一顆平和的心來面對人事物,在你們的工作崗位也是如此。明白嗎?

  視察乙區,大家動起來!非凡之人,立非凡之志,達成非凡之成果。我感恩,希望大家感恩上天給機會。大家用心問問自己,是否感動?推動道務,是否感動?還是只有辦事而已?如果沒有飲水思源,感動上天降大道;問問大家,你每天抱持什麼心念來做事呢?如果內心沒有清楚明白,就容易受到打擊、考驗、挫折。對不對?

  想想我初至臺灣,多少阻礙,多少困頓;我感恩,堅持走下去。眼前難題,也要面對突破;眼前考驗,也要堅強扛起一切。想想天恩,賦予我眾聖任;想如此,若是半途而廢,又該如何?這一生,不就自來了?希望大家遇難關,咬緊牙根不怕苦;辦上天事,誠敬抱道,一切祈求上天撥轉。看到大家都成長,我高興,感動淚水就是大家的動力。若是修辦有感動,這一脈薪火相續才有希望;若感動化為動力,就有無限的慈悲愿力。

  我們承襲老祖師、師尊、師母、老前人聖德,栽培賢才,崇德家風要延續,正宗正脈,以天心師志修辦。今既趕上群賢會上,希望大家不要看輕,再難再重之任務,勇敢擔承。以一顆學習的心,謙沖自牧;以一顆報恩的心,服務奉獻。十組之中,就能感受天恩師德。好不好?

身正影直兩相隨,心正意誠相依偎。存心善良仁德配,修持行道責任指。
明曉此生道尊貴,各有因緣無私為。隨緣渡化闡道務,開荒下種渡眾歸。
歸家之路皆清楚,修辦導航指引回。莫要未後又離隊,後悔再求雙淚垂。
祝福你們壯志辦,達本還源道光輝。好自保重情義重,守忠盡義旗幟揮。
隱於壇中助修辦,止於至善明德為。哈哈止。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09月初版),頁82-86

群賢會

群賢會,昭示天下,
為一大事因緣,道場荐拔;
召賢良,才德智兼蓄,孝行堪誇。
秉「至善」,清心慾寡;
 「至孝」,親恩報答;
 「至誠」無欺,信愿無價;
 「至勇」可嘉。
朝悟道成佛之路,不戀浮華;
行成聖成賢之志,規戒省察。
尊賢容眾,皆夙世真修,根基穩紮;
樂就菁莪,必切磋琢磨,睿智激發。

南海古佛慈訓
臺中 正鴻佛院
2018.03.10

   慧根活泉,源源不絕;
   適才任能,各顯才華。
   擇善從之,不善改之;
   群策群力,使命可達。
   心境之所以寧靜,在「謙」;
   修辦之所以恆毅,在「誠」;
   流水之所以不腐,在「勤」。
   是故,近朱者赤,潛移默化,
   締造一道同風,崇德一家;
   賢才志慮忠純,毫不偏差。

不休息菩薩慈訓
中寮
 正茂佛院
2018.03.11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