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1-08

《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三):(心如鼎鎮 量若海涵)

【三十一】
 西元二〇一八年五月十九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四月初五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人才培長計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理明事備存心誠,立身行道存心恭;
   明道修真存心穩,志道立德任存承;
   知止定静存心正,至德凝道存心恆。
   心猿意馬,謹慎念起心誠明;
   日新又新,使命傳德傳精神;
   諸佛妙理,以心傳心萬法應;
   聞言知理,自悟自解歸性靈。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母旨,至壇中,隱身參謁
皇母容,問崇德人否安平?心澄神淨掃雜慮,靜待吾來批言情。哈哈!

論德量,大徳敦化內外充;
論器量,禮賢下士增其能。
凡眾之行,以身先之,則不令而行;
先事後得,豁達大度,容人之心胸。
修道修心,涵養肚量,明理真誠貫始終;
當同修共事,各盡才能,協助輔引,任務完成。
故,心如鼎鎮,量若海涵,人才可稱。
哈哈!


鎮壇本文勉才賢,心如鼎鎮使命擔。量若海涵無星礙,心量寬宏法佛仙。
同聚一堂來相見,觀看爾們否欣歡?十年歲月否轉變?轉變何樣已知全。
是否真知天恩佑?發菩提心培才連。道棒相接知連貫,培養賢才勿遲延。
同一理念同心愿,廣開肚量覓良賢。天生爾才必有用,勿再迷昧人生間。
得道修道知尊責,領得天職盡心全。孝道盡全同助勉,父母鞠養恩報還。
時時銘記不敢忘,言行舉止作標杆。顯親揚名抱大愿,誓愿銘懷正品端。
為人根本孝悌盡,家庭和樂身示前。真修道者內自省,深刻體認道念懸。
言行合道無違悖,力作榜樣帶動前。信念持正不偏倚,信己可為破萬難。
佛由人修紅塵煉,超凡入聖真知詮。理明事備知行貫,仁愛化眾渡良賢。
互相輔助成大事,事在人為意合天。知道嗎?

爾們付出成果呈,甚是感念天恩情。心心相契無阻礙,承繼天命師志成。
咱們連心共修辦,忘懷歲月之無情。萬物逆旅誰能抵?把握當下速進程。
是以今日眾發愿,愿學聖佛開聖程。要求自己無困阻,學習奉獻更提升。
借人借事來磨練,明辨真假無事爭。紛紛擾擾何日止?心能明悟煩惱停。
常清常淨反觀照,見爾真心天真呈。活潑率性應萬境,展露笑容態從容。
關懷世事渡人我,順應時勢任務成。因其明悟事來去,從何開始有根從。
人居世上知定位,立於天地職責承。效法佛仙菩薩愿,心中善道處光明。
各盡才華感動矣,動力十足道推崇。莫忘上天浩恩寄,莫忘師長培養成。
成就今日之自己,期許更上樓一層。層層階梯穩踏步,實實在在勿踏空。
明明白白修辦路,同修互勉鼓勵增。團結力大勿輕視,共同擔荷聖業承。
輝煌聖業有你我,同付心力同步行。皆有約定今相遇,珍惜美好事達成。
好不好?

  每個人生,自己主宰;命由己造,切莫徘徊。守已心志,對天表白;
善愿天從,豈可忽哉?修行路上,明確目標;方針掌握,聖路創開。有
心愿,有志向;明白己心,清清楚楚。真能創一番,不枉此生;機會在
自己,知把握;體天恩師德巍巍,仁恩退被聖任階。無論環境是順是逆,
考驗重重,心依然堅定不違。天理良心,本自天來本具足;發揮善性,
意合天道。行為中,修正修心,內省不疚。觀行路,是否離道?觀言語,
是否給人振奮希望?觀已修辦念頭處,是否學佛菩薩慈愛?給人溫暖,
甚是容易;給人打氣,亦是成全。共同成長生力量,力量來自眾心量;
廣納萬物,萬事可成。明審察是對己,明求備是對己,明嚴律是對己。

  培養人才,如何可見?人才者,爾們說說。(才德智俱備,就是一個標準的
人才)
如此行來,容易不容易?(不容易)真的不容易。如是發心,願為人才;
上天助力,陪伴賢才;不是賢者,也是才者。期許自我,有信心嗎?
(有)
信心夠嗎?(夠)不足以撼動天地。信心如何來培養?說說看。(要有正知正
見,對道真、理真、天命真,對自己的使命認識真確,就有絕對對的信心)
相信壇中眾位才
者,皆是正知正見齊備,是不是啊?拿出正信。

  修辦路,不受苦,不成佛;修辦路,其中滋味自己懂得。因為為嚐受
這每種滋味,如何歸為原味?原味即是真滋味,如果不親嚐,如何體會?
既為培養眾人才,天鼎地爐煉純金;回歸真味,反璞歸真。大家要有真
信心!八正道,行為正取去偏邪,修行修正;如此看來,正心誠意何等
重要!學佛學什麼?仙佛精神、行誼典範。學到什麼?向誰學問?問道
明心悟真諦,這個問也是學問,問對者善法聖佛,參研經訓都要真知見、
真智慧來體會。

  今日與眾崇德人互勉互勵,信心加注,力量堅強。希望大家莫忘天
恩、老祖師、師尊、師母、老前人與我之教誨諄諄,這一切皆是天賜,
一切感恩。天生萬物,萬事促成,因緣聚合,其中有因結成果。崇德人
遵己天職,皆能成為道中棟樑、上天賢才。好不好?祝福今日大豐收,
心靈成長,人才濟濟,圓滿成功!哈哈止。

 

理明事備存心誠,立身行道存心恭;

明道修真存心穩,志道立德任存承;
知止定静存心正,至德凝道存心恆。
心猿意馬,謹慎念起心誠明;
日新又新,使命傳德傳精神;
諸佛妙理,以心傳心萬法應;
聞言知理,自悟自解歸性靈。
論德量,大德敦化內外充;
論器量,禮賢下士增其能。
凡眾之行,以身先之,則不令而行;
先事後得,豁達大度,容人之心胸。
修道修心,涵養肚量,明理真誠貫始終;
當同修共事,各盡才能,協助輔引,任務完成。
故,心如鼎鎮,量若海涵,人才可稱。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09月初版),頁250-255

小編注:「八正道」包括
正見解(正見)、正思惟、正語言(正語)、正行為(正業)、正生活(正命)、正精進、正意念(正念)、正禪定(正定)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