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
西元二〇一九年九月八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八月初十日 光慧 崇德佛院
召集小組點傳師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金鐘第一響: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金鐘第二響:天命永昌,德化三界。
金鐘第三響:道棒傳承,人才濟濟。
金鐘第四響:福慧雙修,德行圓滿。
金鐘第五響:九大道場,道務宏展。
金鐘第六響:尊師重道,揚名立萬。
金鐘第七響:內外德功,澤潤眾生。
金鐘第八響:繼往開來,開荒成功。
金鐘第九響:修辦啟航,人才培養。
此金鐘已敲響,萬世代代,修辦承傳;
大開普渡,引領三界,同助道盤。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皇母駕,復問弟妹修辦可安佳?哈哈!
良辰吉時佛軒聚,萬世金鐘今朝啟。母賜金罐之含諭,天命永昌萬世被。
今時今刻已開啟,德者同助三曹濟。有德有愿法航駕,上下同心齊歸一。
內外德功行日日,不有稍息而懈兮。人人肩上扛重任,披起戰袍往前趨。
修辦由此身心顯,開道定能顯光熙。內納百川為上智,提攜後進成績許。
開道無有松懈志,提起使命勇氣與。今時有此大愿力,為此道場共歡喜。
務實為本無二意,真實修辦功德居。今朝共聚此佛地,乃是老母機會予。
眾人當以感恩謝,銘感五內再積極。互助道場理念繫,無有空缺而大意。
提綱挈領正步走,為道忘軀濟世宇。懂嗎?
恭喜大家!恭喜我崇德人!今朝大家沐浴齋戒,為此迎萬世金鐘,大家可明白當中之含意其為殊勝?懂嗎?好!接著,今天排起開會桌椅,我們現在前人與後學一起開開會。懂嗎?長桌搬進來,椅子擺好,開會。在場的皆是每個道場的菁英,都是帶頭的,開會場合如何排桌椅,大家懂嗎?我在計時,你們的領悟力。第一排皆為負責群,其後就以各道場坐好,還原我開會的現場。懂嗎?平日裡你們都沒好好學排桌椅,今天裡你們自己看看,這要加強。懂嗎?開會,這接待茶水、毛巾在哪呢?(在準備了)我在問第一排的茶水、毛巾,這就是智慧的領悟。懂嗎?
好!開始。操持。(⋯⋯)先將今天要講的道場日後「五大方向」寫在黑板。懂嗎?快!第一排負責群講一講話。快!(五大方向:第一,教育培訓。第二,道務接續。第三,醫療保健。第四,文化傳承。第五,開荒培養。)
(略⋯⋯)
以上都講完了?(您老,都講完了)好!最後還有臨時動議討論。好!現在開始。(您老慈悲,沒有臨時動議)大家坐在這集思廣益,才可以將崇德更進一層。懂嗎?有的人心裡在想:我們道場「三多四好」之後呢?「固本圖強」達到之後呢?今天要讓大家同一時間可以與前人我共同開會,你們提出看法,我做裁決。懂嗎?(好)今天講了、決定了,大家同步走、攜手辦。懂嗎?
你們提出看法,我做裁決。懂嗎?(好)今天講了、決定了,大家同步走、攜手辦。懂嗎?
先講講第一點「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道場的基石,道場要長長久久修辦下去,就是要基石穩。懂嗎?基石在所有人對於理念的同心,如果一個基石不穩,一片道場會因為一個方向錯誤而導致「泡沫人才」。懂嗎?因此,教育,五年研究班一定扎根外,還要有進階課程。講師如果沒有再進階,久了,習慣自己的講法;久了,點傳師們也調整不了。懂嗎?所以,在於調整理念,上下一致。講師的課程要有一個階段性,一階一階,才可以培養出真實的君子;而不是一個講師只有學了六十分,久了,只有留下三十分。
因此,「課程一講一講,你們臺北先講,召集小組代表講。(儒家哲學應該要有比較深的課程)就是講經典方面要深入,如果只有講儒家經典的人才尚還不夠,當要各家都有人才可以去探研,讓這未來進入道場的人才有可以真正去學習。懂嗎?
接著誰講?陸講一講。久了,沒叫到,是嗎?講一講。(教育培訓,老師慈悲說:祟德學院新民班、崇德學院至善班、崇德學院培德班、崇德學院行德班、崇德學院崇德班、崇德學院講師培訓班、崇德學院講師班,接下來就是果德德學院碩士班、崇德學院博士班。在道學上、課程上,朝這個方向來教育。學了以後,落實在道道場的實踐⋯)所有道場日後應該於五年研究班有正確的稱呼,就是「崇德學院五年研究班」。是嗎?有人不明白嗎?講一講。(崇德學院應該有一個道場內部的教育,同時還有一個教育部許可的教育,這雙方面其實一致。大家在道場上用短時間來上課,可能沒有辦法把裡面的精義與廣博性快速的理解。如果道場上的講師能夠再到崇德學院來研究,就是碩士班或是博士班的研究,就可以把這些道義講得更清楚、更正確。)所以,教育分有「傳題性」與「實務性」與「進階性」三種方向。懂嗎?(是,還要再進階。道場上栽培出來的講師,可能在很多地方講得不是很精準⋯)以前是五年研究班,講培切考核後,就提拔為講師,但是日後有沒有繼續去努力,這才是重點。懂嗎?
還有其他人有意見嗎?(建議新民班的講師一定要特別強,第一年是否多一些道化生活,例如:養生、身心靈健康⋯)你講這個是已經又進入進階課程培訓的內容,懂嗎?我要講的是從一個道親到一位成為良才的人才,懂嗎?就是在講師班後,又上三年的講師進階班;這進階班當中,除了栽培傳題外,還有就是落實十組實務工作,還有就是素質的要求。懂嗎?就是師有沒有尊師重道?會不會承上啟下?能不能任重道遠?可不可考驗不退?懂嗎?(人才要能夠實踐,不能只是會傳題而已,傳題理念要正確,講的要通達。除此之外,道場上十組的投入,還有平常的行誼,能不能夠尊師重道、承上啟下。另外,能不能有發心與承擔力?能夠擔起重擔來傳承佛的慧命。)還有,就是抗壓性,是嗎?(是,火候很重要)
還有人為這第一項提出看法嗎?(在道場上,目前到講師的養成,都已經很很完在講師之後,能夠來進階,有所謂的進階認證。可以由道務中心來做規劃,進階認證可以從幾個部分:經典教育再深化、修辦理念更落實、禮儀規範的提倡、十組的實踐之演練⋯)所培養一個人才就是一個百年大計,而不是培養一個口才。懂嗎?各方面、全方位,從基礎到建設缺一不可。懂嗎?(有關道風,還有整體責任的承是在壇主、講師的再教育。這一環上,好像比較沒有辦法落實。再高一層,點傳與當職的再教育。整體全面性的規劃,重點性的提升,對道風有明顯影響⋯)點傳師的部分我最後講,不然有人坐立不安,是嗎?一個點傳傳師代天傳道,當然要有正知正見;一個點傳師上學了,不去進修,一切方法、法度也變了,這亦不能成為我崇德的代表。懂嗎?
好!接著講,第一項還沒講完。(⋯⋯)一個講師,十組都半桶水,可以講好課嗎?你們覺得可以講好課的舉手。(⋯⋯)就是說「實務半桶水」,再講一次,大家講一次。(⋯⋯)聽懂嗎?(懂,要栽培全方位的人)所以,講師會了,可以栽培壇主、副壇主,可以在佛堂中去培訓,可以在各組中去栽培人才、去了愿。懂嗎?
所以,重點在講師身上,一個講師可以代天宣化、可以帶班、可以渡人、可以講課、可以操辦,這才是一個「新人才」。所以,新人才就是在講師群中去找出來,去培養一個新人才,可以頂住風和浪。懂嗎?可以開創,可以開荒,因為他已經具備了十足功夫。一個點傳師擔當不適,就是由講師時栽培不良。懂嗎?
講一講,臺北。(道場的三界教育都非常完備,但是有兩項希望能夠落實。社會上都講終生學習,我們道場是終生學修講辦行。現在崇德學院講師班兩年以後,剩下的都是專業的培訓、各組的調訓。所以,後學建議,在崇德學院講師班兩年後,有「講師精進班」,三年一循環,把經訓、實務、修持作為我們課程設計的綱要、三大主軸。)可以,繼續講。(第二部分就是壇主與副壇主。有些人上到崇德班後,因為清口的因素,不能參加講師培訓班。有些人不能清口,所以當副壇主,有些人雖然清口,但是不能提拔講師,這一群人也不少。所以,後學建議,我們也設「壇主副壇主精進班」,一樣秉著經訓、實務、修持三個綱要來設計課程,同樣三年一循環,落實道場的終生學習。)這個大家看法如何?舉手表決。(贊成)幾票?(幾乎百分之九十八)不贊成的舉手。(沒有)沒舉手的站起來,我看看,講一講。(人才都在這一方面投入的話,會影響⋯)會後再講明白,下一個講。(可能沒有那麽多的時間)今天不培訓,明日就沒有人才。一個道場能可大可久,就是要從零開始,零點一、零點二,慢慢累積。懂嗎?百年就是如此講,懂嗎?
好!第二項開始講。到現在開會,有沒有明白前人我的用意了呢?(謝謝您老慈悲!前人帶著大家開會,這種典型模範範是呈現給我們大家看看,開會就是這樣,大家
能夠把心中想到的意見表達出來。)第二項,道務接續。(您老慈悲永續領導,崇德得天獨厚,一切政策的發展幾乎完備。道務運作的重點在成全組的全面發展,已經有好的基礎。班務促進道務,也有增進後起之秀壇主、副壇主之成員,可以看到佛堂增加、人才累進的發展。佛堂增加之後,壇主、副壇主的了解度、參與度、深入度各方面都要再加強培植,讓每個佛堂都能成為中流砥柱。)所以,在道務發發展上是必須從第一項打基礎,這道務發展如何接續?如何從一個壇,真正發展十個壇?不是數字佛堂,而是每個佛堂中都有真正的人才,這些人才就是在於剛才我講的幾項中去磨煉。懂嗎?不會尊師重道,開了佛堂,又可以如何?心中沒有飲水思源、承上啟下,開了佛堂,會正確嗎?講一講。(如果這些基本的通通沒有,這麽多的佛堂可能到時候會斷了金線。)不信,你們找一個新求道人來問一問,認識你嗎?他一定會講「你是誰?」(整個道場越來越多人,前面是誰在帶動,沒有人知道。)這個不用教育嗎?(應該要教育)
還有,前面的人,點傳師群,你們有沒有下鄉去關心?(⋯⋯)所以,要開座談會,多多聽底下的人的聲音,聽一聽壇主、副壇主他們想要什麼。夜郎自大,你接不到眾生的心。懂嗎?
記得,在任何工作或是決策性的事情發布前,要慢一點、想一下;停、看、聽。懂嗎?快、快、快,要用在恰到好處中;慢、慢、慢,慢中省思,去深入,才可以真正將事情做好。懂嗎?(是,腳步要快,頭腦要冷靜。快快快,要用在需要快的地方;慢慢慢,要用在需要深思熟慮的地方。)懂嗎?(懂)
接續的道棒,要每一個層級中都可以有人才,儲備人才。懂嗎?八有看法嗎?提出來。(儲備人才要經過一番鍛錬,在理念上、知見上、胸襟上、見地上,需要有一段時間去涵養、去教導、去參悟。)有人要講,起來。(關於道務的接續,桃園道場都有分層來負責,因為關係到未來人才的發展,大略有幾個方向:等一,佛堂的人才,包括義字班講師的提升,各組分工的人才也需栽培。其次,從佛堂中就轉到各單位或責任壇,它也有十組。這十組的人才也要栽培,不能夠斷層。接著就是區,區的人才也有十組組長,還有忠字班人才也要栽培。最後,道場也有十組。由下而上,人才栽培起來。)義字班就是為忠字班做準備,各組人才三年一任,當中有出現缺口,你們懂嗎?(人人時候會老、病、歸空,就會有缺口,這時候要有人接續上來;如果沒有栽培人才,到時候不夠用了。)所以,也就是要先先在教育做樞紐。懂嗎?
還有什麽意見?(關於承擔責任的部分,過去大臺中道場的做法,就是在壇裡面分幾個成全組,由組責任區給他歷練、栽培、承擔、鼓勵,慢慢朝向開創公壇:用這種方式培訓、歷練、承擔,讓他慢慢的能夠承接神聖的使命。這個做法,多年來有一點點成功,請您老慈悲指示。)你們還有什麼看法嗎?各項內容可以再增加辦法。好!先休息十分鐘。哈哈止。
〈深耕九大道場〉
夫,老母慈憫,恩賜忠義鼎,再賜萬世金鐘;
其表明天命之真傳,正宗正脈。
我崇德承天景命,開創道場,九大道場今立齊;
當各道場深耕其五大方向,
三多四好,固本之道,傳承永續;
使代代道棒承傳,使脈脈正宗指引眾生歸隊,達本返源。
故,今於光慧,訓示眾崇德人;
再接再厲,開創道務,始終一心,永不變志。
承繼聖賢之心法,護持道統,人人有責;
行舉合一,貫徹始終,深入其學修講辦;
使人人達標準,使佛堂邁向新的方向;
使道場承續人才,當之為要也。
哈哈!
現在開始會議,第二項還沒講完,操持先述剛才重點。懂嗎?大家坐好。第二項,道務接續。(⋯⋯)就是還要職務接棒,負責群的精神接棒、職務接棒。懂嗎?講一講。比方,負責群代表至各國查看人才、提拔人才,什麼時候為需要提拔最高天職之原則?去到當地,當地之點傳師有否接才拔選之事?負責群可以更改人選否?提一提,講。(⋯⋯)聽懂的講一次。就是說,比方最高天職選拔時,本地提出的人選,崇德負責群去,更改?懂嗎?坤德講。(您老慈悲,沒有絕對馬上可以改。因為當地熟悉人事相關,如果心中有點疑問或者要瞭解更真實的,應該跟他們一起開會,瞭解提推薦名單的原委。如果他們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可以提供意見;最後甄選,大家共同的意見,來決定最後的人選。)馬講一下。(您老慈悲,負責群各國去甄選最高人才的運作提名,皆按照崇德的體制,由當地的道務成績,核准人數之後,由他們各區提名。提名出來之後,經道場審核,再交由崇德負責群做最後的審核。這個過程如果有任何疑慮,都會再做深入的討論,或做延緩下一次的提名。)在場有看法嗎?但是依我看,很多時候,你們不好拒絕,對嗎?(是有這樣的情形)日後在選拔上,一定要公正、公開,真正用於道場上的原則來選拔。懂嗎?
共產國家籍不提名,除非其人是移民至第二國家,才准於提名。懂嗎?講一講。(前人慈悲說,目前共產國家不提拔點傳師。如果這個人才是可以,他必須到另一個國家,有身分、有立場,由那個國家來提名。您老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要有第二國家之身分。有人不清楚,越南呢?講一講。現在不講,要什麼時候講?懂嗎?出於保護道場,出於保護大家,我講的,你們清楚嗎?(您老慈悲,不只是越南,有其它國家,以過去的經驗,常去但是住的時間不長,結果就推薦名單,也不便拒絕,這是存在的缺失,您老慈悲提到,要有該國的身分,但無法每個人都能達到。其次,第二家園的身分,可以簽證進出的,但又無法長期方便簽進出,結果也推薦,這也是目前存在的問題。他既不能長住,又用當地的身分提拔,提拔後,又不能在當地長久的奉獻辦道,這也是唯一的缺點。)提拔的目的非是給個人圖名氣,而是要具體落實在本地修辦、開創,才有意義。懂嗎?所以,無論是欲提拔,或是已經最高天職者,如爾們不盡心付出在本地開荒,只不過是一個安慰自己愿立的名聲。嗎?所以,開荒要真正落實去開出一條路,不可以半途而廢;這不是對你自己而已,而是要對上天。懂嗎?所以,提拔的原則,懂嗎?
港、澳不設道場,這句話懂嗎?講一講。(香港和澳門目前只是道務中心,還不是正式成為道場,因為目前國際關係⋯)日後亦是,共產國家不設道場,數一數幾個?(越南、中國、港、澳、寮國、緬甸)在幫辦道務的時候,這些理念,你們坐在後邊的更要明白。懂嗎?(懂)
接著,第三項,醫療保健。負責群全體站起來。唯有健康,才能做好傳承工作;唯有健康,才能幫助道場進步;唯有健康,才能提携後進人才;唯有健康,才能立下永世典範。健康才是可以走長久的路,健康才能操辦各個道場的道務。你們身繫一個道場,或是幾個國家的道務,你們只有健壯再健壯,才可以幫我。懂嗎?好!坐下來。
每個道場,九大道場中,各應都有醫療人才,各應都有硬體設備。懂嗎?講一講,什麽樣才是醫療的設備?不是一個醫療室而已,我希望是醫院。懂嗎?(您老慈悲,目前各道場都需要安老的設備,這也是在醫院裡面要做的規現在我們各道場都有很多醫療人才,有中醫,也有西醫或護理人員。我們負責群責任擔起來,呼籲各道場做醫療人才的整合,看看是不是有中西醫合併的醫院來協助各道場有需要的道親來做保健。)拍手!有所地方可以安養,與之子女在道場皆可放心;一人心,百人意。懂嗎?(您老慈悲,現在很流行的長照中心。很多家庭,父母親年紀大了,不曉得怎麼辦,送到其他宗教單位或民間辦的單位有些老壇主、老講師生病了,沒有地方安養。雖然目前有些安養中心,們都需要這些設備來協助道場安頓修道辦道的家庭,能夠安頓老人家,年輕的道親要出來幫辦,也會安心。所以,有一個安養中心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講,長照是比較簡單的。)贊成的舉手。(多數通過)好!就各道場先實現近程目標「安養中心」,懂嗎?(懂)
有問題,舉手發言。(醫師法管制相當嚴謹,所以要注意到各方面⋯)好!坐下。我要開的當然是正名有牌的,懂嗎?護理師與醫師皆是要有牌照,懂嗎?經營,懂嗎?再來,養生養慧落實在各道場,讓這些安養中心亦可以發揮出養生養慧的功能。懂嗎?(所以,養生養慧以後不只是在光慧道,會到九個道場去巡迴。)有意見,舉手發言。(您老,沒有,都非常等指示。)拍手!
第四項,文化傳承,講一講。(⋯⋯)補充剛才一點,先立出一個安養中心的模範,然後各道場逐一完成。可以嗎?(好)好!接下講。(一貫道的文化傳承很重要,從訓文中加以擴充、加以註解⋯)誰可以講文化傳承?(⋯⋯)文化傳承是一個廣角化的,而非只有一個、二個的書籍,而是在經典文化的傳承,在於薪傳的重要,培養人才為先。
講一講,中興起來講。(在中興道場大屯區,韓老點傳師常常提倡讀經訓,我們已在培養經訓的人才。傳承經典文化,要從師資開始,這是是培養人才的第一步。如此做法,請您老指示。)回到位子上,還有誰可以講?站在位子上講就好。(您老在民國八十三年,在瑩德壇創立八大人才庫。您老的精神是以道為體,以濟世渡人為心,以文化傳承為用。您老睿智,高瞻遠矚,看到了未來在教育培訓、在道務固本圖強上,就在八大人才庫。裡面有文學庫、經典庫、音樂庫、美術庫、輔導庫、外語庫、醫學庫、電腦庫,這些都是文化。如果能在這些方面強化,可以幫助九大道場真的落實全方位的人才。)好!下一個講。(後學想在比較落後的國家辦學校,以長期培養文化傳承的人才,以辦教育、闡聖道三合一,您老長期培養我們的方向來努力。)
好!再往下講文化,臺北講,全部站起來。臺北人才多,我看看,你們先講。(過去在法會,仙佛菩薩臨壇,留下非常多的聖訓,裡面都是三教經典、五教聖人的心法,還有詩詞歌賦,還有仙佛的調寄,非常膾炙人口。如果能把這些過去幾十年來,仙佛留下來的經典聖訓做成音樂、編成篇章⋯)就是有聲與無聲的傳承,是嗎?(是,謝謝您老慈悲)
下一個講。(您老慈悲,是不是來推動發一崇德海內海外大家都來讀經典聖訓?)拍手!先從一本《論語》下手,各道場深入,上由點傳師,中至講師,下達道親,皆可以重振書香,亦是重振道風。懂嗎?將此項列入九大道場深入學習、推動的功夫。懂嗎?好!(您老是說論語或或是論語聖訓?)我講經典,明白嗎?(明白)聖訓亦要重振推動,讓人人有禮,家家書香。懂嗎?才有道氣,而不是僅在忙碌上,忙、忙、忙。懂嗎?這亦是有人問前人我:「固本圖強,那之後呢?」這亦是今天我要講的,懂嗎?不要一個修道人身上發出名與利的氣息,懂嗎?要人人真正來修道,而不是只有在討論如何將流失的人找回來。要知道,你有道風,這眾生一定會跟著你。有道氣,而不是僅在忙碍上,忙、忙、忙。懂嗎?這亦是有人間前人我:「固本圖強,那之後呢?」這亦是今天我要講的,懂嗎?不要一個修道人身上發出名與利的氣息,懂嗎?要人人真正來修道,而不是只有在討論如何將流失的人找回來。要知道,你有道風,這眾生一定會跟著你。懂嗎?
好!下一個議題。(您老慈悲,臺北可以坐嗎?)坐下來吧!「開荒」,這是一個大家要重視的問題。懂嗎?成立道場後,接下來如何進步?這亦是目前在於各國的重點。懂嗎?提升了,而能有進步嗎?說是開荒,一個道場開荒一個國家,或是一個道場多條線開荒一個國家,講一講,如何整合?講一講。今天不整合,他日沒有人可以做主。懂嗎?
好!雲林起來,講一講。(開荒一個國家,有多條線,應該要好好整合在一起,要不然我們不在了,他們沒有人做主⋯)「我們不在了」這句話是陸講的,我可沒講,前人我一直都在。(您老永續領導)好!講講。(⋯⋯)好,下個誰講?我在問什麽,就回答什麼,懂嗎?(⋯⋯)我不是問沿革,下一個。
好!桃園講,雲林坐下。(如果在當地可以成立道場或道務中心,團結共生,分區、分單位,這樣就可以整合了。)還有呢?(您老時常慈示,要開創國外道務,把臺灣的人才培訓好,開創到國外,謹遵您老慈示的,本國人辦本國本地事。)這句話「本國人辦本國事,本地人辦本地事」,要有正確的說法。正確的講是「本國人辦哪一些事,本地人不可管哪些事」,這才是正確。懂嗎?講一講。好!下一個。(⋯⋯)等一下,下一個,高雄、臺南講,先休息十分鐘。哈哈止。
好!大家坐下,繼續開會。下一項,講一講。高雄全部站起來。(本國人辦本國事,當地人辦當地事,在國外,確實在某個時候、某些事情上會引起誤會、引起問題。有 些當地人不太喜歡臺灣去的人,再去一直指導。他們會拿出這句話,「本地人辦本地事」,你們常講的,現在我們會了,我們來辦。是有這樣的誤會。)大家明白嗎?(但是到了要買佛堂、蓋佛堂、蓋廟,他們就不講這句話了,都希望臺灣拿多一點錢過來幫忙。)是否有如此的事情?千真萬確,如金一般,是嗎?(是)有的舉手,我看看。(⋯⋯)其他沒舉手,是代表事情沒發生在你身上,是嗎?(本地人辦本地事,本國人辦本國事,本來明訂的,不是國籍在當地的就是唯一的本地人;如果開荒人每年在當地超過八個月、十個月以上,他的道籍就是本地,所以他列為本地人。本地人參加忠義字班會,參加行政運作,擔當本道場、道務中心的責任。如果開荒人來來去去,來兩個禮拜、來一個禮拜,就不算當地道籍,就不能夠干預行政工作,儘管資格再資深,都不宜參加、不宜干涉,只是「開荒前賢」的身分。只要開荒人每年在本地超過八個月、十個籍在本地的,叫做「本地人」,不只是國籍而已。)就是講需要合規矩,八個月以上居住,才有行政行使權,對嗎?(對)講一講。(本地人與本國人的認定是以道籍為主,當然本國人的道籍一定在本地,但是臺灣去開荒的,每年超過八個月、十個月,道籍在本地,就算本地人。)寫在黑板上。
所以,只要非與本道場之決策之關係,亦可以與之開荒之佛堂發展道務之需,而可以做規劃道務。懂嗎?講一遍。(⋯⋯)往下講我所說的才是重點,我是講剛才那段話,重點重述一次。(有行政權的、有決策權的、能夠參加本地道務推動規劃的,一定是有道籍。道籍的概念是:每年至少有八個月以上長住。如果來來去去,沒有八個月以上的時間,就不稱為「本地道籍」。沒有道籍,就不能參與行政工作,不能因為是臺灣的前賢,就去指指點點,這會造成本地錯亂。)我再講一次,可以做道務規劃,只要不關係與中心之行政工作者,即可以執行。懂嗎?這就是雖非本國人,但可幫辦本國事。本國人執行道務工作時,必須關係到有否亂系統、有否拉人後學的事件發生。此外,開荒單位前賢至開荒地,不去亂其本地行政決策工作。懂嗎?(懂)但可以同一單位、或一道場,可以舉辦,或辦中型規模的道務活動。懂嗎?這是本道場開荒之例,懂嗎?
或一個臺灣去的道場,一個國家中超過三個點傳師開荒時,必須整合,無有任何理由不整合;不願被整合者,亦屬不配合之點傳師,即不有公家、中心之資源。懂嗎?講一次。(⋯⋯)合理的,就不用我講,就是一些不合群的,才要拿出來講。懂嗎?講一講。(⋯⋯)我講的誰聽明白?起來講。(剛剛前人老慈悲提到的,所謂「開荒整合」,有三位點傳師,單位的,照理講,大家應該是互助合作的整合型態,資源共用。但是,如果其中一個人不配合、不合作、不被整合,他就不能夠享有本地的道場資源;合作的,才可以享有道場資源。當然,有例外的,非法地區不能夠合作,是怕人多,如果三個單位合作,容易出事。就是合法地區,本地人合作,這個型態。)明白了嗎?可以舉手發言。(您老,大家都聽懂了)
好!往下講討論事項、臨時動議,講一講。(您老慈慈悲,往後有最高天職,越南本地人是否也可以提拔,給他們去開荒關道?)我剛才講了,共產國家本地人不予提拔,若眾後學認為其人才可以託付重任,亦可以成立「幫辦人才群」,給這些人才亦可以有舞臺發揮。而提拔人才,絕對不是只有一種管道。懂嗎?越南開荒的,懂嗎?(⋯⋯)講重點。(最高天職在當地可否提拔?)崇德負責群有何看法?(一〇二年及一〇八年,已經有夠資格與條件的本地人提拔,極少數、個位數。反而臺灣去開荒的人很多,而且又不能常駐越南,更不是越南本國人,若抓到的話,罰款很重。所以,在一〇二年及一〇八年,都以本地人成熟的相對條件資格,讓本地人辦道,擔當最高天職,比較不容易受考。相反的,臺灣常去開荒的,勉強要提拔,會容易出考。所以,如果條件不足,時間不夠長,道籍不能夠算本地的,就不予以提拔。越南是比較獨特的地方,當地條件夠而且發心足,也可以由臺灣協助,像一〇二年及一〇八年有幾位當地的提拔。)還有誰講?好!我結論:越南地區於五年內不再提拔本國人,五年後再議。懂嗎?有異議舉手,我看看。
前人的話,在你們心中,重要不重要?(重要)前人的話,在你們修辦的路上,重要不重要?(重要)前人的提醒是愛才,你們覺得重不重要?(重要)前人的話先說後應,你們信不信?(信)前人的話,字字句句,你們要牢牢記住。懂嗎?(懂)前人的話,可以打折嗎?(不可以)前人的話,可以不聽嗎?(不可以)前人、後學,永永遠遠都是心繫在一起。崇德人有大愿力,崇德人有大使命,同心攜手修辦走。好嗎?
五大方向今明示,眾志成城抱道趨。九大道場深耕起,用才培養良才依。
五大方向認準步,步步在前放光熙。深入道場團結力,老中青少樂怡怡。
揣手同創大步進,更上一層大道齊。三曹普渡任責付,人人扛起使命攜。
身行內外嚴規矩,耕深易耨培德立。精準抓住大方向,再開未來藍圖兮。
古道由今崇德續,繼往開來天命祈。正宗道場點傳輩,人人認理修心實。
三毒不沾五蘊掃,行誼先天本來居。修德修道以信立,禮賢下士躬身趨。
內外時中無二過,上天定助鴻圖齊。懂嗎?
好!大家起立。今日有此機緣,我帶著你們開會,此顯示道之尊貴,亦在於告訴你們:「你們開會,前人我都在。」懂嗎?負責群好好想想未來傳承大計,職務上要從何接棒?理念上是否培養就有資格嗎?懂嗎?希望大家以今日開會之例,好好明白,我崇德是有一個體制;這體制是前人我苦心栽培出,才有如今按部就班、依循進行。懂嗎?(懂)所以,日後人人依此崇德體制,好好護持。董嗎?(懂)
召集小組點傳師自己一定要提升,你的內外功不足的,快快努力,別讓後學看得不標準。懂嗎?再來,日後講師精進班,三年一梯次;三年裡,傳題、實務要達到合格,才發予「標準講師證」。懂嗎?(懂)
好!此五大方向,「文化傳承」,哪道場要先示範?舉手。(您老,應該臺北要先做示範)臺北道場可以嗎?(可以)桃園道場一起做,可以嗎?(可以)先做出一個標準版,懂嗎?(懂)好!「醫療保健」,哪一個道場一馬當先?(臺中)好!臺中與中興一起做。再來我看看,第一項,「教育培訓」,哪一個道場馬首是瞻?(您老慈慈悲,臺北道場應該負起這個責任)選過了,機會給別人。(臺南是臺灣的古都,文化之都,臺南道場應該與高雄道場團結一起。)願意嗎?臺南、高雄一起做,可以嗎?(可以)大聲講。(可以)不然有人沒信心。我再問一次,可以嗎?(可以)拍手!
好!苗栗道場可以與桃園一起做文化。拍手!再來,雲林、彰化可以擔起,我看看,這第四項,你們可以提供資料,為以後一貫道的延續努力,雲林講話。(您老慈悲,提供資料我們再研究,再看看看過去老前人、前人到⋯)雲林不是有一塊大地,要準備。懂嗎?(謝謝您老慈悲)再來,將我今日講的「開荒原則」做出表格,呈予負責群。懂嗎?懂嗎?可以嗎?(可以)兩個道場一起做,可以嗎?(可以)拍手!
好!今天的會議到此,回去後快快努力。懂嗎?(懂)此等大任務付與崇德人,願大家道務宏展,開道成功!今天人人送一個紅包,佳節近了,大家了愿。懂嗎?(懂)因時有限不下述,隱於佛地此上乩。哈哈止。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示訓》(四)(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0年9月初版),頁24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