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04-27

【五、君子行誼】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學習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學習是要不斷的修正自己,讓你知道你不明白的道理,才能夠在這一條修道的旅途上,有信心、力量,不斷的往前走。所以學習要用心,還要有耐性,要低心求教,不要有自滿的心。人易驕傲自滿,那什麼就都學不到了,君子謙虛求學,才能獲得飽滿的學問。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作亂者》白話訓

 

濟公老師慈悲囑語

※為師今天批的是什麼?「就有道而正焉」,好人為什麼最美?因為善良的人、好人,他在做事就是依著道德在做事,「就有道」就是親近、接近有道德的人,「而正焉」,進而接受大德者的指點、修正,你才會更上一層樓。好人、善良的人其實就是有道有德的人,「就有道而正焉」,接受這有道德的人法雨滋潤、佛光普照,進而修修剪剪你這棵小道苗,你這棵樹就會越來越美,樹為什麼會美、花為什麽會美,就是有人不停地修修剪剪,它才會長得更茁壯。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六・就有道而正焉》白話訓

 

南屏濟顛慈悲囑語

※有理的人走遍天下,有理才能讓每一個人幫你忙,言之有理的人,才受人喜歡。你們今天不是要當君子嗎?重義的人才是君子,君子重義,小人重利,小人只追求外在的名利,外在的名利追求再多,到最後兩手空空,就這樣回老家,沒有什麼遺留下來:可是君子就不是,君子他重義,義就是正當合理,它做什麼事情都很公正、很合宜,行的很中正,不會偏執、不是偏頗,它平時到哪裡都受人喜歡,小人就不是。要學君子,所謂君子,君子具備什麼?內德-博學以文、外德行之於禮。

※要學做君子才美,要內德兼俱,行之以禮,所以他呈現最美的,還有什麼最美?(濟公)祂美在哪裡?公心一片,祂慈悲,祂濟世渡眾啊!大公無私慈悲的心,處處替別人著想,所以濟公是大家最喜歡的。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六・君子》白話訓

 

善才師兄慈悲囑語

※賺錢是很好,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且還要把這錢善用,才不會有給自己造下惡因。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作亂者》白話訓

 

藍采和大仙慈悲囑語

※君子人修道,心要越修越淡泊,而志向越高超,越能夠昇華,一個人如果用心的修道,要從真理去下手,不是來這裡湊熱鬧,要從真理去悟,真正的去走,如果修也好不修也罷,是沒有辦法進步,久而久之道心就越不穩了,要讓道心更穩固,就要常

常接近佛堂聽道理。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作亂者》白話訓

 

南海古佛慈悲囑語

※聽聞道理是用來做什麼的啊?去實行的),那麼學習是為了什麼?(學習也是要去做),君子學道,學以致用,既然為人多多少少都有煩惱,但學道是不是要試著放下?學習是為了去實踐,讓你的行為堂堂正正,當個端正的人,一個人如果光有學識、知而不能把道理實踐在日常生活當中,那他所學是空白的。

※面對環境的挑戰,經濟的壓力,種種事務襲擊而來,修道人要有寬大的胸襟與樂觀進取的心來接受,希望你的心志、思想、作為,將來都有很大的突破與改觀,成為一個道場很有用的正人君子。也希望你體會老天的用意,更要緬懷上天的恩澤,把老天的心帶給每一位蒼生知道,希望你們團結一致,和合共辦,放下自我,展望美好的未來。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未之有也》白話訓

 

濟顛和尚慈悲囑語

※修道要傻一點,太聰明可不好修道。你們就是傻徒兒嘛!別人不要做的你們要做,別人放不下的你們放得下,別人非常熱衷的你們卻看得淡,怪不怪?怪怎麼寫?一個「」加「」,聖人的心就是看起來怪怪的。凡人看聖人怪怪的,其實是凡人自己顛倒了,不然為師我為什麼叫濟顛啊!濟顛又瘋瘋癲癲,為師跟你們講,為師我不瘋癲渡不了眾生。像你們西裝筆挺的,可是心裡面很多垃圾、邪氣、毒氣。有句成語「衣冠禽獸」,你們要不要做衣冠禽獸?(不要)你們要做正人君子。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則以學文》白話訓

 

南極仙翁慈悲囑語

※修道人要忠厚老實,老實修道,老實做任何事情,對別人不可以虛偽。人說:「傻人有傻福」,福氣是自已給自己,希望你不要只求上天給你加福氣,也要要求你自己多積點德,有德就有福氣。希望每個人都學習知足,知足就是財富,如果一個人吃得很好,可是睡得不好,你說哪一個好?所以能夠睡得好,吃不好沒關係,人只要懂得知足什麼都好,你走到哪裡才能夠安貧樂道。

※希望你好好學習,把道、把你所學習的都落實到生活當中實錢,讓周圍的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親和、那一分熱情、慈悲,希望你好好做。言多必失,所以多做事、少說話,多方面的學習對自己都有好處,你不要覺得自己老了,也不要覺得自已沒有用了,你要覺得自己可以學習的東西還很多,覺得你自己還是個很有用的人,希望你好好加油,把握機會,多行功、多了願,將來回去共聚一堂。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四・慎終追遠》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你們有沒有看過行書、草書?有,應該不陌生。希望各位徒兒,有空的話,把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藝術之美,拿來怡情悅性、陶冶自己。中國的東西很好,自己要善用。「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們要作君子,不要當小人。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人不知而不慍》白話訓

 

韓湘子大仙慈悲囑語

※道理要好好的研究才能明白,人生都有一個道理對不對?人生像不像一本書?是不是該好好的研究研究,每天都要研究什麼?怎麼樣做人,是人難做,做人難,難做人?怎麼樣做都有人說,是不是?那要怎樣做到最好,最中庸?是不是該仔細去參研待人處事。待人處事容不容易?多一句話被嫌囉嗦,少說一句被人覺得很呆很笨,被人覺得很呆很笨好不好受?(不好受)誰不好受?(自己)那要怎樣讓自己好受呢?別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動作而困擾自己,傷害自己,生氣別人對你不了解,所以道理是不是要研究?「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瞭解這樣的道理,你還會生氣嗎?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二・節用而愛人》白話訓

 

靈妙天尊慈悲囑語

※「吾不患人不知」:不要說我很有才能,人家不知道,覺得很鬱悶。我們要把自己修養好、充實好、準備好,一旦機會來的時候,把它表現得很好。不要說平常在抱怨,都沒有什麼機會,但是機會來了又表現得不好,做得不夠完美,那就是浪費機會喔!

※希望每一個人學道、修道,先從一個君子做起,毛病脾氣該改的要改一改。這一篇訓文送給在座的各位,有緣的各位。《論語》有幾篇啊?(二十篇)那〈學而〉有幾段啊?這一篇有幾段?從「學而時習之,不亦⋯⋯」一直到最後一段是什麼?「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怕人家不知道我的才能,怕我們自己不知道人家有什麼好處。所以這個訓文是在世界各地都在批,不是只有在你們這裡喔!但是,各位非常幸運遇到這個好機會。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君子乎》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修道要少掉嫉妒心,還有計較心,比高論下,你的心比世俗人還忙,不清靜。修道人,心要清靜、勝量要寬、態度要從容、言詞應對要適中,那才能顯出君子的莊重德行。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本立而道生》白話訓

 

端木賜夫子慈悲囑語

※我的老師問:你有什麽討厭的人?在座的,有什麼討厭的人?小人?不仁不義之人?我們不要做這種人,要讓自己變成能夠慈悲、佈施的君子,坦蕩、光明、勤勞、好不好?那子貢我討厭的是那一種人?《四書》都已經翻爛了,但就是沒有看到這一篇,沒有看到這一段是嗎?就是偷偷看人家,窺探人家,以為自己很聰明那種人(「惡微以為知者」)(註1),各位賢士你們會不會做這種事情?偷偷地去看你搞什麼把戲,然後自以為是。還有不遜、不謙卑,以為自己很勇敢很了不起的人(「惡不孫以為勇者」)註1)。最後就是喜歡揭人隱私,喜歡挖人家傷疤的人(「惡訐以為直者」)(註1)。人家不喜歡讓外人知道心裏的傷痛,或者說不願意去談的事情,把它挖掘出來,然後以為自己很正直,很了不起,你們都不知道他的秘密,看我都知道。以為在講別人是非的時候,顯示自己的正直、才能,這種人是很要不得的。希望各位賢士,以此為警惕,不要去犯到,好嗎?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人不知而不慍》白話訓

1語出《論語・陽貨十七》:「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評以為直者。』」

 

南屏濟顛慈悲囑語

※我們的口要如何修啊?哪一種嘴巴最美啊?哪一種嘴巴最醜啊?(微笑的嘴最美,生氣的嘴最醜)五十九分,還沒有體會到為師要畫的嘴巴,再想,再想,什麼嘴最美?(說好話,渡人成全人的嘴)啊!有八十分了,哪一種嘴最美?(代天宣化的嘴)這些都只是講到浮面呀!沒有講到真正的意思。最醜的嘴就是嘰哩呱啦罵人的嘴,這樣的最醜;謹言慎行、寡言的嘴最美,為師不喜歡看到嘰哩呱啦那種罵人的嘴巴,為師喜歡看的是美的嘴巴、美的人、美的花,要去想喲!你是不是也喜歡看美的呀!那你自己就要嘴巴美一點呀!不要讓它變醜了,這美與醜都是你自己去捏造的、去製造的,要好好的去美化你的嘴巴,要想想如何讓自己的嘴更美,要讓別人看更美,自己看也很美,不要讓別人怎麼看,左看右看、前看後看,都好醜呦!那你這嘴巴很醜,別人就不會送禮物給你呀!反而人家怕你,你是要讓別人喜歡你,還是怕你呀!(喜歡你)那你平常就要做好功課,不是聽聽聽聽聽,你自己沒有去練習、學習、實習,就沒有辦法那麼美,多用一點心吧!好不好?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六・慎於言》白話訓

 

南屏道濟慈悲囑語

※人容易造罪的原因是因為這張嘴巴,它能說好話也能說是非,這個心更是驛動,爭名、爭利、爭權、爭位、爭是非、爭對錯、爭好壞,永遠都在爭奪,心就沒有辦法達到止靜,所以修道是要用幾分的功夫。為師希望你是一個好人,更是一個君子,君子修道話不可隨意亂說,說錯了必定要擔因果,你最好不要當雙面人,看你是要當君子還是要當壞人,其中選一個,如果你要當君子,可是私下又當壞人,你將來是無所適從又沒有歸處,所以修道只在乎一心,才能達到一貫。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孝弟也者》白話訓

 

南屏濟公慈悲囑語

※最美的處世態度是什麼?是不是敏於事?他又不恥下問,又請示,又見賢思齊,又謹慎行事,又精益求精,不斷的學習,不管他在環境中遇到任何的困難,他都不屈不撓,往前邁進,敏於事是不是最美的處世態度?

※最美的言語表達是什麼?「最的美處世態度:敏於事;最美的言語表達:慎於言」,那麼美的寶你們是不是要去挖掘,要去取閱?你要如何去拿到這個寶,這就要看你平時下的功夫,你平時都沒有下功夫,你怎麼找得到這個寶?它雖然在你眼前,你還是看不到啊!為師送到前面了,你還是看不到啊!講到這裏聽懂了嗎?要把好的、美的學起來,你這朵花才會更美,才會開花結果。

※慎於言不怕惹人厭,一般人為什麼會惹人厭?是不是講話傷人?德要修啊!你口德修,你行出來的才好、才美;你口德不修,你這朵花永遠看起不美。那同樣每個人都在栽種這朵蓮花,那為什麼你不種漂亮一點的,是你本來就不愛漂亮嗎?是嗎?是的話你怎麼還會來?你們就是要使自己更美,才會不斷的來佛堂研究道理啊!道理法語可以使我們的心更開闊,使我們這朵花蕾開、花在笑。

※平常都不學點,做一點事,多勤快一點,存摺沒錢怎麼辦?趁現在開始要好好的另作新民,好好的在佛堂多做一點事,了了願,你的心也會更踏實,來佛堂做事情是不是覺得很踏實?那踏實的事為什麽不多做?不要說沒空喔!此時可以辦你說沒空,那以後還有空嗎?七老八老了,你要來到佛堂,都很困難了。

※修道內德是修自己、改變自己,內在的提昇;外德就是辦事啊!辦事才是你最難存的錢,也最容易負債的,都是在你的一念之間。不過,就是那個技巧,要多問、多學就沒有錯,你多問多學習,你就會得到經驗,你不問不學習,你怎麼會有入帳啊?你怎麼會有功德水?

※當你把這事情看得很重的時候,處世起來,行事起來,你就非常謹慎小心,講話你會慎於言,行事你會敏於事啊!「慎於言、敏於事」是你的座右銘,不要把它拋之九霄雲外,這兩樣寶你要隨時帶在身上,帶在身上做起事來你才會安心,你跟人應對進退的時候,你才不會惹人厭;每個人是不是都喜歡做讓人家喜歡的人?讓人喜歡,本身要有這個條件。為什麼某些人,人家看了就想親近他?因為在他身上看得到「德」啊!在他身上,可以學得到東西,這是不是學習?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六・敏於事而》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聰明不要成為假智慧,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深具內涵,修德要有一份火候,讓人感覺起來才有深度。所以一個真正培德的人,他的言行舉止皆可攝受人,有財富不可貴,要有內德。什麼是內德?心中慈悲,待人寬厚,與人相處謙恭,對他人尊敬,對生命的價值更是看重。君子誠意、正心,方能達到修身、治國、平天下。(註1

※只有用真心,才能看到真實的東西。要用心去看、用心去體會,如果是用眼睛看,有時只能看到一面,不能看到全部。用眼睛去看容易誤導自己錯誤的觀念以及想法,徒兒們對吃喝玩樂通通都是無所不用其極。去哪裡吃、去哪裡喝、去哪裡玩,通通都知道。去哪裡渡人?不知道!去哪裡成全人?不知道!所以「君子無所不用其極」,要用在哪裡?(渡人成全人)。渡人,也渡自己。(註2

附註:
1.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好犯上》白話訓
2.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二・敬事而信》白話訓

 

善才童子慈悲囑語

※你在佛堂所學的一切,要能夠好好的學起來,然後教給別人,道的種子要能夠到處去散播。每一個人都有那一顆慈悲心,希望你那一顆慈悲心的種子能夠慢慢的發芽。菩薩的心是沒有對待,希望你知道這個道很好,把道能夠遠傳出去,學習菩薩的心濟世救人。

※君子所重視的是你的行為,把它行出來,而不是口說而不行。真正的大愛是沒有國籍之分,希望你們能夠學習把這份大愛分給無盡的眾生,如果能夠把它傳開,渡很多人修道辦道,那這一方的氣勢就會轉,命運就會越來越好。所以希望你要相信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是正確的。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好犯上》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這是什麼?(以時)功夫呢!其實就是時間堆砌而成的,下很深的功夫,需要什麼?(時間)需要這漫長的歲月,從現在就要開始。否則,你走過這段歲月,卻不見你有功夫,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去做,沒有去行。

※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是不是很歡喜?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不是很歡喜?你們都在對的時間,遇到你們的引保師渡化你們。很多人就是在困苦的當下,傷痛滿懷的時候,剛好「道」指引你一條明路,讓你找回自己,重生了,重新再出發。

※所以,在對的時間,聽了對的話。所以,這時間聽起來就是這個樣子,它是非常的寶貴,非常的深奧。所以,徒兒們要體會這二個字「以時」。什麼樣的時間,做什麼樣的事情,什樣的時間,說什麼樣的話。你們,都沒有深下功夫,都只是皮毛而已,對自己的期許,只有一點點,所以,徒兒們,每個人都發了願,這個願立的宏大,要徹底的實踐,慈憫之心聲,悲願之志,均是為了人間的蒼生。道家的無為自在,佛家的慈悲福慧,還有儒家的德性實踐,在在都在示現普遍性的引導眾生。經典可以調禦身、心、靈,所以有空的時候,要多多的攝受。真正學道者,是要自修、自悟、自學,修道不是做好人而已。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二・使民以時》白話訓

 

仲由夫子慈悲囑語

※我們修道、辦道,有困難要去突破,有阻礙要去劇除,不要說今天求道了,左右鄰居說你兩句,自己就放棄;別人越批評我,就要做得越好,去感動他們。要把自己看重,不要看輕自己,每個人都是仙佛菩薩,都是仁人君子,如此自我期許,好嗎?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樂》白話訓

 

南屏道濟慈悲囑語

※君子上達,我們要跟前賢學習。人家不好、不明理,人家做錯事,人家陷害我,人家設計我,要不要跟他報復到底?人家對我們不好,他在幫我們了累世累劫的因果;可能我們前世或累幼累世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情,只是他今天藉著事情回報我們。反正我不跟你計較,心中不要有仇恨;事情來了,吃虧了,原來吃虧就是佔便宜,佔什麼便宜呢?沒有關係,反正我不跟你計較。否則,那這個惡緣就一直牽纏著,那這個輪迴的種子就沒有斷喔!懂不懂?就繼續在這個紅塵輪迴、六道輪迴,聽懂喔?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學而時習之》白話訓

 

觀音菩薩慈悲囑語

※進步的功夫不是在外表,而是應該在內德心性上下功夫,修道人要常常反省自我,脾氣改了多少?驕傲的心是否去除?嫉妒的心是否刪除?君子修道要越修越謙恭,那麽你的心性才會越圓滿。

※希望你們帶著慈悲喜舍的心,去渡化有緣人,修道要有禮節,承上啟下、敬老尊賢,那就是根本,是做人的本份,你能力再好,君子修道不忘根本。

※天地之間有正人君子也有小人,你遇到小人,是涵養內德最好的時機,毀謗並不能打倒一個人,真理乃是天地的定律,你方向正確,別人對你的毀謗是消冤解孽,所以不要為小事耿耿於懷,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如果你沒有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不能斷定你的志向堅定有幾分,你的氣度、你的雅量到底有多大,所以修道要不斷學習,不斷精進自己,道場人才適才而用,人才就地取材,物盡其用,道方能長遠,三曹大事人間辦,所以你要好好珍惜。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作亂者》話訓

 

南極壽星慈悲囑語

※修道、辦道要懂得感恩,「天恩師德」掛在嘴邊,處事當中能夠懂得推功攬過,就會比較少事情發生,一個君子要學習進德修業。三曹大事是大家的責任,不是你們老師的責任,不是前賢的責任,大家共擔。所以要瞭解,要能夠體天心,每個人分攤一些些,就可以讓老師輕鬆一些些,前賢也會很高興。天下事天下人辦,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好犯上》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為師沒有給你什麼東西,只有留一篇訓,這是《論語》之中心有子所說的。今日來到這裡,只有「君子務本」,什麼是本?仁孝為本、師德為本、前賢為本、正義為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如果你不明白根源,不明白根本,那麼你行出來的道是有所偏差的.(註1

※深入地去做,做出來讓人家覺得你就是「道」,你有「道」,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凡夫俗子一個,這個假肉體,但是你的內在充滿了真善美啊!所以一個君子人家就喜歡跟他在一起,和樂融融的,大家都可以容納你,那就表示你有步上正道了;如果沒有就需要自我檢討、反省,不要怪別人喔!都是要從自我檢討反省起,你這樣才有道啊!要不然你也是凡夫一個。

※光陰不待人,時間不等人,自己立的願什麼時候才要付諸行動?那要看自己呀!所以老師寫了這篇「言而有信」。你在佛前立願信誓旦旦,但是什麼時候才能夠了得完哪?什麼時候才能夠付出行動,天知地知你自己知而已;所以「言而有信」送給徒兒們,希望徒兒們做一個有信的君子。

※痛苦誰給的?(自己)你們都答得這麼如流解脫不了,這就奇怪了。所以修行要有功夫,看自己的功夫,不是看別人的功夫。國功夫就是看自己的功夫呀!看別人你永遠是迷失的

※「比較」,永遠是天下最不快樂的人,只有自己放下、隨遇而安,自然心境會快活快樂,這才是真正有道君子呀!(註2

附註:
1.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君子務本》話訓訓
2.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言而有信》白話訓

 

雲遊姑娘慈悲囑語

※有時候弟妹只是被罵一句而已,怨心就不退了,何況遭受如此殘忍的對待。現在世界上吃大魚大肉的人那麼多,你們說地球的怨氣多不多?滿山滿海的呀!你們看不到而已。為什麼災劫這麼多?冤氣都結合到一起的時候就變成共業,聽懂嗎?為什麼每次災劫都這麼大?這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冤欠恨不得吃你的肉、啃你的骨,借由地震壓下來有沒有粉身碎骨?(有)你們要不要學吃素?(要)學一顆慈悲心腸,可以消消眾生的怨氣。要不要平伏內心的怨氣啊?(要)不要愛怨東怨西,君子是不怨天尤人的。

※「君子無德怨自修」,怨自己沒有修,不要怨別人。有的人怨天尤人,怨天不公平,對我不慈悲。想想諸天仙佛都是「自怨才德兩薄寒」。有的人還會怨父母,怨周遭的人,身邊的人,這樣你活得快樂嗎?不能轉境就轉心嘛。你怨恨也是過一天,感恩也是過一天。道理很簡單,但是往往就是轉不了,是不是?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則以學文》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到今天我們依然對道抱持著信心、肯定,依然屹立不搖。在風雨飄搖中能夠屹立不搖才是個君子啊!為天下的眾生而謀福的,這就是個大丈夫!(註1

※今天回去開始學習渡人,家理的人還沒有求道的,請他們來求道。可是我們跟人家說道很好,道怎麼好?看不到啊!就是要靠我們自己表現出來,好不好?要跟親戚朋友、左右鄰居講說道很好,要先把我們自己的心念端正,行為做好,好不好?我們自己的行為好,心念端正,有的人做出來很好,可是他心念、心裡面很不好,有沒有?不是有一句話說嗎:看這個人的眼睛,就知道他這個人端不端正,有沒有?(有)為什麼?「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哎呀!隱藏不了、隱藏不了啊!你們看得出來嗎?有的很明顯,有的比較不那麼明顯,但是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跡象,對不對?有的人說一套,但是做一套,這種人真的很可惜!有那麼好的資質,為什麼不做好事?有那麼好的口才,為什麼不說好話?對不對?那我們不要跟那種人學習,那種人打叉叉,丟掉、不要,我們往好的方面去走,好不好?

※注意聽,老師規定一件事情,注意聽喔!從現在開始,請點傳師、講師、壇主,以及各位辦事人員,現在開始希望你們能把《四書》先從《論語》開始,《四書》的《論語》拿出來讀,人家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那怎樣?讀了四分之一的《論語》你的一生就怎麼樣?能夠運用的很好,當然能夠把全部讀通,拿來做為做人處事的準則,那更好,好不好?那個書很漂亮,不要放在書架上,書買了要拿來讀,讀了要把它實行出來,確切的實行,很確實的去做,而且是很迫切。能夠去讀書,才能夠明理;能夠明理,修道辦道,才不會走錯路。

※學問不是指你的文憑而已喔!聽懂話嗎?學問講的不是只有你的文憑、畢業證書,不是讀到什麼大學、什麼研究所,或者是說高官俸祿的人才有學問,不是這樣子:學問就是一切待人處事的道理,然後能夠做得絕對的對,絕對的好。

※老師講了那麼多,就是告訴大家,要有學問,而且要學而時習之!道理學習了,能夠時常複習,然後讓自己改進,讓自己能夠更上一層樓,然後對道理非常熟悉,那感覺怎麼樣?很好,是不是很快樂?那道理學習了,沒有做出來,你就享受不到那種所謂的法喜,法喜是什麼?法喜就是我們聽到了道理去把它做出來。

※自己內心的起伏,改成安定;自己內心的無明、嗔恨,改成光明、感恩。有改變,看事情能夠很透澈:有智慧,對事情才能夠辨別得清楚。如果每天都這樣渾渾噩噩、糊裡糊塗,他對事情就看不清楚,聽懂嗎?那道理學習了,做出來,怎麼樣?自已能夠怎麼樣?心裡很高興、很歡喜,這個高興歡喜不是吃一頓飯、穿一件漂亮衣服,或者是賺錢的那一種高興歡喜,聽僅話嗎?那是一種喜悅、歡喜。

※有沒有進步啊?你們啊!要更加油喔!點傳師交代你們什麼,叫我們學習什麼,把握機會,不要說:「啊!我不會啊!我沒有空。」要講:「謝謝點傳師慈悲!後學學習。」好不好?不要傻傻的啦!把你的智慧拿出來。(註2

附註:
1.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三,賢賢易色》白話訓
2.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不亦悅乎》白話訓

 

南屏濟公慈悲囑語

※聖賢呢不再是遙遠的,以前聽到聖賢仙佛就覺得遙不可及,會不會?說你像觀音菩薩,你相信嗎?說你可以像觀音菩薩一樣成佛,你相信嗎?現在相信,那以前呢?(不相信)現在呢不遙遠,只要你肯修背辦就可以跟觀音菩薩一樣成仙做佛,所以呀徒兒們每個人都很幸運,遇到這個時機布衣聖賢應在自已身上。不是說只有富貴人家,公侯將相才可以來求道、修道、辦道,庶民皆可以,人人皆可以成為「布衣聖賢」。徒兒們有沒有覺得很幸運、很可貴、很珍惜呢?不感覺珍惜是因為你體會不出道的可貴。

※自古以來能夠得道的只有君王將相,而現在大開普渡才有這個

時機,人人皆可成聖賢仙佛,所以徒兒們要給自己一個人生的

目標、一個志向,提醒自己也能夠跟聖賢仙佛並駕驅。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二・敬事》白話訓

 

濟公活佛慈悲囑語

※昨天批了什麼?「居無求安」,什麼是居無求安?字面上看就是說:不要著重在我們所居住的地方一定要富麗華廈,只要能安身立命,只要能遮風避雨就可以了。這個家非常的重要,哪個家非常重要?有的人一生中也許換了好幾個家,可是有的人他只能一輩子只有一個家,哪一個家?就是「這個家」(仙佛指肉體),這個家讓你夠住上一輩子,而且這一生當中只能用這一戶人家,你不可以搬家,搬家的時候就表示你房子已經壞掉了,你才可以搬家我們靈性離開的時候,這個房舍就結束了,就四生六道輪迴去了),這個家非常的重要,所以要好好的去保養它、善用它、應用它,這個家首先一定要有什麼?要有主人,沒有主人哪稱為是個家,沒有主人就成空屋了。

※這個家非常非常的好,讓我們遮風避雨、讓我們安身立命,三曹普渡人才(註1)為貴,有這個家你才能行功了願,所以你要好好的去保護它,不要虐待它:亂吃東西、熬夜、打電腦,作息要正常,如何才能使這個家很整齊、很清靜、又很新,看起來不要破破爛爛的好像要垮掉了一樣,飲食要注意,身心靈要注意,記得要接收好的,不好的全部掃出去。你會拿掃把嗎?掃把要怎麼拿?怎麼掃?才能掃的乾淨?看這個房子乾不乾凈,是看哪裏?(牆角)因為那裏最容易藏汙納垢,通常你們掃來掃去就是這一塊,要把不要的全部掃出去,你的身心才會更通暢,你的身心靈才會更光明,要不然身心靈越來越無明,就是被那些污垢、塵埃蓋住。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六・居求安》白話訓

附註1:人與天、地並列合稱三才

 

藍采和大仙慈悲囑語

※每一個人修道,難免都會有考驗,一個真修實煉的人,他能夠逆來順受,沒有怨天尤人,能夠涵和忍辱,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是在鍛鍊我們的心性。修道就是要下功夫,下功夫的當下要用心,所以「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註1),一個進德修業的君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都在進步。理如果悟不透你就會懷疑,所以聖賢的經典就要靠自已去體悟,你只聽而不悟,也沒辦法心境明朗,所以你在佛堂聽到的道理,回去也要想一想、悟一悟。※因為在家出家是剛好應合這個時代,所以你自己要能夠好好修持,無道人之短,無炫已之長,是每一個修道人應有的涵養,人會造過,都是因為口說太多了,你們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所以一個真正修道的人,要修口德,人不只要有身德,還要有口德,一個有德性的君子人,聖賢、諸佛菩薩,你有聽過袍批評人嗎?眾生再怎樣的不好,施一樣有耐心的教化他,是你們要學習的。

―以上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一・而好作亂者》白話訓

附註:語出《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

 

南海觀音慈悲囑語

※每天夜裡,反身自省,每天晨起又是充滿希望向前,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使命,每個人能力才華都不同,共同完成普渡聖業,大家攜手互相成全。天事人辦,不要看輕自己,充實道學,佛規禮節展現出,代表一位真修道人,期許自己更上一層樓,方不枉費良好機緣,共同成長一團和氣。

―摘錄自《論語聖訓・卷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訓本文

 資料來源:《光明的智慧》第15冊,頁86-121

 

 

 


【大哉問!】

天然古佛(師尊)1998年提問「道統是甚麼?」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