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西元二〇一五年十月十七日 民國一〇四年歲次乙未九月初五日 臺北 凱德聖道院
臺北道場 學界士林區國語法會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學教做則〉
慧命的延伸,在薪火相傳;
生命的意義,在克盡職責。
道棒的傳承,是接續聖賢的希望;
一代代,一棒棒,傳棒、接棒;
皆是秉持聖心的相傳。
天命的薪火,在使命的承擔上。
孔子十五而志於學,五十而學易。
「學」當謙卑,學當認理,學在學得最好;
「教」與人而不倦,教而能耐心啟,循循善誘;
「做」能立而正,成為標杆,為之模範;
故,所學、所教、所做,皆是成為道棒薪傳的關鍵。
眾能持一心,付出無為大愛與人;
犧牲奉獻,立愿了愿,頂劫救世;
才能匡扶世道,普渡眾生矣。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