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4-10-06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心存慈悲真喜捨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一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月初四日 光明聖道院
美國洛杉磯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報答天恩與師德,時刻莫忘存於心;
心存慈悲真喜捨,捨得一切煥然新。
捨下俗心煩惱念,念念渡眾方開心;
捨下我執真理認,認準金線抱天君;
捨下憤高心誠敬,不起嗔意貪名心;
捨下脾氣與毛病,原來海闊般若深;
捨出錢財來助化,渡化有緣本根尋;
捨得捨得捨即得,捨得一切識果因。
修道自然是快樂,修道自然展歡欣;
辦道有心信愿證,證得一貫奉行真;
不再煩惱執著困,以身作則鬼神欽。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54-155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慈悲乃是

西元二〇一四年五月一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四月初三日 西雅圖 崇慧佛院
溫哥華道務中心 西雅圖區 壇主班

慈悲乃是,予眾生每一句話;
慈悲乃是,予眾生每一分樂;
慈悲乃是,救眾生拔苦予樂。
喜捨的是,眾生皆登彼岸;
喜捨的是,建立眾生每一寸信心。
以大無畏之精神挽化眾生,
以真誠之悲愿救眾離苦,
以道真、理真、天命真證道,
以已行來率眾修行,
以真智來引導眾生修道,
每一段路,每一寸付出,
皆以道來正言、正行、正念、正心。

崇德人有崇德人的風範,此風範是承接一條金線南屏道脈,此風範是能者多勞。無懼苦,無懼考,合心同心,必能好好辦一程。好嗎?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52-153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慈悲

西元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四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八月十五日 苗栗 觀音宮
苗票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慈悲
開啟慈悲的眼神,看待萬物以達融圓;
開啟慈悲的言語,鼓勵成全以增善緣;
開啟慈悲的行持,喜捨奉獻以成天元;
開啟慈悲的心境,大愛關懷以回本源。
存慈悲,應慈悲,明慈悲,展慈悲。
修行之人不可或缺的甘露,乃以慈悲存心。
慈悲顯化愛心;慈悲定化仁心;
慈悲融化貪心;慈悲消化嗔心;
慈悲感化癡心;慈悲美化俗心;
慈悲淨化私心;慈悲喜化憂心;
慈悲啟化信心;慈悲濟化道心。
唯有慈悲能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
唯有慈悲能將塵世間的紛爭止息;
唯有慈悲能將和平和諧合作實踐;
唯有慈悲能將天堂的美景展露無遺;
唯有慈悲能將自己送上誠敬、純淨、平靜的理天。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50-15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施無畏菩薩

西元二〇一四年七月六日民國一〇三年歲次甲午六月初十日 古晉 臨時佛堂
砂勞越道務中心 古晉區壇主班

施無畏菩薩
無畏施者,
以信念消除眾生的畏懼憂慮;
用真理減少眾生的煩惱執著;
宣佛法解開眾生的嗔恚貪心;
施慈悲化去眾生的妄想恐怖;
行正道指引眾生的疑惑癡迷。
如菩薩之大悲心,能聞聲得音。
因修行而挨餓受凍者,施以衣食。
因渡人而遭證受謗者,施以正信。
因持齋而遭受考驗者,施以勇氣。
因開荒而困頓磨煉者,施以忍辱。
因辦道而積勞成疾者,施以健康。
從施無畏中,察覺己心,觀照己行,
去除眾生之畏懼時,當下亦去除己心之憂慮;
導正眾生之偏行時,當下亦導正己行之差失。
所忍者得無畏,所仁者得無敵。
以大愿力頂劫救世,幫助眾生,
拔苦予樂,了脫生死,共修無上心法。
無論付出成果如何,亦無畏懼的學修講辦行,
當下即現「施無畏菩薩」。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48-149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慈心悲愿 力行令和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八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月十一日 高雄 崇義大樓
高雄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慈心悲愿 力行令和

慈心護眾,定能饒益眾生;大轉法輪,則天命傳承永續。
悲愿護道,定能正直不屈;渡盡苦難,則與眾結盡善緣。
力行不倦,定能堅毅不拔;道心恆常,則成就修辦志業。
合和共事,定能無爭無我;自利利他,則慧命可大可久。
慈心無限,哪管千山萬水?悲愿弘深,哪懼風霜雪阻?
力行到底,哪畏鍛譽稱譏?合和一氣,哪有蜚短流長?
內知謙卑,反躬自省,從善如流;
外能和敬,恕以待人,寬以待下。
將慈心、悲愿、力行、合和,
落實於修辦當中,
圓滿眾生與自己之修辦因緣。 

咱們有幸大道遇,受師指點真路明;
又能修辦天恩沾,當要精進莫放鬆。
修道辦道憑愿力,愿大力大天助行;
修道辦道憑信心,道念恆堅啟眾生;
修道辦道憑耐心,受盡辛苦見天晴;
修道辦道憑智慧,不亂本心表蒼穹;
崇德修士志向有,一心不二達天聽。 

  各位點傳、各位講師、各位辦事人員,好好付出,好好努力,好好保重,期待他日,我們能夠再次重逢。想念我時我在心中,疲累之時喜在身邊,為你們加油、打氣。你們也要爭氣、爭氣,崇德道務推展,萬國九州行。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45-147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愿立表文

西元二〇〇九年二月八日民國九十八年歲次己丑正月十四日 光慧 崇德佛院
發一崇德清靜班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愿立表文

無終始金剛堅,慈悲喜捨挽坤乾;
身教則為典範,清靜修行性明圓;
明心志愿力並,三清四正行完全;
載大道後人述,精神行誼美名傳。

  古「」,乃原心也,原本之真心;「立」,則定成也。仙佛神聖,古賢之德,皆因此一大事因緣,再乘愿力,倒裝降世;為救蒼生,渡盡苦海九六原子,不惜千考萬磨,不懼風霜雪雨,千迴百轉,鍛鍊成金,一切以真心誠之;敬天,淨其身意,無有偏頗。

  然而,眾生者,帶業轉生,身困五行中,性迷聲色裡,千載混沌歲月,殊不知無常將至也。而白陽修士,別於眾生,身負重任,慈音宣化;立身品德,如梅之操守,戰兢二六,抱定指南。為求天下安和淨土,當以身立下典範,當以德感化三千,立愿力,矢志不退,不謀別心

  所知修士,表明操節之事,非只在於形相,而是刻在你我心中的「愿立表文」;生生世世不容改寫,歲歲朝朝保赤子;不隨波逐流,不稍縱蹉跎,因為這就是我們的心中「愿立表文」也。

  雖然在道場清靜班,仙佛慈悲,老前人慈悲,已經不用呈表秉告上天,但是,非是如此就鬆懈規戒,就有藉口理由。當要知道愿大力大,聖賢仙佛都是在立愿了愿中成就的。所以,心中真誠對上天,這是一種「誠信」;慎其獨也,無有失節。所以,班員來入班的,要謹言慎行,不可馬虎,上一年休三年,這哪有規矩?

  自己立身要嚴謹,別人就敬重你,要明白,這個班不是避風港,而是你這一生修辦立定志向的表白。任誰都不能隨便,好好的守住自己的愿力,謙虛為懷,好好修辦。在佛堂與人親切,在辦事圓融有度,方寸拿捏,好好「敬、靜、淨」,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效法觀音菩薩,立個大志向。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42-144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菩薩愿力篇》:我發菩薩愿

西元二〇一六年一月三十日民國一〇四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廿一日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 學界高中部國語二天率性進修班

我發菩薩愿

我發菩薩心,示現菩薩慈慈悲;
我立菩薩愿,示現菩薩精神;
我修菩薩身,示現菩薩莊嚴;
我行菩薩路,示現菩薩行誼;
我做菩薩事,示現菩薩喜捨。
故,我願背眾生苦,我願受眾生怨,
我願化眾生愚,我願了眾生罪,我願渡眾生痴;
頂劫救世,受苦、罪、難、惡、毀謗、病、痛等等,
一切皆法喜了受。
如菩薩千眼,觀照世間;
如菩薩千手,指引世間;
如菩薩千行,普渡世間;
如菩薩千身,守護世間;
願眾生離苦得樂。
我發菩薩心,願摒除一切煩惱妄想;
我發菩薩愿,願世間一片祥和平安。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40-141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永續聖業篇》:乘愿而來的誓言

西元二〇〇八年十月廿六日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九月廿八日 美國 聖荷西 聖德壇
舊金山道務中心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蔚藍的港灣,碧浪沖岸;海天共山色,帶霧含煙。
如詩又如畫,似夢似幻;我心與我情,如昨依然。
聖荷西舊金山,公心為念,使命承擔;
分中有合,同一理念,達成共識,大局顧全。
成就時,能同歡;挫折處,共患難。放下身段,學習柔軟。
以鏡為鑑,正衣冠;以人為鑑,善行言。
道務要鴻展,心量必宏遠;
退一步呀!海闊天空;讓三分呀!自在清閒。
給予眾生方便,無私大愛奉獻。
磊落的胸懷,是快樂人生的源泉;
善解的包容,是幸福人生的靈丹。
一貫的大道,是真諦人生的指南;
萬世的聖業,是價值人生的實踐。
沒有乘愿而來的誓言,就沒有今日深濃的因緣。
感謝有道,一同修辦,智慧填補缺憾;
感謝有你,一路陪伴,生命從此圓滿。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36-137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永續聖業篇》:希望

西元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 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九月二十八日
印尼 三馬林達 崇慧佛院安座

希望是給每一位修道人;
希望是給每一位真修人;
希望是給每一位悲憫人;
希望是種在每一個人的手中。
用慈悲與喜捨,救渡天下每一個眾生;
用真誠、真心、真意,來成就天下眾生。
沒有自己,所謂成功;
沒有自己,所謂勝利;
沒有自己,所謂擁有;
然一切俱足之,乃是天下眾生得之也。

  我們修辦道一定要有志向,不怕慢,只怕站。這尤其點傳師領了命,你就要辦道開創;你就要更用心規劃,捨身辦道。用無為的心,對天、對事、對人;只是要渡化眾生,成全眾生,沒有所謂自己的,而是天下眾生的。是不是啊?(是!)這是點傳師應該做的本分,對嗎?

  而講師代天宣化,你們用心要學習聖賢,好不好。跟你們點傳師,有德前賢學,用心不同,成就自然也不同。好好落實三多四好,這不是看看數字,而是上下一心,自己修得好,自然你渡化別人就容易;自己多用心在每天的省思,也是提昇心性。好不好?

  所以,本地人本當要感謝你們點傳師,將大道帶來此地;感謝老祖師師尊師母老前人,將這大道散播在人間,用在世一輩子的生命歲月,為了眾生,從不退縮,沒有藉口。所以,身為崇德人,更要將這大道,一條金線,好好握牢,用感恩、報恩來感謝老祖師師尊師母老前人。好嗎?

  道場要能好,還要更好。不論在哪個地方,哪樣事情,一定要提昇。比方今天這音樂,聽得好,是道場創作歌曲。從創作中、從辦事中,都要用智慧。老的創作者有專業,還要提昇新的人才。大家用公心一念,沒有嫉才,沒有比較,任何創作,要創作出道場德風――儒風、儒行,才是與社會靡靡之音有不同。周公制禮作樂,就是要給予世人有正念、正知、正見的根本;而我們崇德道場也是要一股清流,真正與世不同流合污。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32-135

《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永續聖業篇》:開荒人

西元二〇〇九年三月七日民國九十八年歲次已丑二月十一日 緬甸 仰光 開元佛院
發一崇德緬甸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

開荒人,愿力深宏,至誠感佩。
開荒人,深謀遠慮,才能卓越。
開荒人,智仁勇備,胸懷慈悲。
開荒人,真心不悖,濟世不悔。
開荒人,發心不退,精進不懈。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訓輯要》(南投縣草屯鎮:光慧書局,20179月初版),頁131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