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2-17

《2021年發一崇德臺灣壇主班聖訓彙編》:以清澈如水的道心精進學道

 西元二〇二一年四月十一日 民國一一〇年歲次辛丑二月三十日 嘉義 崇慧佛院
                臺南道場 嘉義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以清澈如水的道心精進學道〉
   萬法不離心,萬事萬物全在於一點真心;
   道心純真,無有瑕垢,無有偏離,無有執著;
   真誠其中,學天地之道,學萬法真宗。
   於人於事,無我澄明;於物於情,無有執偏。
   實心實行,認理學道,學其中之妙奥,學天地之一貫;
   深入洞徹,必可觀天地之道;
   深入於日常中,行出真理,行住坐卧不離本宗。
   學道無涯,任何事、任何物、任何人,皆有其道在其中;
   於己有否以智慧洞觀?於已有否從中省悟?
   理也,路也,路徑不變,方寸中必有道乎!
   非是世人求學膚理,而是洞悟真實虚幻、形色世界之無明;
   從而己身,正於已行,必然修辦剛正不阿,
   法效天地一貫真傳之理也。
   吾乃
  濟公活佛,奉

母旨,降至佛樓,躬身早叩
皇母座,復問眾徒可安否?主敬存誠待訓說。哈哈!

清澈如水之道心,無有半點瑕垢塵。真心不改本容也,實心修道報天恩。
修道從心真誠敬,以道會友引善人。從道而能本宗貫,真實無欺無有嗔。
抱以誠念真達道,修心修道從此門。道大理微慎行做,應對進退真誠心。
無私便是光明面,良輩由此達聖門。學道學聖賢人講,以道而從正思中。
過濾事事無塵擾,必能體現公明心。如海能容百川納,如聖可納諫言聽。
修行修道不離此,真道真入天道行。反求諸己而後人,但憑己心純正伸。
若無真心一貫體,豈能悟出真假層?不求外在內參養,體現大道身邊行。
知否?

徒兒修辦否精進?玲瓏之心否清明?與人共辦聖道業,體恤提攜在於人。
精進聖業之中悟,有否修心反省容?事前合心集眾智,事後檢討再實行。
精進二字否體悟?鞭策自己修辦行。安逸放縱難修道,修道純心天自聽。
反省則是明善惡,接續工作計劃行。誠心由此身邊進,精進不改再上層。
懂嗎?

  徒兒們!(有)修道修心,人人會講,是嗎?(是)徒兒們!(有)你的心有修嗎?你的心光明嗎?凡人以為不去爭求即是光明,非也!非也!人心不去爭,只是不入嗔念;人的心如果不去改掉脾氣毛病,就是還在苦淵。人的心要懂得放下,修心的路上最忌財與色。什麼是財?對!是錢財。徒兒們!(有)聽到也不會回答,你們太安靜了。⋯⋯為師講,徒兒就要會回答。(是)一問一答才是道,否則為師跟誰講?徒兒聽了,一動也不動,到底明白,還是在迷?懂嗎?(懂)玲瓏靈巧,而不是亂行亂動,因此,修道中才是不容易。懂嗎?(懂)

  平日裡,徒兒們都有在辦道務,是嗎?(是)活動算不算道務的一環?(算)那徒兒講講,你們辦了什麼活動?什麼事?(除了辦道、法會以外,我們還會辦一些成全活動,以及許多廣結普緣的活動。)活動就是要有活力,人與人相對見面,你們有展現出活力嗎?(有)沒有!安安靜靜,靜靜安安,就是感覺不出道氣。想一想為師講的內容,你們反省反省。懂嗎?(懂)

  來!現在前面操持示範一下活力道氣。(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佛堂,見到人一定要問早道好。)不只來佛堂,在任何時候,讓人感受出你的道氣。來!示範一下。(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大家彼此來問候一下,展現出我們的活力。)跟人打呼,這就叫做馬牛了嗎?(我們應該從日常生活當中去關心周遭有緣的眾生講重點,示範。(我們遇到道親的時候,應該主動去關心,是否用過餐?最近身體好嗎?小孩書讀得怎麽樣啊?)用過餐變成問小孩,哈哈哈!怎麽只有為師在笑呢?這就是太安靜!(我們見到面彼此要互相鼓勵,互相加油打氣,大家一起來努力。)用你

的活力感染你左右前後鄰居,用你的活力感染你的同事,用你的的活力展現出你的道氣,用你的活力像春風徐徐而來,用你的活力、用你的道氣、用你的堅心,帶動出道場一波新人才。懂嗎?(懂)

  潭水與海水有何不同?講一講。⋯⋯死水、活水二者哪個好?(活水)因此,同樣的話,簡單的講,就是讓自己變成活水,才有用處,才可以感人,才可以生生不息。懂嗎?(懂)日後人人展現出活力出來,懂嗎?(懂)「活力」講一次。(活力)只有這一種講法嗎?⋯⋯為師是講「活力」兩個字還可以如何講?⋯⋯你們都想得太複雜了,為師只有要徒兒們再學著講「活力」,音階不同,變化不同,講一次。⋯⋯

  希望徒兒人人用內心來感受為師講的內容,好嗎?(好)道氣要提升,也就是你們自己要用心去體會,每一次辦道中,有否可以下一次再精進的地方?普通人只講「我做好了」,而聖人與賢人會在那「做好了」三個字中,再去研究,如何自己可以在下一次中更精進。懂嗎?(懂)因此,徒兒們要精進再精進!各組中,你們有用心了,但是你們還可以再精進。「會」不等於「精湛」,「會」不等於「標準」,「會」不等於「可以拿來做教材」。因此,徒兒們!(有)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瞭解其中道理,好嗎?(好)徒兒們!(有)徒兒們!(有)用心去瞭解自己所行的修道路,反省中才可以精進一步。懂嗎?(懂)

  因此,人人身為壇主,你用心了嗎?你用心,上天才有助力;你用心眾生才會感受。你有沒有用心,不是在你的工作做好了,而是你要從工作中去體察如何做、如何改,才可將佛堂的事情可以做得更好,這才是用心。用心的人會去體悟,去感受同修的感受。比如你這一項工作會做,然而同修不會做,你有沒有願意去協助他人呢?還是自己會了,生了驕傲心?因此,用心有很多種,有的人用心,自己不將自己這一組工作真正教好,而是去管各組。比如你在文書組,自己都還做不好,反而去指導服務、指導總務,一個一個的組別,如此這就會亂了套。懂嗎?(懂)

  所以,用心,用心在自己修心修行上,用心在自己改變脾氣毛病,用在你的人道上,用心在你每一次與人辦事中,用心在展現出道氣來。懂嗎?(懂)徒兒們!(有)人人用心,就是精進;人人精進,道場才能更宏展。你用心,我用心,他用心,這就是道心了。懂嗎?(懂)

  好!因時有限,師不多述。今天贈與徒兒們人人一篇鎮壇訓,希望徒兒人人用心。師隱佛地此止筆,伴徒聆課。哈哈止。

資料來源:《2021年發一崇德臺灣壇主班聖訓彙編》(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22月出版),頁212-217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