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02-08

《2021年發一崇德臺灣壇主班聖訓彙編》:(濟人歸覺明性發)

 西元二〇二一年三月十四日 民國一一〇年歲次辛丑二月初二日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 臺北區、基隆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悲指示訓

   當仁不讓萬善達,濟人歸覺明性發。
   輔仁益友多博雅,切磋琢磨智慧加。
   安仁樂道誠信化,反思静觀知省察。
   親仁愛眾不孤寡,敬業樂群不矜誇。
   吾乃
  南屏道濟,奉

母諭,至佛地,躬身早參
皇母畢,復問賢徒否安怡?凝神貫注除私慾,靜待為師訓文批。哈哈!

賢徒立志駕法船,立品端正法聖賢。各個皆是人才也,齊聚一堂互勉旃。[1]
今時道降良賢挽,指引光明修辦前。得登道岸知努力,目標掌握志持堅。
堅定信念不輕變,方能明悟恩報天。天降金線智者握,找回知音護薪傳。
皆有便命身上緊,能於此地心性觀。反觀自我誠懇面,立志愿行實非凡。
積極樂道可突破,掃除自我之惱煩。打開心門廣接納,雅言利行共扶攙。
盡已天職無尤怨,敬上愛下互助全。皆是接受天職令,抱守至誠不迷瞞。
安分守已定邁進,修者豈可形象觀?追求外在之虚幻,終究迷失本根源。
好自探尋已本性,慈心悲愿流露全。利己濟眾知向道,修持功夫二六間。
日用尋常能體悟,何向外覓失真玄?奇異怪事豈是本?捨本逐末實堪憐。
今既明理根本固,固守一點慧性圓。皆有天職勿輕看,盡心盡力勿倚偏。
真理明曉否行進?實地而為真才賢。一點覺醒勿迷昧,時刻提醒了愿還。
愿力非凡眾生渡,首要端正己行言。正知正見以正念,廣結善緣渡坤乾。
結緣當菩無邪念,私妄一起非道焉。誠可格天助善愿,引領才郎皆奔前。
皆是才也當善用,發揮所長助佛壇。佛堂之中壇主任,承擔一切不輕言。
立作模範當表率,勸化良言知根源。言知善道解疑惑,真知灼見非虚談。
用心多少天地鑑,非是恃才驕傲先。給人何種之觀念,當要慎思律已嚴。
菩薩愛眾仙佛愿,助人為善皆向天。無私無我良言勉,經典聖訓覺心田。
道中發現爾本性,不再迷糊過每天。精神振作於當下,以身示道展歡顏。
覺悟本來真佛性,代天宣化聖言傳。若是不曉天用意,若是不明聖典言。
如何渡眾成全眾?如何立身代天宣?仔細思量不足處,今年勉更向前。
誠懇心念無所懼,面對考驗過難關。衝破關考之喜樂,皆是自身努力前。
無欺本心真作為,當是稱讚賀良賢。提起勇氣與智慧,堅持信念報恩全。
天恩師德不敢忘,始終一貫修辦全。修行之路同信愿,誓愿在心正行端。
為人當知感恩也,是道前辦勿退焉。是非明辨真與假,輕重緩急能衡權。
非以人情權勢導,忘卻本來原則先。道之宗旨皆明示,十五佛規謹遵嚴。[2]
十條大愿口說也,[3]豈是虛談不行前?種種因緣今會聚,歲歲年年至今天。
能於此處師徒會,絕非一般之因緣。好自抱守良機也,努力修辦立志虔。
持之以恆成功許,人生莫要虛度焉。好自規劃一番創,聖業輝煌耀祖先。
同沾天恩之殊勝,銘心鏤骨知恩懸。心中動力來開展,心中感受不迷瞞。
有所發心誠行愿,心愿如是大悲觀。大慈於已真博愛,博施濟眾能樂歡。
佛堂之中笑聲傳,修道法喜永傳延。接引眾賢法船渡,人才波波相接連。
徒兒用心有多少?但求無愧於地天。徒兒誠意有否減?但問盡心盡力全。
一切上天明察鑑,功過分清天律懸。但願徒兒抱誠念,師徒攜手續薪傳。
好否?

  看這群好徒兒,都好嗎?(好)挫折考驗來臨時,怕不怕?(不怕)真不怕?(不怕)隨時準備每個挑戰。人居世間,其中意義玄奧難言,其能於此相聚會,絕非偶然。記得每次之相聚,互相鼓勵,補足能量,互相打氣,給予希望。每個團結,團隊中更堅強,不怕困困阻來前擋,一一突破各個難關。每個團隊要和祥,給人暖陽放明光,指出一條真明路,扶起弱者更明朗。莫要退志,失了一位;各有責任,互相拉拔;各有責任,盡已職責。不放棄每個未來佛,不放棄每個好契機。撥下善種子,愛心、耐心來關注,等待時機因緣現。

  同心共辦無得失,得失之中留下什麼?是否能知,渡人、成全人,為了什麽?各有一片真誠意,獻心香,禱善愿,早晚叩首,反觀內省:今日言行是否合愿?是否照著真心而行?是否」、「是否問自己。自己修持是進是退、或升或降,皆要明白。修行路不孤單,同修駕法船,大家力量可推進,不懼狂風驟雨阻,依然照著誓愿修辦。好不好?

愛徒勉徒再提醒,知行合一勿迷昧。勿因修道時日久,忘了本初發心堅。
修道過程立誓愿,循序漸進達完全。天人共辦此一會,珍惜大道尊貴宣。
願吾賢徒了己愿,願吾賢徒皆平安。師隱壇中助徒弟,全力以赴智慧添。
哈哈止。

資料來源:《2021年發一崇德臺灣壇主班聖訓彙編》(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22月出版),頁88-91



[1] 旃音zhān,「之焉」二字的合讀,如《詩經·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苟亦無信,舍旃舍旃,苟亦無人。」

[2] 「十五條佛規」:
尊敬仙佛、遵前提後、齊莊中正、循規蹈矩、責任負起、
重聖輕凡、謙恭和藹、勿棄聖訓、莫著形象、手續必清、
出告反面、不亂系統、愛惜公物、活潑應事、謹言慎行

[3] 「十條大愿」:
第一條 誠心抱守;
第二條 實心懺悔()﹑實心修煉()
第三條 虛心假意;
第四條 退縮不前;
第五條 欺師滅祖;
第六條 藐視前人;
第七條 不遵佛規;
第八條 洩露天機;
第九條 匿道不現;
第十條 不量力而為者()﹑不誠心修煉者()

【近一週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