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西元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七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五月初四日 新加坡 崇德佛院
新加坡道場 西區壇主講師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以大智仁勇,開創新局;
以大慈大悲,拓展道務;
以高瞻遠矚,培育人才;
以愛心耐心,渡化有緣;
用天心己心,為道而赴;
行見道成道,渡化有緣;
持目光如炬,傳承永續;
以綽勵奮發,精進自己。
配合道場,尊重自己;
完成使命,報恩了愿。
薪火相傳,道棒接續;
認理實修,達本還源。
吾乃
不休息菩薩,奉
母駕,壇前老前人誠頂禮,問崇德人否安佳?靜敬淨守待批益。哈哈!
提起木筆劃沙盤,眾新加坡後學焉!大家是否平安啊?大家是否身康健?
好久不見眾後學,看見今天整齊前。先給自己掌聲送,展現修道精神全。
這一趟裡壇主班,意義非凡殊勝觀。感謝三教聖人至,老前人亦叮嚀勉。
壇前諸位負責群,帶動大家百叩前。感恩其中之殊勝,因緣非凡於今天。
皇母憐憫賜大眾,性理心法悟真傳。此關天命與道統,三教聖人肯定全。
一再提醒道道尊貴,一條金線拳拳。再次提醒天命貴,歸根認母指流源。
先來百叩天恩謝,吾再繼續往下言。哈哈!
這百叩首代表著,全體後學發心前。這百中首代表著,不離道場與經典。
這百叩首代表著,正知正見存心間。這百叩首代表著,正命正傳勿敷衍。
這百叩首皆肯定,來自上天音訊傳。這百叩首皆認準,一生修辦歸根源。
全體後學否明瞭?至至誠誠懷抱前。認真修道與辦道,天命尊貴體完全。
這是上天之肯定,眾崇德人福氣添。更是道場新加坡,任重道遠使命兼。
望眾承將聖人訓,牢記心中參悟勉。每日精誠來讀訓,明理致用更非凡。
提升心性更全面,自性涵養道德觀。一心一念來看守,一言一舉律已嚴。
要求自己邁前進,內聖外王修滿圓。上至點傳至壇主,還有所有講師全。
大家經典來提倡,升格品德立正端。這是吾對爾寄盼,更是自己本分兼。
對嗎?
好!今日裡五區到齊,新加坡 東區、西區、新山區、永居區、峇淡區,五區到齊了嗎?(有三位點傳師、四位忠字班請假)為何請假?(出國⋯身體⋯)好!大家今天精神抖擻。這請假者,傳達吾之訓意,尤其點傳師當要公心,大公無私。知否?
新山區,塞車累不累?這麼小聲,是實話嗎?怎麽有人沒說實話?再一次,累不累?(不累)點傳師不累,講師累不累?今天召集,意義深重:若無召集,有人就要請假了。對嗎?這是修辦之精神;這負責責群難得至此,代表我來罐此班;然而,如果忠義講師不看重,就有愧對己天職,就有違背了天意。再累,這精神也不可減,懂嗎?
再問這新山,開會了嗎?開會了嗎?(六月已開)前二天交待了那麼多,
有開會了嗎?(還沒有)這不夠積極,還要下功夫。懂嗎?因為新山能要求,因為新山前程遠大,吾才如此要求。這當要明白我的意思,提升自己,往前進步,不再用缺欠掛嘴邊,而是再提升、再精進。懂嗎? 很好!一講就懂。再問一問這新山,第二個家進展如何?(⋯⋯)這忠字班意見合嗎?(開會⋯⋯)要馬上開工,懂嗎?這其中吾用了多少心,用了多少力,請諸佛菩薩幫助在其中;因為未能體天意,而耗費多少精神解決人事。怎麼樣解決人事?六個字一同唸:「體天意,用天心。」懂嗎?這忠字班當全力以赴,不可有不關我事的理念,更不可有批評指責在其中。護持之重要性,乃是全體點傳師、壇主、講師,一人一份用心,來畫成一個圓。對嗎?牢記,不可有偏。懂嗎?新山先起立,站在原地。
問這新加坡點傳,有誰關心了此事?說一說。(都有在關心協助⋯⋯)如何協助?(⋯⋯)有全心嗎?(在學習)就是不夠全心,對嗎?今天召集五個區,一個大方向,就是盼爾們不僅達到「標準道場」,接下來邁向「成功道場」。
這五個區,平日裡有互相切磋嗎?十組運作有嗎?如何做?點傳具體說。(在加強各組人才)馬,你說。(⋯⋯⋯作研習班)這就是關鍵。不是缺少人力,非是缺少人才:而是有人才,沒看見,沒惜才。對嗎?道務如此進步,這人才跟不上腳步,道場未能很好提升,有發現問題關鍵嗎?(人才培訓⋯⋯)
新加坡幾歲了?大聲說。(四十)新加坡用什麼作典範?用什麼作榜樣?傳承什麼給下一代?留下什麼給下一棒?這點傳師必須深思。四十歲了,成熟了嗎?成長了嗎?會開會了嗎?會要求自己了嗎?(盡心盡力)是要全心全意,懂嗎?其他點傳沒有聲音,懂嗎?這問題都看見了,就要落實改善。懂嗎?從這三界一元,明確的理念,真正調整,重新起步,讓新加坡道氣重生,道風展現。這三界就是一個家,然而一個家裡面磨合了多久?問題真正解決了嗎?看見這是一個家嗎?懂得這是一個大道場,一個邁向成功道場的關鍵嗎?八個字跟著唸:「敬上愛下,遵前提後。」做得到嗎?
這人才不管哪一界,都是新加坡道場,都是崇德人,都是老母的人才;放下自己之觀點,識大體,看全面,才是一位點傳師、壇主、講師真正達到標準之方向。懂嗎?這社會界懂嗎?這有意見嗎?真的嗎?學界呢?有意見嗎?真的嗎?
從今天開始,放下磨合,好好為這道場設想,好好深思如何輔助人才成長。懂嗎?學界點傳懂嗎?集體領導,整體帶動,就不再有「聽我的」。懂嗎?這點傳師有了立場,有公心,就該公用;上情下達,下情上達,上下一致。互相學習求進取,好的意見知採納;知人善用,才是公心。懂嗎?從這一步開始落實,真正提倡,互相提醒。好嗎?
學界優秀子弟兵,大家是否皆用功?為此傳承提責任,為此道場付出濃。
學界講師否清楚?爾們成長吾伴同。好嗎?
起立,換這峇淡至壇前。大家好嗎?否誠虔?峇淡道務之進展,說說吾聰全。(人才再培養)進步了,對嗎?用心了,對嗎?掌聲!開荒了幾個島嶼?(五個)定要妥善規劃,定要整合,平衡發展。問一問本地負責群,誰在關心?怎麼關心?真正關心,不僅只是口頭鼓勵、會議通過,僅此而已,還有日常開班之提點與關心。
今天全是引領,不要忘了大方向。一個成功的道場,乃是五區達四和,非是各辦各自的,而是互相求成長、求進步;道務、班務,乃至各組運作,都要互相求精進。這開會、開班,培養人才,不會做,學著做,不怕慢,只怕不肯學。懂嗎?
集大智慧,就賴大眾,集眾人意見為正知正見。壇主懂嗎?日常開會學習此。吾沒學歷、沒學問,今天所有成就,都是大家的造就,才有今天之果位。然而,報恩再報恩,就是用愿立、無限的愿立,永續領導眾後學;因為每一位後學在人間,都是不休息菩薩之化身。對嗎?你一心為大眾,上天怎麼會不幫助?你一念為眾生、為道場,仙佛怎會不護佑?懂嗎?真正懂嗎?好!峇淡區再接再厲,起立。
永居區出列,大家好嗎?這前天交代的事情都清楚嗎?好好推動這兩區合併之進展。懂嗎?永居區有問題嗎?再次提出,就是希望永居區能夠很好之拓展,與新山達四和,精誠團結。懂嗎?這三界一同進步,齊步同行。懂嗎?起立。
東區、西區眾點傳、講師、壇主,吾對你們之厚盼與希望,真正放在心中。接下來,從新加坡道場開始作標杆,再開創道務中心以前,先達成五區合作和諧,真正像一個大道場;哪裡需要哪支援,大家都是一家人。過往只看見自己的區、自己的家,還未看見大家,好大一個家,對嗎?三個國家組一個道場,因緣非凡當珍惜。
這來年,新山、永居成立道務中心,不代表新加坡不用再關心;曾經是一家人,未來還是。對嗎?只是大家真正成長了,在道務運作、班務協調、其他組之進展,有賴互相學習。懂嗎?這兩區先開始,各公壇亦如此。公壇與公壇之間不是比道務或人才,不是比出席率,而是公壇之間如何拓展;開會之中不僅檢討數目,更是各公壇互相學習的時候,取優點來探討,同進步。懂嗎?新山懂嗎?十組組長懂嗎?永居懂嗎?峇淡懂嗎?東西區懂嗎?開會求效率,而不是一個問題討論了半天還沒結果。懂嗎?很好!都起立。
點點滴滴之用心,不是沒用心,只是還不夠;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安逸,就沒有了前瞻性。只會照本宣科,不求突破,焉能成長?這其中說了很多,盼大家今日裡真正瞭解我的用心,為爾們之前程開創用了多少心,都體會了嗎?都明白了嗎?
海內、海外我都關心,我都在開會,這新山學一學,吃飯也開會,坐車也開會,塞車更要開會;跟自己開會,跟同修開會,跟道場開會,從你身上顯現不休息之精神。不是塞車在看有幾長,這就浪費了時間;分秒必爭,對嗎?你們在休息,我在開會;你們在論是非,我也在開會;你們開會,我更是在開會。
這理天的仙佛與菩薩,都和我為三曹大事、為白陽這一場盛事,在全心為其中運轉坤乾。因為眾生不能等,因為業力不能等,因為後學不能等,一刻也不能掉以輕心,一念之差就影響了多少眾生、多少九玄七祖。懂嗎?一念一念,牢牢把持,銘記在心。
這今天出席忠字班講師與點傳更要明白,每一趟崇德負責群蒞臨海外,都要取經,這每個細節都要觀察,仔細學習。懂嗎?負責群領了天命,道務中心指派,更要看重此事。懂嗎?
一次開壇,解決多少事。同樣,負責群蒞臨海外,開會再開會,真正幫助一個道場建設發展、道務開創;這負責群離開了,本地點傳如何落實,就有賴你們用多少真心在其中。「腳步要快,理念要正,心態要穩。一十二個字重複,再一次。都記得了嗎?好!
因為今天相聚堂,大家一同來成長。從這不會做到會,從這不能學承擔。
從這不行到可以,用已堅持貫徹往。新加坡之眾後學,諸位點傳識真章。
用己生命創無限,用已慧命追時光。一個要求一份愛,全是關心在其中。
希望後學同修們,真正鞭策更成功。牢牢牽著你的手,一步一印聖域登。
你若失敗沒關係,只要學會站立行。經驗之中來吸取,下次更好成績從。
固本圖強之推動,落實每位優秀英。責任在爾之肩上,重發心愿大不同。
一秉初衷貫終始,一以貫之非凡庸。真正看見爾成長,吾方欣慰在天宮。
真正看見爾突破,吾予鼓勵助成功。今日相聚之意義,成功道場典範從。
大家一同達共識,積極進取作先鋒。好不好?
站了多久是體會,站出一個成功道場,好嗎?心中不捨淚淋淋,望眾同修更齊心。通過今天之互勉,五區成長齊關心。這幾位之負責群,更是用心意傳達,該要求時就要求。好嗎?舉起雙手,緊握同修,大家一同說:「好大一個家,我要更愛家;好大一道場,我要更付出,無悔講。」再重複。掌聲!
祝福大家皆圓滿,同心同德非從前!壇主班程祝圓滿,道務成長人才添,
吳今述此一旁隱,再次感謝老前人!還有壇前同修你,報恩了愿達終點。
止乩不再往下述,餓了趕快肚子填。哈哈止。
※註:本班為白水聖帝慈訓後,不休息菩薩接著慈訓。
資料來源:《不休息菩薩慈示訓》(三)(南投草屯:發一崇德道務中心,西元2020年9月初版),頁360-371。